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四平保卫战

1946年爆发的四平大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夸张点说的话,甚至可以称之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虽然四平之战的规模一般,但是其意义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有着如此巨大影响力的这一战,我试着写得有趣一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当然,不能保证一定有趣,但保证一定言之有据。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双方的出场整容。由于出场人数太多,这里就只列一下军(共军是师、旅)级以上参战人员。

  先说国军这边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基本可以算是国军阵中的第一名将。

  杜聿明:是蒋委员长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最主要的“救火队长”之一。

  郑洞国:杜长官的同窗挚友,有着国军中少见的统御之才,各个山头乃至美国人都能应付得很好。

  梁华盛: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和陈军长相反,仕途很顺,名声不响。

  孙立人:最为美国人看好的国军将领,在国外念过书,在国外打过仗,是名副其实的海归。

  孙军长统帅的新1军是当时全国装备最好的部队,没有之一,也是当时唯二被认为可以威慑日军的部队。单轮实力的话,“天下第一军”可谓名副其实。

  廖耀湘:和孙军长一样,廖军长也是真正的海归,也在国外念过书,也在国外打过仗。和孙军长不同的是,廖军长毕业于黄埔六期,属于“天子门生”。

  廖军长统帅的新6军和新1军一样,都是由美国人亲手装备和训练出来的,真正的“王牌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新6军的装备虽然不如新1军,但却是国军最为倚重的部队,没有之一。当年南京受降时,因担心日军不承认失败,不服气向中国投降,所以空运新6军去南京受降,企图以新6军的赫赫军威来威慑日军。

  陈明仁:作为杜、郑、梁三长官的同期校友,陈军长的仕途是相当的坎坷。黄埔一期毕业的陈军长不要说和杜长官,胡长官这样的同期校友比,即使是比之后进的孙、廖两军长,也是远远不如。但陈军长的名气却又相当的响亮,倚靠下一次的四平之战一跃成为国军的一流名将。在东北,陈军长难得打次胜仗,然后在名声最响亮的时候脱离东北这个死地,日后再以起义而不是投降、被俘、自杀之类的结局成为正面人物。陈军长的业务水平能不能当得起一代名将不好说,但是陈军长的运气之旺则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陈军长统帅的71军是真正的“御林军”,被称为蒋委员长“荷包里的部队”,全美械装备。说一句多余的话,当时国军根据装备的不同,将装备美械的部队分为全美械和半美械两种。但是从资料看,虽然都叫全美械,也是有区别的。新1、新6军是真正的全美械装备,而其他的全美械部队则是以美械为主,混杂少数日械或国械。

  对于这样一个规模不算非常大的战役而言,国军这个出场阵容还是比较炫目的。

  说完国军,我们接着说共军。众所周知,东北共军人才济济,战将如云,像刘亚楼、李天佑、邓华、韩先楚、黄永胜这些骁将的名声并不在国军的孙立人、廖耀湘一级的将领之下。但是四平之战的共军参战名单,相较之下,就逊色了不少。

  下面是共军的参战名单

  林彪:这种传奇人物不用多介绍了

  程世才:3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万毅:7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梁兴初:1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罗华生:2师(46年2月改编成22旅)师长,55年授少将衔

  杨国夫:7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彭明治:3师7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钟伟:3师10旅旅长,55年授少将衔

  吴信泉:3师独立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刘转连:359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马仁兴:保1旅旅长,47年不幸牺牲

  ……

  基本上,林彪带着一群开国中将,少将们参加了这场四平大战。共军不但参战将领星光相对黯淡,部队建制也是混乱之极。比如7纵,看上去是一个纵队(军级单位),但是只辖2个旅。后来给编进了东北主力1纵,堂堂一个纵队居然只编成了1个师,还是1纵实力最差的第3师。再比如3师,看上去只是一个师,但是却辖4个旅,后来分别编成了东北主力2纵以及6纵16师,其中7旅(6纵16师)、10旅(2纵5师)更是全军顶尖的王牌主力。

  介绍完双方的出场阵容,按理下面就应该开打了。但是这样的聊法,不能反映出此战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争议。要了解这些东西,我们先把国共双方的参战选手放在后台,因为现在还不到他们出场的时间。我们先聊一聊这一战的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的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亲切的会晤,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双方代表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个协议的名字有点长,但是大家不用记。因为这个协议还有另一个名字,简单,明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双十协定》。

  在该协定签署之后的3个月,也就是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蒋委员长和毛主席分别下达了停战令,命令全国范围内“三停”。停止一切战斗,停止军事调动,停止破坏交通线。“和平”已不再是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平”就如此轻易的走了进来。

我对蒋委员长不熟悉,所以不好胡乱猜测蒋委员长的想法。当然,我对毛主席也不熟悉,但是我却可以知道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共领导层的想法。当然,我也没有特异功能,我能知道,只不过是因为停战令下达之后,中共中央给全党发了一个通告。这个通告告诉全党,中共是真心的,诚心的想要拥抱和平。不过,这个通告现在说得不多。毕竟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而中共领导层的和平梦想的确给中共在后来的战争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宣传得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给全党的通告说的啥呢,重点是要全党去适应新的形势。简单说,就是国共准备哥俩好了,今后要一起民主建国。仗是不能再打了,也没法打了。因为中共军队即将改编成正式的国军,哪有“国军打国军”的道理呢?只是国共毕竟这么多年磕磕绊绊,总是聊得不投机,双方都爱用拳头而不是嘴巴去交流。所以针对内部那些怀疑和平前景,不相信国共可以合作建国的思想,中共中央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狭隘的关门主义”。中共中央告诫全党,必须丢掉“狭隘的关门主义”,去拥抱新的和平的梦想。

这个通告是2月份下发的,但是很快国共就在东北大打出手。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国共在东北大打出手真不是为了发动消灭谁、打倒谁的战争,而是为了争取和平到来之后双方在联合政府中的地位。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为了和平做准备的战斗,带来的结果却是你死我活的全面内战的爆发。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理解,既然国共双方都发布了停战令,怎么东北还能大打出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停战令上。虽然停战令很明确的规定了国共双方要停止军事调动,停止一切战斗,但是东北是不包含在内的。因为东北是苏联解放的,国民政府还没有正式接收东北,没有接收,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东北行使主权。要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必然要由国民政府去接收东北。而要接收东北,必然就要派国军去东北。换句话说,国军因为接收东北而导致的军事调动,不违反停战令。当然,这只限国军。因为调动军队去东北,是国民政府的事。共产党当时还不是执政党,自然也没有权力再调动军队去东北。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中共签署的这个停战令,对中共而言其实非常的不利。事实上,中共原本计划调到东北的并不是十一万部队,而是二十万大军,像陈赓、杨得志这些虎将原本也是计划要跟去东北的。但是停战令发布之后,中共就不能再调动部队去东北了,因为接收东北是国军的事,和共军无关。你再调军队去东北,岂不是摆明了要打内战?

  更重要的是,国军能增兵东北而共军不能只是停战令带给共军的一个不利影响。停战令带来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东北共军是不能主动进攻国军的。因为停战令规定了双方要停止一切战斗,所以东北共军一旦主动进攻国军,将是很明显的破坏停战令的行动,要担负起挑起内战的责任。但是同样的,这个命令对东北国军是无效的,东北国军是可以发起主动攻击的。因为国军要接收东北主权,一旦遇到其他非国家武装力量,那主动排除这些“匪部”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事。

  而对共军而言,除了国军能增兵东北而共军不能,国军能主动进攻共军而共军不能这两大不利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东北共军当时存在着更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是将部队集中起来还是分散下去。众所周知,根据地是中共存在的基础,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就只能去当流寇。而东北是新区,老百姓又只认国军这个正统军队。而且东北地方又大,还遍地土匪。要建根据地,必然要将军队分散到各地,去打土匪,发动群众。但是要阻止国军的进攻,保持东北在共军手中,势必又要将军队集中起来打仗,这样根据地的建设就完全没有了保障。而不巧的是,偏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在东北领导层中又各有支持者,一直争执不下。

  直到和平在即,中共中央正式为这两种思路的争执画了句号。将部队集中起来,在东北展示共军的力量,表明共军的存在,如此才能在未来的联合政府里为中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因为根据地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好的,而和平已经确实来到了身边。共军即将改编成国军,今后没有战争的必要了。当然,展示共军力量是有要求的,就是东北共军不能主动去进攻国军,必须等到国军进攻时,采取“退避三舍”“有礼有节”的完全防御,打赢这和平之前的最后一战。

  眼看中共即将完全被“和平”束缚了手脚。东北共军总司令林彪在停战令发布之后的第五天直接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写了一个电报,林彪直指和平协定是蒋介石的阴谋,现在关内停战而让老蒋自由攻击东北,这种和平比继续战争的前途还要坏。林彪要中共中央清醒的考虑目前所谓和平的收获。而用之后中共发给全党全军的通告衡量,林彪无疑属于典型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者。甚至可以说,中共后来的通告就是警告林彪这样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者。诚然,从当时整个的国际国内形势看,林彪这种“阴谋论”是不符合时代的进步的,理应被历史所淘汰的。但是从林彪的角度看,提出这种“阴谋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国军只有区区两个军,而且较为分散,本是最好的歼敌良机。但是受制于停战令,林彪完全可以预见到,国军将会源源不断增兵东北,届时东北国军的兵力将不再薄弱,部队将不再分散,作战良机也就不会有了。而自己这边,不但原计划开赴东北的共军援军也不能来了,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部队还不能去主动进攻国军,而由于部队的集中导致白白浪费了分散部队去建根据地的时机。所以之后林彪本人在检讨四平之战失败的原因时,第一条就是“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林彪对于当时“和平”的心态可见一斑。

  话说随着苏军逐步撤出东北,国军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3月13日,苏军撤出四平。按照之前的接收模式,如果像之前接收沈阳那样,苏军撤出,国军随即进驻沈阳完成接收来看,接收四平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所以新1军随后接到命令,要求4月2日之前接收四平时,恐怕也没多想。但就在新1军接到接收四平的命令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影响的事,导致了日后四平的接收变得艰难无比,旷日持久。这个事说起也简单,就是东北共军抢先夺取了四平。

