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前的日军中央机构与部队

文:野村实

从明治后期到太平洋战争失败、解散军队为止,日本的陆海军中央机构的核心是作为政府机关一部分的陆军省、海军省,以及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直属于天皇的陆海军的两个统帅部。陆军统帅部传统称呼为“参谋本部”,海军统帅部在1933年9月以前称“海军军令部”,以后简称为“军令部”。除此以外陆军还有直属于天皇、全面负责陆军教育的“教育总监部”。

因此陆军军制上各机关首长为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这三巨头,而海军军制上以海军大臣、军令部总长(1933年9月前称海军军令部部长)这两巨头为首。

在介绍这些机构前还必须介绍陆海军共同的中央机构,这主要有和平及战争期间都设置的元帅府和军事参议院,以及战时设置的大本营。

元帅府

根据1899年1月20日的诏敕:“为朕辅翼军事,特设元帅府,选拔陆海军大将中德高望重者为朕军务顾问。”元帅府是天皇的最高军事顾问。在明治、大正时代,可以看到元帅府发挥其作用的很多事例,但进入昭和后,因为元帅是终身职位,各位元帅都已年老,有效发挥作用的事例是非常罕见的。仅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马利亚纳群岛海战失败后,东条英机、岛田繁太郎这两位陆海军统帅部首长对于夺回塞班岛感到绝望,上奏加强后方要地防务的作战方针时,天皇没有直接裁断,而是在1944年6月25日召开元帅府会议,在元帅府会议奏答后才批准两统帅部的作战计划。这是很引人注目的事例。参加这次会议的元帅是伏见宫博恭亲王、梨本宫守正亲王、永野修身、杉山元4位元帅。

军事参议院

军事参议院是依据1907年12月28日294号敕令条例“于帷幄之下提供重要军务咨询”(第1条)而设置的。军事参议官是由元帅、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以及“特补军事参议官陆海军将官”组成。
军事参议院设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克服因陆海军权限并列而容易产生的统帅两元化的缺陷,以协调陆海两军的事务。但是到了昭和时期,“特补军事参议官陆海军将官”虽然名分很高而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赋予闲职,军事参议院很难说达到了设置的目的。
联络陆海军的公式化的军事参议官会议开会的事例可以举出不少,最著名的是太平洋战争开展前夕的1941年11月4日,在皇宫召开的会议,天皇亲临,议决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

大本营

大本营是在战时或“事变”情况下由天皇主持的陆海军“最高统帅机构”(1937年11月17日,军令第1号,大本营条例第1条),是统一指挥陆海军的最重要的统帅机构。

中国事变的大本营是在1937年11月20日设置的,以后即以原貌进入太平洋战争,一直存在到1945年9月13日为止。

大本营的正式办公地点,除在日清战争时曾一度迁至广岛外,一般都设置在皇宫内。但是在中国事变后,参谋本部挂上了“大本营陆军部”、军令部挂上了“大本营海军部”的牌子,可以看作是大本营的干部实际上是分开在其原来办公地点处理日常事务的。

陆军的中央机构

上述陆军的三大机构各自有明确的任务和官职,交叉事务则有“陆军省、参谋本部、教育总监部关联业务处理规定”来划分。可是和一切由人来组成的组织一样,后来出现了各种临时应付和混乱的状况。

陆军省:

陆军省和海军省一起于1873年2月28日成立。在中国事变发生时的机构为:在陆军大臣以及陆军省次官之下,有大臣官房与人事、军务、兵务、整备、兵器、经理、医务、法务共8个局。其中的兵器局在1943年10月因成立了兵器行政总局而遭废除;整备局在1945年4月被改编为新设于军务局下的战备课。因此到战争结束时是6个局的编制。
陆军省的组织中,实际上作为制订政策的中心是军务局,原来有军事课和军务课,军事课负责陆军军备及其他全部的陆军军政事务,并编制陆军预算;军务课负责一般的国防政策,是涉及战争指导的负责机构。如同上述,1945年4月又添设了战备课。

陆军省传统的办公地点位于东京的三宅坂,太平洋战争开战后,于1941年12月15日迁移到原陆军士官学校所在地的东京市谷。

中国事变时的陆军大臣是杉山元,以后依次为板垣征四郎,畑俊六,东条英机,进入太平洋战争。东条内阁倒台后,为杉山元,阿南惟几,直至战争结束。

陆军省在陆军内部的权限和海军省在海军内部的权限相比,可以说一直比较低下。这是由于历史上参谋本部具有强大的权限的缘故,可以说参谋总长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与陆军大臣平起平坐,另外陆军教育总监也起到了相当的牵制作用。

