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人丧命,美国海军史上的头号冤案,竟被一名初中生沉冤昭雪?

文:路上读书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尾声,三个月前,法西斯德国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唯有日本帝国主义,还在负隅顽抗。

为了逼迫日本速速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一周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历史上最残酷、波及范围最广、卷入人数最多、影响也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随着原子弹的落下,无数身受二战蹂躏的人,得以从战争的血污中爬出来。

然而,在大历史帷幕下,在世界的另一头,还有一群人刚刚经历了一场炼狱般的折磨,而正是他们,成功将两颗原子弹的原料从美国本土运往战争前线,却不料,死神早已静候在他们的另一条航线上。

就在原子弹在日本上空落下的一周前,1945年7月31日的夜晚,在太平洋的菲律宾海域,一艘叫“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军舰被击沉。

1199名美国水兵,或是当场阵亡,或是被上帝抛弃一般,孤独地漂浮在太平洋海面上,绝望地等待着救援。

口渴,饥饿,长时间的暴晒,长时间的浸泡,极大的昼夜温差,以及海平面之下,防不胜防的嗜血成性的鲨鱼,活着,比死亡更恐怖。

可以说,“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是美国海军自珍珠港事件后最惨重的损失,全舰1199名官兵最终死亡882人,堪称“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悲剧”。

然而,即便是幸存下来的两三百名士兵,也并未获得安宁,在余生中,他们都被这场惨剧反复折磨。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沉没之后,美国国内不少人发出诘问: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装备先进,怎么就被击沉了?

就算遇到敌军袭击,在当时为何没能逃出生天?

如此惨重的伤亡,为何没能避免?军舰有没有防护措施?

说到底,谁又该为这场惨剧负责?

悲剧惨绝人寰,事件疑点重重,真相扑朔迷离,在事后追责中,有人被暗中施压,有人遭受不白之冤,更有人不堪折磨拔枪自尽,终于,这场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悲剧,演化成了美国海军史上的头号悬案。

回首整个事件,人们发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不仅彻底改变了1199名船员的人生,也改写了整个美国海军的历史,还有千千万万人的良心。

1.1945年7月31日晚,巨舰沉没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是一艘重型巡洋舰,这种军舰火力尚可,但为了保持较高的航速,巡洋舰的装甲通常就比较薄弱,也就是说,这种军舰天生自带一项弱点:防护力较差。

除此之外,由于巡洋舰并不执行反潜任务,所以不会像驱逐舰那样配备对付潜艇用的声呐和深水炸弹。如果遇上敌人的潜艇,“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就变成了睁眼瞎。

不仅仅是战舰本身的问题,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当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也不应该独自航行。虽然日本海军已接近覆灭,但还是有一些日军潜艇潜伏在大洋里,偷袭盟国的船只。

于情于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都应该由驱逐舰来护航。事实上,在出发之前,舰长迈卡威也提出了这个申请,但上级却告诉他:所有的驱逐舰都有任务,抽不开身。

无奈,“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只能独自前行,这就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卸下原子弹原料,驶向莱特岛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日军的伊-58号潜艇,当时正在菲律宾一带的海域游弋。7月29日晚上11点,伊-58号艇长桥本森千宣下令潜艇上浮,借助月光,发现了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桥本下令,潜艇下潜,准备发起攻击。

随着一声令下,六枚鱼雷发射悉数发出,日军潜艇上下一片寂静。不久之后,声呐中传来了爆炸声。鱼雷准确命中了目标!消息传来,整个日军潜艇一片欢呼。

死神悄无声息地降临了。随着两声巨响,两枚鱼雷先后击中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引爆了舰上的燃料库,一系列连环爆炸接连发生,300多名船员当即被炸死,随后,舰上便燃起熊熊大火。

袭击突然而至,“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船长迈卡威的反应也很迅速,他一边下令通讯员发出SOS求救信号,一边组织人手速去封堵缺口。

然而,损毁实在太过严重,船员们无计可施,迈卡威只好下令,全体船员,弃船逃生。此时,距离“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被鱼雷击中,仅仅过去了12分钟。

很快,遭受重创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海面翻了一个身,便永远地沉入了海底。

2.谁才是这起事故的罪人?

最后,只有317名“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船员们得救了,可对于舰长迈卡威来说,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迈卡威刚一上岸,就被隔离审查。

战争结束后,他便被带上了海军独立开设的军事法庭。为了所谓的“司法公正”,法庭给迈卡威分配了一个律师,但是整个审讯过程,毫无公正可言。

当时,美国军方以两项罪名起诉了迈卡威。

第一是没有采取规避动作。军方认为,如果迈卡威采取了规避动作,就不会被鱼雷击中。所以,迈卡威构成了玩忽职守罪。

第二项罪名,是起诉迈卡威没有及时弃船。军方声称,如果迈卡威及时弃船,可以保住更多船员的性命。

面对这两项指控,迈卡威的律师当即进行反驳。律师指出,那天晚上虽然有月光,但时隐时现,能见度并不好,漆黑中根本无法判断海面上的情况。如果采取规避动作,就有触礁的危险。所以,直线行驶未尝不可。

第二条,从被鱼雷击中到迈卡威下令弃船,一共只有12分钟的时间,时间并不算长,不能说迈卡威没有及时弃船自救。随即,律师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迈卡威当即弃船,是不是又要起诉他“弃船过快”呢?

