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德的哭泣女人”:一张著名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阎京生,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家,《战争史研究》撰稿人。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

苏台德的哭泣女人:一张著名照片背后的历史与叙事

图1是一张接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中国人全都十分熟悉的照片:一位包着头巾、身穿毛衣的妇女,举起右手行纳粹敬礼,同时左手在掩面哭泣。多个版本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张照片的解释是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一名哭泣的当地妇女被迫站在路边“欢迎”德军。除了历史课本之外,像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和国内其他一些二战书籍对这张照片也有相似的解释。

苏台德的哭泣女人:一张著名照片背后的历史与叙事

但是实际上这张照片是经过裁切的,图2是它的原版。这张照片的原件作为德国联邦档案存放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科布伦茨。这张图片的原始注释是“Besetzung des Sudetengebietes.- Eger.- Zivilisten mit “Hitler-Gruß” beim Einmarsch deutscher Truppen”——“占领苏台德区-埃格尔-在德军开入(城镇)时市民行希特勒敬礼”。照片的拍摄/归档日期是1938年10月5日,拍摄者不详。一些网站对这张照片的注释则是“三位苏台德妇女,其中一位在行纳粹敬礼时被强烈的感情冲击所压倒,在向进驻海布(Cheb)的德国国防军表示敬意”。

在图2照片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名哭泣妇女周围的情景:在她的右边,也就是画面的左边,还有另外两名行纳粹敬礼的妇女。左二那位妇女衣着考究,夹着一个皮包,表情略带激动。最左边的妇女则掩饰不住兴奋和喜悦,她的胸前还别着一枚纳粹卐字胸针。在画面的远处能看到在店铺门口也站着三个人。从照片中能够得到以下的信息:

一、从站在远处的那三个人来看,这种路边列队欢迎德军的行为并不是强制性的,人们既可以站在路边向德军敬礼,也可以安全地远离路边;

二、画面左侧的两名妇女很显然是苏台德德意志人;

三、站在她们旁边哭泣的那名妇女如果是“被迫”行纳粹礼的捷克人,那么当时她还是有其他的选择的,比如说至少可以离开路边,像远处的三个人一样站在商店门口,而不是矛盾地一边行纳粹礼一边哭泣;

Anschluss05

Anschluss10

四、在另外两张纳粹德国吞并苏台德区的照片中,也能看到表情激动的德意志族妇女在拂拭眼泪。

从以上几点分析,这张照片更有可能是这样的情景:一名苏台德德意志族妇女,可能是店员、保姆、女仆等收入较低的阶层,穿上了她最好的绣花衬衫和毛衣,站在路边欢迎德军进驻,百感交集,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这是一名捷克底层阶级的妇女,在她的雇主或老板的强制要求下,站到路边被迫“欢迎”德军。但是从当时苏台德地区德意志族总体的反捷克和亲纳粹情绪来说,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小一些:一个“劣等”的斯拉夫捷克人,是“不配”煞风景地出现在“迎王师”这种史诗性画面当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苏台德的哭泣女人”(图1)这张照片的解释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二战爆发前夜的西欧和美国,这张照片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一张美国报纸配的图片解说是:“无奈地掩饰她的痛苦,她艰难地行希特勒式敬礼。她是上百万(捷克人)悲剧的代表:被希特勒主义的持续不断的、无情的强权暴力所征服。”这张照片后来被美国国家档案馆收录,并使用了相同的图注。

苏台德的哭泣女人:一张著名照片背后的历史与叙事

苏台德的哭泣女人:一张著名照片背后的历史与叙事

但是在1945年11月12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美国陆军中尉厄尔利·克利夫兰(Early A. Cleverland)的来信。他在信中写道:“这位哭泣妇女举起手臂的照片被视为德国用武力征服捷克斯洛伐克的象征……这张照片由一个德国新闻摄影师拍摄,最初刊登在1938年秋天的纳粹党党报《人民观察家》上。德国方面的官方解释是,她(的泪水)象征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当中普遍的狂喜,当时希特勒从艾施(Asch)穿过旧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在埃格尔古城上驱车经过。这座城镇当时99%的人口都是亲纳粹的德意志族。”在八十年代的一些美国中学历史课本中,图1的解释变得更加中立化:“德国吞并苏台德区时,哭泣的苏台德妇女”。

