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集团是如何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文:Mer86
蒋介石集团的发家史,可以直接从1924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的六月,黄埔军校成立。此前曾到苏联考察,颇受孙中山信任的蒋介石出任黄埔的首任校长。
在被任命为黄埔校长的同时,蒋当时还兼任了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一职。
不过对于后者,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因为他两年前就给许崇智当过参谋长,结果因备受排挤,郁郁不得志,最后离职,回到上海与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
这段经历,用蒋介石的话说“军中将领,界限甚深,每相排挤”。
在他看来,通过控制黄埔军校,打造属于他自己的军队,继而控制国民党,是当时自己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
所以重回广州后的蒋,对手握兵权,以及打造只效忠于他的部队,非常看重。他的工作重心也因此全放在了军校建设上。
同年十月,由于种种原因,广州商团约一万多人发生反对广州军政府的叛乱。
广州军政府下令平叛。蒋介石遂率领黄埔军校一、二期学生军配合许崇智的粤军、李福林的福军镇压叛乱。大获成功。
这次牛刀小试,证明了蒋介石的判断没错。
黄埔军校生是真能打。只要自己继续把校长一职,日后以黄埔学生为建军骨干,必然飞黄腾达。
当然,仅仅于此还是不够的。毕竟蒋介石在盛行论资排辈的国民党内,只是中生代。
此时的国民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蒋介石要想更进一步,还需要有运气的加持。
不过,蒋介石就是有这个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
同年八月,廖仲恺先生遇刺身亡。
逮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蒋介石联合汪精卫挤走了胡汉民和许崇智。一时之间,挡在蒋介石前面的大佬,就只剩下了汪精卫。
之后,蒋介石把黄埔学生军和收编自许崇智的粤军合编为一个军,自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凭借这一军之兵力,蒋也一跃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军事实力首要人物。
1925年9月,就在国民党高层重组,人心莫测的时候。陈炯明率部卷土重来,直扑广州。
广州革命政府遂决定东征反击。蒋因为地位上来了,于是他也就成为东征军的总司令。
在这次东征战役中,蒋介石有不俗表现。成功将广东境内的陈炯明肃清。凭此战功,蒋不仅在军届立住了脚,还在国民党内获得了巨大声望。为他后来担任北伐军司令,奠定了基础。
时间来到1926年。
由于在对待共产党的态度上有分歧,蒋介石与汪精卫闹掰。
汪不想得罪苏联(也没资本得罪),便暗示蒋下野,离开广东。
但汪没想到,蒋居然会搞出中山舰事件。
更汪更没想到的是,苏联方面在这个事件上的态度,居然是与蒋妥协。不仅承认了蒋的既有地位,按照蒋之要求,令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并且还阻止汪精卫组织“反蒋联盟”。
于是一时之间,汪精卫里外不是人。只好宣布隐退,跑去了法国。
汪走后,国民党内横亘在蒋介石前面的障碍全部消失了。
蒋介石此前做梦怕是也想不到,国民党党政军的第一把交椅,能落到自己头上。但仅仅只个月时间,国民党第一把交椅,竟然真就奇迹般地砸到了他头上。
掌握大权后的蒋介石,在1926年7月9日摇身一变,成了誓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之后的十个月,就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了。
在北伐中,蒋介石的战略指挥能力,实事求是的说,还是相当可以的。
“先打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战略方针。
以及“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而后与北面的国民军会师”。打垮直系吴佩孚的战略,就是出自他之手。
凭借正确的战略思路,北伐军风卷残云,横扫南方湘、鄂、赣、闽、浙、苏六省。
国民政府的地盘从两广扩张到了整个东南。
蒋介石集团的势力也从万把来人,扩充到了十余万。
当然,蒋的实力有增长,北伐军其它派系也有增长。桂系、粤系、湘系唐生智部,也都有十余万规模。
这些派系领导人并不怵蒋,从没没把蒋介石这个北伐军总司令当回事。
在蒋看来,国民党只能有一个领袖,中国也只能有一个领导人。那就是他。其它大佬都得臣服于他。非蒋系的部队,就不该存在。
所以当蒋下令清党,国共分裂后,他的下一步就是拿国民党内的派系下手了。
那么,蒋要先打谁呢?
