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伶人轶事:一曲《扫花》酬知音
人的职业有差别,人的人格无区分。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为了维护统治基础、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帝制崩坏时日已久,等级制度的遗毒仍然没有消减的明显迹象,或许,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劣根。
等级制度的表现,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依照等级,衡定所谓的贵与贱。
时代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那些以自以为是的等级优越来歧视他人者,从逻辑上看,其实,他们首先是对自身的轻贱。关于这一点,此处不展开。
从历史来看,很多时候,一切最低级的丑事,却让那些自以为高级的人给做尽了。
从历史来看,大多情况下,一些最高尚的行为,却发生在那些被认为是低等的人身上。
这里,来讲一个清朝伶人的轶事,既是看往事,也是看人事。
读清人笔记,孙静庵(生平未详)的《栖霞阁野乘》卷下有《记某伶事》一节,本篇即据此成文。
不知何故,猜想,或许是为了避讳,笔记作者孙静庵对于文中所记人物的名姓都没有名示。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文中人物的身份,可以根据史料确认,并找出他的姓名。基于尊重原文、尊重笔记作者初心,文中人物,我也就按照笔记所载的称呼行文了。
话说,清朝的某伶,其容貌俊朗,技艺精湛。最初的时候,他在陕西游走谋生。
陕西这个地方呢,有它自己的地方戏曲。秦人爱好秦声,以秦腔为本地的时尚。
某伶呢,他是从南方来的,他所熟习的是南音。
以精湛的南音,去了西北,在喜好地方戏曲秦腔的陕西谋生,这就像是拿了草鞋去冬天雪地中叫卖,想一想,都是没有市场的。
某伶在陕西的日子里,生活十分艰困,甚至连衣食都没有着落。
当时,在陕西有一乐部(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根据上下文看,此乐部应该是官方的歌舞戏曲演出单位。),在当地的演剧界首屈一指。某伶为生活所迫,不得已,为了讨个活口,就投入这一乐部之中谋生。
因为某伶只会南音,对秦腔并不擅长,所以,在这一乐部当中,其他伶人对他冷嘲热讽的人还真不少。一般情况下,这一乐部里有演出时,也不会安排他登台。
有一次,正好赶上陕西巡抚宴请方伯(即布政使),宴会之上,少不了乐舞戏曲表演。正好,某伶所在的这一乐部值班,由这一乐部负责此次宴会的演出。
巡抚宴请方伯,地方上的官员及属从全部都汇集在这一酒会上。
这位方伯呢,就是平阳(地名)中丞(官名,详下)。
平阳,当在今温州辖内;中丞,明、清两代称巡抚为中丞。故而,这位平阳中丞应该是官至巡抚的平阳人(不一定是籍贯,也可能是出生或者成长地。)。
当值的乐部演了几折秦腔后,平阳中丞有些听不下去了。
根据上文所述,平阳中丞为南人,对北声可能不习惯,也不喜欢。听了几折秦腔之后,他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问道:
“不知道乐部之中有没有能唱昆曲的?”
平阳中丞问完,这一乐部之中,开始并没有人应对。
某伶所擅长的南音,正是昆曲。他听见平阳中丞问昆曲,见乐部无人接应,于是,他就一个人出来答话道:
“能”
乐部之中的曹长见某伶应答,说自己能唱昆曲,他本来是要制止的,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堂上的大人,已经发话,召呼某伶登堂献唱了。
某伶登堂,请问平阳中丞,要听哪一出。
平阳中丞发话,某伶领命开唱。他这一开口,平阳中丞便面露喜色。满座地方上的官员属从,见平阳中丞听得如痴如醉,大家也一起跟着倾耳细品了。
某伶刚唱完一阕,平阳中丞说道:
“停一下,笛子和板的工尺(宫调系统)不协调,其他乐器也没有一个可以合上音阶和节奏的,这怎么能够发挥演唱者的长处和优点呢?”
然后,他吩咐道:
“去,把我的家乐叫过来!”
随后,平阳中丞的家乐就过来了,他们给某伶伴奏。
平阳中丞让某伶演唱《扫花》一出。
(查昆曲剧目,《邯郸记》中,有《扫花》一出,不知是不是此文中的《扫花》?《邯郸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著,也是《临川四梦》之一,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卢生梦中行贿中式,出将入相,一门荣华,在官场倾轧中遭贬,后复官,醒来却身在邯郸旅店中,终于大悟,出家学道,共三十出,昆曲舞台上常演的有《扫花》、《三醉》、《番儿》、《云阳》、《法场》 等折。)
某伶习练昆曲已久,技艺精湛,在陕西无人欣赏,长时间没有表演的机会。这一次,机缘巧合,竟然被平阳中丞点到,而且,还有平阳中丞的家乐伴奏,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某伶很想借此一展歌喉,表现一下自己个功力和能耐。另外,某伶来陕西之后,一来无人可以领会昆曲的精美;二来,在乐部之中,多受同行的排斥与压制;三来,他在这边的生活非常困苦,很不如意;这种种的坎坷,种种的磨难,都让他心中愤愤、怀内郁积,但是,没有发挥的舞台,一腔忧愤无处倾泻、一身技艺无从施展,真是痛苦啊!
