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弹匣打不死敌人的卡宾枪,如何成为太平洋战场上的好枪

文:历史皇太后

如果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枪械,大家想到的肯定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或是汤姆逊冲锋枪,又或者是BAR自动步枪。这些武器都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优质枪械,无论是在太平洋战场还是欧洲战场,都帮助美军士兵赢得战争的胜利。然而也有这么一款卡宾枪,它的射速惊人却杀伤力极低,一个弹匣都可能打不死敌人,却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了许多美军士兵的好评,这款武器就是美国的M1卡宾枪。

一、美军的轻型步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半自动步枪的出现无疑让单兵火力提升了一个层级。毕竟传统步枪都是栓动式步枪,士兵必须手动完成退弹上弹的动作,这就大大限制了士兵的射击速度,就算是最优秀的射手,一分钟也不过能打出去至多20发子弹,而且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射击精度也会随之下降。也正因为如此,半自动步枪就成为了二战中最优越的单兵武器之一,对于单兵火力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可是美军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无论是在尺寸还是重量上都有些过了,对于很多士兵而言,携带这么一款全尺寸步枪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比如说通讯兵、后勤人员、军官和士官都属于不适合携带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样的全尺寸步枪,因为他们身上本来就一堆零碎挂在身上了。而坦克车组也是一样的道理,坦克里实在不适合放一支全尺寸步枪,可只有手枪的话,显然也不适合在弃车逃生时自保。

那么结果也很明显了,美国急需一款便于携带的轻型步枪,供上述那些不适合携带全尺寸步枪的官兵使用。而这也是美国在1940年展开轻型步枪研究计划的原因,包括温彻斯特公司在内的十几家美国枪械公司都参与了竞标,目的就是尽快拿出一款轻型步枪,后美军将步枪规格定义为卡宾枪,要求各公司尽快拿出样枪进行测试。温彻斯特公司的运气不太好,研发进度迟缓而错过了1941年5月的第一轮样枪测试。如果他们想要赢得订单的话,就必须抢在9月的第二轮测试前拿出自己的样枪。

而温彻斯特公司的枪械设计组组长爱德温·巴格斯雷也是个狠人,直接聘请了大名鼎鼎的大卫·马绍尔·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曾因在禁酒令时期酿制私酒,且误认为其杀害警察而被丢进监狱。但在监狱里他不仅靠积极乐观的态度洗刷了冤屈,还开发了短行程活塞导气装置,其和典狱长的友谊也堪称一段佳话。如今威廉姆斯被温彻斯特公司请来,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而他却将创造一个13天完成卡宾枪设计的传奇神话。

二、M1卡宾枪

威廉姆斯面对的烂摊子其实不小,抛去样枪的制造和测试调整,留给他的样枪设计时间实在太少。好在温彻斯特公司有不少废弃的步枪方案,威廉姆斯可以从中选取一款作为基础。而他最后选中的是一款狩猎用卡宾枪,威廉姆斯认为这款狩猎用卡宾枪非常轻便,只要加上他的短行程活塞导气装置就会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军用卡宾枪,而且会完全符合美国陆军的要求。打定主意的威廉姆斯在13天里就拿出了新卡宾枪的图纸,并立刻让温彻斯特公司着手制造样枪。

这款卡宾枪在设计上其实颇有意思,整个卡宾枪的长度非常有限,长度不超过90.4厘米,这还是算上了枪管长度的45.8厘米,空枪重量不超过2.36千克,战斗重量也不超过2.5千克。卡宾枪内部采用了导气式操作原理和枪机回转闭锁,单发射击的同时可以自行装填子弹,让射速大幅度提升。这种设计在第一个条件上就满足了美国陆军的需求,那就是方便士兵在携带作战物资的同时携带这种卡宾枪进行自卫。

而与此同时,这种卡宾枪的操控性也非常好,其使用的短行程活塞导气式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后座力,让缺乏射击经验的士兵也能良好操作这种武器。如果说哪有问题的话,那就是处在它使用的.30卡宾枪弹上,这种7.62×33的卡宾枪弹本身是狩猎用的直筒形无突缘,弹头还是圆头弹的构造。在设计上因为原本是狩猎用的,所以杀伤效果恐怕不会特别的好。只不过这种卡宾枪弹的重量只有7.61克,对于士兵的负重减轻很有帮助。

可以说威廉姆斯是做了一个取舍,他知道仓促设计的卡宾枪在性能上肯定有所不足,于是在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满足方便携带和自卫武器这两项来进行设计。而威廉姆斯的这个思路也果然帮助温彻斯特公司赢得了卡宾枪竞标的胜利,不仅在1941年9月的测试中大获全胜,获得了正式编号M1卡宾枪,而且还在1941年末开始生产,在包括温彻斯特和通用动力等9家公司的努力下,第一批M1卡宾枪在1942年6月交付,随后产量节节攀升。

三、战火中的卡宾枪

坦白说,M1卡宾枪在性能上其实远不如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它的初速为每秒600米,有效射程虽然纸面上有近三百米,可实际上就只有150米左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30卡宾枪弹在飞行一段距离后就会出现速度减缓导致弹头下坠。而且因为它是圆头弹,所以子弹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在太平洋地区的战地报告里都反复提到M1卡宾枪的停止作用和穿透力都很差,经常出现日军挨了弹匣里的15发子弹后,还能有余力对美军士兵进行反击的情况。

如果这么看的话,M1卡宾枪其实整体设计是失败了,可M1卡宾枪的定位是方便携带和自卫武器,这就让M1卡宾枪化腐朽为神奇了。M1卡宾枪和它的后续改进型在战争里共生产了600万支,除去后勤人员配备之外,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备的最多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虽然不满意M1卡宾枪的杀伤力,却对它方便携带的特点非常满意。这是因为在闷热潮湿的太平洋岛屿上,携带了较多作战物资的士兵会飞速消耗自己的体力,而方便携带的M1卡宾枪却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士兵的负重。

另外,M1卡宾枪的.30卡宾枪弹,实际上是一种中间威力弹,虽然本身设计不是很成功,可结合M1卡宾枪的设计,就让这支卡宾枪变得易于操作起来。通常来说,要使用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需要较多的训练的,否则很难驾驭住它的后座力,这也是很多后勤人员被拉到一线上表现不佳的原因。但是M1卡宾枪就不一样了,即便是缺乏训练的后勤人员,也可以很好的使用M1卡宾枪进行射击,在必要时能够成为可靠的预备兵力,最起码能够进行有效的自卫。

典型例子就是在1943年5月11日至5月30日的阿图岛战役中,被美军打的节节败退的日军守岛部队在绝境下于5月29日凌晨3点发起突袭,睡梦中的美军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整个步兵连和一个战地救护站就被消灭殆尽。但就在这群日军试图取得更大战果时,却被美军的五百余名后勤人员死死挡住,这些人包括了维修兵、工程兵、厨子乃至战地牧师。这些缺乏作战经验的美军后勤人员就是拿着M1卡宾枪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直至坚持到增援部队抵达。

结语

由此不难看出,M1卡宾枪的性能虽然不优秀,但是因为合理的设计和定位,让其在战场上发挥出了十足的作用。在太平洋战场上很多美国陆战队员就是手持M1卡宾枪和日军厮杀,攻下了日军试图据守的岛屿。这么看的话,M1卡宾枪的定位也算不上失败,反而是很成功的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