  在后台待了很久的国共双方的将领们,现在终于轮到你们开始登场了。当然,这些将领不是一起出场的,而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而逐步登场的。比如最开始介绍的“小诸葛”白崇禧将军,他虽然是第一个介绍的,却等到仗差不多快打完了才能轮到他登场。

  这里首先登场的是东北共军的3师10旅旅长钟伟少将。此公颇具传奇色彩,但其传奇事迹因与此战无关,就不多说了。大家要知道的是,一战四平的指挥官就是此公。这也是著名的四战四平中的第一战,也就是俗称的一战四平。而我们这里谈的四平保卫战,是四战四平的第二战,也叫二战四平。在苏军撤出四平后,由钟伟指挥了一支6000多人的联合部队抢在新1军之前夺取了四平,此战歼敌3000多人,还缴获了2辆装甲车,30多门火炮,顺带还俘虏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这也就意味着,国军必须要从共军手里接收四平了。轰轰烈烈的四平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共双方的战略指导思路。鉴于停战小组即将来到东北,东北停战指日可待,所以国共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差不多,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抢”,抢在停战之前多抢一些地方,这样好有利于日后的谈判。所以国共都在竭尽所能地抢占地方。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时的情况,还是看图比较直接

国军的指导思想是,以沈阳为中心,迅速抢占抚顺、铁岭、辽阳。巩固沈阳之后,再由沈阳北上,一路向北接收四平、长春、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很快,国军基本就完成了巩固沈阳的任务,除本溪外,沈阳外围城市基本都在国军掌握之中。

美中不足的是,本溪还在共军手中。从上面那张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本溪就像一把锥子,对国军在东北的大本营沈阳实在是个非常严重的威胁。

  鉴于本溪共军对于沈阳的巨大威胁,以及委员长限令4月2日前接收四平的指示,东北国军的作战方案也就比较清楚了。当时恰逢杜聿明长官生病,杜长官的同窗挚友郑洞国郑长官代理杜长官的职务。郑长官和当时的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一合计,也没其他办法,本溪的危险不能不闻不问,委员长的指示更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作战部署以新1军接收四平,以71军主力进攻法库、八面城,配合新1军接收四平。以52军和新6军各一部取本溪,以保障沈阳安全。

  新1军和71军进攻路线示意图

  新6军14师和52军25师进攻路线示意图

  说完国军,我们再来看看共军。眼看着国军在到处抢地盘,共军自然也不能闲着。虽然一样是“抢”,但是共军的“抢”法和国军还是有区别的。国军是以沈阳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方法去抢地盘,而共军则是希望阻国军于四平以南,这样四平以北,以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半个东北就为中共所有。

  因为东北和平即将到来(3月27日,国共美三方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和平看似已经很近了)。一旦东北宣布停战,则按照谁抢到的地盘就算是谁的原则,四平以北皆为中共所有,那中共在谈判时无疑将获得很有利的位置。  所以,中共的战争策略也一样比较清楚。东北共军以西满、东满主力全力控制四平地区,阻国军北上接收长春。以南满部队全力牵制敌于南满,以此牵制国军北进。北满部队一待苏军撤退,则迅速夺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这个策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持四平在我手。四平是国军北上接收长春的必经之路,一旦国军被阻于四平以南,那四平以北的长春、哈尔滨等大片地盘将成为蒋委员长的梦想。这也是蒋委员长之所以规定4月2日前拿下四平的原因。眼看东北就要停战,如果四平在共军手里,则四平以北的地区(长春、哈尔滨等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为了完成这一神圣的任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同志亲赴四平前线,亲自指挥这一被东北最高领导机关–东北局称之为和平前 “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的最后一战”中的最关键一战。

  为了更好的了解共军的心态,我们抄一段文字,“争夺东北的决战已经到来。我之任务,即集中全力消灭进攻之敌,夺取长、哈,控制北满,尽可能保持南满、西满现有阵地”。“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是直接促进东北和平民主局面的迅速到来,而且对于决定东北人民的命运,我党我军在东北的地位,及全国民主和平局面的巩固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东北共军的这次东北大会战的具体作战部署如下:

  四平方向:以3师10旅阻击、迟滞新1军的进攻,为1师、3师7旅、独立旅等部向四平地区集结争取时间。

  南满方向:以3纵、4纵以及保3旅等部组织本溪防御,牵制沈阳国军。

  长春方向:以7师主力和3师8旅一部向长春集中,汇合东满部队夺取长春。

  哈尔滨方向:以359旅等部夺取哈尔滨。

  齐齐哈尔方向:以嫩江军区和嫩南军区部队夺取齐齐哈尔。

  这其中,较为困难的是7师。7师当时在北满剿匪,部队较为分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而且北满的匪患很严重,靠得住的老部队不多,要7师再长途跋涉南下参加长春作战,无论是对北满的巩固还是7师本身都较为困难。但是东北局经过考虑,还是维持原判,电令7师客服一切困难,不惜局部损失,立刻兼程南下。陈云、李天佑在给7师下达南下命令是特别指出,如果7师不能即时渡江南下参战,将会影响东北最后决战的全局。

大家看到东北共军准备大战的部队番号是不是有点迷糊?鉴于东北共军当时部队建制非常乱,所以看起来会比较头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东北共军的状况。虽然进入东北大半年了,但是在整编部队尤其是新老部队的整编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编制极其混乱。有的师的编制比纵队(军)还大,有的师的编制却和旅差不多,而且番号也非常乱。比如7旅,3师下面辖的叫7旅,3纵下面辖的也叫7旅,这就有点头疼了。这种状况直到四平失败后,在林彪成为东北局一把手之后,部队的整编才走向正轨。当然,这是后话,我们还是继续聊回四平之战。虽然当时东北共军的建制很混乱,这一战涉及到的部队又很多,东满、西满、南满、北满都有部队参加,想想后面再介绍一些乱七八糟的番号,可能效果不好,所以还是先硬着头皮介绍一下吧。

  东北大会战的战场,简单分可以分为四平前线,本溪前线,长春前线,哈尔滨前线,齐齐哈尔前线这几个。每个前线都有专人指挥。这里插一句,虽然林彪是当时东北共军的总司令,但是除了四平前线外,其他前线的作战,林彪其实不太管不上。

  最核心的四平前线:指挥官为林彪,兵力为第1师,西满军区第3师7旅、8旅一部、10旅、独立旅,保安第1旅,东满军区第7纵主力,第22旅,个人估计合计约6万左右。

  本溪前线:指挥官为肖华,兵力为南满军区第3纵队,第4纵队及保安第3旅,个人估计合计约8万左右。

  长春前线:指挥官为周保中,兵力为北满军区第7师主力,西满军区3师8旅一部,3师特务团一部,东满军区第23旅主力,第24旅主力,吉黑纵队,警2旅等部,合计约2.1万人。

  哈尔滨前线:指挥官为李天佑,兵力为北满军区独2旅(359旅改编),第7师一部,龙江军区一部,合计约1.2万人。

  齐齐哈尔前线:指挥官为倪志亮,兵力为北满军区第7师一部,嫩江军区一部,西满军区3师特务团一部,嫩南军区一部,个人估计合计约1万人左右。

  关于东北共军参战人数的问题,长春和哈尔滨的参战人数,无论是《国共征战大东北》还是《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载都是一样如此。而四平、本溪和齐齐哈尔的参战人数,我是以2月份的东北共军实力统计来估算的。个人觉得这样的估算可能较为准确。

  多说一句,即使是权威的战史,即使是同一本书,数据打架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第四野战军战史》上记载,守四平的兵力为2个团(保1旅保1团和7纵56团)约6000人。但是同样的书上记载的稍微之前的一战四平(就是我们之前介绍的钟伟指挥的那个),除了守四平的那2个团都参战了外,还有3师10旅28团,24旅70团,辽西第2分区16团,梨树县大队一起参战,多了这么多人出来,居然统计的人数也是6000余人,这个就比较无语了。当然,参考2月份的实力统计,说守四平的单2个团就能达到6000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东北共军基本没有3000人的团,能达到2000人的团就算很不错了,毕竟当时还有很多1000余人的团。

  共军的问题在于番号既多且乱,这个问题在国军那边就简单多了。但是国军也有国军的问题,就是参战的人数,个人在这方面看的资料少,所以难以确定实际参战人数。有这方面资料的,还望不吝指教。这里列几个资料,供大家参考。

1、根据《国民党简史》记载,新1军约3万4,新6军约3万4,71军约3万,52军约3万。这个数据个人觉得有疑问,因为这本书还列出了各师的所辖人数。比如52军各师均为约1万人,那3个师就达到3万了,军部及直属部队难道没有人?另外,参考该书的整11师约3万,整74师约3万,5军约3万来看,3万似乎是主力军/整编师的编制数(新1、新6偏大),但是整编后的整11师、整74师是3旅6团编制,5军、71军、52军没整编则是3师9团编制,两者怎么会一样的人数呢?

