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者列宁,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就算最受挫的时候,依旧在牛棚中坚持写作,用笔杆子撬动世界,最后成就了苏联。
强国者斯大林,铁血彪悍,年轻时也是热血青年,舞刀弄剑之余笔杆子也是厉害得紧,主政之后,更是用铁腕手段,将一个大而不强的国家,建设成了世界两级之一,走后更是被人赞誉: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铁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也算一个牛人,虽然褒贬不一,但个性依旧鲜明,这鲜明个性的最佳诠释,就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挥舞皮鞋,抨击美国。
(勃列日涅夫)
可赫鲁晓夫之后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相对平庸了!
他的上位,源自斯大林对于美男子的偏爱,身材高大的勃列日涅夫很对斯大林胃口,仕途一帆风顺,后来在跟赫鲁晓夫共事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也算态度不错,被信任有加。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1964年的动乱风云中,用最不显眼的位置,最取巧的方式,收获了最后的胜利果实,成了苏联最高领导人,而这一切跟当时的博弈有关。
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拥有实权的人物是灰衣主教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两大巨头。
这两大巨头彼此争锋相对,难以分出胜利者,为了避免又一次内斗,两人决定妥协,将最不显眼,最老实,也最让人放心的勃列日涅夫推上前台。
按照这两人最初开始的心思,是让勃列日涅夫成为一个过渡人物,谁曾想这一过渡就过渡了18年,勃列日涅夫就这么成了苏联第一人18年,也成了一个影响历史的举足轻重大人物。
(十八年风云)
勃列日涅夫统治初期的苏联,国内矛盾日益严峻,上任之后的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在关键岗位上弄了不少自己的亲信。
老大带头之后,不少人也沿用这样的用人方针,弄得苏联上下官僚气息严重。
政治是经济的投影也深深地影响经济,政治出问题了,经济当然会受到拖累。
在勃列日涅夫主政的那18年里,苏联经济最大且唯一的亮点就是借力石油价格的高企,成就了苏联武力最强悍的时代,并在冷战中处于上风十多年,弄的美国人焦头烂额。
但这依靠石油资源出口的强悍,势必不持久,也容易在未来出问题。
当石油换食品成了苏联常态的时候。
当消费品不足,苏联习惯性地说:不够,那就多生产点石油时。
一个国家的颓势和对于特定行业的依赖也就非常明显了。
这也是苏联在志得意满进攻阿富汗之后,却在阿富汗战争深陷泥潭,最后在里根主政后,一步步上套,被美国一步步勒紧石油资源出口,弄的最后分崩离析的诱因。
(苏联上世纪70年代阅兵)
那么勃列日涅夫,是一开始就不明白苏联的问题根源吗?
其实,这样说也是不对的,上任之初的勃列日涅夫也曾经致力于进行一场彻底的经济改革,让苏联企业恢复竞争力,不至于完全依赖石油资源的出口。
可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在遭遇一场意外和一次暗杀后,就此烟消云散。
至于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说!
话说1965年岁末,刚刚掌握实权的勃列日涅夫,在一次跟《真理报》副主编散步时,跟身边的笔杆子聊起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越聊越激动的勃列日涅夫慷慨激昂的说:我们都是军人,战场牺牲都不怕,还怕什么?我们一定要为国家做点什么。要在各方面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
这话就是当时勃列日涅夫的雄心壮志。
那么为什么他要这么说?
当时的苏联有什么问题?