历任陆军大臣苦于统御陆军内部的事例很多,在昭和的动乱时期,由于在日本国内保持着最大权力的正是陆军,所以可以说陆军统制上的混乱必然也就会引起国家方向的混乱。

参谋本部:

参谋本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首次设置的1879年12月5日。经多次变迁后,到中国事变爆发时,在参谋总长及其次长之下,设有总务部、第1部、第2部、第3部、第4部。这种部的组织形式在进入太平洋战争后,1943年10月废除了总务部和第4部,新设总务课。以后又在1945年4月重设第4部。

要具体详细介绍这些部的职责是要花很大的篇幅的,在此简单归纳的话,可以将总务部视为是庶务工作为主的单位,第1部为作战,第2部为情报,第3部为运输通讯,第4部为战史(战争末期重设的为编制)。

参谋本部具有代表性的任务是陆军的战争指导,因此担当这一职责的第1部往往通称为作战部。在它下面以作战为主要事务的是第3课(中国事变爆发时)或第2课(1937年11月以后至战争结束),一般也通称为作战课。以编纂《大东亚战争全史》闻名的服部卓四郎大佐,就是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作战课长,在转任一段时期的陆军大臣秘书后,1944年再次担任了这个职务。在参谋本部中,课这一级是极其重要的组织,但是以战争指导为主要任务的实际单位,其组织形式却是变化多端。在中国事变爆发时是第1部的第2课,可是一段时间后又改为缩编为课之下的班,1940年11月新设立直属于参谋总长的第20班;进入太平洋战争后,1942年2月又改为第1部第15课;1943年10月再次成为直属于参谋总长的第20班;1945年4月新设第4部,这时负责战争指导的第12课又转到这个部之下,直到战争结束。与参谋本部这种复杂的变化相比,军令部的组织要简单得多。
参谋本部的办公地点和陆军省一样,原来是在三宅坂,太平洋战争前夕和陆军省同时迁移到市谷。

中国事变爆发是参谋总长是闲院宫载仁亲王。1940年10月改由杉山元接任。进入太平洋战争后,又是首相、又兼陆相的东条英机在1944年2月撤换杉山,自己兼任参谋总长。 这一措施虽然是基于企图避免国家政治与军事统帅并列容易发生裂痕的弊病,但是这种集大权于一身的做法,遭致了陆军内外的众多批评。

马里亚纳海战后,战况急剧趋于不利。根据宫内大臣与总长应分离的明确指示,1944年7月18日,梅津美治郎就任新的参谋总长。不久以后就发生了政变,东条英机内阁垮台。梅津担任这一职务一直到战争结束。

参谋本部和陆军省意见相左的事例很多,在中国事变时,比如当1938年12月攻下南京后,关于与蒋介石和谈的条件就有矛盾;太平洋战争中从1943年秋到当年年底,为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征集船只以及撤退的问题,也是意见尖锐对立。

一般来说,重视作战的参谋本部要比注重战备的陆军省态度更为强硬,但有必要提醒读者,在攻下南京后的和平条件上,以参谋次长多田骏为首的参谋本部的意见却是比较理性、稳健的。

教育总监部:

教育总监部的组织在明治以后有很大的变动,其骨架是由负责普通教育的本部和负责各兵种教育的各兵种监部组成。 中国事变爆发时,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的兵种监部,太平洋战争前夕废除了骑兵监部,并在战争中增设了化学兵、通讯兵两监部。
教育总监在陆军内部的影响不很大,对于形成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就更小。

海军的中央机构

和陆军比较,海军的中央机构有很大不同。除了教育机构全部都处在海军大臣控制之下以外,相对于海军省,历史上统帅部的地位也相当低。这可以看出日本海军以英国海军模式建军的痕迹。不过在发展中,海军的中央机构也逐渐受到强大的陆军风气的影响,逐步接近于陆军的形式。

海军省与海军统帅部的关系,在1933年海军军令部转变为军令部后,几乎如同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关系。海军省与军令部的具体交涉业务处理原则是按照“省部互涉事务规程”来划分的。

海军省:

如上所述海军省是1873年成立的,中国事变爆发时组织机构是在海军大臣及其次官之下设有:大臣官房与军务、人事、教育、军需、医务、经理、建筑、法务8个局。海军省教育局几乎担当了全部的陆军教育总监部的职责。

从中国事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最大的组织机构的变化是在1940年11月新设置了兵备局。这是因为军务局所负责的军备、军政、出师准备、军需工业动员、运输、通讯等等任务实在是过于繁重,所以为减轻其负担,将全盘统制国防政策、军备、军政规划以外的工作都移交给新的兵备局。