2、根据《国共征战大东北》记载,第三次本溪保卫战,国军出动新6军2个师、52军2个师,71军1个师共5个师8万余人进攻本溪。而根据《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载这一战,则是5个师5万人。

3、根据《辽宁省志.军事志》记载,新1军45748人,新6军43575人,71军40664人,52军48653人,精确到个位数的人数,看似比较有把握,但是这个人数是46年12月的实力统计,就算准确,也不能代表46年4月的实力统计。不过,另有个一个数据可以对照,就是东北国民党正规军的人数,3月份为247161人,4月份为318974,5月为314178人,之所以人数会增加了7万余人,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和60军和93军(虽然资料上显示该两军是5月份登陆东北的)新增派到东北有关。如果对照这个数据,那4月份各军人数就算有所减少,但是恐怕差别也不会太大。

  综合以上几个数据,个人估计,如果国民党整师编制能达到1万人的话,则军就应该超过3万人,毕竟军部以及军直属部队的人数也不少。比如新6军,除了军部以及特种部队(比如军榴弹炮营)外,还有人力输送团(由4个步兵营组成),军骑兵营等部。所以,如果按照每师1万人的编制,那每军应该能够超过3万5千人。新1、新6的编制可能更大一点,再加上“东保”配属的特种部队,个人估计,进攻四平的新1军加71军2个师的兵力恐怕不会低于6万。也就是说,初期攻击四平的国军兵力恐怕不会少于初期四平前线集中的共军,但是素质、装备以及战力则远远超过四平前线的共军。

  好了,介绍完了部队,终于可以聊聊这场以四平之战为核心的东北国共都以为的在“和平”前的“最后”一次决战。

  先看国军方面的进展:

  有着“天下第一军”之称的新1军在西满军区3师10旅(钟伟旅)的节节阻击下,进展缓慢。3月30日,新1军才攻占开原。蒋委员长要求于4月2日前夺取四平的任务是铁板钉钉地完不成了。不得已,东北国军保安司令部推迟了新1军夺取四平的时间,要求新1军准备于4月8日夺取四平。当然,这也是一个在当时看来是个还算比较靠谱但事后看来属于天方夜谭的任务。4月4日,新1军才攻占昌图。也就在这一天,新1军上报说,限定的4月8日前攻占四平的任务是有困难的。

看上图就能了解到,为什么当时新1军自报说4月8日攻占四平是有困难的。结合日后的作战看,这个任务不是有困难,而是基本不可能完成。

  就在限定夺取四平的4月8日这一天,新1军第一次遭受了挫伤。“天下第一军”的王牌主力新38师在兴隆岭以及新50师1个团在朝阳堡各自受到了优势共军的攻击,虽然损伤不大,两处合计损失了约1200人。但这次攻击给了新1军当头一棒,让其认识到东北这支共军虽然装备低劣,素质不高,但并非不堪一击。更让新一军遗憾的是,这次受创只是其在东北的第一次,而远不是最后一次。这次攻击也标志着新1军被要求于4月8日夺取四平的任务正式破产。

我们从图上看看新1军遇袭的地点,再看看到四平的距离。基本上,国军想短时间内夺取四平,这个难度有点大。于是,当时指挥国军北进的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梁华盛将军无奈只得一再请求沈阳增援。对于梁长官的这个态度,熊主任是很不满意的。手握如此强大的军队,居然被乌合之众的共军打的叫苦连连,实在太不像话了。于是梁长官就此退居幕后,代理司令长官郑洞国将军走向前台接替梁长官指挥。

经过在前线的仔细观察,郑长官深刻的认识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王牌中的王牌新1军存在着诸如指挥不大胆,畏首畏尾,陆空、炮步协同差,不能充分发挥强大火力优势等等问题。经过郑长官调整和督促,新1军较为顺利的推进至红庙车站。其实,新1军之所以能较为顺利的推进,除了郑长官教导有方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共军主力转移到71军方向去了。于是,在新1军左翼配合北进的71军也遭到了优势共军的攻击。和新1军不同的是,这次攻击导致了71军1个整师大部被歼灭。而和新一军一样的是,这也不是71军最后一次受创。从此,堂堂的“御林军”,号称委员长“口袋里的部队”的71军正式接过了作为东北国军中最为主要的“运输大队”的任务。苦逼的71军开始了整师整师的给东北共军送人,送枪,送炮的输送历程。

说到这里,顺便聊一聊71军军长,著名的国军名将陈明仁将军。陈军长上辈子可能是拯救过地球。一个不出名但输送共军业绩出色的“运输大队长”,居然依靠一次守城成功就成了国军对抗林彪的“明星战将”,很快居然还被后来要杀头以“谢国人”的陈诚给搞出了东北这个大火坑,后来面对如日中天的东北共军,连部下都掌握不住的陈军长,居然愣是搞出个阵前起义。幸运到这个地步的将军,真的非常少见。像71军的这次惨败,他老人家居然不在部队里。大战在即,军长却不随军指挥,这种表现照实让委员长很是气愤,一纸电令要处分陈军长。幸运的是,管事的杜长官恰好是陈军长的黄埔同窗,在杜长官的力保下,陈军长免受了处分。此后,陈军长带着71军开始了当时看来很悲惨的“运输大队”工作,直到共军三打四平。陈军长以残军守四平成功,于是,一个“赫赫威名”的陈军长诞生了。

其实如果我们在吹陈军长之前问一句,陈军长为啥会带着残军守四平呢?是杜长官故意苛刻?当然不是。71军虽屡遭打击,但是杜长官对于陈军长并不偏心,补充也是比较及时的。但是实在背不住“运输大队”工作的确很辛苦。在陈军长率残军守四平之前,陈军长本来是带着71军出去打东北共军的。打的结果嘛,也一目了然。毕竟,对于“运输大队”这份工作而言,陈军长一直干得都很得心应手。这次出击也不例外,陈军长除了给东北共军送去了88师(其中88师师长阵亡),另外还附带赠送给了共军一批很重要的宝贝–美式105榴弹炮。这差不多应该算是国军装备最好的美械军的最强的火力了。鉴于陈军长如此客气,共军当然也不能见外,随后共军就带着陈军长刚送来的71军的大炮和炮兵部队猛轰四平,打得陈军长大呼,共军火炮凶猛。当然,陈军长本人的运气一直不错,这次虽然惨败了,但陈军长居然抢了辆装甲车逃回四平。于是四平就只能靠残军来守了。但是在四平这么耀眼的光芒面前,大家也就不会追究了。

再然后,陈诚以“贪污”将陈军长调离东北,在陈诚的“帮助”下,陈军长的名气更大了。陈军长不但脱离了这个大火炕,而且是以一种大家都喊冤的方式离开,实在够幸运。更幸运的是,后来林彪出了个913,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于是,四平立下大功的陈军长,又成了八卦小说家的最爱,名气直冲云霄。八卦文人为了踩林彪,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吹什么连主席都曾拉下老脸去吹捧陈军长,吹什么陈军长打仗比林彪还强。这么多年的吹啊吹,陈军长宛然就吹成了国军脊柱,林彪克星。

聊完这个幸运得人,我们继续说四平。

刚到前线没几天的郑长官很快接到战报,左翼的71军遭到共军重创,林彪这个黄埔小师弟实在是狠不给新官上任的黄埔师兄郑长官留面子。作为杜聿明长官的同窗挚友,与“运输大队长”陈军长不同的是,郑长官勇敢当起了“救火大队长”的工作。附带提一句,陈军长后来能守四平成功,郑长官也是出了大力的。没有郑长官亲率大军救援,再来十个陈军长也是守不住四平的。

郑长官及时调整了部署,将受到重创的71军向新1军靠拢,两军互相照应,避免再为共军所乘。同时再调52军195师赶来助阵,位于71军和新1军之间,随时策应两军作战。其实对于52军195师这个生力师的使用,郑长官原本的打算是用195师从右翼迂回到四平的,但是一来考虑到71军刚受重创,二来也担心195师孤军深入,别打人不成反给人打。所以还是稳妥点,将195师放在两军之后,随时策应为好。调整完成后,郑长官指挥着美械装备的6个师努力地向四平方向进发。

说完国军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共军这边的状况。

  林彪在4月初抵达四平之后,首先给中央和东北局写了一个电报,表明自己的态度。简单说,就是坚决做好份内工作(“集中六个旅拟坚决与敌决一死战”),争取以胜利迎接这和平前的最后的决战。表明态度之后,林彪制定了我军的作战计划。以少部兵力沿途节节阻击锐意北进的国军新1军和71军主力,为主力部队的集结赢取时间。如果条件许可,则争取在双庙子以南地区寻机设伏,争取于国军运动中伏击国军。如果时间来不及,则以少部守四平,主力突击侧后,以此来守卫四平。

  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后,林彪首先以1师、10旅、8旅主力、7纵等12个团在兴隆岭伏击新1军新38师,给了“天下第一军”当头一棒。然后,林彪以7旅阻击新1军,迅速转移兵力,集中1师、10旅、8旅主力、7纵、独立旅主力等14个团在金山堡伏击71军87师,歼灭该师大部,重创了国军左翼的71军。尤其是金山堡之战,以少部阻击新1军,迅速转移主力伏击71军1个师。在敌我兵力大致相当的条件下,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以击破敌一路的战法,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甚至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遵循了这一原则。这也是一向灵活作战的共军的常用战法,比如之后的巨野之战,刘伯承以少部阻击5军主力,而集中主力突击整11师主力,也是在这样的作战思路指导下。

  此战之后,林彪鉴于71军和新1军已靠拢,且已逼近四平,已无法求得运动中各个击破的机会,于是调整部署,以保1团和7纵56团共计2个团的兵力守卫四平,而将主力转移至四平以北,作为机动力量以支援日后的四平作战。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可以继续向金山堡那样伏击敌人而选择死守四平呢?

  这个问题牵涉的东西很多,我们首先说一个问题,集中兵力伏击敌方是不是很难。答案是,非常非常地难。伏击战是个要求很高的作战方法,对于地形,对于敌情,对于我情都要有极好的掌握才可以实施出伏击战。

我们之前举例说过金山堡和巨野,两者虽然都是典型的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一路,但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金山堡是诱敌进入我预设战场的伏击战,巨野则是攻击敌驻地的突击战。因为突击的是敌之驻地,则敌人是有准备的,且有可能做好防御工事。即使你是在内线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你手中,敌人虽然在你内线整体算是盲目的,但是在其驻地则是有准备的。这种情况下,突击战带来的结果就会导致你攻击难度的增加,而降低你成功的几率。在你战力更强大或者遇到弱敌之时,集中优势兵力伏击和突击的效果可能差别不大,但是在遇到强敌时,区别就很大了。尤其是像整11师这样的王牌主力,虽然其当时的工事做得很差,但是因为其战斗力强,所以导致了巨野之战中虽然我军集中优势兵力突击整11师,但是效果却并不好。所以刘帅在战后总结说,应该将主力再拉远点,以小部诱敌进入我主力预设战场,效果会更好。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下的突击战和伏击战的区别。多说一句,此战之后,整11师开始重视做工事了,后来给华野带去了巨大的麻烦。

  当然,我不是专业人士,对于伏击战的难度介绍得相当简答。但是最少我们知道一点,伏击战首先要选好地点。而选择地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实施伏击战的大师林彪而言,这可能并不难。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人而言,单是地点的选择,我们这些外行就两眼一抹黑了。好在幸运的是,我们不是指挥官,我们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也能知道,选择地点首先要有纵深。简单来说,在500公里的范围内选择伏击地点,和在5公里的范围内选择伏击地点,区别是一目了然的。而金山堡之后,因为新1军和71军已经逼近四平,这对于林彪而言,首先失去的就是纵深。