终于,有行家欣赏、有专业伴奏,有地方官员云集的舞台,某伶一切的一切,在这个时候,全用昆曲展演、全用歌喉吐露。那唱腔一出,淋漓顿挫,曲尽其妙。对平阳中丞而言,不啻天籁之音重见人间。
这美妙的昆曲,让平阳中丞神魂不守,他都起身离席,有融入曲调的倾向。
平阳中丞在音声方面非常有造诣,号称是音乐戏曲方面的行家里手。
在座的官员们见平阳中丞对某伶的演唱是如此地倾倒、这般地沉醉,大家也都对某伶啧啧称赞,夸奖某伶的技艺绝妙。
一曲歌罢,自巡抚以下,赏给某伶的缠头有上千两银子。
到了第二天,某伶已经声震长安,成了名噪全城的艺人了。
自此以后,这一乐部中的伶人,对于某伶,都是小心谨慎地对待,大家对他都非常谦恭尊敬。
后来,某伶拿着平阳中丞帮他写的信,来到了京师。在京师之中,很多达官贵人对某伶都是爱赏有加。
京师大的宴集聚会,大家对会说:如果没有某郎(指某伶)来表演,那么宴饮都不热闹、没面子、不欢快……
正因为如此,某伶的名声就更加显著了。
过了几年以后,平阳中丞升迁,成了陕西的巡抚。在任职期间,平阳中丞因为冒帐贪污的事情东窗事发,被清廷逮捕,并押禁在京师的刑部大狱之中。
平阳中丞的家产,全部被没收充公。
平阳中丞的眷属,皆因其案件的羁绊,滞留在京中。
没有平阳中丞的供给,眷属的衣食全都成了问题,没办法解决。眷属们无路可走,只能互相面对,痛苦忧伤。
有一天,忽然一个仆夫打听到了平阳中丞眷属的处所,说是主人吩咐,前来探望,他还告诉平阳中丞的夫人,说是自己的主人已经为夫人找了一处安养的住宅。
然后,经过这位仆夫的安排,招呼来车马,将平阳中丞的眷属送到了安养的住宅。
平阳中丞的眷属到了住宅之后,发现那住宅屋宇非常精美,里面吃的米面、烧的柴禾,用的器具,以至于簸箕、笤帚等,全部齐备。但是,就是不知道那位仆夫的主人是谁。
此时,平阳中丞的案子已经判定,他按罪是被处以死刑,要被砍头的。
平阳中丞被押禁到刑部大狱之后,在狱中呆了很久。这期间,他生平的那些故人、旧交、同僚,几乎没有人去探望过他。
有一天早上起来,突然有人来狱中探望平阳中丞。那人到了狱中,哭着拜倒在平阳中丞的面前,久久不能起身。
那人哭了很久,等到他起身的时候,平阳中丞才认出,原来,来人正是某伶。
这时候,某伶已经不再唱戏做伶人很久了,他已经退出伶人的行当了。现在,他在京中当富人。
平阳中丞夫人及眷属安养的住宅,就是某伶帮她们置办的。
于是,某伶又安排人在狱中为平阳中丞准备了酒菜,他准备为平阳中丞最后再唱昆曲《扫花》一出。
(《扫花》一出,若果真是《邯郸记》中的折子,那么,这与本文的联系更紧密了,想想《扫花》的剧情,想想平阳中丞遭际,不正是一枕黄粱梦吗?)
刚唱了半阕,平阳中丞大哭,某伶就止住声音,不再唱下去了。两人相对,眼泪就像穿起来的珠子,断不了线。
打这以后,某伶每天早晚都会来狱中,看顾平阳中丞的冷暖,伺候平阳中丞的饮食,比那些孝子对亲人的侍奉还要周到。
平阳中丞行刑当天,某伶为他准备了棺椁,将他厚敛。之后,他又全权负责,安排护送平阳中丞的灵柩和妻子儿女一同返回故里。他还为平阳中丞的眷属准备了家居的费用,估计这些费用够她们以后的生活用度后,他才放心。
后来,某伶的去向无人知晓,也无人知道他的结局如何。
人常说,知己难求、知音难觅。这天下,也只有对知己的感怀,才会让人没世难忘。
可惜的是,平阳中丞只够当某伶的知音。他要是能当民众的知音,那该有多好啊!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李德裕对贫寒士子的爱护,竟得如此高誉。
呜呼!
李德裕的高德,真是让人想见其风采啊!
这又是怎样的人物啊!
附文中相关资料:
【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是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得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权,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中丞】官名,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中丞因居殿中而得名。掌管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因负责察举非案,所以又称御史中执法。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唐、宋两代虽然设置御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也是乐谱上各个记音符号的总称。符号各个时代不同,现在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中国传统音乐中,在笛上翻七调的宫调系统。唐、宋以前,俗字谱(燕乐半字谱,或称古工尺谱)一般用固定唱名法;歌舞伎音乐被戏曲音乐代替以后,近代工尺谱为适应不同角色采用同一唱腔的需要与便利,逐渐改用可动唱名法。由此,应运而生的即工尺七调。这种民间宫调系统,重宫而不重调。七调只为表明调高(宫音位置)而设,其调式涵义一般只隐藏在“煞声”(具体曲调的结音)中。
【李德裕】(公元787年~公元85 0年),字文饶,唐代赞皇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宰相李吉甫之子。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唐穆宗时,擢为翰林学士,累迁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常常援助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后被被贬为崖州司户,士子们都为此垂泪。当时有人作诗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