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大捷”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历史上比较奇怪的战争?
文:鲜花畅谈历史
瞎猫碰上死耗子,糊涂皇帝瞎指挥,却意外打了个大胜仗。
说实话,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透露着诡异,很多地方甚至令人无语,最后赢的也莫名其妙。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皇帝,他在位期间宠信以“八虎”为首的宦官,任用江彬等小人。
同时他还营建“豹房”,疏于朝政,经常玩失踪,跑出去微服私访,朝臣们拿这位皇帝头疼死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皇帝,竟然亲自指挥明军作战,大败蒙古铁骑,取得了一场大捷,使得蒙古几十年都不敢进入明朝腹地。
公元1517年,明武宗在宫中百无聊赖,于是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带上亲信,玩起了他最喜欢的微服私访。
朝中大臣毛纪等人闻讯急忙前来劝阻,说辞一点新意也没有,又是希望他赶紧回宫,以免发生意外伤了龙体。
这些话明武宗早已听麻木了,他直接无视了朝臣的谏言,一路飞奔来到居庸关下,明摆了打算出关。
关外可就是抵御蒙古铁骑的战区了,此时的明军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根本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皇帝一旦出关,那可谓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好在巡关御史张钦早已得到朝中急报,提前派人封闭居庸关,硬是不让明武宗出关。
无奈之下,明武宗只得打道回府。因为他太了解这些文臣了,这些人根本不怕他这个皇帝,他也拿这些文臣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在所有人都为此松了口气的时候,谁也没料到,明武宗竟然杀了个回马枪。
仅仅过了几日,他故技重施,再次扮作平民,再次来到居庸关下。
这次,不知道明武宗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瞒过了朝臣们的眼睛,成功出居庸关,到达了宣府。
接着,他摇身一变,重新换回了皇帝的身份,接着他便以皇帝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让谷大用镇守居庸关,禁止一切朝臣出关。
那么,明武宗如此执着地想要出居庸关,到底是想做什么呢?
很快,人们便得到了答案,他要和蒙古铁骑打一场硬碰硬的仗,这一战的主帅不是别人,正是明武宗自己。
接下来,明武宗接连下了两道命令。
其一,下旨运送100万两银钱到前线。
其二,下旨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运送银钱还能理解,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一般只要打打仗,都要先发些钱鼓舞士气,这样胜算会大一些。
但是皇帝给自己封官,这套路就看不懂了。
这里先放下暂且不说,后面会做分析的。
总之,这仗还没开始打,明武宗的一番操作就已经让人心里犯嘀咕了。
接下来,因为在宣府并没有看到敌军的影子,于是明武宗前往了更靠近前线的阳和,在这里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身份,指挥即将到来的整场战斗。
明武宗兴冲冲地跑前线来找仗打,那么真的有敌军吗?还是说这只是他搞出的一场闹剧?
数日之后,答案揭晓。
蒙古鞑靼部落的小王子率领5万蒙古铁骑南下,目标直指宣府地区。
明武宗听到消息后兴奋不已,而他身边的人都吓坏了,就连江彬都看得出来明军没有胜算,劝说明武宗不要以身犯险。
这江彬好歹当了多年边将,对于双方战力差距很清楚。这一战,双方兵力相差太远了,而且明军还是以步兵为主,根本不是5万蒙古铁骑的对手。
然而明武宗根本不听劝,就在阳和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首先,他让大同总兵王勋,率军北上,迎战蒙古骑兵。
接着,他命令辽东参将萧滓驻守聚落堡,宣府游击将军时春驻守天城,延绥参将杭雄驻守阳和,副总兵朱峦驻守平虏,游击将军周政驻守威武。
各军必须于10日内到达指定地点,等待进一步命令。
这命令简直离谱,对付5万蒙古铁骑,就算出动5万明军都不是对手,王勋手上就不足一万人马,主动挑战蒙古铁骑根本就是送死。
也不知道为何,蒙古小王子竟然临时改变了行进路线,正好撞上了王勋的部队。
不过,王勋运气不错,当他迎上蒙古骑兵的时候,刚好起了大雾,蒙古军队无法探知明军的人数。
在他们看来,既然对方敢主动迎战,少说也要有三五万人马才对,因此蒙古人打得很谨慎,双方一直没有大规模交战。
等打了一整天仗,蒙古小王子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对方只是小股部队罢了。
然而为时已晚,王勋已经趁着夜色率军撤退了,就他手上这点人,能拖延5万蒙古骑兵一整天已经是奇迹了,此时撤退完全可以向皇帝交差了。
而王勋这一退,便退到了应州城里。他准备凭借应州城的城防来抵挡蒙古骑兵的进攻,毕竟骑兵不擅长攻城是常识。
而此时城中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应该在平虏的副总兵朱峦,多一个人协同防守,王勋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骑兵果然行动迅速,不出一日,蒙古铁骑便来到了应州城下。
应州之战最关键的一仗就此拉开帷幕。
蒙古军队稍作休整,便开始准备攻城。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先发起进攻的却是明军。
原来,明武宗见蒙古骑兵急攻应州城,于是调遣各路明军四面出击,目标直指应州城下的蒙古军队。
由于各路军队距离应州城远近不同,且各部队间缺乏协同作战,导致各路明军是陆续到达的,先到的便先开始执行明武宗的命令。
应州城中的王勋一看援军到了,也趁机出击打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捞到一些好处后赶紧撤回城中。
当时的情况,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明军这边由于各位将领没有从属关系,因此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反观蒙古军队,在小王子的指挥下,行动有序。
加上蒙古军队在兵力上占绝优势,又有骑兵的机动性,慢慢地便占据了战场的优势。
换做平时,明军早撤了。奈何这次皇帝就在不远处督战,谁敢退?
