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东北军整编成6个军,他们在抗战中的表现和结局如何?

文:写写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退入关内,被蒋介石调往西北“剿共”。

为促成国共一致抗日,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一起发动“西安事变”,然而,在抗日战争迎来新局面的同时,也拉开了东北军沉浮命运的序幕。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一时间,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再加上中央军大举西进,东北军内部开始在战和大计上出现严重分歧。当时,东北军高层大部分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而一些激愤的少壮派中下层军官则认为上层都是妥协派,决定发动兵变,改造东北军,最终发生了悲剧的“二二事变”。

事变中,王以哲、徐方、高福源等优秀将领先后被害,内部残杀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各方势力苦口婆心地做了许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但此次内讧后,东北军更难再对抗蒋介石。当时西安附近的形势被人们称为“三位一体”,即红军、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17路军。蒋介石提出两个方案:

一,“三位一体”将西安地区让给中央军,东北军和17路军退至陕西西部和甘肃,红军返回陕北,陕西省主席可由17路军方面人员担任。

二,17路军和红军安排基本一致,而东北军则前往江淮一带。

结果东北军将领轻率地接受了第二个方案,被调往河南、江苏、安徽一带后,马上被分割、缩编,具体的编制是:

第49军,下辖第105师、第109师;

第51军,下辖第113师、第114师;

第53军,下辖第116师、第130师;

第57军,下辖第111师、第112师;

第67军,下辖第107师、第108师;

骑兵第2军,下辖骑3师、骑4师、骑6师;

原计划编成的63军取消,仅编成第91师。

抗日和内战的战场上,他们有的被慢慢消灭,有的则走向新生。

第49军,军长刘多荃

49军的前身是张学良的警卫部队,可以称得上是东北军的精锐。他们先是在静海、沧州一带阻击日军第10师团,随后南撤投入淞沪战场,在大场地区与日军血战,伤亡惨重,其中仅109师就有3个团长阵亡。

休整后,该军调入华中战场,陆续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等大型会战。但蒋介石在补充和人员任用问题上屡屡刁难,1941年,刘多荃军长被调走,由105师师长王铁汉继任,副军长和参谋长等职务慢慢换成了中央嫡系将领。

解放战争爆发后,49军先被改编为整编第49师,在苏、皖一带与解放军作战。1947年,49军恢复番号,并被调回了东北老家,军长也换成了郑庭笈。在东北期间,49军部队多次被解放军歼灭后重建,直到辽沈战役中该军被彻底歼灭,中将军长郑庭笈被俘。

1949年1月国民党重建第49军,但已经和原来的东北军毫无关联。新中国成立后刘多荃辗转回到北京,历任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85年病逝。

第51军,军长于学忠

全面抗战爆发后,51军开赴山东担任守备任务。淮河战役中,51军死守蚌埠,伤亡7000余人,徐州会战中,51军在台儿庄附近阵地阻击日军第13师团,激战10余日,牺牲6000多人。

1939年,该军深入沂蒙山区,建立敌后根据地,面对敌人的围剿,坚持在鲁南抗战多年,期间第114师师长方叔洪阵亡。

解放战争期间,51军被改编为整编第51师,师长也换成了周毓英。1947年1月,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中,51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中将师长周毓英被俘,这也是我军歼灭的第一支原东北军部队。

首任军长于学忠在建国后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国防委员会委员,1964年病逝。

第53军,军长万福麟

53军是东北军6个军中唯一下辖3个师的,因为原63军缩编后的91师也配属给了他们。七七事变后,53军负责大清河、永定河一线的防御,被日军击退后撤往太行山区,一度划归第十八集团军朱总司令指挥。

1943年,该军在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鄂西会战后加入中国远征军,他们也是东北军中唯一加入过远征军的部队,此时的军长已经换成了周福成。远征作战期间,53军参加了多次对日作战,为打通中印公路做出了卓越贡献。抗战胜利后,53军也光荣地被派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1946年6月,53军海运秦皇岛登陆,加入华北和东北战场。辽沈战役的收尾阶段,该军在沈阳投诚,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首任军长万福麟在1949年前往台湾,两年后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10月,53军第116师第346旅的691团被日军打散后进入冀中平原,随后正式加入八路军,他们的团长就是开国上将吕正操。

第57军,军长缪澄流

抗战初期的多次大型战役中,都有第57军的身影。淞沪会战,他们在江阴阻击日军,打得非常悲壮。南京保卫战,57军坚守城北,伤亡7000多人,112师副师长李兰池壮烈牺牲。台儿庄会战中,该军第333旅在临沂与日军第5师团血战10余昼夜,打到最后有的营仅剩十几人。

惨烈的几仗让57军元气大伤,不得已转入鲁南地区敌后战场。期间,军长缪澄流企图与日军签订“互不侵犯”的卖国条约,被111师师长常恩多和333旅旅长万毅发现并破坏,缪澄流仓皇逃跑,后来去了台湾,蒋介石也随即撤销了57军的番号。

1942年8月,111师一部2700余人在常、万二人的带领下宣布加入八路军。这支队伍后来几经发展,成为了38军的一部分,扬威朝鲜,痛击美军。

万毅后来成为了解放军炮兵学校的校长,开国中将。而常恩多则在前往解放区的路上不幸病逝,罗荣桓亲自为他题写挽联。

第67军,军长吴克仁

1937年8月,67军开赴河北廊坊阻击日军第6师团。面对敌人在飞机、重炮、汽艇支援下的多次进攻,吴克仁率部死守20余日,有力迟滞了日军南进。

1937年11月,淞沪战场吃紧,67军奉命增援,在松江地区与日军遭遇。完成坚守任务后,67军准备经苏州河白鹤港撤退,但河上桥梁已被炸断,将士们只好泅渡过河。

也就是在指挥渡河时,军长吴克仁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3岁。而整个淞沪会战期间,67军英勇牺牲牺牲的将领还有参谋长吴桐岗、107师参谋长邓玉琢、321旅旅长朱之荣、322旅旅长刘启文等等。

令人痛心的是,吴克仁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却收到了说他投敌的错误情报,蒋介石不经仔细查证就下令通缉吴克仁,并撤销了67军的番号。

吴将军就这样蒙冤多年,直到1982年台湾方面才追认他为烈士。2014年,民政部也将吴克仁将军列为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邓玉琢同时入选。

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编成后,骑兵第2军立刻前往晋绥地区作战,参加了太原会战和忻口会战,曾划归第十八集团军指挥。1938年,因缺少马匹,骑兵第4师被迫改为步兵第24师。

1941年,已经到河南、安徽一带驻防的骑2军再次因为补充困难和撤销了骑6师的番号,另将暂编第14师转隶该军。

抗战胜利后,骑2军开赴济南,没过多久就改番号为第96军。1948年4月,第96军改编的整编第45师被华东野战军全歼,东北军的骑兵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何柱国后来双目失明,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病逝于北京。

除了上述的6个军,也有一些部队脱离了东北军,投到了蒋系中央军门下,比如第106师和骑兵第10师等。他们同样远离故土,历经了命运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