答案是经济问题越来越凸显。
苏联经济的弊病,从斯大林时代就有了,企业活力不足,太过依赖计划,弄得生产率低下,民众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
不仅工商业如此,农业也是如此。
(赫鲁晓夫时代)
看明白问题的人不止勃列日涅夫,还有他的前任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执政的5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就开始了。
在赫鲁晓夫时代初期,尝试过下放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松动苏联工业计划管理限制,给企业一定自主权的方式改革弊病。
可这小规模改革,小打小闹影响不大,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补,却没有触动根本性弊端,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步调不一致,反而让经济活动陷入了停滞。
眼见如此,为了进一步改革,1962年时,执政多年的赫鲁晓夫,主导了一场持续一年的“利别尔曼建议”大讨论,深入探讨了苏联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望能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虽然讨论很充分,但实质性的政策依旧不多,少数企业在尝试中获得了改善,但改革依旧无法大规模铺开。
赫鲁晓夫下台,也让改革陷入了停滞。
(经济活力需要恢复)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面对苏联持续低迷的经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经济学界明确提出了要求。
这要求就是,找到重振苏联经济的办法。
上层重视,让苏联经济学界反响强烈,活跃的学术氛围,让不少有见解的主张纷纷被提出,也让勃列日涅夫深受鼓舞。
在1965年7月3日,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学生代表时,就曾明确地说:目前中央正在制订经济改革的计划,用以提高国民经济中经济刺激作用的措施。
这说法在不久后的9月27日,汇成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著名报告,《关于改正工业管理的经济刺激》
报告中,柯西金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完善计划经济,强化企业经营主动性,给企业经营更多刺激性政策。
这一报告出炉,标志着柯西金改革的开始。在勃列日涅夫的支持下,柯西金被赋予权力主导改革。
这柯西金改革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在新经济政策刺激下,苏联企业纷纷恢复活力,经济增速也节节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一片欣欣向荣场景。
虽然遭遇的阻力依旧不少,保守派的攻击也一直存在,但那一刻的苏联人,对于未来的好日子,依旧充满了期待。
(苏联企业)
可谁曾想,这良好局面,却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后,遭遇了滑铁卢。
苏联悍然出兵镇压了布拉克之春,但随之而来的思潮迭起,让不少苏联守旧派反思,他们说,这都是改革带来的弊病。
这讨论多了,再加上石油产量的大规模增加,也让勃列日涅夫陷入了纠结和犹豫。
他害怕自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会出问题,成为另一个赫鲁晓夫。
虽然在犹豫,但勃列日涅夫依旧没有停止进行中的柯西金改革,只是放缓了脚步。
(布拉格之春)
直到一件事的出现为止。
1969年1月22日,按原定计划,勃列日涅夫将前往科伏努科沃机场欢迎载誉而归的航天英雄鲍里斯·沃林诺夫等人。
这规模宏大的欢迎活动,被苏联国家电视台实况转播,无数苏联人都守着电视观看英雄凯旋。
谁曾想这电视直播信号,却在现场突兀地中断了一小时,画面回归正常之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也始终没有出现。
这让观看直播的苏联人惶恐了。
是发生了什么吗?
真相是,确实发生了一次意外。
原来那天一早,车队带着勃列日涅夫出发前往机场前,负责情报工作的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突然走上前来,用非常认真的口吻,说服勃列日涅夫从第二台车转移到了第三台车上去。
转移以后,还让外型跟勃列日涅夫相似的航天专家别列戈沃伊上了第二辆车。
完成移形换影后,为了保证信息不走漏,安德罗波夫还叮嘱电台,突出画面让所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依旧在第二台车上。
这突兀的做法,让勃列日涅夫不解,但不疑有他的勃氏依旧上了车,前往机场。
(一场意外)
这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啊?
果不其然,在车队驶出克里姆林宫进入博罗维茨基大门时,一个身穿警服的枪手,拔枪就冲着第二辆车疯狂扫射,直接将车上的航天专家别列戈沃伊和一名宇航员击伤,乘坐第三辆车的勃氏也因为司机急刹车伤到了眉头。
这突如其来的刺杀,让勃氏心惊肉跳!
刺杀发生后枪手顺利被抓获,但勃氏也没了去现场的心思,掉转车头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当然是大规模调查啊?
从事前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的反常举动,我们能推测出,这安德罗波夫肯定知道内情。
(安德罗波夫)
事后调查也证明,这安德罗波夫确实知道,除了他之外,就连克格勃副主席库兹米奇·茨维贡也知道。
那么这两人为何不阻止这场刺杀的发生。
这一切和库兹米奇·茨维贡的小心思有关,安德罗波夫也被他套路了。
安德罗波夫,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这是勃氏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能成为接班人的,都是能力非凡的人物,老安就是这样的人,主政后大刀阔斧改革,被认为是,多活十年就能拯救苏联的人。
当时的他,任职克格勃主席,也算位高权重,从这个角度看,勃列日涅夫是信任安德罗波夫的。
但特工老大的特殊性,让勃列日涅夫依旧忌惮于安德罗波夫完全掌控克格勃。
于是,他安插了自己的连襟,自己的心腹库兹米奇·茨维贡当了克格勃的副主席
这正副手地安排足见勃列日涅夫的心思。用二把手遏制一把手,让两人交叉制衡不至于坐大。
但库兹米奇·茨维贡不甘心啊!
这人也是卫国战争中的老兵,还是苏联有名的作家,虽然能力不如安德罗波夫,可依旧有个当老大的心。
两人争权夺利,龌龊不少,暗斗也不少!
