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袁世凯为什么都曾抛弃自己的恩人

1
袁世凯早在小站练兵初期,实际上就已经跟义和团发生关系了,有件事最足以说明袁世凯是怎样一个人。

1895年,也就是旧历乙末年冬,袁世凯曾在兵营里养过一位大法师,这个人是他特意从提督程文炳那里要来的。

而袁世凯要他的原因,却是因为这位大法师自称会念符咒,刀枪不入。

袁世凯对此却是做过实验的,他先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实验,然后又曾召集众将官一起实验。

一声枪响之后,大法师果然毫发无损,当时袁世凯全军上下都曾惊呼大法师为神人,争相传颂,而袁世凯本人,自然也曾高兴地合不拢嘴,一再许诺一定将此事据实上奏,为大法师求赏恩爵。

然而袁世凯之后有没有上奏呢?没有。他就是再之后也没有。他袁某人才没那么傻呢!

袁世凯跟他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当然也有迷信的一面,但是他的迷信却不会到了特别荒唐的地步。

他早年的确是很相信符咒一类的东西的,那时候他的书房里,符咒、相书之类的东西可真不少,但是随着他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这些东西就逐渐销声匿迹,至少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就是单纯讲头脑,袁世凯肯定也决不会允许自己将命运完全建立在这种东西之上。

——袁世凯那枪膛里可是没装子弹啊,这算是什么“实”?他难道会不怕弄得动静太大,大法师惊动上层,到时候来一个实弹射击,弄他自己下不来台,甚至弄个欺君之罪吗?

袁世凯其实是早就知道大法师没这个能力的,那么他那时候为什么还非要这么做呢?他为什么明明知道,却还会宁愿信,故意信,甚至还非要部下信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时候的袁世凯地位还不十分巩固,难处也多,他是太需要借用多种方法去进取,去巩固成果,去增加他自己和新建陆军的筹码了啊。

他这样一个人,岂能不知当时的风向?岂能不知慈禧和满清权贵都是些什么东西,都好哪口?岂能不娴熟于那些政客手段、帝王心术?

袁世凯的迷信,在更多时候,本都是拿来愚弄属下,欺骗士兵,蒙蔽引动那些毫无识见的满清权贵的,而甲午战后,朝廷国人既然都深恨洋人,都深痛国力疲弱,都在想设法报仇雪恨,就连慈禧和满清权贵都曾把希望寄托在义和团身上,那么这一切自然就会使袁世凯去玩弄那些糊弄人的勾当,以求下安众心,自高信力,以求上迎意旨,邀名取宠。

然而这事到此,却还没有完。

2

袁世凯在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很快就攫得了山东巡抚之职,他起初顺应朝廷意旨,跟义和团仍旧是相当配合的,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变脸了。

任谁也难以想到,袁世凯当初是以大法师为迎合筹码的,而这一次,他却又要用大法师作为变脸的开端了。

那天袁世凯忽然召集文武官员、省城头脸人物,又要拿大法师来实验了——大家当时都只当袁世凯这是为了向山东父老再次证明大法师的灵验,所以纷纷到场。

那天大法师一到场,官员中忽然就有人提议,此事应该请人担保,立生死状,以便死伤无涉才是——这个提议显得十分恰当,所以大家随之也纷纷点头。

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于是等袁世凯立刻派人从军中为大法师找了一个同乡并远亲,签字画押之后,好戏就开场了。

袁世凯一声令下,三十名士兵随即举枪散开,同时向大法师射去——

啊呀,大法师不是很灵验的吗?他这次怎么应声而倒了呢?众人一脸惊异,面面相觑,可是袁世凯却在那笑,说,这不可能,这肯定是使诈,派人看看去。

袁世凯派人去看,那人果然报告,说,没事,眼睛还睁着呢,还在笑。众人这才大大吁了一口气。

可是你玩玩就行了啊,怎么这好大一会儿还是不肯起来,不肯过来呢?众人又看袁世凯,袁世凯于是又打发人去看。

然而去看的人这一次却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他仅看一眼,就咋呼起来,坏了,大法师嘴角流血了。

不能啊?袁世凯很诧异,他赶紧自己跑了过去,掀开大法师的衣袍来看。

啊?!大法师这胸口怎么这么多洞呢?一二三四五六七,乖乖,居然是十七个洞!袁世凯又诧异。

大法师真正是气绝身亡了,围观的官员乡绅看了一会儿,都相顾哂笑,纷纷散去,可是袁世凯,他还在那诧异,真死了啊!不能啊?