接下来,律师开始了更为犀利的反击,他说,为什么在沉船的时候,“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发出的求救信号无人理睬?还有,既然莱特岛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目的地,那么作为接收方,见“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迟迟未来,又杳无音信,他们为何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另外,关岛军事基地本应监控“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航线,及时通知敌情,为什么他们也是毫无作为呢?

律师提出的反驳,让军方恼羞成怒。

为了将迈卡威定罪,军方甚至找来了一个关键证人:击沉船舰的桥本森千宣。当桥本宣誓完毕,站到证人席上时,军方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采取规避动作,是不是就能躲开鱼雷?

为了给迈卡威定罪,找日本人桥本森千宣当指控证人,是军方的别有用心,因为桥本的家人都死于广岛的那颗原子弹,而“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恰恰又是运送原子弹原料的。军方想就是想要借此诱使他做出有力的证词,将迈卡威定罪,成为替罪羊。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曾经是美国海军的骄傲,如今,发生这样意外的惨案,美国海军的军官们,他们只想撇清自己的责任,联合起来,把罪名推到迈卡威一人身上。

最后,军事法庭判定,迈卡威犯了玩忽职守罪,需要对“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负全部责任。判决下来后,幸存的船员们大喊冤枉,然而,却无法改变判决的结果。

1949年,迈卡威从海军退役。但他的退休日子并不好过,许多遇难者的家属不明真相,只是一味将痛苦与仇恨计算在他头上。

每到圣诞节、感恩节,迈卡威都会收到一些匿名信件,信中满是恶毒语言,对他百般羞辱:“嗨!圣诞快乐!但如果你死了,我们会更快乐!”

这样的羞辱与折磨,年年都在上演,一直到20年后的1968年11月,在读完又一份辱骂信后,迈卡威再也无力支撑,精神崩溃,拔枪自尽。

3.一个初中生的平冤之路

迈卡威的死,只是掀起了小小的波澜,很快世人就遗忘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多年以后,他竟然会被一名初中生给平冤昭雪。

20世纪90年代,距离迈卡威死去已近30年,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一个叫亨特·斯科特的初中生,正在和父亲一起收看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作《大白鲨》。

电影中的角色“昆特船长”说,他曾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服役过,亲眼看见战友们一个个被鲨鱼所吞噬。这句不经意的台词,引发了亨特对“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极大好奇心,他决心要把这事搞个水落石出。

那时候亨特才上八年级也就是初二,年纪只有十二三岁,不过,父亲对他的决定非常支持。在父亲的帮助下,亨特跑去当地大学的图书馆查资料,然而可供查阅的资料却是少之又少。于是亨特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幸存的船员写信,向他们询问真相。

出乎意料,那些老船员中的大部分人,都热情地给亨特回了信。

他们告诉亨特,自己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见舰长迈卡威能平冤昭雪。他们都认为,那次事故并不是迈卡威一个人的责任,让他承担那样的罪名是不合理的。

带着老兵们的心愿,亨特开始了更深入的调查。不过,一个初中的孩子又有多大的能量,可以推翻军方早已盖棺定论的判决呢?仿佛是老天爷的眷顾,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小小年纪的亨特,孜孜不倦地为老兵们奔走,引起了佛罗里达当地媒体的注意。看了媒体对亨特的采访后,佛罗里达当地的议员主动联系上了他,而这位议员听完亨特所说的事情后,又把他引荐给了国会参议员鲍勃·史密斯。

巧的是,鲍勃·史密斯的助手,是老政客莫任尼的女婿。偏偏莫任尼当年正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船员。可就在起航前,他生了病,因此逃过了一劫。

听说这件事后,莫任尼决心要为自己的船长迈卡威讨一个公道。有了他的介入,迈卡威也终于有了昭雪的可能。

经过莫任尼的奔走,军方重新开启了听证会。只有十三岁的亨特勇敢地走上讲台,面对着社会和军方各级人士慷慨陈词,赢得了满堂喝彩。接下来,参议员和老兵的代表也纷纷发言,听证会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不过,迈卡威并没有因此而脱罪,毕竟还缺少关键的证据。可这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出现了。他就是伊-58号艇长桥本森千宣!这么多年来,他始终认为迈卡威是无罪的。

看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启调查,桥本便主动给军方写了一封信,要求恢复迈卡威的名誉。桥本的证言,又一次引爆了舆论。

重压之下,军方终于屈服:“‘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舰长迈卡威并无责任。特此宣布迈卡威无罪。”

至此,所有的冤屈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