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直隶提督叶志超,甲午战争中为何会成为逃跑将军

中日甲午战争中,朝鲜清军主帅叶志超的表现历来被人诟病,放弃平壤,狂奔500里,让他得到了”逃跑将军“的称呼。

仗打输了,身为军队统帅必然难辞其咎,不过叶志超既然这么蹩脚,朝廷怎么会让他当到从一品的直隶提督这样的高级武官,李鸿章又怎么会让他指挥在朝的各路清军,叶志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叶大呆子

叶志超是合肥肥西人,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由舅父收养。

孤儿叶志超没有财力也没有人脉,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叶志超也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敢卖命,从参加团练开始到加入淮军,从20多岁打仗,打到40多岁,二十几年仗打下来,先后同太平军、东捻、西捻作战,作战不要命的叶志超除了博得了“叶大呆子”的浑名,还因功晋升为直隶正定镇总兵。光绪十五年,又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

成为将领的叶志超表现也不差,光绪十七年,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教民起义,叶志超率军镇压,表现得一如既往应用,不到一月就平定叛军,擒获首领,又得到赏穿黄马褂的荣誉。

截止光绪二十年前,叶大呆子叶志超作为军人,表现堪称完美,直隶提督即是对他的褒奖。

逃跑将军

光绪二十年,朝鲜局势不稳,东学党起义爆发,这正为一直觊觎朝鲜的日本提供了机会,清廷派叶志超率军作为第一波入朝的军队。7月29日日,日本向清军进攻,叶志超所部先在牙山被击败,随后退守平壤,在日军攻击下,叶志超弃守平壤,连夜撤退,却又中了日军埋伏,在路上损失惨重。平壤之战失败,清军被赶回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叶志超由此被冠以“逃跑将军”的称号,并被朝廷治罪。

纵观叶志超的发迹,是从枪林弹雨中晋升上来的,如果真是贪生怕死之辈,清廷和李鸿章等上层不可能把他放到那样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他统帅在朝军队。

那么,叶志超为什么要逃跑呢?

因为这场仗,实在是打不赢。

清军和日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清军的制度,沿用的还是明朝时期戚家军的编制,以“营”为最大建制,步兵一营有400-800人,骑兵和炮兵一营是100-300人,所以我们看晚晴的战史,动辄就是几十个营几十个营的往上调,其实也就万把人而已。建制过小带来的缺点是什么呢,是指挥混乱,统共万把人的军队,除了营就没有再上一级的编制,战场指挥官要同时协调指挥几十个营的兵力,难度可想而知,营级单位往往只能各自为战,近代战争的指挥系统,在清军那里,还是个传说,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战斗力的低下。

在日本陆军那里,这个问题早已被解决,日本以师团为战斗单位,师团下有旅团,旅团下又有大队,层级分明,一个师团12000多人,相当于中国陆军几十个营级单位,战时两到三个师团组成军级战斗单位,一个军的兵力3-5万人。这样的编制好不好,看看它被一直沿用到二战就知道。

此外还有近代化的后勤供应、医疗卫生等保障制度,对于清军更是闻所未闻,简单来说,清军就是自己保障自己,粮食自己运,受伤自己扛,虽然武器是近代的,其他方面还停留在中世纪。

在退守平壤之前,叶志超、左宝贵所部3500多人,已经在牙山跟日军混成旅团的3000多人交过战,结果是在成欢设置好阵地,以逸待劳的清军被日军轻松击溃,日军只损失了几十人,清军伤亡在200上下,战斗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那么在平壤之战前,城内的情形又是怎么样呢?

朝鲜局势吃紧,清廷调派奉军左宝贵部,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的奉天练军盛字营和部分吉林练军,这些部队总计29营入朝,人数13000多人,史上称为四大军入朝。

入朝的四大军加上叶志超退到平壤的部队,清军人数达到了16000多人。

日军兵力是多少呢?

日军攻击平壤的部队是陆军第五师团和混成第九旅团,总兵力也是16000多人。

从之前的战斗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日军战斗力大大强于清军,在人数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清军注定无法取胜。

除了人数不占优势,清军面对的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供应不上。

一是弹药不足。

平壤之战从9月12日起在外围的小规模接触到15日两军的高强度战斗,到15日战斗暂时结束,清军已经消耗了手中全部的弹药基数,库存的弹药已经不足以再支持一天15日那样的高强度消耗,没有弹药,枪支就成了烧火棍,无法抵抗日军的进攻。

有人说,日军占领平壤后,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仔细看一下,所谓的大量弹药其实是夸大其词。

日军缴获的弹药清单是:75毫米克虏伯炮18门,炮弹516发,小炮13门,炮弹209发,加特林机关炮4门,炮弹117发,此外若干枪支和子弹。

从重武器的缴获上,就可以看出城中缺弹的窘境,众所周知的加特林,是高射速重武器,它的射速是350发/分钟,117发机关炮弹,连半分钟的弹药储备都不够,炮手再节约,它也撑不了日军一波冲锋。

其他轻重武器也与此类似。

二是粮草不足。

清军的物资运送,原本主要依靠海运,但是丰岛海战后,海路运输风险巨增(当时黄海海战还没发生),日本军舰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清军的海上运输线,所以海运几乎被放弃,被压缩到仅仅从旅顺到营口短短的一段。

粮食并不是没有,而是大量积压在朝鲜义州,无法供应上来。平壤城内的军队只得自己筹粮,可是当时平壤总共只有两万多居民,而驻扎的清军就达到了16000多人,靠自筹怎么也无法保证粮草充足。

打到15日,清军储存的粮食仅够维持3-5天,没有粮食,军队立马崩溃,还谈什么打仗。

在15日激战之后,牡丹台、玄武门等要地相继失守,大将左宝贵阵亡。如果再继续坚守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平壤失守,清军彻底崩溃,全军覆没,或死或降。如果是这样,叶志超罪责更大。

权衡利弊之下,叶志超做出了撤守平壤的决定,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召集全体将领召开会议后得出的结果。

撤守平壤的决议做出了,不过在如何撤上,叶志超却犯了大错。

15日下午,他派人给日军指挥官送信,宣称清军将放弃平壤,第二天一早就开城,他将带领军队撤离,将平壤城交给日军。

这是叶志超玩的障眼法,因为交城意味着投降,虽然能保证部队的人身安全,不过需要缴械。一旦缴械投降,清军就算平安回到国内,叶志超也必将受到严厉惩处。他的打算,是先麻痹日军,等到15日夜晚就暗度陈仓,将军队连夜撤离。

可惜,叶志超的计谋,被日军指挥官看破,他下令日军在路上设下埋伏,伏击了撤退的清军。

当夜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如同惊弓之鸟的清军在撤退路上突然遭到日军截杀,一触即溃,损失超过4000人,比白天在战场上激战遭受的损失还大,被清廷寄予厚望的这支清军精锐,已经溃不成军。

平壤之战,无论清军是选择继续坚守还是撤退,失败都不可避免,相比较之下,小院认为如果能把部队带回去,保存实力,要优于死守孤城,全军覆没。

不过,对于清军在撤退中遭受的损失,叶志超显然要负主要责任。

往小里看,叶志超只是一个将领,能做的只有打仗,平壤失守是必然的事,把朝鲜失陷的主要罪责推到他一个人头上,未免有失公允。

往大了说,甲午战争失败,原因起自清朝政府上层,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无视清军与日军的战斗力差距,又不做好战争准备,最终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