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治台:十大建设,跨越重工业化
文:战争艺术001
2018年蒋经国逝世30周年时,台湾地区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评价过去台湾卸任的6位领导人蒋介石、严家淦、蒋经国、李、陈、马,谁对台湾的贡献最大?
结果显示,53.3%的民众认为,蒋经国贡献最大,13.7%的人认为是李, 9.4%的人认为是蒋介石。
更神奇的是,这次民调数据还显示,蒋经国不分政党与地区,不分男女老幼,都获得高度肯定,包括自认泛绿的民众中,也获得44%的支持,远超其他5人。
蒋经国对台湾有哪些贡献,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同?
一言以蔽之,经济建设和政治解禁。
落后国家或地区,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即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蒋经国治台16年,大搞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晚年解除戒严,为接班人推动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他是台湾地区政治、经济转型最关键的人物。
蒋经国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大建设”——这也是台湾经济腾飞的关键性大手笔。
01
先简单回顾一下战后台湾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特任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负责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陈仪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力不亚于日治时期的日本总督。
执掌台湾期间,陈仪一手遮天,手下人马也无法无天,各种骚操作,比日本人统治还垃圾,引得台湾本土人侧目,终于在1947年酿成了“二二八事件”。
事后,蒋介石将陈仪免职,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改组为台湾省政府,以魏道明为省主席,收拾陈仪留下来的烂摊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魏明道稳定了政治局面。
不过,此时国民党在大陆的战争已经无可挽救,蒋介石为了留条后路,于1948年底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
陈诚,虽然打仗不行,但有杀伐决断的果敢,也有从善如流的气度,更难得的是清廉自律。陈诚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住局面,保持台湾安定。
他规定大陆民众撤到台湾必须凭“入台证”才准入境,军队撤到台湾必须缴械才能上岸。1949年5月20日,解放军打到长江以南后,他又宣布台湾戒严——直到1987年7月蒋经国宣布解除,这个戒严令持续了38年。
这一系列“防火墙”措施,避免了国民党在大陆崩溃的混乱局面蔓延到台湾。
蒋介石退到台湾后,把“确保台湾,准备反攻”作为施政总目标。然而谁都明白,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反攻就是一句口嗨。
此前,为了支援战争,当局将大量稻米运往大陆作为军粮,以致台湾米价飞涨,又将樟脑、火柴、烟酒、盐、糖等物资纳入政府专卖,导致大批民间企业破产。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台湾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除此之外,大量军队和逃难平民涌入岛上,使得台湾经济雪上加霜,滥发纸币、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些末路征兆,又出现在了台湾。这时候谈反攻,简直是笑话。
不是带走了很多黄金吗?
的确,蒋介石一共带了450万两黄金去台湾,这批黄金大致有三个用途,一是作为发行新台币的准备金,稳定金融;二是维持80万国军的军费以及应对解放军渡海作战;三是维持100万公教人员和难民的生活所需。
保守估计,这批黄金只能支撑2年。
不过,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美援又来了——1年约1亿美元,连续给了15年,占这一时期台湾进口总金额的40%,这对国民党化解危机、稳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
然而,不管是黄金还是美元,都是不可持续的,自己没有造血功能,迟早玩完。
02
有鉴于此,陈诚(先任台湾省主席,后任“行政院长”)主导了三大新政振兴台湾经济,这三大新政分别是:台币改革,土地改革,扶持民营企业。
台币改革,就是台币不再与金圆券挂钩,直接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
旧台币4万元兑换新台币1元,新台币5元折合1美元,以80万两黄金(大陆带来的黄金)做准备金,新台币可直接兑换黄金,信用杠杠滴。
土地改革,一是“三七五减租”,规定地主收地租,不得超过总收成的37.5%。
二是“公地放领”,将政府持有的公家土地发给佃农,价格是土地主要作物年收成的2.5倍,分期10年偿还。
三是“耕者有其田”,地主最多只能保留水田3甲、旱田6甲(1甲约等于14.55亩)。超出的土地由政府有偿征收,但不给现金,7成用实物债券分10年偿还,3成用公司股票一次性付清。
政府征收的土地,发放给佃农和自耕农,发放条件和“公地放领”一样。
扶持民营企业,这个不解释。
陈诚的三大新政,币制改革稳定了金融秩序,摆脱了通货膨胀,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扶持民营业企业增加了就业率,改善了民生。
这些成就,帮助国民党在台湾站稳了脚跟,也使台湾经济走上了正轨,为之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制定了“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集中精力发展农业,通过四个四年计划,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通过出口农产品赚取了大量外汇,为发展轻工业积累了资金。
台湾当局还利用廉价劳动力和比较优势,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即进口原材料——加工出口的模式,发展如纺织业、食品加工、橡胶制品以及日用百货等。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能带动就业,解决民生,积累外汇。
