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中国失去了一次提前富强的机会
晚清之后的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部屈辱史。完全就是爱谁谁,逮谁都敢输。输完之后也不会脸红,反正就是签订不平等条约呗。一来二去,把中国的经济命脉完全交给了西方国家。
完全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清国闭关锁国,还躺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面没出来,错过了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
不过大清也不是没看明白这个问题。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的目瞪口呆的清政府,也明白了再不改革就玩完了。于是,在慈禧的支持下,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从1861年开始一直搞了30多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洋务派代表的努力之下,大力兴办兵工厂、矿业等,还开始了选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比如后来搞铁路的詹天佑。洋务运动搞的是轰轰烈烈,形势一片大好,一度出现了“同光中兴”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想到在1894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直接把这30多年的自强运动打回了原形。这就是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从上到下无不大惊失色,不敢相信拥有亚洲第一舰队的堂堂大清国会被莞尔小国的日本打败。
从庙堂之上到江湖之远,变法图强成为了共识,在此背景之下,“戊戌变法”闪亮登场。然而可惜的是,“戊戌变法”以失败收场,成了一场闹剧。而如果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成功的话,中国的历史进程显然要提前改写。
可惜了。
1、 背景
在大清国轰轰烈烈的搞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的明治天皇上台,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时代,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实际上日本遭遇的情况和大清差不多,德川幕府那会也是搞闭关锁国,完全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被美国舰队打开国门之后,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发现没,哪次搞事都少不了大毛)也跟着凑热闹,相继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引起了国民的强烈不满,德川幕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倒幕运动此起彼伏。
由此刚刚继位的明治天皇抓住机会,推翻了幕府统治,把权力抓到了自己手里,之后就开始了“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改革运动。
无疑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日本走上了变法图强的道路,国力日渐强盛。但是日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太小了,既缺原材料,又缺商品市场。生产出来的商品没人买,这就没法继续搞下去了。
由此,日本政府选择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去外面抢市场。抢谁?这就瞄上了大清,而且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毕竟担心大清毕竟家大业大,万一打不过有点麻烦,那就一步一步来,先抢台湾,再抢朝鲜,然后抢东北,最后灭亡中国。当然了,后面还有更宏大的计划,比如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反正定目标不要钱,能不能实现以后再说。
大清没想到日本要和中国开战。所以面对日本利用朝鲜局势向大清挑衅的情况,大清有点懵。在年轻的光绪皇帝眼里,坐拥亚洲第一海军的大清,可以秒杀日本海军,所以极力主张开战。
然而高层有两个人反对。第一个是李鸿章。李鸿章知道日本这些年没忙别的,就忙着发展海军了。发展海军针对的是谁?自然是大清。而李鸿章一手建立的北洋水师,虽说纸面力量是亚洲第一,但是他知道这是纸老虎,根本就是好看不好用。
第二个人就是慈禧。慈禧反对开战的理由不是因为能不能打过日本,而是想开开心心的过一个六十大寿,不想让战争扫兴。尽管朝野上下对日开战的呼声一片,但老佛爷不同意谁说也没用。
但是日本不给大清不开战的机会。在黄海突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就此爆发。
结果不用多说了,大清海军以惨败告终,然后就签订了有名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清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不说,还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给割让了出去,要不是后来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也让日本给割了去。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上马关条约的签订,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民意沸腾。这首先标志着忙活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白忙活了。另外,上到慈禧光绪,下到走夫贩卒,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清,再不改革,就完犊子了。
2、 从关键人物看变法过程
按说大清和日本一样都是东亚文化圈,情况都差不多,那日本能搞成的事,大清也没问题。大家伙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就打算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那大清也可以跟日本一样,脱胎换骨,重新强盛起来。
现在一说“戊戌变法”,大家可能对几个关键人物的印象是这样的:
慈禧太后:贪恋权力的老顽固,扼杀变法杀戮维新志士的老妖婆。
康有为:维新变法的大英雄。
光绪帝:发愤图强的有为君主,但是有名无权啥都说了不算的倒霉蛋。