  从军事上讲,林彪可以选择的最好方式是,如林彪在之前放弃锦州决战所做的那样,放弃守四平,主力继续后撤,获取足够的纵深来寻机伏击或者突击国军。但是我们知道,四平之战在当时被视为我党在东北的最后决战的最关键一战,四平不保,则长春难保。从对我党的利益看,宁可不敌而丢四平,也不能不战而弃四平。

  事实上,对于军事上能否保守四平,林彪是很清楚的。在金山堡之战之前,林彪就致电中央和东北局,直言在国军继续增兵与进攻的情况下,想要保持四平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为此林彪提出,我军应该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为主的作战指导思想。这也是之后开启的三年内战初期,共军的主要作战指导思想。同时,林彪还提出,放弃攻击长春,而将攻长春的部队主力迅速南下,集中优势力量于四平前线,寻机作战。对于四平的保持,则以保持部队主动为前提。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中央在接到林彪的来电后,虽然也同意林彪的这个看法。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最终四平之战走向了共军所不愿见到的结局。

  我们再回来看看国军这边的情况。

  作为进攻一方,无论是作为前线指挥官的郑洞国长官还是麾下的新1军、71军,在攻坚顽强的日军守备阵地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郑长官在抗战时期就曾亲率第5军荣誉第一师强攻昆仑关,后来又出任新1军军长,国军装备最为精良的两大王牌中的王牌主力师新38师和新22师都在其麾下。虽然郑长官当时权力受美国人限制,但是毕竟是军长,攻坚作战的见识自是不同凡响。

  多说一句,当年强攻昆仑关立下大功的第5军军中,出了很多国军名将。当时的第5军军长就是后来的东保司令长官杜聿明将军;5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则是郑洞国长官;新22师师长就是后来著名的邱清泉将军;而当时全军地位远超诸军的新6军军长就是时任新22师副师长的廖耀湘将军。非常可惜的是,全国军民沉痛哀悼的杰出的抗战英雄代表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第一次远征时壮烈殉国。

  我们来看看郑长官对于四平的攻击计划。

  郑长官以新1军30师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以新38师进攻老四平,从左翼侧后迂回保卫四平。在这个有正有奇的攻击中,郑长官还从左翼的新38师左翼派出71军攻击八面城,不但是对四平再做了一个大迂回,甚至还可以直出长春。

看了上图就明白,郑长官的用兵,在稳扎稳打之余,注重侧后迂回。郑长官不愧是国军名将。

  对于郑长官的布阵,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就攻击而言,新1军的新30师的攻击力不如50师,之所以让新30师作四平正面的主攻而不让50师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之前50师打头阵,一路北上很辛苦。现在换上新30师主攻四平,无疑也是符合用兵之道的。何况新30师的攻击力不足,也是相对50师而言的,比起装备低劣的,近乎乌合之众的共军而言,还是有把握的。50师则作为新1军的二梯队,主要负责保护后方的交通线,并随时准备策应主攻部队战斗。

  郑长官的部署基本无可指责,稳扎稳打的同时,注意相互保护策应,既有正面攻击(新30师),也有迂回进攻(新38师和71军主力),不但注意了后方交通线的保护(50师),还控有强大的预备队(195师,必要时50师也可以上)。如此周全的布阵,辅以强大的战力,对付装备低劣,不擅长正规战的共军而言,拿下四平在郑长官看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郑长官的这个部署对于林彪而言,就很难受了。作为共军首屈一指的战术大师,林彪本人就非常重视迂回进攻。现在郑长官不但使出迂回进攻,还用了2支部队同时在我四平右翼做迂回。这两支迂回部队都很要人命,新38师从老四平迂回,一旦成功将可以直切我四平后方,切断后方对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人可能没啥影响,但对于常常喜欢切断对手后方的林彪而言,意味着什么则是一目了然的。而71军从八面城迂回,不但可以直接策应四平作战,甚至可以直出长春,如此一来,我军拼命保卫的四平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一般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四平保卫战是从4月18日开始计算的。因为之前双方的交手,并不在四平地区。从4月18日这一天开始,新1军正式开始攻击四平城。就在这个时候,国军又迎来了一个利好消息,60军和93军正在开赴东北,新的生力军上来之后,东北国军的正规军兵力达到了31万余人,再加46年上1-5月份杜聿明收编的8万余东北武装,东北国军的总兵力达到了约40万。东北国军的总兵力已经远远超过共军的总兵力。至于装备、素质、战力就更不用说了,毕竟共军调入东北的只有10多万老部队,靠着在东北收编武装肥皂泡似的撑到了30余万。从此,东北国军在战力、素质、装备等远远领先东北共军之外,终于在人数方面也有了优势。

有了充足的兵力,杜聿明将军的布置更加从容。杜长官以60军1个师守备北攻国军的交通线,一个师守备抚顺,1个师守备鞍山、海城等地。杜长官这看似平淡的,甚至好像对四平战局没什么影响的招数,对于日后局势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北上的国军。60军182师守备交通线,将原先负担守备任务的50师给解放了出来,这样,新一军得以全力投入对四平的攻击。而60军另两个师的作用就更关键了,直接解放了52军主力和新6军以及71军88师,94军5师,多了如此多且具有强大战力的攻击部队,四平不再可望不可及。

  附带说一句,一直有人说,东北的本地武装,比如伪军、警察什么的有很强的战斗力。甚至当年就有人指责陈诚不用东北武装,结果这些人都投了林彪,成就了林彪大军强大的战力。其实,就历史看,东北的本地武装,实在不怎么样。比如杜长官收编的武装也不少(5个月就收编了8万余),但是杜长官不要说让这些所谓的强大战力直接上阵了,杜长官连用于这些强大的战力守备后方都不放心。逼得杜长官只能等正规军增援上来之后,用正规军去守备后方,从而替换出原本守备的正规军再去进攻。

  当然,看不上这些“强大战力”的不止是杜长官。毕竟在收编东北的地方武装方面,共军干得更是出色,林彪30多万大军里有20万多都是新收编来的。与国军不同的是,共军中的很多新收编的武装直接就上了战场,表现就不说了。引用一下林彪的话,这些部队“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成为群众对我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助长敌人士气;不但不能打土匪,又受土匪勾引”。这大致就是在一些人口中有着强大战力的东北地方武装的表现。能够被国共双方最高军事领导人的一致看低也算难得。

再多说一句题外话,是有关陈诚陈长官的。陈长官虽然在东北表现不是很好,甚至闹到了“杀陈诚以谢国人”的地步,但是有的事真的和陈长官无关。比如后来扯什么陈诚解散伪军,导致这批有着传说中的“强大”战力投靠了林彪云云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实在是很冤枉陈长官。毕竟这些传说中的“强大战力”到底是啥玩意,没有人比林彪和杜长官更清楚。这批人对国共两边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而言,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毕竟就他们的实际表现来看,也没法让林彪疼,让杜聿明爱。林彪受限于关内的部队太少,无奈只得让他们上战场,杜长官却连负担后方守备任务都不敢交给这些人,养着也就是白白浪费粮食。

所以,即使陈长官解散掉他们,也不能说就有多错误。何况,陈长官事实上并没有解散他们,相反陈长官不但继续收留了他们,还给了这些人正规编制(编成了暂编师),杜长官手中的无编制人员在陈长官手中正式进编了。所以,后来舆论攻击陈长官说解算伪军给林彪提供战力云云,其实是很冤枉人的。当然,这批人的素质实在是不怎么样,陈长官不得不从正规军中抽调得力干将去带这批人,结果这批人没带好,正规军也因此降低了战力,就这一点而言,陈长官还是有责任的。但是,后来因为陈长官逃离东北的方式实在是不太体面了,结果一心想让这批扶不上台面的家伙们为国效力的陈长官反被狠批为给林彪送去了强大的战力。让人联想到金庸先生作品里的黑木崖群雄,在东方不败倒了,死了后,也被批过不会武功,生下私生子无数。历史实在是蛮有趣的。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到46年4月18日,这一天,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军”新1军开始正式进攻四平。担负正面进攻的新30师进展极其缓慢,要知道防守四平的只是7纵56团和保1旅保1团,这两支部队即使是在当时还近乎乌合之众的东北共军之中也是很平庸的。

  附带说一句,东北共军的主力,一般认为以山东在抗战末期编成的几个野战师和新四军第3师也就是黄克诚师为基础改编。比如东北共军的主力1纵的主力1、2师就分别由山东1师和山东2师改编的,主力2纵则全部由新四军3师(欠7旅)改编,主力6纵的主力16、17师则分别由新四军3师7旅和山东7师改编。而上面提到的守备四平的7纵56团和保1旅保1团则相对基础要差一点,7纵是万毅带领的东北挺近纵队扩编出来的,保1旅则是以晋绥32团和教导第1旅第2团为主扩编出来的。

  新1军作为当时中国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没有之一,在缅甸建立赫赫威名,打败过日本人的“天下第一军”,无论是装备、素质,还是训练、战力等各方面的历史来看,即使称之为全国最强军也不是不可以。结果,在面对装备低劣,素质不高,且不擅正规阵地战的共军,这原本看来没有任何悬念的较量,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担任正面主攻的新30师,居然愣是奈何不了眼前的这群乌合之众。导致新1军参谋长日后在回忆这段不甚光彩的历史时,毫不留情地给了同泽,新30师师长唐守治8个字的评语—-“胆小如鼠、畏缩无能”。