当然是武汉方面的唐生智了。唐部人马的实力相对最弱,部队成分复杂,好对付。
然而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正当他意气风发之时,桂系朝他后腰捅了一刀。
1927年6月,正当宁汉还在扯皮之际,冯玉祥在北方发表通电,主张停止宁汉之争,共同北伐张作霖。
冯的主张得到了桂系的附和。
七月,汪精卫也在武汉清党,但清党并不意味他与蒋介石和解。他也提了要求,那就是蒋介石必须下野。
同是这个月,被北伐军击溃之孙传芳在直鲁联军张宗昌的帮助下,沿津浦铁路反攻,重新攻陷徐州。蒋介石的威望大跌。
八月,南京国民政府各部队退回江南,被迫据江而守。蒋的威望再次大跌。
连番的失利,让蒋介石的威信骤降。国民党内对他纷纷投去了不信任眼光。
再加上汪精卫和唐生智在武汉通电讨蒋,组织东征军,把矛头直指蒋介石。
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也逮着机会,乘机逼蒋下台。
并且,蒋的嫡系亲信何应钦等人此时也反水倒戈,亦不愿出来维持蒋之地位。
故而在这种内外交困之下,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被迫下野。
蒋下野后,既失落,也愤慨,又不甘。故而从下野之日开始,他就为了东山再起做铺垫。
在其后四个月里,他为复出做了三件事。
一是去日本访问,获取日本对他的支持。
二是聘请曾在鲁登道夫元帅麾下担任首席作战官的德国将军鲍威尔担任自己的顾问。在蒋看来,国军部队的军事作战和决策体制还是很落后,他必须引进德国的先进制度。
三是迎娶宋美龄,与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搭上关系。并以此获得了江浙财团和其幕后的英美势力的支持。
应该说,成为宋家的女婿,是蒋介石下野期间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使得蒋介石掌握了钱袋子。
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尤其是对于蒋介石这种军阀来说,有钱就等于有兵源和武器装备。
有钱才能一掷千金,把军阀将领和黄埔子弟笼络在他身边,让这些人在战场上为他卖命。
只要有钱,他就有办法砸死桂系,把何应钦那帮二五仔再拉回来。
而没钱,则什么都做不了。
蒋介石这边在为东山再起做部署,南京国民政府那边呢?
那边是一地鸡毛。蒋下野,桂系与汪精卫把酒言欢后没几天,李宗仁就吞并了唐生智的二十万大军。此举,激化了汪、桂矛盾。
为了反制桂系,汪精卫授意张发奎率第四军打回广东,拆散粤桂联盟。
结果第四军打回到广州老家不久后,就爆发了由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
逮着这个机会,粤系大佬李济深和桂系联手弹劾汪。说汪精卫、张发奎通共。
通共,这在当时是国民党的大忌。
汪精卫说不清楚,只好宣布下野。
就这样,桂系便操控了南京政府。
但桂系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没钱。政府没有财源,财政开支压力很大。
李宗仁和白崇禧搞不定江浙财团。人家看不上他们,且人家背后还有英美撑腰。桂系也不敢硬抢。
同时,在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下野的当月宣布反正,加入国民党)也一致呼吁南边尽快和解,尽快北伐张作霖。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手握钱袋子的蒋介石得以复出,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主席以及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三个重要职务。
这次复出,蒋介石的权力更大了,威望相比之前也更高了。
1928年4月,蒋与桂系、冯玉祥、阎锡山达成共识。四家决定联手,先打败张作霖。
同月,二次北伐开始。
五月一日,蒋系部队攻占济南。
六月三日,张作霖宣布退出北京。
第二天,张作霖被炸死于皇姑屯。
六月八日,晋绥军部队攻占北京。
奉系的嫡系部队全部退出关外,支系的直鲁联军被张学良有意丢在了冀北。
晋绥军和桂系部队赶到后,这十几万散兵游勇被桂系和阎锡山瓜分。
之后,阎锡山和冯玉祥建议继续作战,出关荡平奉系。但蒋介石对此没兴趣。
因为东北对蒋介石而言,鞭长莫及。消灭了奉系,吃肉的也是冯玉祥和阎锡山,他蒋介石只能喝汤而已。
所以对于消灭张学良,蒋介石没兴趣。
而也正是蒋的这次拒绝,为他后来赢下中原大战,埋下了伏笔。
1928年10月,凭借领导二次北伐之功,蒋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加上此前已经获得的三个职位,蒋介石此时在国民党内是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
不过还是老问题。
桂系一直就不服蒋。李宗仁、白崇禧无时无刻不在想怎么扳倒蒋。
新入局的冯玉祥、阎锡山在北方也是拥兵自重,不服从蒋的领导。
所以当张学良宣布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战争并没有结束。
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蒋还需要扳倒李、白、冯、阎,打服他们,才能完成他“国家只有一个领导人”的梦想。
那么,此时的蒋介石要先对付谁呢?