袁世凯此事一度曾被清人传为笑谈,人们都说袁世凯被人愚弄,是个糊涂蛋,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袁世凯,是从来只欺人而不欺己的。

他这次装子弹了嘛,他怎么会不知道!

3

袁世凯却就是从这之后,开始变道而行,开始屠杀义和团的。

义和团全是些骗子呢,不但骗你们,也骗我,靠他们顶个屁用!

义和团决不是刀枪不入,所以朝廷和地方就决不该支持他们,依靠他们,所以我杀他们就是对的,就是情有可原,所以弟兄们也决不必害怕,大家跟着我干就是了。

众所周知,袁世凯当年若非在义和团之乱中,不受乱命,举措得当,内拒义和团,外保洋鬼子,是不得以远见宏识称名于世,外得洋人推崇,内得慈禧依赖,于满目疮痍之际,凭借大好名声和硕果仅存的新建陆军一跃成为疆臣大吏之首的;

义和团运动于袁世凯的一生自然重要无比,可是既然是同样的朝廷意旨,袁世凯为什么会在起初逢迎,而在其后抗拒呢?他又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而不是其他时候呢?他为什么会转变?他那所谓的远见卓识到底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却就要说到一个人了,袁世凯的这一重大转变,其实全赖于这个人的苦苦劝谏。

此人,却是来自湖北江夏,娴熟洋务,识见不凡,表字绍五的候补道员徐抚辰。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徐抚辰当时在袁世凯的巡抚衙门主办洋务文案,深得袁世凯器重、依赖,那时候巡抚府凡是有关洋人的案件事无巨细,都是必须经过他手,才能办理的,所以有一天当徐抚辰发现一件事情不对时,他就觉得诧异,赶紧找袁世凯去了。

徐抚辰当时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袁世凯,这一次不但会将一道朝廷仇视洋人,奖励义和团焚烧教堂的诏令,不经他过目,不与他商量,就只管向全省各州县发出去了,而且还能对他的话完全置之不理。

徐抚辰当时一问明情况,立刻表示反对,说,此是乱命,万不可从,否则国破家亡,我公何以自了?然而袁世凯却摇摇头,说诏令已经发出,不必再说了,立刻就端茶送客。

袁世凯其时当然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很对,徐抚辰完全是危言耸听。

袁世凯机警过人,头脑过人,向来有准确判断时势利害之能,他是太明了朝廷局势,太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他的性格也近于赌徒的性格,甘于冒险,一旦认为判断正确,必然全力以赴。

他更懂得权术,尤其懂得为官之人必须仰仗上司鼻息生存,奉承上司意旨而动,而他最大的上司,最能决定他命运的人当然就是慈禧。

国是一人之国,慈禧就是这个国家的主宰,朝旨代表的既然是慈禧的意思,慈禧既然非这么做,那么你想,此事对于袁世凯来说,岂可能还有什么异议可讲?

做官之人,最要紧的是不能立场不明,站错队,自绝于前途,当时慈禧为洋人阻拦她废光绪立大阿哥之事已与洋人势同水火,再也忍耐不下,而朝中最有权势最迷信义和团的满族权贵也已掌握了大势,那么你想,此时的袁世凯要保身立命,飞黄腾达,他又岂可能不立马就站到这个立场上来?