  而作为传奇名将,当时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将军的起家部队,新38师无论装备、素质、训练,战斗等各反面来看,都无愧是新1军的最强之师,可谓王冠上最耀眼的那颗宝石。作为王牌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的新38师的表现又如何呢?用2个字形容,就是“一般”,用3个字形容就是“很一般”。作为负担迂回任务的新38师,既没有切断四平守军的后方交通,也没能拿下四平西北的三道林子北山。切断后方交通,就要求新38师勇敢地插向四平后方,夺取四平以北通长春的交通线,这样一来,别说四平守军无力支持,就连在梨树坐镇指挥的林彪也危险了。但是什么事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虽然收益是巨大的,同样,风险也是巨大的。林彪只是以少数兵力守城,主力则在四平以北机动。一旦失败,不但切断后方交通的任务完不成,反而可能导致新38师先玩完。所以新38师李鸿师长以兵力不足为由拒绝执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新38师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进攻方式,主攻四平西北的三道林子北山阵地,企图抢占四平侧后方的制高点,从而和正面主攻的新30师造成前后夹击四平的姿态。不能说李鸿的方法不好,比起切断四平后方交通的战法而言,主攻四平西北的制高点,虽然收益较小,但是风险也较少,属于稳妥的战法。只是,新38师表现出来的执行力实在太差。虽然连续猛攻三道林子阵地,但是就是攻不动。威名赫赫的新1军居然在装备低劣的共军面前一再受挫,屡攻不克。如此表现使得当年在前线坐镇指挥的郑洞国将军“又气、又急、又不服气”。

  附带说一句,新38师与另一个王牌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新22师相比,虽然战力可能相当,但是新38师的装备要强于新22师。据当时的驻印军参谋回忆,因为孙立人将军的关系(孙将军是当时美国人最为信赖的中国将领,很可能没有之一),所以在驻印军时期,新38师的装备就好于同在军内的新22师。新38师不但装备了2个山炮营(普通美械师只有1个),居然还装备了1个105榴弹炮营,这可是当时号称全美械军才能装备的家伙,甚至新38师的库存武器还可以再装备1-1.5个师,这实在是非常恐怖的装备。当然,凡事都是相对的。有好的,就有坏的。个人认为,也正是因为孙将军是公认的亲美派,所以导致了国民政府当时更为信赖另一支真正的全美械王牌军新6军。国军对新6军重视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后来所谓的国军五大主力,74军(整编74师)可谓名气冲天。而74军当年能得到“御林军”的称号,是因为抗战胜利后,国府调74军守备南京而得名。但是为什么会调74军呢?因为最初74军有一个师是随新6军去南京的。因为,新6军才是真正守备南京的部队。当时因为要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需要一支能够震慑日本人的部队去南京,自然新6军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但考虑到新6军只有一个军,恐怕兵力不够,所以何应钦和廖耀湘商定,考虑到74军57师素质不错,于是将57师调归新6军指挥,担任南京外围的守备任务。后来新6军调去了东北,所以74军才能得到守备南京的美名。在国府眼里,新6军的地位和74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正面主攻的新30师左翼迂回的新38师的左翼迂回的是71军87、91师两个师。说起来很拗口是吧:)负担迂回再迂回的71军进展也比较一般,鉴于87师刚刚受过重创,所以71军的行动也较为谨慎。在52军195师的掩护下,在共军3师8旅主力(8旅旅部带4个营去攻打长春去了)的节节阻击中,于4月25日才夺取八面城,完成了初步任务。按照原本的设想,71军在夺取八面城后应该直插入四平、长春之间,切断四平守军的后方,相机接收长春。但是可能鉴于新1军的进展过于缓慢,71军也和新38师一样,采取了稳妥的作战计划。4月27日,71军87师主力接替50师148团守备旧四平的任务,继续保持新38师的后方安全。之后以91师主力向四平西北挺近,威胁共军四平右侧后,以策应新38师作战。

  鉴于主攻四平的新1军无力进展,负担配合作战任务的71军也只能处于与我对峙的状态。既不敢切断四平通长春的交通线,也无力进攻四平。对国军而言,集结7个师之众的郑洞国长官只能以无力继续进攻四平而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再来看共军这边。

  早在4月18日,也就是新1军正式攻打四平的这一天,李富春和黄克诚直接致电中共中央,指出敌人“连日飞机助战,四平已难保持”。并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敌有生力量增加,我则无新力增加”。对于李、黄所提到的新力问题,也是让林彪很难受的一个问题。之前林彪曾提过,不打长春而迅速将攻长春的兵力集中到四平。但是经过东北局研究,并没有接受林彪的意见。北面的部队要打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大城,一时来不了。

既然一时指望不上北面的部队,林彪于是又给南面的部队打电报,前后数电命令南满部队速调两个旅赶赴四平集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南满军区领导人程世才、肖华居然没有给林彪回电。急的林彪直接给东北局书记彭真打电报,请彭书记亲自去催。彭书记还是很配合林彪工作的,接到林彪电报的当天就给程、肖去电,要求南满部队火速执行林总的电示,速派两个旅北上。接到东北最高领导人彭书记的电报后,程、肖很快回了电,请上级指示北上的路线。有趣的是,在林彪电示了进军路线之后,彭书记还特意给南满军区打了个电报,明确告之,“你们是林总直接指挥的”。比起后来高唱“林总命令往下传”的东北大军,当时的东北部队,对林总命令还是和后来不太一样的。南满派出了3纵7旅、8旅以及保3旅(欠一个团)北上增援四平,7旅22日到达营盘,程世才亲自率领的8旅于26日才出发。等到南满部队集结到四平,已经是5月初的事了。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

从事后看,增援力量迟迟不到位并不是林彪面料的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共的战略指导思想。前面说过,早在71军受到打击之前,林彪就提出,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应该以歼敌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为主。保卫城市的原则应以不造成部队的被动为准。这个思想的提出,在当时得到了中央的认同。事实上,即使在新1军正式攻打四平之时,无论中央还是林彪,一开始也并没有像后来那样坚持死守四平的打算。在中央的设想里,争取确保长春为第一要务。即使四平丢掉,还可以在公主岭乃至长春继续组织防御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战而丢之总比不战而失要好。

  这个战略指导思想从军事角度来看,肯定是值得商榷的。这是一个以守城为主的思想,以我之短攻敌之长。而之所以决定有城必守的原因也并非因为军事上可以通过守城来战胜对手,而是因为和平即将来临,根据和平之前是谁占有的地盘那就是谁的原则,必须不惜一切牺牲也要力争保持任何可以保持在手的城市。即使打不过对手,即使付出重大牺牲也不要紧。这一仗不能从单纯的军事观点去考虑要不要打,从政治角度考虑,这是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打的仗。所谓政治决定军事,四平之战是最好的体现。后来之所以演成死守四平不退,有很多的原因。不过,有一个因素是比较让人哭笑不得的。那就是国军也实在太不给力了,国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居然愣是拿小小的四平没办法。你使出了吃奶的劲都拿不到的东西,指望我白白送你,自然是做不到的。四平你都拿不到,我还有什么必要去组织公主岭、组织长春保卫战呢。而四平在手,整个四平以北都是中共的,这个形势之好,实在不让人不兴奋。

  国军的不给力的表现,自然也源自共军很给力的表现。林彪以2个团守备四平,以主力配置在四平外机动的打法在国军已正式攻打四平,没有回旋余地的情况下,还是很成功的。这种战法对于弱小的共军而言,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比如日后由华中野战军组织的一战涟水也是使用了类似的战法。当然,还有另一种战法就是由不知名的“运输大队长”,知名的传奇名将陈明仁将军后来一战正名的全军玉碎守城法。而从陈军长的成功经验看,这种战法的条件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要有强大的外援部队,比如要有空军支援,当然,还需要对手对于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攻坚技术,特别是火炮的使用技术还不成熟等等。这些条件,显然林彪并不具备。

  对于新38师和71军的迂回,林彪抽调出机动部队中的3师7旅、8旅(不是南满的3纵7旅、8旅,这两只部队还没有到),以7旅21团协助保1团、7纵56团守城(24日21团正式进驻四平,这样守四平的兵力就达到了3个团),而8旅主力则节节阻击71军。

18日,长春之战结束,东北共军收获了长春。21日,林彪等待已久的第一支援军从长春出发南下。这支援军是由第7师的4个团配属东满23旅67团所组成的。要知道,7师可是由北满长途南下参加攻打长春之战的。然后刚打完长春就又马不停蹄地兼程南下参加四平大战,老部队的作风真是没得说。7师到来之后,共军开始了反击。至于反击对象,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选择。四平正面以新30师为一线主攻,新50师居二线辅助,四平以西则是即将夺取八面城的71军和驻旧四平守备新38师后方的50师148团一字排开,四平西北方向也就是我军的侧后则是负担迂回的新38师。所以,集中力量反击插入我侧后的新38师差不多也是唯一的选择了。

  林彪命令7师师长杨国夫指挥7师南下的5个团和7旅2个团(21团进驻四平守备了)合计7个团的兵力寻歼新38师1个团,为配合这次作战,林彪还以第二师1个团和第八旅佯攻旧四平,牵制50师148团不得增援新38师,以第1师插入山道林子和飞机场之间,切断敌退路,7纵则牵制正面的国军向四平以东的迂回。计划做得还是很详细的,同样,结果也并不理想。新38师毕竟是王冠上的宝石,主力中的主力。虽然在这次攻击四平的作战中在进攻方面表现不佳,但是防守还是可以的。用后来被俘的当时新1军参谋长史说的话说,“因为在外国打了胜仗回国,官兵自以为有些光荣感,又为了维持自己小集团的存在,打起防御性的仗来,还是比别的军硬些”。而且,新38师自从在兴隆岭受到打击之后,李鸿师长就格外谨慎。所以,近乎强弩之末的共军没有收到好效果也不奇怪。

  虽然东北共军的反击没有给新1军很大的军事打击,但是国军在集中7个师猛攻四平的情况下,共军还有余力反击国军,这使得郑洞国认识到,在新的增援到来之前,国军不但无力再发起进攻,还需要做好守备工作。同样,对林彪而言,这次反击也告诉林彪,在国军7个师密集靠拢的情况下,在现有兵力下想歼灭敌人也是很难实现的。这一点,林彪在29日给中央和东北局报告中明确说明,“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亮不便我大军的夜间作战,又因地形平坦及新一军已构筑阵地,且七十一军及五十二军六十军各一个师已与该军靠拢,故在十日内歼灭或击溃该军可能性不大”。

  就此,国共双方进入了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的对峙状态,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结束。四平仍保持在共军手中。

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结束了,我们也喘口气,总结一下。当然,这个总结属于技术活。虽然俗话说,事后诸葛亮好当,但是本人连事后诸葛亮的水平都没有,所以姑且妄言一番,大家别太在意,看看就好。

  就政治、军事形势而言,国军显然是暂时的失败方。政治上,国民政府承担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中国再次发生内战,所以各方都在呼吁停火,甚至国民政府最为重要的盟友–美国都在压迫国民政府停火。这很是说明了当时的局势,和平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虽然说,委员长对于中共、对于国内其他党派,对于国内民众的想法可以不重视,但是美国人的态度不能不引起委员长的重视。对于美国人的态度,委员长内心表达了深深的不满,认为美国特使马歇尔的精神“几已完全为共党所控制,惟共党之要求是从,无敢或违”。不过,平心而论,这也不能怪马歇尔。老马亲自主持了国共双方的调停,中途回了趟国再回来一看,国共却在东北战场大打出手了,而且战事越演越烈。老马是4月18日回到中国的,这一天正是新1军正式攻打四平的时候,这一天也是东北共军夺取长春的时候。眼看中国人民的和平前景很可能会被东北战火毁于一旦,老马是心急如焚。跑去找中共谈,共军的态度倒是很好,而且是非常的好。因为中共要求很简单,无条件停战。这符合当时一切正义的言论。再跑去找委员长谈,哎,对委员长而言,说多了都是泪啊。你以为中共要求停战是好心啊,这一停战,整个四平以北都在中共手里。国民政府好歹是当时的正统政府,把东北接收成这样,成何体统?怎么可能停嘛!

