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二战后美军莱茵大营虐杀了75万德国战俘,这是真的吗?
作者:效忠东城卫
近些年,中文网站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二战后,美英接收德国战俘的”莱茵大营”,共有75万人被虐死。这个流言之言之确凿,使”莱茵大营”堂而皇之地进入所有搜索平台的百科词条。
然而,德美官方并不认可”莱茵大营”虐死75万德国战俘的说法,他们提供的数目是4万至5万左右。这个数字只占到全部战俘人数的百分之零点几。西方史学界也大多支持这种说法。
那么,关于”莱茵大营”虐死75万德国战俘的流言,它的源头又是来自哪里呢?它来自于1989年一个加拿大作家的一本书,这个作家叫James、Bacque,这个作家以前是写虚构类小说的,当时的职业是记者。尽管并非历史作家,他并不妨碍此书引起的轰动。因为此文的内容非常的骇人听闻,标题亦夺人眼球。
它的标题是《其他减损:艾森豪威尔将军命令下解除武装的德国士兵大规模死亡背后的惊人真相》(以下简称《其他减损》)。显然地,考虑到Bacque的记者身份,这本书是紧跟市场的。
中文世界所有有关”莱茵大营惨案”的数据,大多来自这本书,包括在中文世界赫赫有名的《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作者朱维毅)。那么,我们只要从源头上理清这本书数据的真伪,就可以对所谓”莱茵大营惨案”有个客观的了解。
很遗憾,与中文网友期待的不同,《其他减损》这本书的数据大多来自虚构和臆测。事实上在今天的西方,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支持Bacque的说法。
首先,Bacque不是历史学家,他不在乎专业声誉受损。其次,作为一个加拿大人,他们有恶心美国的传统。总之,这本书最在意的是销量,所以对数据有加工。
支持这个流言的人喜欢贴出有关莱茵大营恶劣露天环境的图片。其实,莱茵大营存在的时间是4月至9月,西欧大陆气候最温和最舒适的时间。这与苏联西伯利亚的环境完全不同。所以不能把苏联战俘的死亡率和英美比。
一:Bacque的数字游戏
1,统计死亡率时漏敲了一个零Bacque在《其他减损》一书中,无意或有意参考了一个数据,导致莱茵大营死亡率提高了十倍。
那就是Bacque的秘书在抄录文档时,漏敲了一个0。在统计某营地(莱茵大营共18处营地)死亡率时,使实际3%的死亡率变成了30%。Bacque仅以此营地死亡率为参考,去类推其他营地的死亡率。这种类推方式不仅极不严谨,也让人匪夷所思。
军史学家Aibert、Cowdrey按该营地实际死亡数据重新统计,得出死在美军手中的德国战俘人数,大约在5万至6万之间。
有意思的是,Bacque在电视访谈中,也承认了自己在这个数据采集上的”疏忽”,但把责任推给了自己的秘书,以表明自己不是有意的。
2,把转移和释放的战俘统计进死亡率莱茵大营建立后,各营地的人数也一直在变动中,包括死亡、释放、转移等,都影响战俘数字的统计。当然,除了死亡、释放、转移外,还会在数据上有”其他减损”情况,”其他减损”也是Bacque的书名。Bacque认为,所有数据上的”其他减损”都是死亡。
这个判断非常荒唐,所谓的”其他减损”,除了极少数死亡外,大部分都是非正式释放,包括德国民兵组织、妇女儿童非正式军事组织。
Bacque最明显的错误,是把66万民兵被非正式释放,列入到”其他减损”项目。要知道,Bacque认同美军共虐死80万人或以上,这66万民兵就占了这个数字的近90%。所以,对这个极关键错误数据的忽略,使《其他减损》整本书立即失去支撑的基础。
在另一次电视采访中,Bacque在反复追问下也只有承认,他疏忽了。在他收集的一匣档案中,有一份专门文件提到了66万民兵非正式释放属”其他减损”项目,并有特别的注解,但Bacque说,他没留意到这个注解。
3,诱导性采访事实证明,Bacque是带着立场去采取数据的。他的釆访也是为了获得他”需要”的数据。为了证明”其他减损”都是死亡,他采访了一个91岁的前美军少校做证人。这个少校叫Philip,当时是莱茵大营的管理人员。
PhiliP在回复媒体的信中说,我老了,记忆也不牢靠。Bacque先生只是问我”逃跑的人多不多”,我就说”很少”。
由此可见,Bacque以采访作”证据”,得出一个结论,所谓”其他减损”只能是死亡。
二:莱茵大营俘虏总人数,事实不到5百万?
