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线尾之战:郑成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菜鸡互啄

来源:冷炮历史

东西方世纪在军事上的差距,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已经是一种板上钉钉的趋势了。然而要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并不容易。

地理上的阻隔造成了早期西方军事优势并不明显,让西方人只有很少的机会与标榜着东方最强的天朝军队交手。留下的战绩也并不光彩。而且这些记录往往都是小规模的海战与堡垒攻坚战。

翻越浩瀚的史海,我们能找打的双方陆军部队,唯一一次正面交手,就是1661年郑成功攻打台湾时与荷兰人进行的北线尾之战。

1 虚弱的荷兰人

荷兰人笔下的热兰遮城

明白当时在台湾的荷兰守军有多么虚弱,你也就能明白他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当荷兰人已经在好望角、锡兰、东印度群岛站住脚时,他们的兵力和资源远比过去的葡萄牙人更加分散。

1661年的台湾,荷兰殖民地守军仅仅1500人。就是这点兵力,还需要分布在主城热兰遮、分部普罗岷西亚、淡水。舰队中可以用来真正作战的船只仅有7艘。这么一点兵力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从欧洲各地招募来的雇佣兵组成。在当时的荷兰军队中,最多的反而是德国人。

△标准的荷兰步兵战术 其所代表的军事水平已经超越东方世界

荷兰在半个世纪前的军事改革引领了世界。但新式军队一样需要一定的兵力才能施展手脚。战场上,一个步兵营至少有11个连组成(550人),45%的士兵使用长枪肉搏,余下的55%士兵使用火枪射击。整个台湾的兵力勉强可以凑出三个营,组成欧洲战场上的一个步兵团。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稀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全部出战,否则连防御主城的兵力都没有。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总部—巴达维亚城,远在东印度群岛,鞭长莫及。在郑成功攻打台湾前曾经派出过一支12艘船组成的舰队增援台湾。但是这支舰队最终提前离开,并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攻打防御严密的澳门,一败涂地。

2 垂死的郑氏家族

贵为国姓爷的郑成功其实只是一个对自己手下负责的军阀

比荷兰人形式更加紧迫的其实是攻击方郑成功。这位生于日本的海盗集体少东家,原本可以通过老爹的财力 、人脉,以及南京国子监这样的正规高等学府来将自己的身份洗白。然而明朝的灭亡、清军的南下,让这一切瞬间没有了意义。

与其说郑成功是在为大明而战,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家族事业奋斗。所以他在进攻台湾之前十多年的很多表现,都配不上英雄之城,更像是一个军阀大老粗。南京国子监里学得的之乎者也在乱世之中不过是迂腐之谈,手里的金银与刀剑才是继续家族事业的根本。至于怎么干,和谁干,不过权宜之计。得了天下的大清最不稀罕你这海贼,所以只能抵抗下去。半壁江山都保不住的大明,自然视你为救命稻草,所以还要利用下去。

抱着这样的心态,郑成功和那13个镇共计11150人的大军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姿态,登陆台湾。

作为一个军阀,他无法承受自己军队有较大规模的损失。所以当年在奇袭南京,他丝毫不敢放手强攻,否则他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强攻此城得手的传奇人物。

△此图显示了郑成功多年的奋斗历程

作为一个军阀,他必须依靠自己的产业去养活手里的军队。所以当明清易代,郑氏家族的生意遭到重创,他可以为了一块地皮,同友军撕的你死我活,而视总体战略为一张废纸。

11150名嗷嗷待哺的郑家军正是为了继续吃饭有出路,而来到了台湾。郑成功在海对岸的领地仅仅剩下金门与厦门两个岛屿,难以为继。当他发现貌似弱小的敌人原来没有那么好对付的时候,就将总兵力增加到了2.5万人。

3 一场菜鸡互啄

荷兰人笔下的北线尾之战

1661年的北线尾之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边是时间紧迫的郑家军,另一边是岌岌可危的荷兰守备队。郑军一边的指挥官是大将陈泽,手下有750人的兵力。荷兰一边的指挥官仅仅是一个托马斯上尉,手下仅仅250人。

如果说,陈泽一边的部队还能勉强组成一个临时的战场分队的话。托马斯上尉的手下,就是仅仅半个营。这不仅意味着人数的稀少,也让火枪与长矛的兵力极度不成比例。这在没有刺刀或连发枪械的年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陈泽的手下则可以摆出完整的队形,分别用刀盾手和精锐的铁甲兵掩护身后的弓箭手。另一支刀盾手分队则被派去迂回攻击。

这场不可多得的战役,由此彻底沦为了一场很快就结束的菜鸡互啄。

△荷兰人惯用的后退射击战术这么做可以保持战场上的火力连续性

荷兰人伴随着队伍的鼓声整齐前进,在后退射击中逼近郑军。后者以弓箭和土炮还击,却未见什么效果。直到埋伏在后方的500刀盾手突然杀出,才将没有后备兵力的荷兰人杀的措手不及。

△热兰遮城结构图

这场菜鸡互啄的胜负之分并不能影响战争本身的发展。郑家军至始至终无法攻克设计严密而合理的热兰遮城堡。荷兰人也没有多余兵力进行突围。在长时间的围困后,弹尽粮绝的他们不得不开城投降。

△郑家军中最精锐的铁人形象

围绕着整场战争,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细节上的奇妙之处。在荷兰人眼里,威风凛凛的郑家军精锐士兵仿佛是从古罗马时代穿越来的人物。从近代军校毕业的下级军官,也一定很难理解为什么郑成功自己和手下的将领都需要通过练习骑马射箭来彰显自己的指挥才能。要知道整场战争,都没有出现过骑射的用武之地。

△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

东西方之间的差距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拉开了,只是侥幸的胜利者暂时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郑成功和他的家族还有最后的二十年时间苟延残喘,荷兰人自己也要在欧洲对付可怕的多的英国人。这场菜鸡互啄,就成为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