  于是,老马面对的局面就很简单,共军要立刻停战 ,国军要继续打。在这种情况下,老马就算是心向国军,也没法偏向国军啊。何况作为和平的使者,老马本人也不见得就有多想偏向蒋委员长。于是,老马只得压迫蒋委员长,一会提出准备用美式装备装备中共军队来刺激委员长,一会有提出不听火就断绝美援来威胁委员长,搞得蒋委员长灰常的亚历山大。甚至于日后,老马的这个态度这也是后来东北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老马一再压迫国民政府(没办法,人家共军是迫切希望主动停火的),逼得蒋委员长日后远赴东北以躲避老马。但是委员长这一计策反过来再逼得老马给自己下重药,老马亲自上无线电广播,呼吁蒋委员长下令停战,并一纸电报追给委员长,说什么“鄙人之信用人格,亦已大为动摇”。美国盟友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委员长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虽然中共当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其立刻无条件停战的要求很符合当时中外各方(除了国民政府)的利益,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比如之前说过的,共军死守四平的决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随着战事的发展,共军在最精锐国军的进攻下牢牢掌握着四平,这样的形势就很难不让人兴奋。再加上马歇尔特使代表的美国政府也在压迫国民政府停战,停战似乎就真的已在眼前了。既然停战在即,而又四平在手,在这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想法呢?正常的想法应该是再坚持几天,坚持到停战就胜利了。如此一来,四平以北的广大地盘将尽在中共手里。当然,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来很是理所当然,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这个想法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中共军队并不适合这种死守城市的正规战,过早和强大的对手展开这种主力正规决战在军事上是值得商榷的。应当早点放弃四平求得主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拉开战场再寻机歼灭敌人。当然,这个事后看上去比较正确的想法在当时看来却也是一样的不可理喻。

  从历史的进程看,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里,谁也不是事后诸葛亮。所以当时的中央中央也采取了当时看来理所应当的做法,死守四平以待停战带来。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一系列的电报:

4月26日,中央来电,“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停战时机已不在远”。

  同日,中央来电,“马歇尔已提出停战方案,有停战的可能。望加强四平守备兵力,鼓励坚守,挫敌锐气,争取时间”

4月29日,中央来电,“停战协议之签定为期似不甚远,望我东北全党、全军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同日,中央电报,“东北停战协议可能于两、三日内签订,望努力奋斗,不要松懈”

4月30日,中央电报,“时局正在变化,明后日可能签订停战协议”

  顺带说一句,那句著名的口号,化四平为马德里也是这个时期(4月27日)所提出的。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提出这个口号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俗话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但是很明显,在那个时候,即使少奇同志苦学三天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作为领导中国军民坚持了异常艰苦的抗战而获得胜利的领袖,蒋委员长的意志是不容被人低估的。但是显然,当时大家都低估了蒋委员长在巨大压力下的强大意志。就在中共中央集中主力死守四平以待停战到来的时候,就在中共中央判断停战协定明后天就能签署的时候,仅仅隔了一天,负责谈判的恩来同志就传回了蒋委员长的决定。蒋委员长拒绝了马歇尔、中共、民盟三方的停战方案,坚持接收不到长春不停战。这个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态度,使得作为同盟国特使的老马大人本人也无可奈何。当然,蒋委员长这个貌似强硬的态度实际上也做了很大的让步,即使接收了长春,长春以北的广大地盘怎么办?政府就是如此接收东北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万一你接收了长春之后还打算继续北进接收东北吗?所以,日后蒋委员长之所以下达了让其后悔为内战时期最大失败的停战令,委员长这时的这个貌似强硬态度其实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没有四平旷日持久的坚持,委员长不会面临那么大的压力,而委员长如果没有面对那么大的压力,又岂能松口只接收到长春呢?毕竟最精锐的国军面对一个小小的四平,拼尽全力打了1个多月居然连市区都进不去,搞得委员长不得不强背着打内战的恶名被各方“呼吁”,万一长春再遇到四平这样的抵抗,再之后的哈尔滨呢?再之后的齐齐哈尔呢?如果当时委员长非坚持全东北不接收完整不停战的话,估计委员长不用跳海,大家的口水都能汇成海。

  让我们继续回到战场,之前我们说过,鉴于双方谁也吃不了谁,所以双方陷入了对峙状态。但是这个对峙也是暂时的,双方都在积极准备下一次出招。

  这次先出手的是林彪,原因也很简单,南满的援军来了。不过在介绍林彪的出手之前,还是要说一下中共当时的战略指导思路。此前中共准备集中主力死守四平以坚持停战到来的想法的基础虽然有了变化(原本预计停战1–2天就可以实现的,但是蒋委员长坚持不打到长春不停战),但是基本思路还是差不多的。因为虽然蒋委员长坚持要打到长春,但是如果我军在四平再能坚持较长一段时间,届时的形势将迫使蒋委员长停战。因为国际、国内环境不允许中国长期发生战乱。东北战争,中外瞩目。一旦国军再花个十天半个月还是拿不下四平,届时的舆论压力、军事现实将迫使蒋委员长停止战争,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地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继续死守四平基本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放弃四平,拉长战线再寻机作战,那是事后真诸葛亮才能干得事。

  林彪分析了正面国军的情况,正面进攻四平的国军7个师相互之间密集靠拢,且筑有工事,而天时也不利我发动大规模夜战。所以,指望从正面反击对手,很难,非常难。但是被动挨打从来不是林彪的性格,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强我弱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林彪都一直在强调以进攻打击日军。所以,既然正面不行,那就从侧后迂回到正面敌人的后方去,断敌后路。而且国军弹粮皆靠后方运送,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造成对四平正面国军前后夹击之势,也可以断敌补给。中央对于林彪这一“勇敢”的计划表示了支持,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央考虑到南满援军新到,可能需要休整几天,另外断敌后路的兵力似乎少了一点,建议增加一部。对于中央的建议,林彪采纳了第二点,即增加一部,但没有采纳第一点。个人以为,可能是林彪认为一旦敌人在南满腾出手来,则于四平不利。所以没有时间给南满援军休息了。

  其实早在林彪出手之前,病愈归来的杜聿明长官就已经在准备了。只是杜聿明长官出手的地方不在四平,所以只算四平战场的话,林彪是先得到援军,先出手的一方。但是鉴于杜聿明长官的出手又与四平日后的战局息息相关,所以也介绍一下杜长官的思路。和林彪面临的情况一样,鉴于四平战场双方已经达成对峙,没有新力加入则无法打破战场平衡。而对当时的国军而言,还有个麻烦事,就是本溪还在东北共军手里。之前介绍过,本溪如同锥子一样插入沈阳腹地,不解除这个威胁,沈阳如坐针毡。而国军虽然和共军一样收编了大量的东北地方武装,但是和共军不同的是,杜长官并不放心这些人,所以连守备城市都是由国军主力部队担任,能拿出来进攻的兵力实在有限。之前好不容易抽出有限的部队(52军和新6军各1个师)去攻击本溪,也铩羽而归。所幸60军、93军正在增赴东北,杜长官比林彪先得到了增援,于是杜长官也得以先出手。杜长官以60军主力接替辽南和抚顺的守备任务,从而抽出了新6军和52军这两大生力军。

  生力军的使用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北上支援四平战场,另一个则是先搞定本溪再支援四平。杜长官认为,本溪对沈阳威胁太大,而且林彪又亲自在四平指挥,所以虽然委员长急于拿下四平,但还是以先夺取本溪再攻击四平较为稳妥。慎重起见,杜长官同时还咨询了新6军军长廖耀湘和52军军长赵公武,两人也都同意杜长官这个先南后北的方案,于是杜长官下了决心,先搞定本溪再攻击四平。此外,杜长官的运气也是相当不错的,此时负责守备本溪的南满共军调出了3纵主力去增援四平,所以守备本溪的兵力削弱了。

  接着,我们简单说一下本溪保卫战。

  杜长官在得到增援后,集中了新6军新22师、14师,配属给新6军指挥的71军88师,以及52军2师和25师,合计5个师的兵力攻击本溪。

4月28日,国军集结完成,准备开始攻击本溪。

5月1日,肖华上报中央,决心死守本溪。

5月3日,中央复电说,你们决心保卫本溪,中央甚为欣慰。并提出保卫本溪的做法,即学习四平的战法,以少对多,死守不退。

  然后,就在5月3日这一天,国军夺取了本溪。

  比起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本溪丢失的速度可算异乎寻常的快。

  其实单纯就兵力而言,国军5个师不会低于6万,南满共军4个旅配属保3旅第7团,兵力大致也距5万不远。和初期的四平前线的双方兵力对比大致差不多。但是本溪保卫战采取的战法却和四平截然不同。四平前期是以少部阻击敌一路,集中兵力伏击敌另一路,而南满共军则是分2路分别阻击敌两路进攻。此外,在国军逼近四平的情况下,四平共军以少部守城,以主力集中侧后伺机反击。而南满共军,则在敌逼近本溪的情况下直接就撤退了。随着本溪的迅速丢失,国军解除了沈阳的大患,也使得国军先南后北的第一步作战完成。