但是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如果仔细研究这次变法,发现真实的情况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戊戌变法是有希望成功的,如果真是那样,中国倒真是有可能跟日本一样,通过变法,成为一个强盛国家。
只可惜失败了,只能说是国运衰败,落后的中国也失去了一次走向富强的机会。
那咱一个一个来,通过人物看历史,重温一下当年的变法过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让执掌晚清40余年的慈禧老佛爷登场。
慈禧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这句话就把她打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卖国贼一个。这是慈禧当时脑子一热要以晚清这个破马车单挑全世界然后被群殴之后的无奈之语。
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任何人也都不是非白即黑。你不能因为慈禧的这些污点就完全否定她。实话实说,摊上了那么个时代,不用说慈禧,就是康熙再活过来也不好使。所以晚清的衰败也不能把责任都赖慈禧头上。
公里公道的说,慈禧是一个政治家,即使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是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明争暗斗的权力场里掌控大清40多年,让一帮子老爷们心服口服,最起码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厉害非常有手腕的女人。
首先她并不是传说中的老顽固。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被揍懵的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里醒了过来,明白了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然后就开始搞洋务运动。对于洋务运动,慈禧是大力支持的。搞了30多年,还出现了回光返照似的“同光中兴”,这说明慈禧还是比较明智的顺应了历史潮流的。
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朝野上下目瞪口呆,一片哀嚎,都没想到建设了这么多年号称亚洲第一水师的北洋水师竟然惨败于日本。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对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从上到下,变法图强的呼声成了一种共识。
特别是因为这次战争,让大家都发现小小的日本竟然通过变法如此强盛,更增添了民众对“中国只要变法就能图强”的信心。
对于1898年的变法,慈禧开始是支持的,并没有丝毫的阻拦。虽说当时慈禧已转居幕后去颐和园享受去了,主政的是光绪皇帝,但是慈禧对年轻的光绪不太放心,还想再扶持一段时间,所以大事必须是慈禧点头才能实施的。
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慈禧的同意和支持,戊戌变法根本就无法进行。所以说如果把戊戌变法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慈禧,也是不合情理的。
然后再讲一下光绪帝。八个字可以进行总结,“热血青年,志大才疏”。
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说慈禧恋权,在光绪大婚后虽然还政于光绪,但是实际上自己还是幕后老板,并没有放权,这才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以及清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实际上慈禧背不了这个锅。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从明朝后期已经开始了,等到清朝后期早已经是积重难返,如果变法改革成功,倒是有可能起死回生。变法失败,清朝灭亡那是早晚的事。
光绪作为一个年轻人,特别是一个有志青年,十分想成为改变中国的有为君主。所以上台之后信心满满,立志要改变大清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想法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和慈禧相比,光绪的政治水平以及掌控大局的能力显然是明显不足。
中日甲午战争开战之前,相比于消极避战的慈禧和李鸿章,光绪是积极的主战派。他想通过这次战争战胜日本,甚至是干净利落的战胜日本,为自己提高威望。想法倒是没错,只可惜很快被现实打了脸。战事危险之后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整天只会怨天尤人,很快由一个主战派变成了一个积极地主和派。
至于戊戌变法也是一样,一开始信心十足,恨不得一下子把旧的体制全部打碎去实行新法,让大清马上旧貌换新颜。
这完全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搞不定那些既得利益阶层,加上信任康有为这样的政治素人,新政实施没几天,政局搞的一团糟,各种不满、反对的声音铺天盖地。到这时候,光绪又泄气了,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一个改革者,光绪显然缺少改革家的那种坚韧气质。
最后,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康有为先生隆重登场。
这是慈禧最痛恨的一个人。作为围园杀后的主谋,想弄死慈禧不说,后来跑到海外去,又凭借手中的笔杆子大肆造谣,把慈禧塑造成一个贪恋权柄、穷奢极欲的老妖婆。
首先康先生从人品来说就非常不咋地。
比如说历史书上说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这个事件,实际上和康先生没啥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他领导这么回事。但是这个康氏公车上书是从哪来的?是康有为流亡海外后,为了吸金,就是吸引海外华侨给自己投资,而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改革旗手这么一个光辉形象,来源就是他自己写的《公车上书记》。
而且作为一个极力推行一夫一妻制的改革旗手,脸不红心不跳的娶了六位夫人。其中,39岁娶了18岁的梁随觉,51岁娶了17岁的何旃理,54岁娶了 16岁的市冈鹤子,62岁娶了19岁的张光。真是老当益壮,贻笑大方。难怪连他的追随者后来都称之为“康有伪”。
那问题来了,作为流亡者,他哪来的钱这么挥霍?对,就靠着诋毁慈禧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忠诚于光绪的保皇派,以救国为名义,从海外华侨手里骗捐来的。
就这么一个表里不如一的货,你让他做变法旗手,他能干出啥好事来?
