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孚微课堂:犹太人是信了犹太教的阿拉伯人

李剑芒:关于以色列和犹太人以及阿拉伯人和他们的伊斯兰,必须先扯一个叫“亚伯拉罕教”的物件。亚伯拉罕教,是从亚当、夏娃的故事开始,到亚伯拉罕,这本来是犹太人的宗教,可公元前四年左右出生一个人叫耶稣,他说他是上帝的儿子,犹太教就分家了。信奉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就分出一支叫基督教。不信的,认为耶稣是骗子的,就继续保持犹太教。

到了公元622年,又来了一个人叫穆罕默德,他天天去山洞里面祷告(基督教),说突然间碰到了大天使加百利。加百利口诉了上帝的旨意(穆罕默德当时是文盲不会写字也不会读),这些口述就成了古兰经。

因此,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他们同宗,都是亚伯拉罕教,都拜的是同一个上帝,“安拉”是阿拉伯语上帝的意思。

犹太人是亚伯拉罕二儿子“以色列”的子孙,阿拉伯人是亚伯拉罕大儿子的子孙,因为亚伯拉罕把大儿子和老婆按照上帝的旨意扔到了沙漠里面,那个地点就是现在的麦加,因此麦加是伊斯兰的第一圣地。

在人种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绝对的近亲,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宗。因此,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性格上非常近似,我有时开玩笑说:犹太人是信了犹太教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信了伊斯兰教的犹太人,在欧洲,犹太人原来被称为巴拉斯坦人。

犹太人的强大,来自他们的宗教受到全球的迫害,被迫害了几千年,反而造成了犹太人巨大的生存能力。犹太人在全球几乎所有和智力有关的贡献中,比全球平均高100倍左右,如犹太人人口只有地球人口的0.2%,可犹太人诺奖获得者却占20%多。

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完全基于宗教原因,与爱国没啥关系。他们的老祖宗就叫以色列。犹太人与伊斯兰,本来的冲突并不大,犹太人与基督教的冲突在历史上反而更大。当年伊斯兰教占领西班牙半岛的时候,欧洲犹太人都往西班牙逃,造成当年西班牙的犹太人比例高达10%。后来基督教重新征服西班牙,犹太人外逃,使得当今西班牙几乎没有犹太人。部分犹太人逃到了比较温和的北欧,包括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代,这也是这个地带发达起来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伊斯兰对犹太人的仇视是近代的。穆斯林认为:“我们当年保护了你们,你们却恩将仇报”。 但犹太人也说:文明现在也在保护你们,在我们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不是活的挺好吗?

其实,两边都是在“国”的问题上非常极端,当年以色列没有建立的时候,犹太人的恐怖分子是世界第一号,连后来的贝京都是恐怖分子,曾经组织过当年最大的恐怖事件:大卫王饭店爆炸案。当场炸死91人。现在伊斯兰恐怖问题是同样的问题:国!

从巴拉斯坦建国失败,到阿富汗、伊拉克被入侵,这一系列触发恐怖活动的事件都是和“国”有关。

犹太人的优越,这个不用说的,明摆着的。阿拉伯人的落后有点说的意思,其实阿拉伯人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在1860年左右,当时的阿拉伯伊斯兰学者普遍认为:西方的文化,才是伊斯兰的真谛,他们自己的伊斯兰没落了,要学习西方!那么是谁造成了伊斯兰没落呢?

学者们把手指头指向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把伊斯兰玩坏了!大家看看,这套思路是不是和中国的过程特别想象?

中国人认为西方才是儒家的“三代之礼”,中国的儒家没落了。谁搞的?满人搞得!

可阿拉伯的宗教改革非常的不幸,与中国一样的不幸,改出了一大批世俗独裁者,萨达姆是一个,卡扎菲是一个,阿萨德是一个,这些让你痛恨的独裁者,都是当年伊斯兰教改革的先驱们。阿拉伯改革为什么变成这个德行?