当时,政府严格控制消费品生产/进口的投入(连苹果进口都实行管制,只有富人才吃得起),使每一分钱都成为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以牺牲民众生活水平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963年,台湾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1973年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农业就业人口,完成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03
1963年陈诚辞去“行政院”院长兼职,严家淦接任,1972年严家淦请辞“行政院”院长兼职,羽翼丰满的蒋经国接任“行政院长”院长。
台湾正式进入蒋经国时代。
此时蒋介石虽然还活着,但已86岁高龄,年老体衰,具体政务都交给了蒋经国,所以1972年至1988年这16年,可视为蒋经国主政台湾的时代。
蒋经国上台时,经过一二十年快速发展,台湾产业模式遇到了瓶颈,经济发展出现了困难。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为了报复西方世界支持以色列,大幅度提升石油价格,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很多国家能源短缺,物价波动,外汇枯竭,赤字扩大,国家几近破产。
当时,为了节省能源,日本政府要求公务员穿短袖衬衫上班,韩国总统朴正熙撤了青瓦台的空调,摇起了扇子。
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台湾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油价上涨使台湾物价上涨22.9%,通货膨胀涨到40.6%,经济增长率也从1973年的12.8%陡降到了次年的1.1%,创历史新低。
经济危机又刺激了贸易保护主义,欧美经济大国为保护本国经济,大打贸易战,对输往本国的商品,设置各种障碍,贸易摩擦激增,这极大地打击了台湾的出口型经济。而且,台湾重工业落后,钢铁、石化等产品严重依赖美国、日本,在贸易战中受制于人,损失很大。
另一方面,韩国、新加坡、香港,以及后起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先后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彼此之间激烈竞争,形成了严重内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的工、农、商、贸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但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却基本上还是20年前的样子,坏了就修修补补,没有搞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一到枯水期就限电,机动车辆增加几十倍,道路长度却只增加了7%,港口排满了等待装卸货物的船舶,且等待时间一年比一年长。城市化迅速发展,住宅、水、电、气、暖等设施也跟不上。
最后,当时的世界政治局势变动,也对台湾经济非常不利。
先是1971年被联合国逐出,之后1972年中美和解,中日建交,台湾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被极大地挤压,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干扰,而退出关贸总协定,又削弱了台湾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人们对前途很迷茫,人心惶惶,亚细亚孤儿似乎正在被世界抛弃。
尽管“经济部长”孙运璿和“财政部长”李国鼎(尹仲容、李国鼎、孙运璿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三杰”),采取了各种经济和财政手段,来应对经济危机,但这些措施都属于守势作为,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经济低迷。
种种现象显示,台湾经济到了转折点,需要一场进攻性的大变革,来实现产业升级,实现脱胎换骨,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
04
1973年12月,蒋经国在国民大会宣布:将以五年为期,克服万难,加速完成南北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中正国际机场、台中港、苏澳港、大钢铁厂、大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等九项建设。
第二年,又加上了兴建核能发电厂,这些项目被统称为“十大建设”。
十大建设中, 6项是交通建设,3项是重工业,1项是能源,这其实是台湾版的重工业五年计划。蒋经国认为它不仅能带动就业,扩大内需,更能改善工业结构,奠定台湾重工业的基础,将台湾带入工业化时代。
这个雄心万丈的庞大发展计划,初步估计需要投资美金50亿以上,即1974至1978年间平均每年10亿美金。
5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台湾年度财政支出的2.5倍。再举例子,1966年到1972年,朴正熙把几万韩国军人送到越南打仗,流血流泪,苦哈哈挣了8亿美元的外汇,这笔钱是韩国重工业化起步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蒋经国如此豪横的大手笔,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质疑和反对。
经济本来就不景气,投资的钱从哪来?会不会把财政拖垮?而且,台湾在国际上日趋孤立,建设经费筹集风险较高,很难吸引到国外投资。
民众认为“十大建设”劳民伤财,是形象工程,以南北高速公路为例,这条公路贯穿台湾岛南北,但当时台湾私人汽车很少,民众认为这是专门给富人修来观光旅游的。
不少专家也对“十大建设”持保留态度,以大钢铁厂为例,他们评估后认为钢铁厂投资大、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太多,而且台湾市场规模很小,得不偿失。
连蒋介石也不支持蒋经国,蒋介石认为十大建设的规模,超出了台湾经济承受能力,可能会动摇“国本”,影响“复国大计”。
但是,蒋经国下定决心要做,他说过一句名言: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
05
蒋经国接任“行政院长”时,已经62岁了。他年轻时在苏联当工人,见证了苏联工业化奇迹,回国后当县长,在抗日烽火中推行“赣南新政”,1948年国民党经济崩溃之际,受命去上海“打虎”,到台湾后,又在党、政、军、特等部门长期“实习”。
40多年的工作磨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足以让一个人成熟稳重。
蒋经国清楚地知道台湾的实际情况,重视以组织计划的方式搞建设,强调政策与行政的功能,不易被口号、理想所左右。
蒋经国一生亲民务实,实事求是,厌恶弄虚作假。他曾说过:空想主义是荒谬的,任何事情的成功,不能寄希望于出现奇迹,唯有践踏实地、努力不懈才可变不可能为可能。
蒋介石不同意,那就反复劝说,为了说服顽固的蒋介石,蒋经国甚至让智囊在孙中山的著作中找理论依据,蒋介石不是总是自诩总理信徒吗,总理的话你不听?
