雪峰山会战:侵华日军最后挣扎,10万日军被追着打

文/商学野

二战结束后,日本陆军参谋,“昭和第一兵家”石原莞尔曾在回忆录里感叹:

“如果当年军部的疯子们没有扩大中国事变,那日本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石原莞尔笔下的“中国事变”,就是指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在军事冒险主义的刺激下,日本内阁通过了全面侵华的决议,开始了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但其实在1938年底,日本因国力不支,就想用谈判的方式结束战争,但被蒋氏政府严厉拒绝。

1940年后,日军多次向中国西南发起进攻,想迫使蒋氏低头求和,但都被中国军队挡了回来。

从1940年到1945年,日军在中国战场只有一个目的——停战,战略目的基本是破坏生产,以打促谈。

但因为国民政府拒绝谈判,日本唯有用武力逼迫蒋氏低头这一条路。哪怕在1945年春天,日本本土都快不保,日本人还发起了“湘西会战”,向重庆施压,以图让蒋氏投降。

“湘西会战”也叫作“雪峰山会战”,日军出动近10万人扑向芷江,被中国军队20万人挡住,死伤近3万人。

“雪峰山会战”中,蒋氏出动4大美械部队,这些中国军队的火力和士兵素质让日军惊讶。美械部队追着日军4个师团打,让日军的进攻险些变成溃败。

1945年时日军已经面临资源不足和兵源不足问题,为什么还要发起“雪峰山会战”?当时中日军队装备和士气差距有多大?这场会战再打下去,中国军队能全歼湘西日军吗?

一、进攻雪峰山,日军作最后一搏

在复盘“雪峰山战役”前,有一次大战役不得不提,那就是1944年下半年到1945年初的“豫湘桂会战”,日本方面称“大陆打通作战”。

此战中,日军调集60万大军,在中国中部河南、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作战,占领14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把华北和东南亚连了起来。

日军本想用这条交通线向东南亚的鬼子输送给养,但奈何日本没有财力和兵力维持交通线,最后“中国派遣军”白忙活一场。

这场战役其实还有另一个影响,那就是在中国南方的美军机场被日军扫荡,30多个机场被毁,日军保住了华北、台湾地区占领区和自己本土的空域安全。

不过,在湖南雪峰山脉的芷江,中国大陆还有最后一个美军大型机场在运作,美国“第14航空队”就驻扎在这里,B29重型轰炸机从这里起飞能覆盖大半个东亚。

此时日军正在冲绳岛打仗,军部判断美军可能会登陆中国大陆或者台湾岛,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芷江机场对驻扎在中国的日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此外,芷江机场的美国B29还轰炸过东京,日本天皇早已点名要把这个“据点”除掉。

于是乎,日本“中国派遣军”只能硬着头皮上,谋划一次湘西攻势。

为什么要说“硬着头皮”呢?因为侵华日军当时实在是打不动了,“豫湘桂会战”打光了日军在中国最后的油料储备,粮食、弹药、药品也比较紧张。

在1945年春天,中国北方的日军连坦克、卡车都开不动。当时日军一个联队3000人,要分出200多号人去赶骡马、拉板车送给养,运量小,速度慢。

然而,东京的命令已经下到了“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桌上,既然天皇要拿下芷江,冈村也无话可说。

冈村宁次早先曾和国民政府秘密和谈,他向蒋氏提出日军撤回伪满,中日停战的条件,但被蒋氏拒绝。

冈村宁次认为蒋氏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就想用军事压力迫蒋氏就范。为此,他制定了一个计划:“拿下芷江,然后进攻湘黔公路,向重庆施压,最后再给蒋氏一次打击,希望能解决中国战争。”

1945年4月,日军第20军领到进攻湘西的命令,坂西一郎中将担任总指挥,日军第34师团、第47师团、第116师团、第64师团一部、第68师团一部分三路进攻,共10万大军围攻芷江。

中国第6战区早已得到消息,司令员陈诚下令第4方面军备战。

根据部署,王耀武将军带第18军、第73军、第74军、第100军,以及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部队——原“驻印军”改编的新6军共同抵御日寇。陈诚开战前很有自信,不仅新6军战斗力强悍,第73、74、100军都换装了美械,火力强于日军,士兵士气高昂。

二、抗战八年,中国军队装备首次领先日本

日军进攻之前,“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日军参谋们展开了激烈的轮战,大部分参谋不主张主动进攻,因为日军的兵员素质、武器水平以及空军和装甲力量都不如以往,主动进攻的伤亡会很大。

日军第20军参战10万人,其中6万人都是1943年以后来到中国的新部队,甚至还有一些是1944年刚刚从日本国内招收的“学生兵”和“市民兵”。

这些的新兵蛋子的作战意志,以及战术素养和1940年以前的日军无法同日而语,一些人军事科目不及格,也被强行送来前线,完全没有战斗力。

武器装备方面,侵华日军自1937年起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三八大盖、歪把子、掷弹筒还是步兵的三件套。日军当时非常缺少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只不过一线步兵多了几门迫击炮。

而日军此战出动的5个师团里,只有三个师团是满编,第34、第47、第116三个师团都下辖一个炮兵联队,总共几十门山炮。

以往日军在进攻时非常依仗空军和战车,但和1937年相比,日军空军在中国战场的数量、质量都大大下降,在空战里被飞虎队克制,无法完成制空任务。战车则因为缺少油料很难开动,而且湘西山地也很难使用这种东西。