苏台德区(Sudetenland)的名字来自西里西亚地区的苏台德山脉。这是一个20世纪才出现的地理名词,在一战以前并不存在“苏台德区”这样一个地理或行政概念。在奥匈帝国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等省份,德意志族的人口分布形成了一个“C”字形,包住了捷克族人口占多数的地区,同时在布拉格、布尔诺等大城市还有德意志族聚居区,构成了许多块种族飞地。

1906年,聚集在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他是一名亲斯拉夫主义者)周围的学者私密小圈子提出了一个改革奥匈二元帝国体制的方案,把奥匈帝国变成一个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制国家,即“大奥地利合众国”(Vereinigt Staaten von Gross-Oesterreich)。这个设想是由奥雷尔·波波维奇教授提出的,设想把奥匈帝国按照种族和语言分布划分成十五个联邦州,各州都有其主体民族以及相应的宪法,联邦政府只管辖外交、国防、财政,以及海关、铁路和邮政等全国性事务。

map_1906年奥地利合众国方案
1906年奥地利合众国方案

map_1918年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1918年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大奥地利合众国”的十五个州及其主体民族分别是德意志-奥地利(德意志人)、德意志-波希米亚(德意志人)、德意志-摩拉维亚(德意志人)、波希米亚(捷克人)、斯洛伐克(斯洛伐克人)、西加里西亚(波兰人)、东加里西亚(卢西尼亚人和乌克兰人)、匈牙利(匈牙利-马扎尔人)、塞克勒兰(匈牙利-塞克勒人)、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人)、特伦托(意大利人)、的里雅斯特(意大利人)、卡林西亚(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克罗地亚人)和伏伊伏丁那(塞尔维亚人)。此外,居住在匈牙利南部、特兰西瓦尼亚东部和南部、斯洛伐克西部、波希米亚中部等地的德意志族居民将成立自治区,享有有限的民族自治。

后来构成苏台德区的那些领土,在这个方案中主要被划为“德意志-波希米亚”和“德意志-摩拉维亚”两个省份。从保全奥匈帝国的角度来说,波波维奇教授的“大奥地利合众国”方案是对帝国内日益严重的民族问题的最好解决途径,然而这个方案出现得太晚了,而且明显不可能得到匈牙利人的同意。最重要的是,该方案所寄予希望的皇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于1914年在萨拉热窝遇刺。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向协约国求和,帝国境内的各个斯拉夫民族纷纷宣布独立,帝国随之土崩瓦解。当年11月11日,奥匈末代皇帝卡尔一世宣布退位,翌日维也纳的国民大会宣布成立“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其领土范围包括了奥匈帝国西半部的所有德意志族聚居区,共划分为九个省。

1938捷克难民离开苏台德04
1938捷克难民离开苏台德

1938捷克难民离开苏台德06
1938捷克难民离开苏台德

在1918年底,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已经接管了“德意志-波希米亚省”和“苏台德”省的全部领土,并把它当作被占领的敌国领土来管理。1919年3月4日,苏台德地区发生反捷克示威,引起捷克军队开枪镇压,52人丧命。当年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的《圣日尔曼条约》以昔日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国的历史国境作为边界线,把德意志-波希米亚省和苏台德省的全部,以及上奥地利省和下奥地利省的北部领土划给了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德意志-波希米亚省有223万德意志人和11.6万捷克人,苏台德省有64.7万德意志人和2.5万捷克人。在捷克斯洛伐克1350万人的总人口里,有350万(超过四分之一)是德意志族。

map_二战前欧洲德语人口分布
二战前欧洲德语人口分布

map_二战后欧洲德语人口分布
二战后欧洲德语人口分布

现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缔造者和首任总统托马什·马萨里克希望把捷克斯洛伐克建设成一个像瑞士那样的多民族民主国家,捷克族、德意志族、斯洛伐克族、马扎尔(匈牙利)族、波兰族和卢塞尼亚族(喀尔巴阡山地区的一个斯拉夫民族)团结友爱,和衷共济。但是1920年的捷克宪法明文规定该国由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卢塞尼亚人组成,德意志人、马扎尔人和波兰人只是居住在共和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苏台德区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开始迅速膨胀,并且迅速击垮了该地区其他的德意志族民主主义党派。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作为纳粹党代理人和第五纵队工具的“苏台德德意志党”受到柏林的指示,用一系列的骚乱、暴动和政治示威来削弱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导致了当年的“苏台德危机”。这场危机最终以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收场。

