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界与“否定之否定”
人生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很像马克思哲学当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这里的“山”指的是由他人给我们构筑的世界观,比如说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告诉我们的各种道理和知识等等。当我们处在第一层境界中的时候,我们容易人云亦云,很少去深入思考我们头脑中的各种道理、观念是不是真的正确,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被灌输“要XXX才算是成功”的观念。有一部分人终其一生也不会突破第一层境界,困在这些由别人为我们构筑的“山”的包围之中。比如说,我父亲始终相信兔肉没有营养,因为兔子是吃草的。有一次我问我父亲,那么牛肉和羊肉有营养吗,我父亲说牛肉和羊肉当然有营养了,然后我说那牛和羊也是吃草的啊,和兔子吃的东西一样啊。我父亲想了想,觉得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没过多久,我又从我父亲口中听到了那句话,“兔肉没什么营养,兔是吃草的嘛”。
我认为被困在第一层境界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往往会在为人处世上按照他人为我们构筑起来的这座“山”来进行,虽然这些观念和道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但是它们已经能够让我们绕过生活中的大多数坑了。但是另一方面,未能突破第一层境界的人,其生活是按照他人为其所构筑的世界观所进行的,并且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世界观往往具有“物质生活丰富就是成功”的特点,所以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其快乐苦痛的变化常常取决于所拥有物质的多寡变化。
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有一部分人会进入到第二层境界,看山不是山。在这个阶段,由于独立思考能力的进步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会开始带着一定程度的质疑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过去深以为然的道理和观念。这个阶段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当中的“否定”的阶段。我们会多多少少地推倒过去建立起来的世界观,然后重新建立新的世界观来补充被推倒的部分,对于处于第二层境界的人来说,相对于第一层境界的人,世界似乎变得更清晰了,我们发现世界原来不全是我们之前被告知的那样,原来在以前看到的那些歌舞升平后面还有着暗流汹涌的一面,原来父母、老师也有错的时候,原来那些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道理也不全是对的,原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自己的一生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是离经叛道。我们知道了“屁股决定脑袋”,知道了“什么是富人思维,这个人是富人,那么他的思维就是富人思维”,知道了“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第二层境界是以“否定”为主的境界,否定的阶段是痛苦的阶段。处于第二层境界的人,在推翻过去他人为我们树立的世界观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所见建立新的世界观来加以补充。被推倒的世界观,虽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经历了几百上千年时间形成的系统理论在大多数时候是自洽的,而处于第二层境界的人自行构建的世界观,其根基却没有几百上千年的沉淀,所以常常难以做到逻辑自洽,并且和那些剩下的、未被推倒的世界观结合在一起则容易形成自相矛盾的、“四不像”的世界观。所以,处于第二层境界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陷入一种非黑即白、为了否定而否定的情况之中。
但是,唯有进入了痛苦的第二层境界,才有进入第三层境界的可能。
第三层境界是“看山还是山”,对应于马克思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看到的“山”跟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所看到的“山”是不同的。经过了第二层境界的推倒和重建,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能够用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头脑中的道理和观念,不管是他筑的还是自己构建的,不再处于“非黑即白”的阶段中,明白了正确和错误、真理与谬误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适用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不仅能看到歌舞升平背后的暗流涌动,还能看到这涌动的暗流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甚至必然性,能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不仅仅是知道、而是理解了人终究不能胜天,有些事情即使拼尽全力也依然无力回天,也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但并不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尝试。“能够与平凡的自己握手言和”、“能够与失望好好相处,但是也乐于开始下一次尝试”、“能够接纳充满了矛盾的世界”,大概就是处于这个境界的人的特征。
处于第二层境界的人相对来说是最为痛苦的;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其快乐苦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环境,生活顺遂则快乐,生活陷入不如意则立即陷入痛苦之中;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不仅仅是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且能够真正地理解并接纳这一点,其快乐苦痛不完全依赖、甚至较少依赖于物质环境,即使生活不如意,他们也能够凭借其精神世界的丰富来坦然面对苦难。
由于任何人的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总是有起有落的,因此,相对于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的快乐是脆弱的、短暂的,而处于第三层境界的人,由于其能够平静的面对、接受苦难,因此其快乐相对而言是长久的、稳定的。
基督教说“信耶稣上天堂”,佛教认为存在“极乐世界”,也许,所谓的“天堂”或者“极乐世界”,并不是指某个地方或者某个所在,而是指某种境界,当一个人进入了第三层境界,即“看山还是山”、“否定之否定”的境界之后,其快乐苦痛已经不再简单地受困于周遭的物质世界,那么可能其就已经置身于“天堂”或者“极乐世界”中了,就像那副广为人知的对联所描述的一样: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际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