一开始,蒋也不知道。正当蒋在犹豫时,他的首席智囊杨永泰给出了建议:以经济方法瓦解冯玉祥,以政治方法解决阎锡山,以军事方法解决桂系,以外交方法对付张学良的东北军。
在杨永泰看来,桂系势力也在南方,对南京政府的威胁相对严重。
另一方面,桂系的地盘呈“一字长蛇状”,南至广西,北到山海关,相对而言好对付。只要掐断中间的湖北,桂系就首尾不能相顾,自动瓦解了。
1929年3月,按照杨永泰的建议,蒋介石先对桂粤联盟下手。蒋桂战争爆发。
蒋在软禁粤军大佬李济深的同时,集中兵力攻打湖北。
两个月后,果如杨永泰预言,桂系几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桂系大佬被迫下野,出国避难。
蒋桂战争接近尾声时,冯玉祥后知后觉的感到自己被蒋介石耍了。遂统率西北军单独反蒋。蒋介石再次采用杨永泰的计策,用经济手段瓦解冯玉祥的军队。
不久后,冯的部下韩复榘通电反冯,表示拥护中央。蒋介石大喜过望,送现款500万元作为犒赏。“银弹”的威力迅速见效。5天后,冯玉祥被迫宣布下野。
1930年3月,在蒋介石和冯玉祥之间摇摆了近一年的阎锡山宣布反蒋。桂系和冯玉祥亦联名通电全国,响应阎锡山,联合反蒋。
同月,蒋与冯、阎、桂开打。这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党内战争——中原大战。
实事求是的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期间的指挥水平不怎么样。
让他指挥几个团,打几千人的战斗,他可以应付。但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他的能力就不能应付了。
但好在有杨永泰等智囊从旁协助,蒋在中原大战期间的战略部署还是到位的。
按照智囊们的建议,手握钱袋子的蒋介石采取陆战为主、空军协同的战术,威慑联军。
同时大撒金元,采取“银弹”外交,瓦解冯玉祥的西北军(最穷,好收买)。并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在关外观望的张学良。
这一年的七月,军事上的部署奏效了。
先是桂系部队从湖南退兵,退回广西。
再是蒋军沿津浦线发动总攻,将晋绥军打退到了黄河北岸。
到了九月,晋绥军和桂系全歇菜。只有冯玉祥的西北军还在与蒋军作战。但在蒋军的咄咄逼人之下,西北军也有败退豫北的迹象。
后来“银弹”攻势也奏效。张学良宣布拥护中央,指挥十余万大军入关。
阎锡山、冯玉祥无力阻挡,只好宣布下野,李宗仁和白崇禧在广西闭省自保。蒋介石因此赢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战后,蒋介石与张学良沿黄河平分地盘。
黄河以北归张学良,以南归蒋介石。
此时的张学良成为全国唯一能与蒋介石平起平坐的人。
为了拉拢张学良,蒋介石一面撒钱,一面与张学良拜把子。此前为了拉拢冯玉祥,蒋介石与冯玉祥也拜了把子。
拜把子对于蒋介石来说,和下野一样,是维护权力的惯用套路。
不过从事后来看,蒋对张学良的拉拢,显然是多余的。
因为一年后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老窝被抄,顿时丧失了与蒋介石平起平坐的实力。
所以从1932年开始,蒋介石在国内就没有能威胁他的军阀了。
剩下的劲敌,就只有当时的红军。
中原大战之前,蒋对红军的围剿规模在二、三十万人左右。
中原大战后,规模上升到五十万人。
兵力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蒋的每次围剿,却都能被红军粉碎。
1933年,蒋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围剿,同时采纳智囊建议,对苏区进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攻心战术。
同时由于红军领导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故而第五次围剿,以红军被迫开启长征,蒋的胜利告终。
随后,蒋对红军开启追击战。同时命令各地军阀对各地的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蒋在追击中央红军的过程中,再次采纳智囊建议,一面追击红军,一面“驱虎吞狼”。靠着追击红军把盘踞于西南的军阀收拾了的服服帖帖。这为后来全面抗战爆发,国府搬迁到西南,奠定了基础。
不过仅靠大西南,也还是不够与日本做长期对抗的。
此时的国民党内部,依然是派系林立。对于如何联合派系抗日,以及派系究竟会不会真心团结在自己麾下,真心抗日。蒋心里也没谱。
所以1934~1936年期间,对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及对英美援助,蒋介石有一种执念心态。
而这正是这种心态,导致蒋与张学良闹掰,引发西安事变。和蒋在上海与日军血拼,打给英美看,指望国际调停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