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被美以国礼赠中国,盘尼西林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贵如黄金?

文/良之才

一百多年以前,盘尼西林作为当时世界范围内的“黑科技”,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尤其是在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贵如黄金。如今,很多人热衷于探究盘尼西林的重要性与当时民众对于它的接受程度,但很少有人关注在药物传播过程中,政府,学者,医生,民众等各个群体在本土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努力,盘尼西林在中国当时的传播绝对是一段非凡的历程。

与传统的药物传播路线不同,它既没有像中国传统药物中药、香料一般,随着贸易的通道而进入世界各国,也没有像西医技术一般,伴随着西方国家殖民和传教进入其它国家。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战争推动,迅速进入中国,并立即成为比黄金还珍贵的“硬通货”。

除了深度地与本地中医的碰撞以及融合,盘尼西林改变了当时中国民众的就医形态,也让二战期间的国际组织在中国拥有了很高的话语权。(当时最重要的物资就是西药,而其中最抢手的,就是盘尼西林)

因为极度重要和稀缺,盘尼西林更是成为当时中美日政治博弈的重要一环,甚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货币功能”,成为当时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抵押的最佳首选,贵如黄金毫不夸张。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非常少见。

同时,盘尼西林也是建国前两党争夺话语权的关键见证者。围绕着盘尼西林,发生过太多的故事和竞争。甚至有人说,盘尼西林在二战中的重要性,不次于原子弹。这些至关重要的色彩,都给盘尼西林打上了独特的中国印记。

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二战中至关重要的盘尼西林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独特的中国印记?又为何会贵如黄金?

1、盘尼西林究竟是什么?

盘尼西林在1928年被英国微生物学家弗兰明发现,但因为化学性质不稳定,分离和提纯非常困难,早期的盘尼西林产量极低。十二年之后,英国生化学家诺曼改进了提纯技术,并通过小白鼠的实验证明了盘尼西林的实用价值。至此,盘尼西林得以正式用于临床。

但即便如此,盘尼西林的产量依然不高,到1943年,全世界一共也只生产了13千克的盘尼西林。直至美国政府认识到其中的惊人疗效,召集数百位生化学家和数千位工程师联合攻关,1944年青霉素才得以商业化生产,并在英美两国医疗中公开使用。

盘尼西林在中国的另一个名称大家一定不陌生,青霉素!Penicillin在1941年就被推介到中国,因为疗效神奇,迅速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各界争相报道,但Penicillin的译名却有几十个之多,青霉素、青霉菌素、片弥西灵、配尼西灵、盘尼西林、般尼西林等都是它的名称。青霉素这个译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44年,张昌绍出版了当时国内第一部青霉素类专著《青霉素与链霉素》,“青霉素”这个译名受到了各方的喜爱。

那么,青霉素到底是什么?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它是由青霉菌提炼出的抗生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在几十年以前,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为了防过敏,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做皮试。

细菌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染。但在1940年之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时,若被感染得了肺结核,不久就会离开人世。直到青霉素的出现,这种细菌感染感染类的疾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2、神坛上的盘尼西林:曾被美国当成国礼赠与中国

1944年,青霉素被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以国礼相赠给中国,从此彻底为国民所熟知。

因为当时青霉素是由政府向美国求购,有着严格的管控和专门的组织,再加上机关部分的效率低下,官方渠道的青霉素其实很少,再加上青霉素疗效的被过分夸大,需求量极度攀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时的中国虽然不是很发达,但医药广告却并不落后,以当时的《申报》为例,在20世纪初的前十年,医药广告就达到了13.6万条。

青霉素在被引入的过程中,因为其良好的效果,也经历了被神化的过程。其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要贵,除了因为二战的原因,这种神化的过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不可忽视的发展:花柳病的圣药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性病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性病之中,梅毒所占比例甚大,毒害最深。时至今日,关于梅毒的起源也存在很大争议,但有一种说法是,1943年哥伦布在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时,也通过水手将这种疾病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而我国的梅毒则是由于和葡萄牙人通商,从广东传入,所以在很多古籍中,梅毒又被称作“广东疮”、“杨梅疮”。在此后的日子中,这种细菌类疾病一直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最早被确定为有效治疗方法的是“水银疗法”,具体就是用水银蒸汽直接熏蒸患者的病变部位。(我不多说,你细品)。直到近代的青霉素横空出世,才让人类看到了治疗性病的曙光。

