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越军”地道战“让美军吃尽苦头:美军如何反制?
1965年2月17日凌晨,在位于越南古芝的美军第25步兵师一部“阿尔法”前线基地里,除少量警戒人员外,大部分人都已睡熟。他们奉命在这里修建一个火力基地,作为下一次扫荡的根据地。
持续近一个月的基地修造已经让他们精疲力竭。因为基地位于敌后,补给都需要直升机空运过来,几天才能有一次。美军天天吃意大利面条,被蚊虫侵袭不说,还要提防北越军的频繁骚扰,大家苦不堪言,士气低落。
他们不知道,其实北越部队早就盯上了这里,并决心除掉这个威胁。“阿尔法”基地外围防御坚固,地面强攻胜算不大。为此北越军派出工兵进行土工作业,硬是把地道挖到了距离最外围铁丝网不足100米的地方。
凌晨2时,越军炮兵突然猛轰美军基地,成功将战壕内的美军逼回地堡内。15分钟后,早已埋伏在地道中的越军冲出地道,越过战壕进入基地内部,一时间一片混乱。双方短兵相接,许多美军根本来不及拿枪,只能用刺刀或者匕首与越军肉搏。基地指挥官摩尔上尉所在的地堡在炮火中被轰塌,他挣扎着爬出来后正好遇上一名越军,此时他手里只有一枚手雷,却来不及扔出,就用它猛砸越军脑袋,将其砸死。
在最初的惊愕后,美军缓过神来呼叫炮火支援,强大的弹幕把越军支援部队挡在了基地外。基地内的越军则被逐个消灭,战斗持续到早上7点结束。美军阵亡50人,越军阵亡37人。多亏了炮火支援及时,否则基地不保。
此前,美军也曾注意到越军的地道战术,但并不放在心上。这次突袭终于让美军意识到,这群死神不光来自于地面,还会潜藏在地下。
地道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游击战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经出现。越南的地道战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用来对抗法国殖民者,在美国入侵越南期间达到顶峰。地道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防御措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越军深知己方在正面战场上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抗衡,所以把地道战发展到了“战略层面”,力求贴近敌人,甚至和敌人混在一起,让对方无法发挥火优势力。并且还可以让敌人防不胜防,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越军在越战期间修筑了上百公里地道,形制上也颇具越南特色。
首先,越军地道的构造往往因地制宜,没有统一的规范。
其中规模较大的地道工事长达几公里,根本摸不到边,直到越战结束美军也没有搞清越军到底挖了多少隧道。就已探明的地道来说,深度普遍在1.2米到12米之间,宽度0.8至1.2米,高0.8至1.5米。地道顶部一般会用圆木、硬质黏土以及各种缴获自美军的金属板做厚度不超过1米的防护顶盖。它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所以较小的地道内部并不需要额外支撑,如果规模较大则要设置额外的支撑柱。
较长的地道往往呈“Z”字形,这是为了削弱爆炸冲击波对地道内的影响。并且越南多雨,所以地面会稍微倾斜,以便将渗水排入蓄水坑中。处于“U”字型拐角处的蓄水坑还可以作为水关,既可以当做水井,也可以挡住毒气并迟缓敌军的行动。
地道通气管用直径为0.1米左右的竹子制成,它的设置可是一门学问。第一要倾斜安装,防止雨水灌入。第二要掌握好朝向,以便让温暖的空气吹入阴湿的地道。第三还要把露出地表的部分藏好,防止美军顺藤摸瓜,有些地道的通风管甚至会模仿成房屋的支撑梁。
地道的入口要尽可能地小,提高隐蔽性。最小的入口只有0.46米长,0.34米宽,一次只能容纳一名身材瘦小的士兵进入。不过也有长宽均超过1米的入口,方便运输大件物资。地道门一般是活板门,嵌在与地面齐平的位置,盖上竹叶和树皮后不留一点痕迹。为了达成突然性,地道门的位置常常设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水塘岸边紧贴水面的位置、佛龛下面、猪圈里甚至设在厕所里。
在地道内部,越军还会埋设大量机关。除了竹签坑陷阱这样的被动防御措施外,他们还会把炸药或者反步兵地雷埋在地道入口内外,通过观察孔侦查敌人的行踪,如果有人冒险进入地道,就遥控起爆。一些入口处挖掘较长的垂直坑道两侧会设置射击孔,当敌人爬下时用刺刀或者红缨枪给予致命一击。在地面上则设置有低矮的射击孔,其上部覆盖有圆木加固并用树叶伪装,射击孔往往非常小以防被重火力摧毁。这些射击孔伪装良好,美军往往难以发觉,他们的靴子甚至会踩在枪手眼前。
其次,构筑地道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当地。
