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苏之战花絮:日军从中国远征军粪便中淘米吃
从双方回忆的材料看,中日双方对于胡康河谷战役的描述,多少有些出入。相对来说,打了败仗的日本军队除了对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多少有些吹嘘外,其内容倒更加详实合理。究其原因,大概一方面中方的若干材料是新闻记者所写的报道,带有鼓舞士气的性质,而大多数记者先生当时是不会随部队前进的,即便随同部队,也缺少象范长江先生这样懂得军事的人才,所以只是写得热闹,把远征军弟兄们写得仿佛金刚附体,神兵天降,而真实性大有折扣,另一方面孙立人,郑洞国等将领此后一直处在政治漩涡中,其回忆顾虑较多,而日军已经战败,写起来倒没什么顾忌,可以比较充分从军事层面讨论当时的得失。比如下面要谈的拉加苏之战,从日军的描述看,孙立人在此战打到中间忽然开了窍,一招天外飞星似的好棋引发了日军的全线崩溃,但是孙立人自己怎么写?他没有写自己在战役前半段打得傻乎乎的,这可以理解,堂堂名将好歹也打了几年仗了,还这么傻乎乎的那多丢人啊,他也没有写自己后来那一招怎样巧妙绝伦-以孙的性格大概不屑于如此自我吹嘘,同时他的微妙处境也不适合自卖自夸(日本人可是喊孙的厉害阿厉害,我看了也觉得厉害,孙立人这一招仿佛双刃刀剔排骨,本来打得很起劲的日军一下子就垮了)。于是,大家就只能看到干巴巴的进军过程了-孙立人的意思很明白,内容我都写了,你能不能看到其中的奥妙我不管。这些事情我们暂时放在一旁,胡康河谷之战是一个很有内容可挖的战役,我想要这张图,就是想把它作为一篇重头文章来写的。征集图片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拉加苏之战中的一个花絮,既然这样,我应该把它交待一下。
拉加苏,是胡康河谷南侧通道的入口,即图中德罗的上方。1943年10月30日新三十八师从新平洋(即图中欣贝延)出击,分南北两路进攻胡康河谷,立即遭到日军的顽强阻截。拉加苏之战,是胡康河谷战役前半段的一次重要战斗。说战斗可能有点儿不贴切,因为这一战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一日中国军队攻占拉加苏,一直打到一九四四年一月下旬日军留守的福田秀良分遣队逃走为止,打了三个月。这一仗日军的兵力包括第55联队冈田第三大队,长桥中佐的纳卡地区特遣队,长尾大尉的预备兵第一补充队,以及波索中校的缅甸义勇军一个旅残部,总兵力两千余人。中方参战兵力有资料说是两个营,近千人,即112团第一营和第二营,我看的时候心里有些含糊,因为看双方的交战阵型,拉加苏绝对不可能有两个营窝在这里。当时中国参战的部队仅仅是112团一个团,战线覆盖包括南道和北道的整个胡康河谷谷口。日军呢?在这里放了三个联队进行抗击-第55,56步兵联队,第18炮兵联队。战斗重点在北线,因为北线道路宽阔,修路后可以通行车辆坦克。日军步55,步56,炮18联队的指挥部都在这里。南线日军兵力较少,以步55联队冈田大队为主。日军第55联队和18炮兵联队的指挥部设在分割南北两路的万塔格山山麓之于邦镇(图上没有,大体在达邦加左侧一点,第56联队设司令部于大龙河岸边的大柏家(即图上的达邦加)设防,中国军队分兵两路,不和大柏家敌军主力正面交手,试图从其两翼渗透,不料日军防线展得很开,从大柏家北面迂回的部队在更北面的临滨,加罗两地和56联队主力发生激战,从大柏家南面迂回的部队(李克己营)正撞到了于邦敌55联队两个大队的枪口上,在于邦的前进阵地康卡被日军团团围住。
您看,这打得叫什么糊涂仗,一个团,居然主动进攻三个联队的日军,还拉开了南北线一百多公里宽的战线,这不是找着被敌人各个击破么?要知道在当时大陆战场,日军一个联队可以打国军整整一个军的!孙立人明明手里有一个军,怎么只上来这么一点儿人?还有,干吗拉开这么宽阔的战线呢?不是说了吗?胡康河谷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孙立人还有点儿傻乎乎的,如此阵容就是这位老兄连续试图对日军用计,七搞八搞造成的局面。这等专门写胡康河谷战役的时候咱们再说。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个团的远征军,居然就这样把三个联队的日军给扛下来了。临滨的中国军队和日军四千多人的步56联队居然打了个不分胜负,互有攻守,以至于日军认为战况激烈,无法从那里抽调部队出来。拉加苏和康卡,两处被围的中国军队死战不退,日军反复攻击,就是无法将其歼灭,反而自己损兵折将。松山一千多日军死守了三个月,那是有一年多修成的工事,而且最后还是全军覆没了。而中国军队据守拉加苏和康卡,可没有时间修工事,也顶了三个多月,等到孙立人明白过味儿来出手天外飞星,对两地进行围困的日军反而落荒而逃了。