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建议降蒙,死后却被双方都视为忠勇英雄

南宋末年,蒙古人大举南下,他们改变原来先攻打四川,沿西路挺进,直达临安的策略,集中力量猛攻南宋的襄阳。在襄阳城下打了六年,最后拿下这座重镇,长驱直入,一直推进到长江边上。可以说,南宋危在旦夕。他们唯一凭借的,就是长江天险。一旦突破长江,南宋再也没有躲避的地方。

这时候,京湖安抚制置使兼湖广总领汪立信向朝廷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竟然是让大家准备投降。王立信提出如此建议,等他去世以后,朝廷竟然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加太傅。他在老百姓的心中,也是一位忠勇的英烈壮士。那么汪立信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条看起来很荒唐的建议,而老百姓却还视他为英雄呢?

(王立信像)

王立信是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登的进士第。当时宋理宗见他长得雄伟,赏叹道:“此帅才也!”当即授他乌江簿、知桐城县、判建康荆湖制置使。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不久升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使。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任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也就是说,这时候他已经是一方封疆大吏。

王立信正是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他御敌救国的三条建议。当时朝廷依然是贾似道把持。贾似道拿到这三条建议后,不但不采纳,还大骂汪立信道:“瞎贼,狂言敢尔!”随即免了汪立信的职。

贾似道为什么会如此生气了?我们先来看一看王立信提出的是哪三条建议。

汪立信的三策,上策是在全国七十万大军中抽出五十万调到长江以北,沿江防守,百里一屯,屯有守将,十屯一府,府有总督;中策是礼送郝经,输纳岁币,延缓战期,赢得时间,再定战守;下策则是君臣上下准备跪降。

贾似道罢免王立信的理由,表面看来是最后一条,但其实是第二条。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公案。

当年忽必烈南下攻打鄂州,鄂州守城的正是贾似道。贾似道打不赢,便准备投降,投降书都已经交到忽必烈的手上,答应了割地,给钱等等这些条款。但这时候恰恰遇到了蒙古人的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城被打死,忽必烈要赶着回去争夺汗位,来不及签约就走了。等他在蒙古的汗位巩固了以后,他就派一个使者郝经到南宋来,商谈之前没有签字的那份协议的事儿,要准备签字。谁知道这件事竟把贾似道吓惨了,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忽必烈撤退以后,贾似道回来给宋理宗说,忽必烈是被他打回去,他打了大胜仗。宋理宗对他十分感激,称他为“周公”再世,让他当了宰相。你想,郝经若真是到了南宋的朝廷,那谎言不是就被揭穿了吗?

(贾似道像)
但是,贾似道又不敢让郝经回去呀,郝经一回去了,那不就是明确的拒绝吗?所以贾似道就让郝经玩失踪,把他抓起来关了十多年,直到后来,蒙古人再一次打过来的时候,朝廷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王立信所说的中策,其实是嘲笑贾似道的,贾似道的心里怎么会舒服了呢?

这三策,说白了,就是一策:集全国之力,与元军决一死战。后面两策,目的是让贾似道醒悟,突出上策。但贾似道哪里有这样的气量,所以就把王立信给撤了。

不过时局变化太快,咸淳十年(1274年),汪立信不得不再次被启用为沿江置使、江淮招讨使。这时候其实大势已去,贾似道也有些后悔当初不用汪立信之计,他拍着汪立信的背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汪立信悲愤地叫道:“平章,平章,瞎贼今日更说一句不得!”贾似道问他有何话,他说:“今江南无一寸乾净地,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

他要找一片还属于赵宋的土地死,但是元军已经突破芜湖,深入江南腹地。汪立信痛哭失声,三天后,扼吭而亡——他终于实现了死在自己国土上的梦想。

(伯颜像)

元丞相伯颜打到建康,有宋人巴结他说,汪立信曾提出三策抗击蒙古人,应该诛他九族。伯颜知道后,叹息道:“如果宋朝真的采用了汪立信的计策,我们怎能到达这里啊!”不但不处罚其家人,反而厚葬立信。汪立信以他忠直的行为,竟然获得了敌我双方的共同认可,被称为千古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