陆军省的兵务局是在中国事变前不久的1936年8月新设置的,海军兵备局与之相比,职责的系统之处很多。在太平洋战争前夕设置海军省兵备局,可以看作是海军机构追随陆军的事例之一。

陆军省的核心是军务局的军事课和军务课,海军省内相当于军事课的应该是海军省军务局的第1课,相当于军务课的应该是军务局第2课,但是海军省却将这些职责全部交由第1课来处理。因此从组织层面上来说,海军比陆军更合理。

海军省建筑局于1941年8月设置了海军设施本部的同时被废除,兵备局也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2月废除,其任务分散于军务局及人事局。

海军省的诞生地是德川幕府海军发祥地的筑地,以后转移到东京的芝公园内。日清战争时转移到霞关,一直到解散不再搬迁。

中国事变爆发时海军大臣是米内光政,以后依次是吉田善吾、及川古志郎、岛田繁太郎,进入太平洋战争后,在东条内阁结束时任命了野村直邦(从委任状下达到提出辞呈仅十多个小时),以后又不得不将预备役恢复现役的米内光政来担任大臣,直到海军省被取消。

海军大臣在海军内部有强大的权限,即使在组织层面上提升了军令部的地位后,海军大臣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权威。米内光政很好地统一了海军内部,在国家完全崩溃前提出结束战争的主张,不能不说是与对于海军的统御能力有关。不过历史学家在评论米内时,也有人对于米内在中国事变爆发时未能阻止扩大事态而持有批判的态度。

军令部:

海军军令部开始于1894年5月,而军令部正式设置是在1933年10月1日(军令部令,军令海字第5号,同年9月26日制定)。

中国事变爆发时,军令部总长与次长之下,设有第1部,第2部,第3部,第4部。部的组织到战争结束时未见改动。可以将第1部职责视为是作战,第2部军备,第3部情报,第4部通信。在很多历史书中就直接将第1、第3、第4部通称为作战部、情报部、通信部。

可以称之为作战课的是军令部第1部的第1课,这个课是军令部的核心,有名的富冈定俊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是这个课的课长,在战争结束时升任作战部长。

战争指导是集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一切要素的综合筹划,参谋本部担负这一职责的机构几经变化,而与之相反的是,军令部的这一组织单位则始终如一的是由与第1部第1课长平级的军令部直属部员来组成,由第1部部长领导。

海军军令部或军令部在海军省迁移到霞关后,就一直在同一场所。

自军令部设置后,军令部总长一职就由伏见宫博恭亲王担任,任期长达7年多。太平洋战争中首先是由永野修身因伏见宫生病而接替其位置。1944年2月,岛田繁太郎仿效东条英机兼任这一职务。东条内阁垮台后,及川古志郎、丰田副武先后接任。丰田在战争结束时对于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态度与陆军大臣阿南、参谋总长梅津相同,站在了与海军大臣米内对立的立场上。但后来圣断下达后,在米内的权威之下,海军除了厚木航空队出现抗命事件外,海军总的来说是相当平静的。

历代的海军的军令部职员,都有羡慕权势很大的陆军参谋本部的倾向。这种情感是扩大海军统帅部权力的动力之一。在中国事变以前,海军统帅部的组织就已追随陆军。

海军统帅部与海军省发生对立的显著事例是1930年围绕第一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而爆发的“干预统帅权”的风潮。对于发动太平洋战争,海军省除了部分人员外,普遍是比较消极的,相反军令部的态度则普遍是积极的。这或许也是各自担当的职责不同的缘故。

陆军部队

陆军部队虽然也有作为战略单位的“独立混成旅团”,但原则上是以师团为战略部队单位。师团以上的大部队为“军”,以及更上一级的“方面军”,在这之上的还有所谓的“总军”。师团与军一般都有编号,而总军一般给予特定的名称。

中国事变以前,在国内没有师团以上规模的部队。在满州方面有在大正时代形成的“关东军”,在华北方面有明治时代形成的“中国驻屯军”,在朝鲜有“朝鲜军”,在台湾有“台湾军”。

中国事变爆发后,中国驻屯军改编为“华北方面军”,派遣到上海的部队不久就发展为“华中派遣军”——“华中方面军”,这些部队后来在1939年9月统一于“中国派遣军”之下。

1940年2月新编“华南方面军”。1938年7月在内蒙新设“驻蒙军”,不久归并入华北方面军。

在国内,从1940年8月开始,到当年年底编成“东部军”、“中部军”、“西部军”、“北部军”,这些部队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又置于统一的“防卫总司令部”的指挥之下。

