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名到底是咋回事儿

笔者出身东北,“你知道的”,那旮瘩的人因痛恨鬼子本是不屑于了解日本的,但就是这样的地方,在“知日”的大潮下也渐渐半推半就的开始想知道日本了。这不,前阵子回乡时就被朋友问到:日本古代的大名是个什么官儿?吃多少石的俸禄才能算是大名?动漫里的守护大名和战国大名又是怎么回事儿?等等。

那么,日本的大名究竟是什么呢?“大名”一词,据说最初起源于平安时代,在平安时代末期开始直到镰仓时代,古日本史把拥有众多“名田”(冠以名字的土地)的人称为“大名主”,而“大名”就是由“大名主”简化而来。在镰仓时代,当时也把拥有领地并养有“家子郎党”(指家臣奴仆)的武士称为“大名”。此后,室町、江户时代,也一直沿用了“大名”的呼称。但这只是指东日本的叫法,西日本则把大名称作“庄屋”,九州地区就更有意思了,他们把大名叫做“肝煎”。不过,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大名指的都是一个较大地域的领主,是对有权势的地方诸侯的一种泛称。

尽管如此,但大名在日本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日本古代大名的区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从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这一时期的大名指的主要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土豪,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当年的大地主,而且是拥有打手、护院之类的那一种地主。大名之称听上去貌似很牛叉,因此到了室町時代初期,幕府开始任命大名了,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名又称为“守护大名”,实际上就是指在经济、军事上掌控一个到数个国的庄园与领地的割据军阀。到了室町幕府后期至战国時代,只要有本事打倒守护大名,而且其支配的领地达到了数郡乃至数国的势力,并能稳固支配国人且为城主格以上的人,那么,无须政府任命,就成为事实上的“战国大名”了,其实也就是指当时势力范围较大的封建领主,而且是不大受幕府约束的领主。再到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家诸法度》虽然规定了享有5万石以上俸禄的城主方为大名,5万石未满的领主则为小名,不过,在当时,已经笼统的把一万石以上俸禄的诸侯都称为大名了,只不过这时的大名主要是由幕府将军的嫡亲或功臣以及他们的后代来担任。

▲图片来源:WhiteWind 历史馆

具体来说,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族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张、纪伊、水戶藩最为重要。而谱代大名,即指世袭的大名世家,是指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將。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至于外样大名则是指那些在战争中败阵被迫臣服的大名,即降臣,他们有的拥有雄厚实力,不过,却沒有亲藩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看来这做叛臣无论是在哪里都是不得烟儿抽的。

江户时代的大名之性质已经近似于我国古代的诸侯,因此,江户时代的大名又被称为“大名诸侯”。此外,日本古代对大名的称呼还有詳細的“国持大名”、”城主大名”和“近世大名”等,那则都是根据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而冠以的特殊名称,时过境迁,也就没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