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大军打不过8万人,还自相残杀,发生了什么

提起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就不得不提到东晋以八万人对抗前秦80万人的淝水之战。这场人数相差悬殊的战争中,东晋是怎样弱胜强的呢?

战前形势,东晋较为团结,前秦深怀隐忧

按理来说东晋时较为弱小的一方,从政治经济上也是如此。当时的江南还没有被开发完全,仍然是比前晴空制的中原还要贫穷。东晋的政局也经常不稳定,各世家大族互相制肘,经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然而淝水之战之前是东晋难得的世家大族能做到团结一致的时期。骄横跋扈的桓温已经死去,他的弟弟桓冲深明大义,能够自觉地为东晋朝廷镇守荆州,同时和东晋朝廷内的新兴门阀大族谢家保持良好关系。谢家家主谢安则深孚众望,能够团结自家子弟,与世家大族一起面对北方到来的可能的暴风雨。谢安的侄子谢玄收留北方流民,组成北府兵,提拔了一批优秀将领,他们将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谢玄

对于前秦,看似强大,情况却并不一定好。统一过程中,前秦接纳了很多其他的北方少数民族,而前秦的基本盘氐族人数却非常稀少。被前秦征服的慕容鲜卑和羌族可不一定心服口服,他们人数不少,随时都有可能背叛前秦。然而前秦的一代雄主苻坚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怀疑,仍然重用鲜卑人慕容垂和羌族人姚苌,甚至给他们兵权。这就为后来前秦迅速败亡,四分五裂,埋下了祸根。

其实北方政权输给南方政权,也并不是很稀罕的事情。而且一场大败之后也不一定会亡国,曹操输在赤壁,他的统治也并没有因此四分五裂。然而前秦则不一样,它的主体是氐族,人数不多,这就和曹操不一样,一旦输了,背后的各种势力就会煽风点火,趁机造反。

  苻坚宽宏大量,卧底兴风作浪

很多人以为淝水之战只是淝水边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它是延续多年的一系列前秦和东晋之间精彩的攻防战。而且在这一系列战斗中,东晋并不是总是被动挨打,而前秦也并不是总是占着优势。

不过在荆州的战场上,前秦确实有段时间占据了优势。前秦在攻打襄阳的时候,东晋守将朱序坚决防守。这场战争打了一年,终于在最后淝水决战前四年攻克了襄阳,同时苻坚得到了他命运中难以避免的一件礼物,那就是抓住的东晋守将朱序。

捕获朱序的同一年,前秦在东线攻下了彭城。前秦军队乘胜攻打广陵,却被东晋在东线上的名将谢玄打败,不得不重新退回淮河以北。这一战也看出东晋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虚弱,其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

说完了表现出色的谢玄,我们再说回朱序。我们都知道苻坚是个厚道人,哪怕打赢了前燕,还留下了前燕大将慕容垂为自己效力。这次抓获了朱序,福建仍旧很赏识他,封他为度支尚书。

然而如果苻坚当时有上帝视角,肯定知道自己的一片真心都喂了狗。朱序这人仍然心怀东晋。在前秦大规模入侵东晋之前,苻坚派朱序去东晋那里劝降。朱序却跑到东晋那边和谢玄建议,要趁前秦军队远道而来,还没有集合成大军,突然袭击前秦,这样才能有以少胜多的希望,如果坚壁不出,坐等前秦军队会合完毕,东晋军队就危险了。

苻坚是万万没有想到,他所重视的人居然在背后向敌人传递如此重要的信息,谢玄也不是傻子,当即决定突袭前秦军队。

战场纪律混乱一败涂地

苻坚虽然,这次战争带了80万军队,但其实投入前线的军队并没有那么多,而且由于谢玄先下手为强,前秦就根本没有那么多军队在前线。实际上等到两军交战的时候,所谓的80万大军,其实绝大多数都还在路上,或者是在其他战线。比如慕容垂仍然带着3万军队在荆州一带,而当苻坚刚到项城的时候,凉州的军队刚刚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刚刚顺流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则刚刚到彭城。真正投入前线战斗的苻坚的军队,刚开始可能只有5万多人。即使这样苻坚还轻敌冒进,只带着8000骑兵就跑到了前线的寿春。

而且比起谢玄的军队,苻坚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强悍。在谢玄第一轮突击中,名将刘牢之带领5000军队就突袭了前秦的5万军队,还取得了大胜,而东晋军队也趁机向前推进。这一仗前秦就损失了15000余人。

综合起来看,在淝水决战之前,苻坚的军队先折损了15000余人,哪怕加上苻坚带来的8000人,也就只不过有4万多人而已,他号称的80万军队中绝大部分还在路上呢。而东晋这边,已经有几万人的军队在前线,说不定在人数上还具有优势。

而且东晋刚刚打赢了一场士气正旺,前秦那边人心浮动,所以朱序完成了他卧底的最后一项任务,在前秦军队向后撤退的时候,突然喊了一嗓子“秦军败了”,把有序的撤退造成了无序的溃退,前秦军队首尾不能相顾,一下子乱了。这也说明新败之后,多民族组成的军队战场纪律十分混乱。而对于东晋军队来说,之前积攒的胜利给了他们信心,看到敌人方寸大乱,立马冲上去,一阵冲杀,这场战争的形势就迅速逆转,东晋获得了一场大胜。

如果苻坚之前的形势是曹操那个样子,他还不会输得这么惨,但可惜的是他统治的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在他失败之后,慕容垂和姚苌都纷纷起来造反,苻坚最后还是被姚苌杀死,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