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是如何发放年终奖的?
年关将至,正是发年终奖的时候,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年终奖作为老板给予员工的奖励,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比如,在民国,商店的伙计、作坊的工匠、公司的职员、当铺的朝奉,一般都能拿到年终奖。这仅说是民间老板,那么朝廷如何给官吏发年终奖呢?
朝廷不同于企业,企业怕员工跳槽,朝廷却不怕官吏辞职。但历代君王,为达到“邦典有叙”的目的,使自己的江山更稳固,给官员发“年终奖”自然出手大方。比如,在东汉时期,一入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了,发多少,有定例: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枚(五铢钱,下同)、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发钱10万枚;校尉每人发钱5万枚;尚书每人发钱3万枚;侍中每人发钱2万枚。东汉后期,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角,一斛大米重16公斤,由此估算,大将军和三公每人所能领到的年终奖,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10万元左右。而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枚五铢钱,折合成人民币不过7000元,领这一回年终奖,要超过他们一年的工资。再比如,清朝皇帝年底赏赐大臣也是大手笔,《啸亭续录》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里面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金银八宝八份以及金银钱、金银探各四枚,“年终奖”颇为丰厚的。
当然,不是古代所有时期官员的“年终奖”都像东汉、清代这样如此丰厚。比如北宋,文武百官的工资很高,“年终奖”就很少,有点象征性的味道。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宋代一石是66公升,大概能装米55公斤,装面30公斤,两石米无非100公斤,5石面无非150公斤,再加上5只羊,撑死了值几千块钱。与宋代高官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几百元年薪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高级官员的年终奖,一般由朝廷发放,国家财政出钱,有时候甚至是皇帝亲自掏腰包给宠臣发红包。那些低级官员和些不入流的小吏,朝廷是不会给他们发红包的,其年终奖还需要另外想办法。七品以上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县处
级),可以通过动用公款放利贷和做生意赚的钱来发丰厚的年终奖,而更低的官员甚至办事小吏们,他们给自己发“年终奖”大多是靠“卖废品”。秦、汉、魏晋时期,公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竹简上,一份较长的公文,得用一堆竹简。等到公文写成,从这个部门传达到那个部门,怕竹简丢失,也怕有人篡改,得用口袋装起来,扎紧了,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竹简倒出来,装竹简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质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大点儿的部门像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公文往来最多,攒的口袋也最多,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一个部门的办事员就有年终奖了。南北朝以后,公文主要用纸张,鉴于传真机尚未问世,公文往来只能靠驿马运送,路上怕纸张磨损,还得用封套把公文装起来。这封套主要是布做的,史称“书囊”。有些穷衙门,旧书囊攒得多了,让裁缝改成衣服或者被单,过年时发给诸位同僚,虽然微薄寒酸,也算是一项“年终奖”。
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单位,“创收”的渠道和能力是天差地远的。职权大的衙门小金库充足,“年终奖”就多;没人理会的清水衙门小金库寒酸,“年终奖”就少。比如,吏部是管官员升迁的,户部是管工资发放的,这两个部门,一个管人事,一个管财政,都是要害机关,所以红包多得收不完。而礼部主管文教,没人理会;兵部在太平时节用处不大,也没人理会,所以这两个机关的官吏就没有多少“年终奖”了。不过,有的衙门,虽然是“清水”,并不清贫。像历朝历代的翰林院,一没事权,二没财权,官员们跑关系走路子,很少到这儿来送礼,穷翰林是当定的了。好在皇帝给他们一个收红包的机会,譬如宋朝,朝廷册封某个大官,一般让翰林起草任命书,起草完了,皇帝会命令被册封的那个大官给起草任命书的翰林送谢礼。这谢礼动辄几千贯铜钱,或者几百匹丝绸,或者几十匹好马,相当优厚。为了能够利益均沾,每起草一份任命书,翰林们都尽可能集体上,分别拿人负责提纲、初稿、修改、润色、誊赞等。既然大多数任命书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晶,那么得到的谢礼自然也要集体分配。怎么分配呢?集中起来,一年分两回,三伏分一回,岁尾分一回。岁尾分的这回,就当是年终奖。从某种程度上说,翰林们这样分发年终奖,等于是把平时的好处费集中到年终来发放。这样,每人分一份红包,高高兴兴回家去,开开心心过新年未必不是一样好事。
总体来说,古代官吏之间年终奖多寡差距甚远,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就拿如今公务员奖金来说,东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肯定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古今公务都存在年终奖的多寡,但他们都是端的“铁饭碗”,因此,古往今来,不愁没人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