话又说回来,还是那句老话,评价一个人物不能非白即黑,老康还是有他的长处的。首先他对西方的那套制度非常熟悉,能系统性的提出改革方案。这在当时举国急于变法的大环境下,属于变法派需要的人才。
加上他善于演讲表达,在当时的京城里,属于赫赫有名的变法人才,并由此拓展了不少的人脉。比如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就跟老康关系很好,其他的比如李鸿章、袁世凯这些人都跟康有为有过来往。
一句话,老康别看着官职不大(工部主事,也就相当于个建设部的小科长),实际能量不小。正因如此,作为一个六品小官,得到了急于开展变法运动的光绪帝的亲自接见。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P图专家康有为先生。(康先生后来流亡海外为了便于募捐,拿出了一张他、梁启超和光绪帝的合影,后来被证实是伪造)。
说到底,康有为也就是一个有救国情怀的书生,跟政治家这个称号是搭不上边的,完全没有政治家的情怀和手腕的。这从他提出的那些变法措施可以看出一二。
1. 取消旗人特权,让他们自谋生计。这一下子就把全体旗人给得罪了,毕竟大清国还是满人的天下,你把东家的亲戚都得罪遍了,即使支持变法的也立马变成顽固派,你的变法怎么推行?
2. 废除八股,推行学西学的学堂。这一下就把天下学八股的读书人得罪了。
3.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官员们都给得罪了。
4. 精兵简政,大规模裁减绿营兵。把军人群体就给得罪了。
好吧,上述举措还没有得罪高层,康有为又作死的跟荣禄说,变法推行简单,杀几个朝廷大员就搞成了。行了,把本来还支持他的那几个高层也得罪了。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成为康先生心里想的那几个“大员”。
公里公道的说,他提出的这些举措确实是对国家有利,但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你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变法怎么可能推进下去?所以说,康有为只是一个急于求成但是毫无政治智慧的书生而已。再说句难听点的,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而已。
不错,作为一个政治边缘人员,康有为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确实像极了一个野心家的冒险政治投机行为。
具体的变法过程没必要再赘述,通过上述三个主要人物的情况,基本可以明白变法为啥会失败。可以用几句话简单总结:
作为变法一把手的光绪帝缺乏政治经验,没有主心骨,急于求成想富国强民,完全相信了康有为的那一套。而康有为作为一个缺乏政治智慧的素人,忽略了事情的客观发展规律,一昧随心所欲的想一出是一出,让很多本来支持变法的人很快站到了对立面。而慈禧作为大清帝国的幕后董事长,自然不会让光绪帝这么瞎搞下去把大清搞没了,于是终止了变法。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光绪帝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带领几个老成持重有实力能服众的变法派来推行变法,比如说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而不是去信任那个图大贪功急躁冒进的投机分子康有为,循序渐进的推行变法,变法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洋务运动都在他们的主持下搞了30多年,维新变法为什么就搞不了呢?何况是一个完全有民意基础的变法?
所以说,维新变法失败,最大的责任人,就是光绪和康有为。
3. 戊戌六君子是咋回事
要讲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显然是不能略过的。
一提起戊戌六君子,相信大家脑海里出现的肯定是谭嗣同的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气壮山河的诗句,这六个人是为了变法,勇于和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反动势力作斗争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笔者认为,历史尽管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但还是要尽量还原它真实的一面。咱们就从这个角度出发,简单聊聊这六个人的故事。
其实,慈禧开始并没打算杀人。1894年9月21日,戊戌政变的当天,慈禧下旨捉拿康有为为首的维新党人,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惑众”。但是到了9月29日杀害这六个人的时候,宣读的罪名是“大逆不道……劫持皇太后”。
这两个罪名的差别可就大了去了。结党营私充其量也就是属于内部矛盾,搞小团体玩小动作。但是劫持皇太后这可是妥妥的谋逆大罪。
这就是历史书上没有提过的“围园杀后”计划。主导人就是改革旗手康有为,只不过这老小子出事后屁股一拍跑路了,这六个人纯粹是倒霉蛋被连累了(当然谭嗣同例外)。
为什么会有“围园杀后”这个计划?所谓围园,围的是颐和园,杀后,杀的对象则是慈禧太后。为什么会有这么耸人听闻的计划?
