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传说和历史隔着一次考古发掘

来源:时差博物馆

「江口沉银」:传说和历史隔着一次考古发掘

公元 1646 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南下清军,偏安西南的大西皇帝张献忠离开了成都,准备带着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进入川南继续流寇的生活。而川南正是张献忠的死对头,明朝参将杨展的地盘,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而就在离成都不远的彭山江口,杨展伏击了张献忠的船队。这场水战,杨展借风势火攻,以少胜多,张献忠败走,撤回成都,把船队所带的财宝悉数沉入江底,留下了江口沉银的传说。在清人的笔记《蜀碧》中,如此记载:

献忠率众八万,蔽江而下。杨展起兵逆之,战于彭山。分左右翼冲拒,而别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兵交,风大作,贼舟火。展身先士卒,殪前锋数人,贼崩败,反走。江口两岸逼仄,前后数千艘,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尽焚,士卒糜烂几尽,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沈水底。

这沉入水底的金银财宝便成了绵延三百多年的谜团,野史中的记载,一直未得到明证,但民间的传说,也一直未停。传说在锦江,张献忠也曾沉银江底,成都流传有童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民国时,有人专门成立了锦江挖金公司来挖宝,还真挖到了石牛和石鼓,但除此之外,只找到一些小铜钱,并没有挖到真正的宝藏。

直到 2005 年,彭山县修建城市供水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老虎滩河床挖出了 7 枚银锭,经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此后,陆续传出在江口岷江有挖到银锭的消息,这个小地方由此也引来了许多人下水淘宝,有些甚至配有专业的潜水装备和金属探测仪。文物倒卖市场中出现的相关文物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四川眉山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秘密侦查,终于在 2016 年破获了这起「江口沉银」特大盗案,追回了文物 1000 余件,其中包括卖了 800 万的国家一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追缴所得,乃江口古战场遗址的核心文物

为此,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建考古队,开启了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工作。2017 年的第一期发掘最终发现了三万余件文物,包括大量的金锭银锭、金册银册,以及大西政权的货币,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终于得到了证实,诚如领队刘志岩所言:「传说和历史之间就隔着一次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现也入选了 2017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也成为了国博最近办的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开篇,可说是很值得一观的。

第一部分自然还是文物本身的展览,包括 2017 – 2018 两期发掘中精选的文物 500 余件,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的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还有属于明代地方藩王的金宝、金册和银册,以及大量武器、金银货币、首饰和日用器具等,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晚期明朝的税收、册封制度,以及当时的日常生活。

此五十两金锭乃追缴之文物,上书「长沙府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足金五十两正吏杨旭匠赵」,应为张献忠占领长沙城后于吉王府中所得
各种金锭
各种银锭,包括很多饷银与税银,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白银完全货币化的情状
这次考古首次发现了藏银的木鞘,这种木鞘中装满了银锭,方便运输,与文献中记载一致
金帽顶与金扣,明代贵族的生活
西王赏功金银铜币,此乃张献忠奖励部将的钱型奖章,并非流通货币。在江口古战场遗址发掘之前,存世极少。
江口遗址出土的三眼火铳,是当时明朝军队重要的火器,这些武器与其他出土的沉船构件也印证了江口水战的文献记载

当然,这个展最大的亮点还在于第二部分对考古方法的展现。这次考古有很多新的玩意,也都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

其一是水下考古的围堰发掘,即选好发掘地点后在岷江枯水期的时候将发掘地点围起来,隔绝江水,排水之后进行发掘。

其二是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尤其是与电子科大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合作,对具体发掘的地点的确定很有帮助。

其三是面向公众招募考古志愿者,同时与媒体保持紧密联系,让考古更为接地气,离大众更近。

介绍此次考古运用的新方法
对考古新技术的介绍,展出了用到的仪器
展览中一共有三处多媒体的展示,可让观者对此次考古过程有直观理解
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发掘,那可是相当酷的

许多人都觉得考古是一件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的事,实际并不该如此。考古帮助我们拼凑起过去的图景,而通过过去的历史,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无论是江口古战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还是国博的这个展览,都很好地拉近了公众与考古的距离,这点挺值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