  其实细看本溪保卫战,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

  首先,南满共军负责人程世才和肖华在这次东北大会战中表现出了相当的个性。林彪数电要求南满派兵增援四平,程世才和肖华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给林彪回电,急得林彪直接给彭真打电报,请彭书记亲自去催。

  之后,程世才亲率3纵主力增援四平。中共中央自然明白保持本溪对四平坚守的重要性,所以直接给肖华打电报,要求肖华学习四平战法,但是肖华也没有执行。国军一逼近本溪,肖华就主动撤退了。

  此后,中央再次要求肖华拖住进攻本溪的5个师,不使其增援四平,但是可惜也没有见到南满有什么积极的动作,以致进攻本溪的新6军2个师和71军88师迅速北上攻击四平。

就当时的情况看,以中共坚守四平、本溪以待停战到的战略考虑。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南满共军执行得无疑非常糟糕。因为即使调走了3纵主力去增援四平,但是南满部队如果真学习四平的守法,无疑可以守得更久,而不是近乎不战而退。甚至哪怕主动撤离本溪,南满共军依然可以按照中央的指示,采取积极的行动,比如可以通过攻击鞍山、海城来牵制国军,使新6军不能放心大胆的增援四平。可惜,没有看到南满共军很好的配合四平保卫战。

当然,如果就事后看,不守本溪,不强行发动攻势,其实更符合共军的战术原则。单从军事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与国军硬拼这个角度说,南满共军的执行不到位未必就是错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南满共军真的死守本溪,或者积极发起攻势牵制新6军,那四平方向共军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甚至可以说,新6军不上来,四平继续坚守的问题恐怕不大,甚至可以说,不但守四平的问题不大,而且随着3纵和独立旅的迂回后方,将会给新1军造成很大的被动。而如果四平继续旷日持久的坚持的话,停战也许未必就一定不会到来。

本溪迅速失守,国军得以集结强大的增援于四平方面。同时,林彪的迂回后方切断国军补给线的计划也没有实现。面对共军的断后路作战,杜长官急调52军195师,新1军50师150团,以及攻击本溪的71军88师配合掩护后方的182师阻击共军的迂回部队,保护后方补给线不给共军切断。至此,留给林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就事后诸葛亮看,如果迂回的作战计划能够再早几天实施,恐怕结果会不太一样的。因为东北国军最高长官熊主任对于杜长官的那个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一直就心存疑虑。因为以7个师打四平,结果寸功未得。现在以5个师打本溪,万一再打成第二个四平就难办了。何况沈阳附近的抚顺,鞍山等地只靠60军守备,也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而四平方面的共军迂回到北进国军的后方,这样的行动除了有切断补给线的风险外,也将直接威胁到沈阳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集中起唯一可以集中的部队去打本溪,万一本溪像四平那样旷日持久,沈阳就危险了。所以,即使是杜长官本人,在制定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时,也曾一度考虑过置本溪不顾,而直接调新6军北上增援四平。

当然,从历史来看,让迂回部队提前行动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连中央都知道,南满增援部队远来疲惫,建议多休息几天再行动。虽然林彪没有听从中央的建议,没有给南满部队多休息的时间,但是时间也是来不及的。

  附带说一下题外话,这一次的先南后北让杜长官尝到了甜头,后来杜长官又搞了一次更著名的先南后北,就是先解决南满再进攻北满,但是那次的结果却很坏。杜长官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还损兵折将,尤其是王牌主力新1军受到了重创。此后,共军很快反守为攻,夏季攻势的胜利使得共军牢牢掌握住了战略主动权,而强大的东北国军除了被动挨打,再无反手之力。

就在杜长官犹豫的时候,一个关键的人物登场了,这个人强烈提议必须先攻下本溪,解除沈阳的后患之忧之后,才能北上增援四平,并保证几天之内拿下本溪。这给了杜长官坚持先本溪后四平的坚强信念。

这个人不是国军的第一号将才“小诸葛”白崇禧,也不是传奇成神话的“名将”孙立人或者陈明仁,这个人叫廖耀湘,他统帅的军队就是国军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新6军。这个人和他的军队在随后的东北战争中将成为东北国军的支柱。这一次的四平之战所以能迅速结束,廖耀湘和他的新6军当居首功。

廖将军这个黄埔六期毕业的小字辈是真正的抗战名将。抗日战争中,廖耀湘将军得到了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得到了美国政府颁发的自由勋章,还得到了英国政府颁发的十字勋章。凭借抗战的功劳而同时得到中美英三国政府表彰的将军,很少。比起很多名气很大的抗战“名将”,比如张灵甫等,廖耀湘将军才是真正的抗战·不带引号的·名将。比起黄埔一期毕业的国军“名将”陈明仁将军,陈将军在东北基本的工作就是“运输大队长”,常常连人带炮给林彪送礼。但是靠着四平一战成名,一举被后人称为“林彪克星”。而廖耀湘将军平时则是真正的“国军支柱”,结果辽沈一战泯灭了星光,成了不太会打仗的人。人和人的际遇,的确差别很大。

  随着本溪这个大患解除,四平保卫战等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既然优势的国军在手,杜长官此时的用兵也不需要多么的巧妙了。杜长官看了看作战地图,之前进攻四平的阵型,大致上左翼有71军,中路有新1军,右边还是空的。现在既然新6军来了,那就补上右边这个缺口好了。三箭齐发,很是有着匀称之美。

  而对于林彪而言,正面抗击新1军、71军可谓尤有余力、但是现在再加上新6军,即使强如林彪,此时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了。能撑得一天是一天,能撑到停战就是胜利,撑不到就只有失败了。林彪能撑到停战吗?答案是不可能的。所以等着林彪的,也只剩下战败这个唯一现实的可能了。只是,在最后的失败来临之前,林彪也只能撑的一时是一时。既然国军三箭齐发,林彪也就老老实实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原本南下迂回国军后方的南满三纵主力结束切断北上国军交通补给线的任务,改为阻击新6军北上。

  战局的关键转移到了新6军出击的右翼。因为无论是正面主攻的新1军还是左翼主攻的71军主力,想要夺取四平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国军想要有突破,必然是由新6军这一路带来。同样的对共军而言,阻止新1军和71军主力还是有余力的,如果再能阻止新6军,那四平还将保持在共军手里,停战的希望也就会继续存在的。关系整个战局的廖耀湘将军很认真的研究了当时的情况,决定将部队分为2路进攻。左纵队迅速推进至四平以东的火石岭子,右纵队则从西丰实施大迂回,保障左纵队的侧背安全。廖军长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吸取了新1军的教训,廖军长认为新1军的攻击面过于狭窄,导致其不能有效使用兵力。另一方便,廖军长也参考了林彪断新1军后路的招数,担心林彪再出招切断新6军的后路,所以廖军长的迂回部队的迂回弯度相当大。

  但是,凡是有好就有坏。正如新1军攻击面窄,不利于兵力的展开,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则是相互靠的近,不容易被消灭。而新6军如此分兵,则单独一路的兵力就相对薄弱。但是,这个缺点对于新6军而言,并没有导致很严重的影响。因为新6军用其强大的战力弥补了这个缺点。接下来,新6军将很好的告诉了东北共军,什么才是真正的王牌军。

  新6军头号王牌主力新22师,号称“虎师”。就国军的师级单位而言,恐怕只有新1军的头号王牌主力新38师可以媲美。相比起另一个一进入东北就显得步履蹒跚的王牌新1军而言,新6军在这一战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体现了王牌军的风采。此前在沙岭子,“虎师”的66团在南满共军4纵主力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下,死守不退,使得4纵主力铩羽而归。如果说在沙岭子,“虎师”体现了什么是“守必固”,那在接下来的四平之战中,“虎师”则展示了什么是“攻必克”。

  在廖军长的思路中,新6军的左纵队将直接负担对四平右翼的进攻,右纵队则负担保障左纵队的侧后安全。新6军乃至整个国军的王牌主力新22师这个“虎师”自然安排进了左纵队,直接向四平右翼攻击前进。虎师的65团作为新22师的前卫部队首先出发,没多久就在威远堡遭遇到了共军的阻击。这个战斗在共军的战史中并不出名,甚至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在指挥官廖军长看来,这一战意义重大,极大地提升了新6军的士气,并直接影响了新6军日后的战斗历程。

  对于这个战斗,因为共军战史描述不多,着墨较多的廖军长也不了解共军实际的部署,只是根据战斗结果进行了推测,所以这个战斗的真实状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先说说廖军长的看法。廖军长认为,威远堡之战是决战,参加威远堡之战的是东北共军用于阻击新6军的主力(也就是南满3纵主力)。以3纵主力尚且不能阻挡新6军1个团的攻击。那新22师一个师的力量就可以击破更强大的抵抗。此前,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尤其是与新6军齐名的新1军居然无力收复四平,这给了国军很大的顾虑。但是经此一战,使得廖军长信心大增,也给了新6军旺盛的士气,别说收复四平,就是收复长春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这就是这个小小的战斗给廖军长的影响。但是事实上,个人认为,廖军长的这个推测倒未必完全是事实。虽然此战的确给了廖军长极强的信心,日后新6军也的确未遇到坚强抵抗,但是此战65团击溃的倒未必是3纵的主力。威远堡之战,南满3纵主力(7、8)旅应该没有全部参战,恐怕也不是摆好阵地等65团来攻,而更像是个遭遇战。当然,共军不敌而退这个结果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威远堡的胜利的确使得新6军信心爆棚,之后新22师不再谨慎稳重,而是采取了主力急进的战法,一味求快。新22师为了“快”,甚至以卡车直接运送后卫部队变成前卫部队以节省时间。共军战史说,新6军以少部牵制,大部以卡车运输从而迅速突破3纵防线。这一说法也未能在廖耀湘的回忆中有所体现。正如廖耀湘不了解当面的共军,当面的共军也未必如廖耀湘了解国军。所以,个人的看法是,双方在威远堡遭遇后,新22师65团击破了3纵一部,然后新22师迅速推进,导致仓促行动的3纵没有时间选好阵地阻击,使得新22师一路几乎不受抵抗就迅速跃进到了四平以东的火石岭子。