因为康有为的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已经引起了甚至包括张之洞、李鸿章这样支持变法的大臣的反对,更不用说像刚毅、徐桐这样的顽固派了。顽固派领袖们整天在慈禧面前痛哭流涕的诉说光绪和康有为如果这样搞下去大清即将亡国之类的话,不由得慈禧没有反应。
慈禧毕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一听就明白变法这个事再任由光绪这么搞下去,必定引起朝政混乱,局面难以收拾。所以就开始限制光绪的行为,到最后甚至明确说要限制他的权力,不能再继续信任康有为搞什么变法了。
而康有为也十分不满意变法的推进速度,认为变法推进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顽固派的反对,而顽固派的主谋,则是慈禧。所以,堪称一代奇人的康有为脑洞大开,在手里没有一兵一将的情况下居然想出了“围园杀后”的惊天密谋。
而这个计划虽然没搞成,但后来还是被慈禧知道了。至于慈禧是怎么知道的并没有明确说法,推测有两个可能性。第一是袁世凯告密(康有为派谭嗣同去说服袁世凯包围颐和园,这政治情商也是一言难尽)。第二是变法分子被捕后的招供(有说是康广仁的)。
想把慈禧搞死,这才是“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仅仅是参与变法,慈禧开始并没有杀害他们的想法,这个从被捕罪名和几天之后处决的罪名的变化可以看出来。
至于这个六君子,除了谭嗣同这个同黑社会有紧密联系的官二代,估计是让绿林好汉们讲义气不怕死的精神给影响到了,自愿慷慨赴死之外,其他的人都挺冤枉的。
杨锐、刘光第、林旭三人和谭嗣同一样,当时的官职是军机章京,是光绪的心腹,充当了光绪和康有为联系的桥梁,积极参与了变法,最主要的是参与了围园杀后的密谋计划,
至于康广仁,作为康有为的弟弟,被抓之后还在狱中大感冤枉,大意是所有一切都是我那坑人的哥哥干的,为啥要让我这个弟弟来替罪之类的。
而作为御史的杨深秀则是光绪坚定的支持者,获罪主要是因为在戊戌政变之后,依然不惧怕慈禧而大力为光绪发声,上书质问慈禧为什么把光绪废掉,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
所以说,所谓的“戊戌六君子”,除了杨深秀这个人气节高尚有古君子风范之外,其他的几个人并谈不上有多么高尚。杨锐、刘光第和林旭作为朝廷官员,纯粹是受了光绪和康有为的连累,康广仁被捕后的变现也谈不上人格刚毅。
至于谭嗣同这个人,完全是一个狂热的激进派,勇气可嘉,但缺少政治智慧。马关条约之后,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这老兄竟然提出了把新疆和西藏卖给俄国和英国的建议,卖了钱还债,剩下的用做变法。
就凭这个提议,可以知道历史对谭嗣同的评价过高了。
4、 结束语
最后再总结几句。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仅仅实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显然是一场闹剧。从光绪的能力,康有为的变法举措,顽固派的强大,都注定了这是一场不可能成功的变法。
但是,在日本的明治维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日本短时间内成为了一个富强国家。作为对比,能找出大清失败的原因,才是分析这次变法失败的意义。
具体原因上文也说过了,光绪性格优柔寡断不说,也没有绝对说了算的权力,最终的拍板者还是慈禧。
和日本的明治相比,光绪也没有那种雄才大略。自身能力不足不说,而且用人不慎。如果变法能够重用李鸿章、张之洞、陈宝箴这样有政治经验又支持变法的老成持重的封疆大吏,变法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如果说1894年的变法能够成功,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显然会完全不一样。至少,延续几十年的民国军阀大混战、甚至抗日战争,都会因为中国的富强统一而避免。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只能感叹一句,国运衰败至此,可惜了。
至于康有为先生,作为变法主要参与者而逃亡海外,倡导一夫一妻制而自己娶妻六个,大肆篡改历史真相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变法英雄,人品绝对是一言难尽。
要不然章太炎老先生也不会送给康有为这样一副寿联: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