自己战死那是为国尽忠,朝廷有奖赏,一旦当了逃兵,那必然连累自己的家人。
于是,明军将领虽然不情愿,却依然在执行明武宗的命令,全力围攻蒙古军队。
不过,他们都已经对胜利不抱希望了,只想能多杀几个敌人,这样死了也不亏。
在阳和城内,江彬也在劝明武宗赶紧撤到后方。
身为武将,他很明白,明军已经毫无胜算,全灭是迟早的事情。等蒙古骑兵腾出手来,皇帝就危险了。
然而明武宗就是不退,并表示山人自有妙计。
很快,江彬知道明武宗的底气来自哪里了。
原来,明武宗还是有常识的,他知道前线明军人手不足,于是让他们想办法拖住蒙古骑兵,同时密令张永等宦官率领京城禁军前来增援。
明武宗集结人马,带上援军,亲自前往战场,也就是所谓的御驾亲征。
蒙古军队原本以为胜券在握了,结果突然杀出这么一股援军,战场局势瞬间转变,这下该蒙古人担心自己的安全了。
但是此行,小王子还没有捞到好处,不愿意轻易退却。他决定搏一搏,万一打赢了,关外的财物任他取。如果打败了,到时候再撤退也不迟。
可惜,他低估了御驾亲征的效果,在得知皇帝亲临战场与众将士一同作战后,明军士气高涨,个个都想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下。
其结果就是,蒙古铁骑被打得抱头鼠窜,小王子无奈之下,只能率军撤退。
至此,应州之战结束,明军一雪前耻,大败蒙古精锐铁骑,堪称大捷。此后几十年,蒙古都不敢再大军进犯了。
不过,这一战明军赢得确实有些匪夷所思,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令人感到奇怪或者无语的地方。
首先,明武宗两次想要出居庸关,然后提前调兵遣将,就好像他能未卜先知知道蒙古小王子会来袭一样。
而且他要王勋前去迎击蒙古军队的时候,恰好小王子临时改变行军路线,他再次未卜先知。
要说这是运气吧,那这运气好得也太离谱了。
还有,明武宗为何要给自己安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头衔呢?
难道他真的是戏文看多了,以为边将都喜欢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自然不是,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应该是明武宗在打情报战。
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明朝当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提起锦衣卫,人们总没什么好印象,觉得这个机构就不该存在。
其实锦衣卫是好是坏,主要看管事之人怎么用他。而锦衣卫很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刺探情报。
当时的锦衣卫是由江彬管理,江彬这人抛开人品不说,能力肯定是有的。好歹他在边军混到了中层将领的位置。
而他能有后来那么高的地位,全靠讨好明武宗。既然明武宗想要打这么一仗,江彬能不用心准备此事?
以他的聪明,必然早早的派锦衣卫潜入蒙古部落刺探情报,而蒙古小王子的军队里,极有可能混入了锦衣卫的人。
所以,明武宗才能对蒙古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是临时改道他都能提前知晓。
而明武宗给自己安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头衔,则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免被蒙古人探知到自己的所在,全力来抓自己。
当然,以明武宗的糊涂,此举很可能是江彬提议的,毕竟最担心皇帝安危的其实就是他这种靠皇帝得势的人了。
虽说在情报战方面,明朝完胜,但是在指挥作战方面,明武宗真的是瞎指挥,这仗能打到最后,太靠运气了。
先是让王勋率部迎战蒙古军队,就王勋那点人,上去不是送死吗?就算想诱敌深入,你好歹先安排好埋伏呀?