袁世凯即因此不能听从徐抚辰的劝告,怎么劝都不听,结果这事就终于惹得徐抚辰生气,一怒之下回房打起行囊,扬长而去了。

徐抚辰这去,首先在忠言逆耳,计不得用,幕僚便不宜久留,其次在避祸,其三,这就可能是谋士的一种要挟、促动策略了;古时文人遇到此等事时多是照此办理,于是毫无例外,徐抚辰临去之时也给袁世凯留了一封书信。

徐抚辰在他的信中却是如此说的:“世界列强,英、俄、法、德、美、奥、义、日本八国也,今以中国战败之后,无兵,无械,无饷,徒恃奸民邪教,手执大刀,杀洋人,焚教堂,围使馆,口念邪咒,不用枪弹,大刀一挥,洋人倒地,有此理乎?古人以一服八,传为谬说。今真以一国弱昧,而服八国明强,洋人能不联合兵队,以陷中国?决不坐视在中国之各国外人任团匪残杀而不问也。我公明知朝廷因戊戌政变,外人保护康、梁,反对大阿哥,触皇太后之怒,端亲王等乃以团匪进,不用枪炮,而用符咒,能制各国军械死命。大学士徐荫轩言,外国有你的格林炮,中国有我的红灯照,亦我公前日所闻也。我公能不遵行乱命,逐团匪于山东境界之外,将来外兵涌至,北京沦陷,皇太后、皇上出走,或有不幸,我公以反对义和团之故,犹可尽旋乾转坤之忠心。如随波逐流,我公一身功名消灭,且恐未能保其身家也。”

此事以结果观之,徐抚辰所见无不精到精辟,料事如神,简直就是一位巨眼英雄,也难怪此信能够传颂一时。

袁世凯是何等人物?

袁世凯决断、果敢、甘于冒险,但他又是诡计多端,善于变化的。诡计虽是贬义,但它却终须明见洞察,有过人的智慧才行;

袁世凯自甲午年告别朝鲜,就意味着青年时代,热血时代,启蒙时代的结束,开始向一个真正的政客迈进了;而政客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重利轻义,视变为常——

所以袁世凯一见到徐抚辰的信,立刻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立即就命人追回徐抚辰,向他当面谢过,同时紧急派出六百里,八百里派单,飞骑分道将檄文追回,从此改变宗旨,驱赶义和团,保护各国洋人去了。

4

毫无疑问,袁世凯当初如果不变其道,一意孤行,照此办理下去,以他雷厉风行、冒尖出头的风格,他是一定会做出什么大事来的。

那么当八国联军打进来之后,他会不会跟毓贤等亲义和团之流被八国同时列为祸首,而死于非命;事件平息之后,他还会不会有幸荣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有幸表现出那样一些作为,有幸在辛亥革命时成为各方唯一推崇的关键人物,这就大可怀疑了。

如此,徐抚辰于袁世凯功莫大焉,他立此大功怎可以不给予至高褒赏?他这等见识无双之士怎可以不倚为肱骨?袁世凯对他怎可以不敬重、感激、重用?然而奇怪的是,徐抚辰庚子年成就了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在尘埃落地,境遇非常之后,却很快就把他丢到一边了。

徐抚辰后面居然不但没有得到袁世凯重用,反而日渐疏远,一生不得逞志,直落得个默默无闻而终。

知恩图报,这是古训,是正确的为人之道,而政治家们出于现实需要,出于权术的运用,就更加深谙恩威之效;

袁世凯号为知人,权术上也有类似曹操一般的表现,他这方面的成就,只需要看看他归隐之后北洋各将领始终不移其志即可明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袁世凯,他何以就不能同样对待徐抚辰呢?照理说徐抚辰不但于他有恩有功有劳,其见识能力也比北洋大多数将领强多了啊,袁世凯为什么就非要疏远他呢?

清人关于曾国藩当年之事的解释,或许能够揭开这个谜底。

曾国藩当年被石达开所败,为免受辱,曾狼狈投水,幸得手下相救,才得重生。此自是再生之恩,足当涌泉相报,然而同样奇怪的是,曾国藩其后却竟对恩人寸功未录。

清人即因此说道:曾氏但以公私分明惑人,其实真正的原因,无非是不想自己的狼狈耻辱之态,自己最不愿意示于人的一面越发彰显,为人所知罢了。

你的功劳是建立在我的耻辱之上的,我最不好的一面你最清楚,我好多事你都知道,我的大功在你,有你我便如芒刺在背,彰显你之美便等于彰显我之丑,这怎么可以?

奶奶的,原来这只是因为,你看到的知道的太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