而青霉素的盛行,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性病大规模流行这一社会难题。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青霉素的价值无限,为何要和性病放在一起介绍,难道是为了博取眼球?恰恰相反,我大可以写在标题中,相信会比写在这里好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青霉素在性病领域的独特疗效,极大地提高了青霉素在国内的知名度,加速了青霉素在我国的推广和接受。其背后的深远意义,远不是这几句文字所能表达的。

4、并非万能药:青霉素滥用问题

青霉素刚进入中国时,当时的医学界对其认识不够深刻,被认为无副作用,很短时间被推上了神坛,普通民众无法获知青霉素的真实疗效和适用范围,一时间有了疑难杂症就想使用青霉素。甚至就连一些医生也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去束手无策的病人使用青霉素,这样一来,造成了大量青霉素滥用的情况。

当时的医学界认为青霉素为特效的消炎药,因此凡是腹痛严重的患者在就医时,医生大多先用此药,而非详查病因。甚至有的医生发现病情无好转,还会盲目加大用量,让青霉素滥用情况更加突出。但实际上,青霉素虽然是有效的抗生素,却并非可以抑制所有的细菌,比如对结菌就没有明显作用。

时至今日,抗生素的滥用现在一直时有发生,这与当时青霉素的过度滥用不无关系。

这里,作为一名医生,谈一下青霉素的副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引起过敏反应(荨麻疹、白细胞减少、哮喘发作等等)。严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必须就地抢救,否则会危及性命。

5、独特的中国色彩:曾比黄金珍贵

青霉素自从进入中国,就与中国特色产生了不解之缘。

二战时期,青霉素的产量严重不足,各国都将生产的青霉素首先满足军用,民众能使用者屈指可数。即便是使用了青霉素,也得“费时间一个月,费钱一万美元”。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可见当时青霉素的昂贵。

那么,当时的青霉素到底多少钱呢?以十万单位一瓶之青霉素为例,1944年发行时为75美元,考虑到购买渠道和各种费用,确实比之黄金也不逞多让。但随着全世界青霉素的研究和不断量产,1947年的青霉素已经跌价为美金5角。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青霉素被美国当成国礼赠送给中国。其实,早在1944年之初,中国的科学家就决心克服苦难,自己制作青霉素。由当时的政府出面,在四川中央药房购进一部机器,美军代运至昆明,耗时将近一年,终于在1944年9月5日产出第一批青霉素,虽然只有仅仅五瓶,但当时举国振奋。激动的科学家们将一瓶留下珍存,两瓶送往重庆,两瓶送与英美。之后的一年,我国青霉素制作发展飞快,昆明的实验防疫处也搬迁到北京,配备了细菌学家6人,20多位细菌学家,20位技术员,实现了日产150瓶青霉素的可喜成绩。

除此之外,中国化学家还首次发明了桔霉素,效果超过了青霉素,并在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震惊了当时的欧美。不得不说,在当年的那种条件下,我国的科学家们能取得比肩欧美的成就,难能可贵,更自强不息。

抗战胜利以后,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在重庆秘密找到中国青霉素专家张昌绍,后者携带其所著的青霉素著作复印寄往延安,终于在1946年底成功研制出粗制的盘尼西林,更为之后的中国生物化学领域奠定了基础。

6、结语

盘尼西林(青霉素)这种一度比黄金更贵重的药品,虽然不是在中国发现的,但围绕着盘尼西林,中日美都展开过众多的斗争,盘尼西林在中国当时的传播绝对是一段非凡的历程,让它染上了不一样的中国色彩。

一百多年过去,如今的中国,抗生素药企已经是世界一流的药企,缺少青霉素的日子一去不返。华北制药是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拥有两个亚洲最大的青霉素粉针车间,据爱企查显示,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如今有439个商标,127项专利产品。

但很少有人关注在盘尼西林传播过程中,研究,传播,探索,甚至千方百计地流通,政府,学者,医生,民众等各个群体在中国本土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努力,这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本身并不比发现青霉素差多少,同样值得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