苏台德德意志人02
苏台德德意志人

在德国吞并期间,有超过50万苏台德德意志人参加了纳粹党,占当地人口的17.34%(德国本土只有7.85%的人加入纳粹党)。在1938年底“苏台德大区”的议会投票选举中,纳粹党的得票率超过了97%。超过30万捷克人和犹太人被关入集中营或流放到外地,许多捷克家庭被没收财产后驱逐出家园。此外由于苏台德德意志人普遍会说捷克语,因此在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残余领土后炮制的“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中,苏台德德意志人占据了大多数政府公务员职位。臭名昭著的纳粹战犯卡尔·弗朗克由于制造利迪策村屠杀惨案而在1946年被捷克政府绞死,他也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在二战期间,伦敦的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已经开始制订计划,准备在战后驱逐捷克境内的全部德意志人(以及匈牙利人)。

二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都通过法令,剥夺本国所有德意志族的公民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并将其整个民族驱逐出境。波兰驱逐了500万德意志人,南斯拉夫驱逐了50万,罗马尼亚驱逐了约40万,匈牙利驱逐了18万。获得解放的捷克斯洛伐克也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由于纳粹德国在二战当中给予东欧德意志人以德国公民权,因此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国家也有权驱逐这些“敌国”公民。

在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战后欧洲受害国家普遍弥漫的对德复仇气氛影响下,捷克总统贝奈斯在捷克全境解放后签署了一系列总统法令,放逐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的德意志和匈牙利少数民族。展开了大规模的人口登记和清理,德意志族与匈牙利族的捷克公民权被剥夺,财产没收充公,然后其中一部分人被送往强制劳动营。其余的人口则被驱逐到德国和匈牙利。

在驱逐德意志族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种族仇杀事件。比如1945年5月29日,捷克中部重镇布尔诺的几万名德意志族居民被驱逐到奥地利,大约两千人因疾病和饥饿死在徒步行军途中,或者死在奥地利边境的难民集中营里。这次事件被称为“布尔诺死亡行军”。同年6月18日,一列放逐喀尔巴阡山德意志人的列车在捷克中部的普雷洛夫火车站被捷克军人拦下,车上的71名男人、120名妇女和74名儿童被赶下火车,押到附近的小山上,挖好自己的坟墓,然后全都被枪毙了。

1945德意志难民离开苏台德04
1945德意志难民离开苏台德

1945德意志难民离开苏台德05
1945德意志难民离开苏台德

1945年7月31日,捷克西北部边境小城乌什蒂的军火库发生爆炸,当地的德意志人被怀疑实施破坏,随即遭到愤怒的捷克人的袭击。在横跨易北河的大桥上,许多德意志族难民被扔进河里,试图游泳逃走的人被桥上的捷克民兵开枪打死。一些被溺死的难民尸体随着易北河漂到了德国境内。

驻扎在乌什蒂镇上的捷克军人和苏军士兵试图救下这些德意志难民,当地的镇长和一些感到良心不安的捷克市民也把许多德意志族妇女和儿童藏到了自己的家里。捷克政府随即成立专门委员会对“乌什蒂惨案”展开调查。捷克官方统计的德意志族死亡人数在80人到120人之间,但一些德国资料宣称的死亡人数大得多,最少的估计是五百人,最高的数字达八千人。

经过1945-1946年的人口放逐行动,捷克斯洛伐克“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德意志人问题。欧洲人口和语言分布地图也彻底改变了。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许多德意志移民向东迁移,在东欧和东南欧形成了众多的德意志族社区。由于希特勒的手段卑劣和鼠目寸光,这些社区在二战后几乎被完全消灭了。希特勒首先利用在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波兰等国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充当第五纵队,大搞破坏和侵略活动;随后又同墨索里尼和斯大林达成协议、把意苏两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迁回德国。这样,希特勒既把那些定居在别国的德意志族搞得不容于人,又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少数民族可以怎样加以消灭。

1989年捷克剧变后,哈维尔总统曾就驱逐苏台德德意志人的行为向当年的“受害者”道歉,在捷克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和抗议浪潮,这也反映了捷克人对驱逐苏台德德意志人的普遍民意。虽然二战后一些欧洲国家驱逐德意志族的过程可能伴随着很多的血腥、暴力和不公正,但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文里也有一句类似的“reap what you sow”,这个道理确实是亘古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