(茨维贡)
随后,时间来到了刺杀前几天。
库兹米奇·茨维贡收到了心腹送来的三封密电,信息是一名叫伊利英的年轻军官,在偷走舅舅的警服和枪支弹药后消失了。
最关键的是,这伊利英是一个极端仇视勃列日涅夫的人。
这消息叠加,让特工头子库兹米奇·茨维贡警觉了?心里寻思,莫不是要刺杀勃列日涅夫哦?
出于谨慎,他立马派遣部下调查这一切,并且获得了确切信息,确实有刺杀企图!
按理说有了确切信息,库兹米奇·茨维贡该上报啊,但权欲熏天的他觉得这是扳倒安德罗波夫的好机会,就压下了这致命信息。
(年轻苏联军官)
事发前14个小时,库兹米奇·茨维贡又接到了一封密电,这封密电明确的告诉茨维贡,刺杀即将发生,时间就是1月22日前往机场途中。可就算这样,库兹米奇·茨维贡依旧没有上报。
不过他也不是啥也没做,因为领导人是他后台和连襟啊,真被刺杀了,自己不也倒霉吗?
于是,他在车队行将出发前,将消息美化一番后告诉了安德罗波夫。
这最后时刻的告知,目的就是让安德罗波夫难堪的。
作为克格勃负责人的他,居然在事发前才将消息告诉勃列日涅夫,这无疑是渎职。
渎职了咋办?下课啊!
下课了谁上?库兹米奇·茨维贡。
怀揣美好愿景,以为能看安德罗波夫吃瘪的库兹米奇·茨维贡,却遭遇了滑铁卢。
事发之后,勃列日涅夫确实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安德罗波夫也确实遭殃了。
但聪明的安德罗波夫并没有说出消息来源是库兹米奇·茨维贡,反而说这是军官对于自己的处境不满,是报复社会举措。
(勃列日涅夫)
这说法,勃列日涅夫当然不信啊,在他看来,一个年轻军官哪会有这样的胆子。
为了保障安全,勃列日涅夫认为这刺客伊利英背后肯定有人!
是谁咧?在思索之后,勃列日涅夫将目光盯上了权力极大的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
这两人,都是当年鼓噪让赫鲁晓夫下台的关键人物之一。
谢列平是前克格勃主席,是一个在苏联威望巨大的人物,不少人都说勃列日涅夫的才能只能当州一级的领导,谢列平才应该是苏联领袖。
找准机会借题发挥的勃列日涅夫,决定先架空谢列平,再让他挂闲职。
经过一番谋划,谢列平30多个亲信纷纷被调离中央甚至调到国外工作,比如,尼古拉·叶戈雷切夫成了丹麦大使,尼古拉·梅夏采夫成了澳大利亚大使。
谢列平失去了亲信,不久后就挂了闲职。
干翻谢列平后,勃列日涅夫又将目光盯上了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波德戈尔内。
波德戈尔内在苏联根深蒂固,亲信众多,让勃列日涅夫非常忌惮。
为了对付他,勃列日涅夫也是用惯用的套路,调离亲信,架空波德戈尔内。
(谢列平)
接连两轮遏制对手后,按理说勃列日涅夫该安心了吧?
但是他依旧在继续,而且这一次盯上了主持经济改革工作的柯西金。
那么为什么这个被勃列日涅夫委以重任的柯西金,成了目标。
答案也很简单,众怒难犯!
柯西金为人谦和,也没什么政治野心,做的事也是为了振兴苏联经济,按理说跟勃列日涅夫没有矛盾!
但,这里有但是了!
柯西金的身边,依旧有不少勃列日涅夫的亲信,这群人对于柯西金的改革不算满意,觉得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也影响了勃列日涅夫的判断和对柯西金的信任。
判断失误,信任缺失,柯西金倒霉了!
柯西金倒霉,也让艰难运转的改革,陷入更困难阶段,勃列日涅夫对于改革失去了兴趣,反而致力于权力稳固。
这政治目标的转换,让他从曾经的锐意进取变的更加用人唯亲。
锐意进取是为了有所作为,提高威望,当威望足够了之后,稳固自己的地位才是他更关注的事。
什么样的权力格局最稳固,当然是用自己人啊。自那以后,他那些能力没有多少的儿子、女婿,亲信们纷纷上位。
一个个窃居高位,成了国家的蛀虫,也让苏联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这利益集团,少有热血多有私欲,随后的石油危机,让石油价格暴涨,也让苏联少了继续经济改革的动力。
勃列日涅夫也从一个励精图治的人,变成了一个精于算计,不问国家的政客。
实事求是的说,那一刻的他,要是少点私欲多点家国情怀,或许历史的走势又会不一样了。
(勃列日涅夫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