太平洋战争前夕,1941年1月为攻占南洋地区新编成了“南方军”。这些部队开战时是由4个军组成,以后迅速形成巨大的兵力集成,有“缅甸方面军”等几个方面军组成。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拉包尔作战的第8方面军由于南方军指挥困难而直属于大本营。

眼看着就要进行“本土决战”的1945年4月,解散了防卫总司令部,编成了新的“第一总军”(司令部位于东京,下辖3个方面军),“第二总军”(司令部位于广岛,下辖2个方面军),“航空总军”(司令部位于东京,由4个航空军以外的部队组成)。此时又将台湾军改称“第10方面军”,朝鲜军改称“第17方面军”。北海道原北部军则编为“第5方面军”,与总军有别。

战争结束后,这些空前规模的大部队自然完全消失了。

海军部队

海军部队从事外洋作战的部队以舰艇为核心编成舰队。战时将大部分舰队都编入“联合舰队”,接受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一元化指挥。但在中国事变中编成与联合舰队并列的“中国方面舰队”。太平洋战争中则又编成“海上护卫总司令部部队”。

从事本土防卫内线作战的是“镇守府部队”与“要塞部部队”。要塞部队是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前由原来的“警卫府部队”升格而成的。
以下简略介绍海军部队变迁的情况。

中国事变爆发时,联合舰队由第一舰队(以战列舰为核心)和第二舰队(以重巡洋舰为核心)组成。在中国方面,由一些老式舰船组成了第三舰队。在国内有横须贺、吴、佐世保3个镇守府部队,和大凑、舞鹤、镇海、马公、旅顺5个要塞部队(1939年11月舞鹤升格为镇守府)。

随着事态的扩大,在中国方面新编成了第四舰队。1937年10月,将第三、第四舰队统编为中国方面舰队。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平级并列。联合舰队没有陷入战事,得以进行积极的训练。

进入太平洋战争时,联合舰队由第一舰队(战列舰为核心)、第二舰队(重巡洋舰为核心)、第三舰队(菲律宾方面)、第四舰队(南洋方面)、第五舰队(东北方面)、第六舰队(潜艇为核心),以及第一航空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为核心)、第十一航空部队(以陆基飞机为核心)、南遣舰队(印度支那方面),共9个部队组成。中国方面舰队由第一(华中方面)、第二(华南方面)、第三(华北方面)这3个支遣舰队,以及海南警卫府部队组成。

在国内,除了上述的4个镇守府部队外,还有在开战前夜新设的大阪、大凑、镇海、马公、旅顺5个警卫府部队(战时废除旅顺警卫部队,马公警卫府部队改称高雄警卫府部队)。

联合舰队的编制在战时变化很大,举其大者,作为2个舰队以上的编制有拉包尔方面的“东南方面舰队”;以千岛和北海道为中心的“东北方面舰队”;南方占领地区的“西南方面舰队”;作为决战部队的“第一机动舰队”;以及在战争末期以新加坡为中心的“第十方面舰队”。

“海上护卫总司令部部队”是1943年11月新编成的,与专门进行决战的联合舰队不同,该部队是专门为保卫船舶运输不受敌方潜艇攻击而成立的,由护卫舰艇以及飞机组成。司令部位于东京。

至战争末期,已无所谓外洋作战和内线作战之分,有必要组织指挥全部海军的司令部,1945年4月设置了海军舰队司令部,在美国这个机构的指挥官是由海军参谋长兼任的,而日本的这个指挥位置仍然是专设的“海军总司令长官兼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当时将这个总司令部设在了神奈川县的日吉。

小结

显而易见的是,现代的国防必须将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以及军队的指挥进行全面的通盘考虑。然而,日本陆海军的中央机构不要说在明治时代,就是在昭和时代也是统帅部的发言权过大,统帅部甚至往往可以牵着政府走。这个缺陷已是历史的定论。

同时,要以分散的中央机构来决定军队的意志,也是极其困难。即使是仅仅确定作战的指导方针也要由陆军省的军务局军务课、海军省的军务局第2课、参谋本部第20班(有时是第1部的第15课、第4部的第12课)、军令部直属部员这样4个单位开始协调,还必须征得陆海军两大臣、两统帅部长的同意。到了形成方案,又要经过政府其他部局的调整。与美国总统、英国及苏联的总理、德国总统等对于战争指导能够发出强有力的指挥力量相比,日本陆海军的中央机构是非常奇特的。

从陆海军的部队来看,其编制也基本上是各管各的,分别组成的陆海军在实行作战时就要依靠相互的协调。在现代战争中陆海空力量必须是统一发挥的,所以日本的这种编制显然也是落后于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