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分裂后,最初北伐的8个军,都是如何选择立场的
文:读万卷书破万仞浪
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正式发布《北伐宣言》,并将所辖近10万部队整编为8个军,誓师北上,讨伐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势力。北伐军一路凯歌高奏,到次年4月已经拿下了长江以南的多个省份,占领了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
北伐军面临武汉和南京两个抉择
但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尤其是在九江、汉口等地收回外国租界等行为,极大刺激了各国列强和以租界为生存倚仗的江浙财阀等反动势力,他们纠集在一起,花费巨资拉拢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最终策动他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昔日并肩作战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举起了屠刀。
随后,长江以南出现了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左派支持的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军各部也被迫站队,选择新的立场。当时的北伐军虽然已经扩编至近50万,但基本都是从昔日的8个军扩编而来,因此如何站队还是要那8个军的军长们站在那一边。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方面
第1军系黄埔学生军扩编而来,军长何应钦曾是黄埔军校教育长,长期担任蒋介石的副手,因此该军也是蒋氏的铁杆嫡系。
第7军从北伐战争开始就是参战主力,一路从广西历经血战,打到了武昌城下,可以说湖南湖北两省都是其与叶挺独立团领衔的第4军打下的,但最后这两省地盘却落入了前敌总指挥、湖南省主席唐生智囊,第7军反被调入江西南昌,与孙传芳“五省联军”继续血战,该军上下对此都非常恼火。鉴于唐生智是武汉方面的台柱子,第7军军长李宗仁只能投入蒋介石阵营。
第4军系粤军部队,在北伐之初就兵分两路,一半留守广东老巢,一半兵力北上参战,也就是说该部实际上分成了两部分,其中北上部队由师长张发奎指挥,已扩编为第2方面军,下辖第4军和第11军;留守部队仍由李济深指挥,改称新编第4军。其中,随着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胡汉民、汪精卫等北上武汉,李济深就成为留守广东的最高军政长官,自然不愿其他势力染指自己的地盘。4月14日,李在部属的怂恿下宣布“清党”,在广州开展全城大搜捕,一次性逮捕2000余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其中部分人直接被枪决。
武汉国民政府方面
第8军军长唐生智虽然对中共的工农运动一向没有什么好感,但其在武汉方面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实权,麾下部队也已经从1个军扩编为第4方面军,下辖第8军、第35军、第36军及7个独立师,总兵力超过20万人。唐要维护自己现有的地盘和既得利益,就不能跑到大老远的南京去支持蒋介石,很快他也想通过东征“讨蒋”将自己推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位置,取蒋介石而代之,因此其选择支持武汉国民政府。
第2方面军司令张发奎在北伐之初仅仅是第4军12师师长,北伐期间其率第4军一部不断扩编,自己也靠着战功在短短半年内晋升方面军总司令,在武汉军界的地位仅次于唐生智。不过与唐生智要保全地盘、地位不同,张发奎与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政见相同、理念相同,属于发自内心的拥护,因此其指挥的部队是无条件支持武汉方面的。
游离于武汉、南京之间的骑墙派
除了上述4个军以外,北伐军还有另外4个军,其中第5军李福林部系地方绿林武装改编,仅数千之众,系北伐各军中实力最弱的一支。北伐期间,该军长期留守广州及附近地区,只能听命于李济深,因此当李济深表明拥蒋的态度后,李福林也只能随声附和。
第6军军长程潜比较倒霉,他当时虽然驻军南京附近,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孙中山时代的军政部长,不忍心看到原本团结一心共同打击北洋军阀的袍泽们彼此攻伐,因此决定出面调停,亲赴武汉面见汪精卫,希望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可惜此举非但武汉方面不领情,还引起蒋介石的怀疑,就在程潜从武汉返回的路上,蒋介石调集第1军和第7军等部,将第6军包围缴械。
第2军军长谭延闿、第3军军长朱培德都坚持两面都不得罪,一方面派遣代表继续维持与武汉方面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派人与南京方面保持接触,可谓“骑墙派”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