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前后

 作者:冯学荣 

史书上说:当年,清兵赶到革命党人秋瑾门前的时候,秋瑾从容就捕,而且拒写供词,只挥毫写下了以下七个冷艳的大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1907年7月14日,革命组织“光复会”成员秋瑾,在浙江绍兴被捕,次日,秋瑾在绍兴闹市区——“古轩亭口”,被清政府杀害。

秋瑾当然是一个女英雄。可是,英雄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不是建立在传闻的基础上的。秋瑾为革命而死,仅仅算这个事情本身,秋瑾就已经堪称英雄,而如果再杜撰一些英雄的情节、刻意为她“锦上添花”,在我看来,却等同于画蛇添足,不但没有必要,而且反而适得其反。

这不,秋瑾死后,中国社会上,就流传开了关于秋瑾的以下三则传说:

传说一、秋瑾被捕时,英勇抵抗;

传说二、秋瑾受审时,视死如归;

传说三、秋瑾的口供只有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坦白说:我很愿意相信这些传说。可是很遗憾,事实上:以上这些,全部都不准确。

我首先谈秋瑾被捕的过程。

依据秋瑾的亲生弟弟秋宗章的回忆文章《大通学堂党案》,当天清兵到“大通学堂”里来逮捕秋瑾的时候,秋瑾并没有像影视作品里面那样英勇抵抗、或者从容不迫地指挥学生抵抗——恰恰相反,秋瑾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逃跑。

这不是刻意要丑化女英雄。事实上,革命人物在遭到官府逮捕的时候,逃跑不但是十分正常的表现,而且还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试问:如果人人都“见死不逃”,人人都死光了,那么,谁来干革命事业呢?——被捕的时候,尽量逃跑,保留自己的力量——这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大通学堂”,是秋瑾参与经营管理的一所学堂。《大通学堂党案》这篇回忆文章,收录了秋瑾在狱中给清政府的一份《供词》。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当年秋瑾给清政府的这篇供词,都说了些什么:

秋瑾即王秋氏供:山阴县人,年二十九岁。父母都故。丈夫王廷钧。我于光绪二十九年与丈夫离别出洋,往日本游历,与徐锡麟、赵洪富会遇熟识。后我回国,在上海开设女报馆。上年十二月间,始回绍兴。由蔡姓邀我入大通学堂,充当大通附设体育会教员。与竺绍康、王金发均属要好,时常到堂,已有月余,也系熟识。今日闻有营兵前来拿捕,当即携取手枪、皮包,就想逃走。不料堂内开枪,兵勇等亦开枪,并将我连枪拿获。又论说稿数纸、日记手摺一个。此稿是我所做,手枪亦是我物。我已认了稿底。革命党的事,不必多问了。皮包是临拿时丢弃在堂。至赵洪富、竺绍康、王金发现逃何处,不知道是实。(下有指模,注明:“右手二指”)

秋瑾的这篇文言文供词,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这个意思:

“我叫秋瑾,我的丈夫姓王,我是山阴县(浙江绍兴)人,今年29岁,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我丈夫的全名叫王廷钧,我于光绪二十九年告别了我的丈夫、去日本游学,并和与徐锡麟、赵洪富结识和交往,我回国之后,在上海开办了一份女性报纸,直到去年12月,我才回的绍兴,一个姓蔡的人邀请我加盟“大通学堂”,并充当“大通学堂”附设的“体育协会”的教师。我和竺绍康、王金发关系都不错,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月经常来“大通学堂”了,彼此很熟,今天我听说政府派兵来抓我,我当时就拿了手枪和皮包,准备逃跑,不料“大通学堂”里面的学生开枪了,于是清兵也开枪了,然后呢,清兵将我连人带枪给抓了,还搜走了我的一些文稿、日记等文件,这些稿子是我写的,手枪也是我自己的,稿子我都看过了,革命党的事情,你们就不要再问了,我的皮包是在拿的时候丢掉在学堂里面了,而至于赵洪富、竺绍康、王金发他们逃到哪里去了,我不知道。”

于是,我们从秋瑾的这份供词里面,读出来以下几点重要的事实:

1.当天,清兵来抓秋瑾时,秋瑾的第一反应,既不是奋勇抵抗,也不是从容就擒,而是:逃跑。

2.秋瑾并非如民间传闻中所说:只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供词,而是写下了以上这份长达二百六十三个字的文言文供词。

那么,秋瑾在受审的时候,又有没有“视死如归”的情形呢?

史料告诉我们:恰恰相反,秋瑾在受审时,一开始坚决不承认自己“造反”的事实,而且想方设法为自己辩护、想方设法地去求生。

依据是:1907年7月21日版的《时报》,报道了秋瑾受审的细节。在庭审的时候,清政府官员贵福,和秋瑾有如下的对话:

贵福:“你一个女孩子,为何要造反?”

秋瑾说:“你误会了,我是造男权的反,没有要造大清的反。”

可见,秋瑾出于求生本能,为自己辩解,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造大清的反” 的事实,因此,我们大家说她 “视死如归”,似乎的确是言过其实了。

可是,这也并非是故意丑化秋瑾。事实上,作为一个弱女子,在明晃晃的大刀跟前,不喊“大老爷”、不喊“饶命”、不喊“我错了”、不喊“冤枉”,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毕竟,秋瑾只是一个女孩子。

读到这里,我们回到分析本文三个传闻的事情上来,我们不妨一一纠正如下,以正视听:

传说一、秋瑾被捕时,英勇抵抗——不真实。秋瑾在被捕的时候,既没有英勇抵抗,也没有从容就擒,而是带上枪支、皮包,准备逃跑。

传说二、秋瑾受审时,视死如归——不真实。秋瑾在受审的时候,虽然没有低声下气地求饶,但是,秋瑾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谋反大清的事实,也就是说:秋瑾仍然想侥幸求生。

传说三、秋瑾的口供只有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不真实。秋瑾在狱中,为清政府写下了长达二百六十三个字的文言文供词。

读到这里,请问诸位:您觉得,秋瑾的英雄形象,有没有被抹黑呢?有没有被丑化呢?

我的答案是——没有。

相反,秋瑾显得更真实了。

事实上,作为革命党人,在面临被捕的时候,逃跑是正确的,在近代史上,在面临被捕危险的时候,撒腿就跑的英雄烈士,不知有多少。

此外,人在身陷囹圄的时候,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幻想通过 “证据不足”来使自己脱身、以求“留得青山在”、出狱之后继续革命,这种事情,也是相当的普遍,不要说一个小女子秋瑾,就算是我们历史上先后登场的众多英雄好汉,做过这种事情的,简直是数不胜数。

再者,是写了七个字的供词也好,是写了二百六十三个字的供词也好,字数并不重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秋瑾在她的供词里面,没有出卖同志、没有屈膝求饶、没有背叛革命理想……。这样,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掩盖这份二百六十三个字的供词,来为秋瑾“锦上添花”,否则一不小心,搞成画蛇添足,完全不必。

这就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