越南境内树林遍布,既有高大的树木和竹子做建材,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藤蔓做掩护。当地的红土和黏土也适合开挖地道,就地取材就行。至于缴获自美军的材料就更丰富了,各种金属板材、弹药罐,尼龙防水布,沙包等。美军规定撤离时要严格清场,不留下半点物资,但实际执行的很粗放,留下了不少好东西。不过这一来源不够稳定,所以北越并不怎么喜欢用这些外来货构筑地道。此外,他们有时还会通过贿赂南越军官和黑市交易得到想要的材料。
然后,修筑庞大的地道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全民工程”。
对于没有重型设备的北越军来说,挖隧道是一项困难且进展缓慢的工作。他们通过全民参与、分工协作的方式,尽可能提高挖掘效率。
以典型的“堡垒村”系统为例。北越根据地里,从小孩到老人都要参与地道建设,青壮年会被分为4至5人小组,负责隧道开挖。有人负责挖土,有人负责把土提升上来,有人则负责把土运走倒掉,每家每户各承包一段,每人都有大约1立方米左右的挖掘任务。
对于较浅的隧道,挖掘方式为“两头掘进”,即每隔10米左右挖一个深2至5米的竖井。然后从竖井内两头同时向中间开挖直至汇合。较深的隧道就不能用这种方式了,因为挖出的土要靠竖井运出来,竖井越深效率越低。老人则负责做饭、处理竹子、编制竹筐等,小孩子就跑腿打杂。
最后,虽然一些大型地道系统,例如规模最大的古芝地道拥有地下手术室、指挥员专用办公室、电影室、弹药工厂等“豪华”设施,但地道内的生活实际上是非常“憋屈”的。
在地道内生活要长期面对空间狭窄、空气稀薄、阴暗潮湿的环境,很多人都患上了幽闭恐惧症。在地道里,个人卫生也得不到及时清理,排泄物只能排在废弃弹药罐里再扔出去。还有各种蛇、蜘蛛、跳蚤等通过活板门进入地道,大肆传播疾病,地道内落后的医疗条件又无法及时提供治疗,大家只能坐以待毙。
为了防止美军统计伤亡人数,死去的同伴要像胎儿一样蜷曲起来,埋在地道壁内,再用黏土封起来。时间一久,整条地道内的气味可想而知,有时美军都可以闻到透过活板门散发出来的臭味。
在前述基地突袭战中,美军被打的措手不及,之后痛定思痛,立即着手研究反地道战术。主要摧毁方式有两种。第一,直接用炸药爆破或往地道里灌水、催泪瓦斯使其中人员窒息死亡或灌煤气再用火箭筒引爆等,对于地势平坦的区域也可以用坦克压塌地道;第二,派人下地道清场。
对于美军来说,前者“用技术换人民”显然更符合其一贯的作风。例如,1967年1月,美军对边水地区扫荡时发现地道网络。随后在地道系统的中心位置用推土机推出一个大坑,里面堆了4536公斤炸药,直接把方圆几公里内的地道炸上了天。
不过这些简单粗暴、火力十足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想清理干净往往还是要派人下去。
1966年1月,美军发动了针对地道系统的“压榨”行动。美军的斯特瓦-格林少尉成为第一个进入越军地道的美国军人,不过他没有摧毁地道反而还被黑枪打伤。以此为开端,美军开办学校训练地道战部队。该部队的人员全部从战斗工兵中挑选,因为他们要学会习惯在黑暗狭窄的环境中摸索前进,熟练使用匕首、手枪等近战武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在黑暗中熟练地安装爆炸物。
1966年6月,首支地道战部队开始执行任务。他们大多身材矮小,又在地下“工作”,所以被戏称为“地鼠军”。这一绰号在后来越叫越响,最后干脆成为了正式代号。
刚开始他们的装备只有一把M1911A1手枪和一支手电筒。后来专门配发了地道作战套装,包括头戴野战电话、消音转轮手枪、红外手电筒、护膝、防毒面具、催泪瓦斯、C4炸药和防弹衣等供选择搭配。
发现地道后,首先向地道内泵入空气,然后1-3名“地鼠军”腰缠绳子进入地道,边走边用罗盘记录地道走向。在此期间要时刻准备近身肉搏,并仔细检查是否有陷阱等危险,有时还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安装爆炸物,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他们一次一般只会进入大概100来米就退出,并且从哪个洞口进去就一定要从哪个洞口出来,否则很可能会挨自己人的枪子。而剩余洞口的寻找,则由地面上的人员按照他们绘制的走向图来完成。确定地道大致范围后,再一次性爆破。
虽然美军用尽各种办法来摧毁地道,但越南地道的总规模却在一路上涨。第一任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曾把地道称为是:“最棘手的难题”。在著名的古芝地道里,生活着北越军第18师和多个营,而他们的正上方,就是美军第25师的主要驻地。地道游击战给美军造成巨大麻烦的同时,越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古芝地道内前期有约1.6万人,最后只剩下了不到6000人。
战争结束后,鉴于古芝地道的历史纪念价值,越南政府特地保留下大部分地道设施,进行旅游开发并作为爱国教育基地。不过绝大多数地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缺乏维护的地道很快就被水淹没坍塌,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