这是为什么?

原因要看伊斯兰教的体系。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不一样,他们没有教皇,不是一个组织统一的宗教。伊斯兰的古兰经解读权在地方学者手里,这造成伊斯兰教是一个地方自治宗教。因为是地方自治,而不是中央集权,它在历史上没向基督教天主教那样偏离民众利益太远,因此,伊斯兰教不像天主教当年丧失了民意,底层百姓恨死了教会的人们,伊斯兰教民众基础非常的强大,造成希望宗教改革的革命家依赖暴力来规范民间的宗教反抗,这样,改革家们都变成了世俗独裁者。伊朗的巴列维就是一个,但因为动作太猛,造成的民怨太大,霍梅尼在巴黎一嗓子就把巴列维的几十万军队喊垮了。

土耳其的军政府维护世俗政府是另一个例子,没有军政府,土耳其立马向伊斯兰宗教政教合一靠拢,这就是伊斯兰世界面对的问题。它必然要进行宗教改革,但改革的途径则无处可学,基督教的改革途径根本不适合伊斯兰教。

我对宗教的归纳是,每一个宗教都走过四个阶段:1. 不信,2. 信了,3.不允许不信,4. 允许不信。当进入第三阶段的时候,就是暴力的政教合一阶段,走出这个阶段,就进入了现代文明的世俗政府阶段。基督教,犹太教都走出来了。伊斯兰教太年轻,比基督教年轻600多年,还处在第三阶段的末期。

关于土耳其人玩坏伊斯兰,我以后要讲,简要的说是玩的太好了,使得大家都皈依了伊斯兰教,思想趋单一话,结果就傻逼了。大家都发现,所有伊斯兰教国家科技都不是太发达,有没有规律可以总结?

这才是滑稽的局面,伊斯兰教鼎盛时期是地球上科学最发达的地方,巴格达“智慧之家”代表着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科学方法论”就是一个巴士拉的穆斯林建立的,但蒙古大军屠城巴格达后,摧毁了巴格达智慧之家的图书馆,据说扔出来的书把河水都染黑了。之后伊斯兰教就完蛋了。

巴格达“智慧之家“最大的部门就是翻译部门,他们聚集了一大批人翻译各个文化中的科学文献,其中最大的就是古希腊经典。

崔小春:70年代的伊朗曾经是一个非常西方化的国家,巴列维在伊朗推行“白色革命”,这个词源于德意志,意为“不流血的革命”。主要内容有:1.土改,废除佃农制,2.出售国有企业。3.修改选举法,准备实行普选,特别是妇女参加普选。4.建立一支知识分子大军。5.到农村去进行免费医疗工作;6.在所有的农村,都要建立公正的法庭。7.制定全国性城乡建设的规划。8.要建立一支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军。9.改组所有政府机关,行政权力下放,并全面改进国民教育。看上去十分美好对不对?

但是巴列维始终反对民主宪政,始终认为民主宪政只是一种西方的“地域性”制度,而不是一种现代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普适制度和价值观,始终强调伊朗特色,反对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巴列维只想要现代经济制度,却不想要现代政治制度。伊朗人民生活水平确实因“白色革命 ”大大提高,巴列维便据此认为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能一直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没有意识 到,当生活改善以后,人们对贪污腐败、社会不公更加不能容忍。巴列维成立了“ 皇家调查委员会”进行自我监督,但实际根本无法制止腐败。所谓的“帝国民主”其实并不民主,人民缺乏表达异议的渠道,于是宗教场所成了反抗者的中心。曾经支持“白色革命”的自由派认为巴列维过于保守地强调伊朗特色,拒绝政治改革而反对他;而穆左则认为巴列维的经济政策完全违背了穆罕默德的传统、违反了伊斯兰主义的教义而反对他 。当巴列维把左右两派都置于了自己的对立面,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巴列维的政权就垮台了。巴列维的失败,根源就是只想发展现代经济,却不想要发展现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