中国军队这边,第4方面军虽说没有“脱胎换骨”,但因为1944年底滇缅公路重新打通,美国的武器物资源源不断运了进来,我军的武器也进行了换代。

以王耀武的精锐74军为例,该军下面3个师平均每个师能分到2000把卡宾枪,60多个火箭筒,1500多把冲锋枪。师部直属一个山炮团,有12门山炮,每个团有团属炮连,配备8门迫击炮。前线步兵一个排40多人有个“火力班”,能分到两门60mm迫击炮,火力比日军的掷弹筒厉害不少,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更加重要的是,芷江空军基地里有500多架美国飞机在严阵以待,中国军队能控制战场制空权,这仗就好打多了。

中国军队火力强了,士气自然高昂,日军要上来碰钉子,中国军队严阵以待。

很快,时间就来到1945年4月15日,日军出动130多架飞机为前锋,第47和116师团为主力进攻芷江方向,向雪峰山中部杀来。日军在战线北部派出64、68师团的两个旅团进攻新化,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南部第34师团和两个日军杂牌支队,进攻武冈一线。

日军虽气势汹汹杀来,却在战役前三天就遭到了重创。日军第47师团在渡过资水进攻时,遭到中国军队的密集炮轰。日军对面的山上是中国第73军,军长韩浚派出两个师多次突击日军滩头阵地,让日军苦不堪言。

负责中央突破的日军116师团也不好过,中国第74军、第100军摆在正面,日军猛攻拿下了洞口镇、江口镇,但是迅速被中国军队反包围。

中国军队的密集炮轰让日军很惊讶,第20军司令坂西一郎一度以为前线在谎报军情,因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8年以来绝少打出炮战。

如果是几年前,日军会呼叫空军空袭中国军队炮兵阵地,但芷江机场的美军压制住了日本陆航队,日军就只能用敢死队冲击中国军队阵地。

据参战的中国老兵回忆:日军敢死队组成很奇怪,很多年轻人都顶在前面,手捧炸药包,高喊万岁,而老鬼子则带在后面,手里拿着指挥刀和刺刀。想来是日军也有“督战”的习惯,十几岁的小鬼子怕死,就让老鬼子在后面监督,反正最后一个也活不了。

三、美械师火力让日军崩溃,冈村宁次吞下败果

日军曾猛攻武冈城,但是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在消耗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千人。

日军在山区作战时人生地不熟,加上很多道路被中国军队破坏,日军转移困难,很多伤员没法运出,士气非常低落。

4月底,中国侦察兵发现小股日军撤退,一些重伤员居然被遗弃,被迫自焚,可见已是穷途末路。

5月初,在中线进攻“邵阳-芷江”一线的日军116师团开始翻越雪峰山,日军战车队和炮兵作为前锋,和中国第73军、100军激烈交火。中国军队层层叠叠地在山峦间布置阵地,日军每次进攻都要分兵攻山头,大部队才能继续往里穿插。

日军116师团有翻过雪峰山的可能性,但在翻过山后,也潜藏着一个被中国军队团团包围,彻底消灭的可能性。第20军司令部察觉到了这个危机,参谋们吵作一团。

作为一次进攻战役,20军的这次突击其实已经失败,没有击败中国军队有生力量,也没有拿下重要战略支点。

但打了半个多月,20军从上到下都不想就这么撤军,于是坂西一郎中将向冈村宁次请求支援,这是日军最后的心理挣扎。

这个艰难的抉择交给了“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冈村宁次看了战报和地图,慎重考虑后,他决定不向20军派兵。其实道理很简单,日军在西南地区人手不足,20军要彻底打开芷江局面,起码要8万人,但从哪个方向调兵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西南占据崩盘,冈村宁次觉得这样得不偿失。

此时已是1945年5月9日,雪峰山战役激战正酣,日军后方却被美国第14飞行队炸得千疮百孔,补给线宣告中断。最后,冈村宁次向20军下达“作战中止”命令,坂西一郎中将含泪下令日军全线撤退。

日军在撤退中,殿后的日军第116师团第109联队被数倍的中国军队围攻,最终全军覆没。

在整个撤军途中,5月12日,日军重广支队的末期表现最让人心爽。这支日军支队被47师团遗弃后,遭到了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战斗中,重广支队被打散崩溃,不少日军见无路可退,纷纷跪在地上挥动白旗投降,大快人心。重广支队最后被几乎全歼,只有少数人逃出生天,余下者或战死,或投降。

会战最终持续到5月19日,截止当天日军最后一支部队渡过资水,日军此次“雪峰山会战”耗时一个多月,伤亡27000多人,其中11000人战死,在雪峰山地区遗尸7000多具,可谓惨败。

中国军队此战伤亡26000多人,其中7000多人阵亡,牺牲也不小。

现在网上很多论调认为,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可能全歼日军第20军,这在当时可不太现实。按照现代战争的伤亡比,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进攻方的伤亡往往是防御方的一倍以上。

但日军这次主动进攻,在装备和士气均稍弱于中国军队的情况下,给中国军队造成的伤亡依旧和自己相当,足以证明日军的战斗力并未彻底崩溃。当时王耀武将军给重庆的战报认为:日军士兵素质普遍还是高于我军,射击准、协同强,战斗力凶悍,不可轻视。

日军则评价中国军队的素质和火力都有提升,尤其是74军,曾多次和日军正面炮战,在晚上敢拼刺刀,战斗力很凶悍。

不过,鉴于中国战局的变化和中国军队战力的提升,此战结束后,日军不再有进攻湘西的想法,甚至开始从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慢慢撤军。

雪峰山会战是中日之间最后一次大会战,此战打完,日本“中国派遣军”彻底躺平,静静等待投降。

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国军一些指挥官在会战中急功近利,早早收兵准备邀功,造成前线将士感觉没有杀够,意犹未尽。但雪峰山会战的胜利,也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军队。此后,中国各地士气高昂地转入反攻,侵华日军的末路已经到了。

参考资料:
1、《湘西会战:侵华日军的最后溃败》,张友筠
2、《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雪峰山会战》,杨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