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山血海:揭秘苏联在二战期间的“人海战术”
作者|张大卫,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
在过去,二战苏军常被描述成靠人海压垮德军防线的人肉压路机,如今这一风向却又完全转了过来,无论是在一些流量很大的问答社区,还是在一些视频网站上,关于苏军使用“人海战术”的说法经常被斥责为西方资料中对苏联红军“戴有色眼镜的污蔑”并时常有人声称战争后期苏军战术水平“远超德军”。确实到若干年前为止,受到引进的各色西方资料影响,确实存在总体低估苏军的情况。但苏军又真的是一支高精尖军队,竟能反过来在战争后期全面“远超德军”吗?
但这些新的言论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一派胡言。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例子吧:日后的苏联元帅,功勋卓著的苏联英雄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带领拥兵数十万的西方面军从1943年秋到第二年春天,追着白俄罗斯的德军打了半年,付出了超过33万人的损失却一无所获。要知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受了近30万损失,这一战便被称为二战的转折点。一战的凡尔登之战以绞肉机而臭名昭著,持续接近一年,德军伤亡也只有33万!而在这一系列失败的进攻战中西方面军占有十足的兵力优势,以这一系列攻势的最后一次为例,苏联红军投入了9个步兵师,在10个炮兵旅,六个炮兵团及五个坦克旅,四个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进攻德军两个师的兵力却损失四万余人铩羽而归,其他战役的情况也与之半斤八两。
西方面军这一系列龌龊表现让斯大林实在忍无可忍,他派出了一个超重量级的调查团前来调查西方面军是不是在猪带领下打仗。这一调查团的头头便是马林科夫(日后斯大林内定的接班人)带队,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什捷缅科,总政治部主任谢尔巴科夫也赫然在列。可以说是党·政·军的三巨头齐聚会审。调查结果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各个集团军普遍采取人海战术无脑冲锋,方面军“最好的司令员”看到前线大头兵死伤殆尽还不过瘾,干脆把参谋部的军官干部都派去搞人海冲锋!!而方面军司令果真如同猪一样在后方无所事事对作战不闻不问,反倒对敢提出意见的下属军官肆意臭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份已经解密的报告说了些什么吧!
泛滥成灾的人海战术
在马林科夫委员会报告中指出“西方面军参谋部根本没有制定总体的战役计划,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各个集团军各自为政制定自己的作战计划,获得方面军指挥员的口头批准。自然,下属各个集团军也无从领会方面军的作战意图。”
西方面军“无视之前积累的战争经验,多次将主攻部队投入过于狭窄的进攻地段。在1943年12月的维捷布斯克战役中进攻正面只有6千米,1944年3月的奥尔沙进攻战役中只有5千米”,更糟的是侦察工作严重不足,也没压制住德军的火力配系。自然,这一不折不扣的人海战术遭到了彻头彻尾的失败:“敌军得以集中毁灭性的侧射火力并以小部队发起反击,使得我军步兵无从推进,损失惨重”
“在方面军的大多数作战行动中,下属各个集团军,尤其是第33集团军以密集战斗队形,在过高的人员密度下展开进攻。这一阵型使得每个师在第一线只能展开2-3个营,剩下的营挤在后方无法展开,反倒分散了兵力和火力。这一切都使得部队即使在同敌军展开交火前就因为暴露在敌军炮火下损失惨重,以至于丧失了作战能力”
如同疯子的集团军司令员
报告进一步写到“第33集团军在西方面军的一系列战役中都扮演了中心角色,并得到了大量增援部队。方面军司令员对集团军寄予厚望,并认为司令员戈尔多夫是手下最好的集团军司令员”
然而,这位“最好的集团军司令员”表现的却令人大跌眼镜,其过于离谱的作战表现得到了委员会调查报告的“重点关照”:
“很难把战斗组织的如同戈尔多夫的集团军这样烂了,戈尔多夫既没有仔细制定作战计划,也没有正确使用炮兵,而是决定用人海战术蛮干粉碎敌军防线。集团军损失就说明了一切——第33集团军的损失占整个西方面军的损失的一半。
尽管大本营明令禁止将技术兵种作为步兵投入战斗,戈尔多夫经常将侦察兵,防化兵,工兵填进散兵线。戈尔多夫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他居然把手下整个军整个师的军官干部也统统踢到前线去喂德国人的机枪子弹!”
在1943年9月4日给步兵第173师下达的命令中他要求“将全师的军官干部填进散兵线,跟在先遣分队后面冲过森林,把对面的自动枪手从他们的巢穴中赶出来!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同一天他向步兵第70军参谋长伊科尼科夫少将下令“在步兵军指挥部中只留下作战处处长,其他所有指挥干部统统填进散兵线!”