要不是当时起雾,王勋的部队就白白交代掉了。要说起雾这种事情也在明武宗的算计之内,我是打死也不信的。这纯粹是运气好。
再看看那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增援应州城的明军,就知道明武宗的指挥有多业余了,明显缺乏统一调度。
明军本来就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再加上各自为战,能称道援军到来真的是奇迹了。
再来说说最后的御驾亲征,这简直就是在赌运气,赢了,也就只是赶走了蒙古军队罢了,输了,那皇帝可就交代在这里了。
到时候明朝内部大乱,蒙古军队趁机长驱直入四处劫掠,后果不堪设想。
也幸亏他运气好打赢了,不然他怕是要被后人骂一辈子了。
那么,明武宗这一仗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因为他歪打正着,作对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亲临前线,甚至还御驾亲征。
前提已经提到过了,皇帝就在前线,使得将士们不敢不用命,即使是死也要坚决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才使得蒙古军队被拖在应州城多日,为援军到来进行决战创造了条件。
而后来的明武宗御驾亲征,直接进入战场更是使得将士们为之疯狂。
他们不得不疯狂,别人家皇帝御驾亲征,那是做做样子,在军队最后方呆着看戏,
这位明武宗干脆直接带人冲入战场中,据说他还亲手击杀一名敌人。
皇帝都不要命了,他手下这些将士能怎么办?自然是拼命杀敌护驾了。
他们战死,那是为国尽忠,有护驾之功,到时候朝廷会封赏他们的家人。
如果他们护驾不利,一旦明武宗出事,在场的人都要判死罪,还会连累家人。
横竖都是死,自然是选择战死了。
反观蒙古军队这边,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打仗的,他们的目标是劫掠财物,因为草原上物资过于贫瘠,什么都缺,不定期劫掠就活不下去了。
加上蒙古小王子他爹达延可汗靠武力让大部分蒙古部落臣服,因此他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强大。
如果这五万铁骑全打没了,那么他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了,所以蒙古小王子不敢拼命。
蒙古军队压根就没想过要和明军拼命,他们只是想要赶跑明军,然后满载而归罢了。
一边悍不畏死,另一边不想徒增伤亡,这仗打到一定程度,蒙古小王子觉得无利可图,自然就退兵了。
可以说,这一战能打赢,明武宗只不过是瞎猫遇到死耗子,歪打正着罢了。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没结束,还有更魔幻的一幕等待上映。
因为明武宗命令谷大用不让朝臣们出居庸关,使得这整场大捷与那些文臣们没有一点关系,全是皇帝和武将的功劳。
虽然明朝重文抑武没有宋朝那么厉害,但是文臣的地位明显比武将高也是事实。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就越来越弱,根本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这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一次,却没有文臣们什么事,他们自然不乐意了。
甚至有人担心这是武将势力要抬头的征兆,必须严肃处理,不能给武将们机会。
所以,当明武宗在宣府犒赏三军,顺带搞了个轰轰烈烈的阅兵式后,在京城等待着他的并非群臣祝贺、百姓欢呼的喜气景象。
事实上,就在明武宗回到京城后不久,便有流言传开了,说此次明军并非大胜而是大败,皇帝这是死要面子才对外吹嘘打了胜仗。
气得明武宗又是数日不上朝。
而更令人无语的是,这群文臣们在《明实录》里写道:明军斩杀蒙古军队16人,己方阵亡52人,重伤563人,暗示明军输了。
这一仗打下来,双方投入的兵力至少有10万人,就算是村子里打架,10万人也不会就这点伤亡吧?
战死上千,重伤几千至上万才正常。
很明显,明武宗被这群文臣给黑了,而且黑得很彻底。
奈何,明武宗这人虽然糊涂,但是也算是个厚道人,他并没有拿这群文臣怎么样。如果换成朱元璋,怕是又要搞出几大案来方肯罢休了。
整场应州大捷,之所以处处透露着奇怪,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太多的意外,而最大的变数便是明武宗本人。
正因为他外行指挥内行,加上他情报工作又做得好,使得明军的表现时好时坏,令人看不透。再加上明武宗运气不错,又歪打正着御驾亲征,最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大捷。
也是这一战,确保了明朝边疆大体上的安定,蒙古骑兵虽然偶有劫掠,但是规模比以往小了很多,而且不敢深入明朝腹地。因此,此战能获胜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天佑大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