  新6军的迅速推进,迫使林彪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从北满南下的389旅。4月16日,攻抵叶赫站的新22师64团与赶来阻击的359旅激战竟日,顺利攻入叶赫站。随着52军195师攻占哈福车站,新22师66团攻占火石岭,四平东南的塔子山阵地陷入了国军西、南、东三面包围之中。而进行大迂回的右纵队,新6军14师则于4月17日攻占西丰,18日再占平岗,顺利完成了保护左纵队侧后安全的任务。

  说到这里还得插一句。当年和程世才将军一起带队增援四平的罗舜初将军日后回忆这段历程时,说南满3纵主力和新6军打了10多天的防御战,新6军进展缓慢,迫使新6军改变战术,以小部队牵制我军,而以主力乘汽车对四平施行迂回包抄。当国军占领西丰、清原后,他们曾向林彪报告,估计敌人可能再占梅河口和西安,从而实现对四平的迂回包围,请他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林彪回电,要程、罗等人置梅河口和西安于不顾,继续节节抗击当面的敌人。对于林彪的这个决定,他们当时很不理解,既然看出敌人有迂回包围的企图,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也迂回到四平侧翼,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哪怕消灭一部分也是好的,怎么还要继续打防御战,拼消耗呢?结果新六军迂回成功,我军不得不放弃四平。

  对于罗将军的这段回忆,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阻击了10多天,导致新6军进展缓慢被迫改变战术,改以汽车运输大部队。事实上,新6军14日从新、老开原北进,18号林彪就放弃了四平,前后不过短短4天时间,这个速度实在太快了。

  再比如,从西丰迂回的是右纵队,并不负担主攻四平的任务,林彪连主攻四平的左纵队都挡不住,哪里来的兵力再去照顾向梅河口和西安进攻的部队呢?更关键的是,保卫梅河口和西安与保卫四平八竿子打不着的啊。

  何况西丰是17日占领的,18日林彪就放弃四平了,再调3纵去保卫梅河口,时间上也来不及。何况林彪连长春都顾不上,再派部队去防守梅河口和西安,这个似乎也很难理解。

罗将军回忆中涉及的西丰、梅河口、西安以及四平的位置

  在新6军抵达火石岭之后,国军开始猛烈攻击四平东南的塔子山阵地。塔子山距离四平市区10多公里,作为俯视四平共军整个左翼防线的高地,对于四平正面的防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国军集中新6军22师,52军195师和新1军50师各一部猛扑塔子山高地,林彪曾派3师10旅增援塔子山阵地,但10旅因轻信老百姓意见,误以为水太深没有过河,导致守备塔子山阵地的3师7旅19团孤军奋战,虽顽强抵抗,但终因伤亡太大而丢失阵地。

  至此,四平保卫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为防止被国军包饺子,林彪果断地组织了四平撤退。至19日天明时,四平共军已经撤离城市越25公里。直到19日下午1点,国军占领四平,持续月余的四平保卫战正式拉下帷幕。

各位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回顾了一下,国军后台至少还有2位大将还没有出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名气不响,或者级别不高,也不是因为他们没赶上,只是对于四平之战而言,两位基本扮演了打酱油的角色,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是介绍一下吧。首先登场的是国军极富盛名的传奇名将,有着极大名声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孙将军之前出访国外,并没有随军进攻四平。据某些推测,这可能也是新1军在四平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推测,其实也是蛮值得商榷的。因为孙军长赶回部队之后,新1军依然没有太好的表现,面对近在咫尺的四平,还是同之前一样可望不可即。甚至是孙军长的起家部队,新1军的王牌主力新38师,一样还是拿不下三道林子阵地。一直等到共军撤出四平城,新1军才得以进入四平。

  基本上,名气极响的孙军长在这次四平之战中没有起到什么多大的作用。相反,自从孙军长归队之后,表现出了太强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不太将杜长官放在眼里,自然也就不太把杜长官的命令当回事。导致杜长官多年后还认为,孙军长还是不回来的好。因为孙军长不回来,新1军虽然表现不佳,至少不拖后腿。而孙军长一回来,杜长官压根就指挥不动新1军了,对于国军日后的作战,孙军长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不过,作为名气极其响亮的国军名将,孙军长运气比起杜长官好太多了。所以虽然孙军长这次打了酱油,但是不妨碍孙军长的广大粉丝们为孙军长摇旗呐喊,谓之四平之战一回来就打破局势,一举击败林彪。

  说完了孙军长,就轮到国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将领登场了。这就是我们开篇就提到的“小诸葛”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将军作为国军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也可能没有之一,在这次四平之战中的登场时间得比从国外回来的孙军长还晚。白将军到东北的时候,四平大战就快结束了。白将军去东北,除了为大众所知的“督战”这个任务外,还有一个小事,蒋委员长托白将军传达了他的最新指示,让杜长官拿下四平就可以了,这样面子也有了,战事可以暂停了。

  前面介绍过,因为四平,国共双方旷日持久的作战导致蒋委员长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拒绝了最重要的美国盟友马歇尔将军所提出的停战提案。万一继续北进时再遇到像四平那样的旷日持久的抵抗,那就真的无法交代了。但是白将军不愧是国军首屈一指的名将,在收到杜长官有绝对把握夺取长春的保证后,断然改变了委员长的指示,同意了杜长官四平之后继续北进的作战计划,并亲自去说服蒋委员长。

  所以,最后登场的白崇禧将军和孙立人将军一样,在四平之战中基本打了酱油,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两人不同的地方则在于,对于四平之后的追击作战,白将军和孙军长起到的完全相反的作用。孙军长不服从杜长官的命令,而白将军则给了杜长官追击作战最大的支持,没有白将军当时的独断支持,杜长官想继续追击可能就难了。

  最后再说一下与四平之战无关却有点关联的事,就是国军继续追击夺取长春的事。这个事按照委员长原先的指示,是不用追击的,拿下四平,面子也有了,可以坐下来谈判了。但是杜长官一力坚持,必须乘胜追击东北共军,白长官支持了杜长官。就军事而言,恰恰是后来的追击作战给共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但丢掉了企图作为东北局驻地的长春,而且导致共军几乎要放弃哈尔滨已求得整理内部。这也是国军在东北军事方面最为辉煌的胜利,为东北国军在几个月后走向顶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军统帅部因为这次大胜而低估了共军的力量,认为东北共军经此“致命惩创”之后,“决无再起的可能”。当然,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如果白崇禧将军没有支持杜长官,而是选择执行蒋委员长的指示的话。至少蒋委员长不会像上面说的那样,如此低估共军的力量,历史的进程也许就会改变。

  基本上,四平之战差不多也该拉下帷幕了。我们还是请出共军的前线指挥官林彪元帅来做个总结。

  在新6军上来之后,林彪明白四平防线已经撑不下去了,再不走就可能会被国军给包饺子。所以在组织撤退的时候,林彪顺便对于这次大战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林彪的总结比较简单,第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和平空气”是“最害人的”。诚然,如果中共没有对和平的殷切希望,四平保卫战不会是这样的打法,甚至那句著名的“化四平为马德里”的口号,也是在以为停战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才喊出来的。中央在此后给全党全军的电报中也明确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当然,这也是事后总结了。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相信和平会到来,不喊出“化四平为马德里”反倒是不合情理的。

  林彪总结的第二点就是低估了全美械装备的国军,三纵防线被新6军迅速突破,从而影响了保卫战全局。第一点是从战略角度总结,第二点则是针对战事本身进行总结。新6军的迅速突进,完全打破了四平的均势,是导致四平保卫战失败的最关键因素。

几天之后,林彪给中央发了一点电报,总结了国军在四平的问题。林彪认为,四平之所以能守这么久,一是因为国军没有料到我军会死守,所以犯了逐次增兵的毛病,二是在守城之前先在野战中给国军以打击,消弱了敌人的力量,打击了敌人的信心和士气。此外,林彪还专门提到,如果我军守大城市,不但会丢掉中小城市,也会丧失在运动中击破敌人的机会,而且最后也保不住大城市。中央完全认可了林彪的观点,并将林彪的这些观点全盘转发给了各战略区。

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看,林彪所说的国军的逐次增兵,没有一开始就集中力量攻击四平的错误,我军其实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虽然林彪很早就提出,不打长春,而尽可能集中一切力量到四平前线,但是与国军一样,事实上也不可能。东北那么大的地盘,国共都要争,哪能一下子集中力量到一个地方呢。

  唠唠叨叨这么久,也该结束了。四平保卫战以共军的失败告终,所幸林彪及时组织了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这一点,在此后的追击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在新1军没有进入市区前,共军就撤退了。等到新1军夺取四平,东北共军已经远离了四平。即使如此,甚至在新1军没有全力追击的情况下,在之后的追击战中,国军仰仗着机械化部队依然给东北共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面对穷追不舍的国军,东北共军甚至考虑放弃哈尔滨,以求得喘息的时间。如果林彪在继续坚持下去,别说学陈明仁(丢了半边城还在顽抗),即使再多守几天,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日后陈云在提到东北胜利的基础时,将组织四平撤退和避免锦州决战并列为东北初期的两件大事,这两件事有一件处理不好,东北日后的胜利也是很难的。

四平之后,共军彻底认清了形势,改组了东北最高领导机关–东北局,以林彪代替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将东北党政军大权集于林彪一身,让林彪这个中央委员领导四个政治局委员,也是逼入绝境的无奈之举。

之后,林彪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此次参加四平之战的共军各部基本构成了日后横扫天下的东北共军的主力。

  以1师、2师(22旅)、7纵组成第一纵队,分别编成1师、2师、3师。1纵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38军,著名的“万岁军”。

  以3师8旅、10旅、独立旅组成第二纵队,分别编成4师、5师、6师。2纵也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39军。

  以3师7旅、7师20旅、7师21旅(四平之战参战的是61团)组成第六纵队,分别编成16师、17师、18师。6纵也是东北的王牌纵队,也就是日后的43军。

  保1旅则在日后改编成第七纵队19师,是7纵的主力师。

  南满增援四平的3纵7、8旅则改编成第三纵队7、8师。也就是这个3纵,在日后的辽沈之战中一举打垮了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

  比起东北国军,这些部队在当时还显得很是弱小的部队,在经过几年的锻炼之后,终于在日后成长为了不比国军王牌军逊色的王牌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