戈尔多夫的这些失心疯一般的措施使得战斗很快失去了指挥和组织,并使得军官干部损失惊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第33集团军伤亡了四名师长,8名副师长和师参谋长,38名正副团长,174名营长和副营长
戈尔多夫违背了大本营禁止不经调查枪毙军官的命令,在3月6日,根据戈尔多夫的命令,特洛菲莫夫少校便因为“避战”被枪毙,实际上根据事后调查,特洛菲莫夫少校是无辜的。
33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
戈尔多夫指挥军事行动的方式只剩下了侮辱和谩骂,经常威胁枪毙下属指挥员,步兵第277师师长和步兵第45军军长便被这样威胁过。根据曾与他共事的指挥员所述,戈尔多夫对属下不通人性的粗鲁对待和经常的歇斯底里使得下属无法正常指挥部队”
“知人善任”的方面军高层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西方面军高层“无视了戈尔多夫做出如此多丢人现眼的表现,也不去帮他克服这些问题,继续把他视为方面军里面最好的集团军司令员。”而被认为是“出色的侦察高手”,负责方面军情报工作的伊尔宁斯基上校则把方面军情报工作搞成了“废墟状态”,方面军炮兵司令,索科洛夫斯基等人眼中的炮兵专家卡梅拉炮兵上将也把方面军炮兵工作组织的一塌糊涂。
自然,如此“知人善任”的西方面军高层其他工作也做得一塌糊涂,在马林科夫委员会的报告中便指出“在这四个月间,方面军参谋长及所带领的方面军参谋部距离方面军司令员(索科洛夫斯基)一直隔着100千米的距离,方面军司令员和方面军参谋长两人在这一期间只互相见过3-4次,一名上校实际上扮演起了副官的职能,陪着索科洛夫斯基一直待在辅助指挥部,而方面军司令员索科洛夫斯基同志却对这一明显不正常的行为习以为常。
不仅仅方面军司令员成了这样,方面军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也不敢在哪怕小事上独立作出决定,他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带领方面军参谋部一起来补救不正常的事态,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地办事,作战处长齐尔科夫少将工作也毫无主动性,不适合带领方面军作战处”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这么一群人的领导下西方面军会表现成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方面军在战役执行期间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炮兵部队的运用,但这一缺陷一直没有得到弥补,并且被不断重复。在西方面军组织执行的所有战役中,炮兵都没能完成压制敌军火力,掩护步兵的任务。方面军司令知道炮兵部队的糟糕表现导致大量己方伤亡,也知道消耗了大量的炮弹,就是不去采取任何行动来改善炮兵部队表现”。
在战斗打响后,“方面军司令部无视下属部队需要,一些发起进攻的师,尤其是第33集团军各师,每挺冲锋枪只分到一个弹鼓,重机枪只有一条弹带。这使得战斗在白热化时机枪手无法支援步兵,大量时间浪费在了重新装填弹鼓和弹带上。在一系列战役中,炮兵部队由于缺乏牵引车而落在后面无法支援步兵部队,但在方面军级别却有足够的牵引车来完成这一任务。前线部队因为缺乏电台导致步兵-炮兵间的协同工作很差,方面军后方却有着大量的空闲电台······”
“虚心纳言”的苏联英雄
更糟的是,索科洛夫斯基不仅自己表现很糟,还完全听不进去下属的意见。报告中便举出了索科洛夫斯基斯基对一名参谋军官送上来的,关于对第31集团军作战改进意见的批示并称其为典型案例,索科洛夫斯基是这样在上面批示的。
“这份文件完全没用处,就像扔到菜市场都没人捡的烂白菜
显然,涅卡索夫中校完全不想想自己写的都是啥,这人整天就知道叽叽喳喳的胡扯
胡说八道!
摆明了胡扯!
谎言!
作者完全理解错了如何楔入防御阵地!
除去废话都是废话”
索科洛夫斯基
索科洛夫斯基这样屡次做出“重要批示”,方面上上下下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一些兵种指挥官试图指出一些自己负责的兵种所存在的问题并打算下发一些命令,但索科洛夫斯基拒绝了这些兵种指挥官的建议。索科洛夫斯基本人则顶多口头上和那些渎职的下属指挥员说上几句,下属也不需要做出什么改正。调查委员会指出索科洛夫斯基曾经向他们保证自己已经向戈尔多夫指出了其渎职行为,但戈尔多夫仍旧安之若素,丝毫不去改进的事例。
更令调查委员会不满的是西方面军司令部“欺君犯上”,没有向大本营报告一系列进攻失利的原因和方面军存在的种种不足,直到听说大本营即将派来调查组,才七拼八凑地交上来一份总结凑数,这一总结在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中被讥为“不过是欺骗大本营的东西”
富有苏联特色的事件结局
被揭出如此多问题的西方面军上上下下自然没能躲得过斯大林的制裁。只是由于朱可夫及时求情,要求将索科洛夫斯基派来给自己当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才得以比较体面地找了个台阶下,方面军政委布尔加宁也被一并撤职。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二战结束后,“胜利元帅”朱可夫却几经起落,屡次受到苏联领导者的打压,而布尔加宁却当上了国防部部长,索科洛夫斯基当上了总参谋长。当年那些被解职的渎职者反而得了势。索科洛夫斯基还恩将仇报地好好“报答”了当年的恩人朱可夫:在1957年赫鲁晓夫那次将朱可夫最终解职的会议上,索科洛夫斯基领头污蔑朱可夫要“把军队据为己有,通过军队向党施加影响,以便让党的领导完全按照朱可夫的意愿行事”。
参考文献:
David M. Glantz The Battle for Belorussia: The Red Army’s Forgotten Campaign of October 1943 – April 1944
(俄)加列耶夫著,陈学惠, 李大军译. 《军事历史战线的斗争》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