战斗结果完全不同,创造了中国军队防守作战的奇迹。然而,既然战线连绵如此之长,112团总共三个营,不可能放了两个在拉加苏,否则临浜和康卡的中国兵就都是超人了。最后我根据王楚英的《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发现此战在拉加苏的中国军队,只有112团第三营。这段插曲就发生在日军围攻拉加苏的战斗中。说起来,拉加苏能守三个多月,中日双方可说都感到有些惊奇。别忘了和他们交手的十八师团可是日军的甲种师团,从杭州打到广州,从马来亚打到新加坡,军中全是老兵精通丛林作战,号称百战百胜。中国远征军毕竟也是人,能顶得住这支日军的疯狂攻击,如果没有点儿特殊原因是不正常的。这个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中方的战斗力确实强,作战凶猛顽强,美军提供的空降补给也十分及时。另一方面日军自己也有问题,18师团的司令部包括它的补给部队辎重第12联队都在胡康河谷另一端的孟关,距离拉加苏七十公里,因为山道崎岖实际上到前线要走三百公里,所以日军的补给线拉得太长,造成前线供应不足,也是日军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
但是,再怎么样打了一个多月以后日军还是坐不住了-这守拉加苏的是中国人吗?在中国大陆最能守的城市衡阳,也不过守了四十七天,那守军是整整一个第十军呢,怎么会这么小的一个阵地打不下来?于是,十二月,第五十五联队的联队长山崎大佐(有资料为丸山房信大佐,这是不确切的,丸山的步114联队是十八师团的总预备队,当时在密支那,不可能到拉加苏)亲自带着联队旗和援兵到前线督战来了,按照日军惯例发扬精神力量,鼓励士兵组成敢死队发动决死攻击。14日,日军发动决死夜袭,敢死队队长是第七中队中队长玉城中尉(战死后特进大尉)这位平时喜欢唱戏自娱的联队长还给敢死队唱了一段”元禄快举”(即日本武士大石良雄袭击吉良侯的传奇)的浪曲作为鼓舞。不幸的是,由于日军工兵部队未能有效配合,这次夜袭在中国军队厚密的迫击炮和准确的近战火力面前还是失败了,死伤了四十七名敢死队员。在攻击之前,由于日军补给只能靠独木舟甚至当地人的大象运输,而且作战用的炮弹子弹优先,所以前线士兵的食粮已经十分困乏,看着每天中国方面由战斗机护航的运输飞机就在他们眼前投下丰富的弹药,食品,医药,饥肠辘辘的日军个个”除了咬牙切齿以外毫无办法”。这次突击,不少日军都抱着打破中国军阵地进去大吃一场的念头的。可惜,攻击还是失败了,日军冈田大队副官井上咸大尉回忆很多敢死队员下来难过万分。这倒不是因为失败,原来,在战斗开始之前,日军给每个突击队员都发了两天的食粮配给,负责补给的林田义弘中尉反复交待–不要一下都吃了阿,不然明天就没有了啊。
不过,大多数敢死队员还是把两天的配给都吃掉了。一来每天的配给不过是一个饭团而已,要冲锋之前不多吃一点实在冲不上去,二来很多士兵说:”中国兵的炮弹那么多,谁知道明天还有没有命呢?”结果等败下阵来,那些”不幸”没有战死的敢死队员才发现自己居然要饿上整整一天才能得到新的食物,有些日本兵不禁后悔地哭了起来。就在这时,有人跑来报告,说此战并非一无所获,还是攻占了中国军队阵地的一角,那里有粮食,就是……哪有什么就是,饿疯了的日本兵蜂拥而去,到了那里却目瞪口呆。原来,攻占的中国军队阵地,是战地厕所的所在地–由于一年时间的美式训练,这支中国军队的土工作业非常出色,地堡战壕建造十分迅速,而且交叉火力设计科学合理,仓库,隐蔽部,野战医院等阵地设施也非常齐备。文明化的中国兵还修有战地厕所,这是地面上挖好的壕沟,周围还略有遮蔽,在包围圈中很有利于卫生。大概因为这些见识,后来新一军到东北打仗的时候,当地纷纷传说该军全是大学生。不过,厕所就是厕所,里面自然是黄白之物,美国牛肉罐头中的蛋白质加上中国农家出身士兵旺盛的消化能力,使这一片地方猖狂地弥漫着类似硫化氢的味道。就在这里,地上居然有人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一行中国字–“日本兵,你饿吗?那就吃吧。”吃?再饿也不会有人吃粪便吧?看来中国兵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自然留下了粮食……就在便池里面,中国兵把来不及带走的大米都倒在了池中的粪尿里,井上咸大尉回忆,这些米,在黄澄澄的粪便上,闪着点点白色的光。……怎么办?没有什么怎么办,有饿极了的日本兵已经扑了上去,捞起粪尿中的大米,在旁边的河水中洗一洗,捏成个团团,就嚼吃起来。其它的人立刻被这种气氛带动,疯狂地争抢起来……井上咸大尉写道:”那种情景,是今天饱食终日的人无法想象的。”谁说中国农家子弟出身的大兵没有幽默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