对于民众,蒋经国不仅让官员们下乡反复劝说,晓之以理,自己也走遍各地,召集地方财主、意见领袖,亲自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募捐工作。
当时桃园县县长吴伯雄,为了征地修高速公路,用无限的耐心与农民沟通,精诚所至,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该县的土地征收工作,获得了蒋经国的赏识。吴伯雄后来当上了国民党主席。
资金不到位,那就一边建设一边筹集,有时候甚至是先着手建设,再想办法筹钱。总之。不能等万事俱备再行动,这很考验技术官僚的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
十大建设最终总投资2580亿(单位:新台币,下同),相当于1973年财政总支出的3.2倍。其中898亿来自外国贷款,主要是沙特等土豪国家,财政拨款655亿,省内贷款428亿,其余来自于发行债券、单位自筹、关税记账、民间投资。
由于财政拨款只占总投资的约1/4,十大建设没有对财政造成重大压力,也没有影响经济的稳定。
06
南北高速公路,即中山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长373公里,是纵贯台湾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把南北车程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4小时,将台湾岛的运输,从铁路时代拉入到了公路时代。
铁路电气化,就是升级铁路系统,以电力代替柴油,加固轨道,裁弯取直,更换陈旧设备,此举使铁路运力增加了约30%。
北回铁路,台湾岛东部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北回铁路可以改变东部交通状况,开发山区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台中港,兴建台中港可以疏解高雄、基隆两大港口的货运壅塞,还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苏奥港,作用与台中港类似。
桃园中正机场,1979年启用,是当时远东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国际机场,也是很多国家或地区修建机场的样板。
钢铁厂,兴建高雄一贯作业钢铁厂,一期工程1977年完工,年产钢铁150万吨,可以减少对国际钢铁进口的依赖,实现钢铁自给自足,节省外汇,带动下游的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
造船厂,在高雄兴建造船厂,1976年完工,年造船量150万吨,修船量250万吨,1977年造出了44.5万吨的巨型油轮“白玛丽奋进号”,造船业不仅能促进航运业发展,也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等一系列产业发展。
石油化学工业,在高雄设立两处石油化学工业园,并兴建高雄炼油总厂,实现自己炼油的同时,还能带动塑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化学品工业的发展。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就是这一时期飞速崛起的。
核电厂,核能一厂1977年完工,年发电量81.26亿千瓦,可以节省发电成本,不受枯水期影响,减少对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依赖。
十大建设直到1981年底才彻底完工,超出了最初预想的5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台湾的发展速度,因为1977年9月,蒋经国在十大建设的基础上,又宣布了“十二项建设”。
十二项建设更为雄心勃勃,预计总投资4000亿新台币,它是十大建设的补充和升级,涵盖面更广,包括修建海堤河堤、普及农业机械化、兴建市镇住房、修建文化活动中心等等,于1978年全面启动。不过,这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
07
十大建设对台湾经济的发展,效果立竿见影。带动就业,扩大内需,完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复苏等自不必多说。
在产业结构上,1978年台湾重工业产值占制造业的51.6%,超过了轻工业,此后重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基本实现了重工业化,跨过了工业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以及重工业化的实现,为台湾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80年代,台湾经济再次转型,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向能源、光电、自动化、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技等领域进军,90年代,又全力发展通信、信息、电子半导体、航天等科技新兴工业。
一路走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几乎每一步都踩准踩实了,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蒋经国当初“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的预言,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1972年蒋经国刚主政台湾时,台湾的人均国民所得(人均国民收入)为482美元, 1976年1053美元,1988年蒋经国去世时,已达到5829美元。
同时,最高所得1/5家庭与最低所得1/5家庭的收入差距,从4.49倍微变为4.85倍。这意味着人均国民所得增加了12倍,但贫富差距的变动却控制在8%以内,财富分配比较合理。
作家江南,因在《蒋经国传》写了很多对蒋经国不利的内容而被刺杀,但是他批评归批评,对蒋经国在经济上的贡献持肯定态度:“经国掌舵,经济上可得满分,殆无疑问。”
反对者的赞语,或许才是最佳赞语。
【参考资料】
《台湾“十大建设”的启示和思考》
《亲历蒋经国改革之路》
《蒋经国时期台湾经济政策研究》
《台湾战后70年》
《论台湾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