从1945年4月始,美英在莱茵河西岸,依河建立起17所俘虏营,加上内卡河畔建立的一所,共18所大营。统称”莱茵大营”。
按Bacque等人提供的数据,战俘营总人数达到5百万。但这个数据一直受到各方质疑。有专家认为,莱茵大营关押的人数最多不过2百万人。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Bacque所谓莱茵大营虐死近百万人也心然是错误的。一半人被虐死,还瞒了几十年,这显然不切合实际。
那么,专家是如何统计出莱茵大营关押人数不到2百万人的呢?他们是根据历史数据,把各地驻守的德军的可能去向做个统筹,从而得出一个大致数字。
首先,德军投降前,西部盟军共俘虏德军165万人。这个数据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俘虏的人。
在德国本土,西方盟军仅能接受的德军俘虏大概在75万人左右。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德军50万人、挪威有20万人、意大利在30万至60万人之间、巴尔干20万人、库尔兰包围圈30万、奥地利15万。即使德国本土和奥地利的军队全部被美军俘虏,莱茵大营总人数也不到240万。
何况,苏军也俘虏了大量战俘,包括柏林战役中的48万。向西方投降的德军,美英也大量移交苏军,甚至南斯拉夫,比如英国人就向南斯拉夫游击队移交了15万德国战俘。另外,战争中有大量德国战俘被杀伤。
三:艾森豪威尔故意饿死德国俘虏?
Bacque的观点是,艾森豪威尔把放下武器的俘虏仍当敌人对待,故意饿死近百万战俘。
Bacque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时的欧洲粮食极端匮乏,不仅俘虏缺粮,德国平民也缺粮。
从国际法上来说,俘虏可以享受平民一样的待遇。但艾森豪威尔为了不在平民中造成人道灾难,决定从俘虏中”挤出”一部分食物给平民。从艾森豪威尔角度,德国平民多以妇女老幼为主,照顾这些弱势群体又何尝不是人道的一部分?
但艾森豪威尔也并非一刀切。他把战俘分成两部分:凡在德国本土(包括奥地利)投降的,统统定性为”放下枪的敌人”,在食物补给上自然是”敌人”待遇;另一部分是德国本土之外俘虏的,这部分人归入俘虏,享受平民一样的食物供给。
Bacque所说的饿死的德俘,显然是指那些被归为”敌人”的人。但这部分人数顶多75万,难道全部饿死?
其实,归为”敌人”的那部分德俘,在经历最初的紊乱后,也得到了相应的食物供应。不存在艾森豪威尔故意饿死德俘之说。德俘最初的食物短缺,主要是后勤困难造成的。
至于有报道称有瑞士红十字会给德俘送粮被艾森豪威尔拒绝一事,这可能是真实的。从艾森豪威尔角度,既然这部分战俘被定性为”敌人”,他们就无权享受红十字会的援助。艾森豪威尔太拘泥于国际法的条条框框,从而受到有关人道主义的指责。
四:莱茵大营的恶劣环境造成大面积死亡?
关于莱茵大营的恶劣环境,这确实是得到各种回忆和图片证实的。数百万战俘缺粮少药,露天挤在绵延不到4百公里的莱茵河畔营地。其实,缺粮少药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不独军人,平民也同样。至于为什么提供帐蓬不足,我觉得这既与盟军的后勤紧张有关,也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莱茵大营存在的时间是4月至9月,这无疑是西欧一年中最舒适最温暖的时间。凭俘虏的一身戎装,应付这样的天气还是能勉强过去的。据Bacque等人的说法,俘虏中40%挖了地洞,6%有帐蓬,这个数据存疑。抛开这一点,可以预计,如果下雨,地洞和帐蓬基本上还是可以应付大部分战俘栖身的。但下雨的天气总不会太多。
但还是会有部分战俘会淋雨,地洞也有塌方的情况。但整体上,只要食物基本能应付,战俘营的情况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难民营。
按德国和美国提供的数据,莱茵大营死亡人数在4万左右。当时,整个莱茵大营有战俘不到2百万,死亡率百分之0、5%,这个死亡率其实不低。还应该是疾病流行造成的。
至少有两个理由支持这个死亡率是符合基本史实的。
一是冷战时美苏两个阵营互相抹黑,简直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如果苏联有证据可以揭露”莱茵大营惨案”,那又为什么不揭露呢?这不符合常识。苏联虐杀波兰精英的”卡廷惨案”,西方可是穷追猛打。以苏联强大的情报网,它是不可能漏掉”莱茵惨案”的。
二是德国人严谨的数据能力。德国人做事极为精细,对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一丝不苟。德国官方提供的莱茵大营死亡数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力量去推翻它,应该是基本准确的。
五:失踪的130万人哪里去了?
有报道说,战后有130万德国人失踪了,不见于任何资料记载。这是德国红十字会的统计。但苏联人只认30万,说有档案记录。另外一百万,有人全部算在所谓”莱茵大营惨案”上。
但有没有这种可能,苏联或斯拉夫人杀了人,却又不承认呢?这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卡廷惨案”他就不认。
斯拉夫人同日尔曼人的血海深仇是可以确定的。苏联俘虏的德国战俘以1944年1月为界,之前的德俘死亡率达到68%,之后的死亡率达到32%。
苏联且不说,单说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对德国人的恨,应不高于俄国人。但南斯拉夫人对德国战俘的虐杀,仍然让人触目惊心。
南斯拉斯对德国人的虐杀分几个阶段:一是剥夺所有德侨公民权,没收他们全部财产;二是俘虏德国”欧根亲王师”,当场枪毙1700人,余下的一半死于锡矿苦役;三是接受英军移交的15万德国战俘,在奥地利至希腊的死亡行军中死7千人,到克罗地亚又枪杀一批,剩下的有5万人或饿死或在苦役中过劳死。
据统计,有12万德国战俘被南斯拉夫虐死,这个比例极为惊人。
我觉得一百万失踪的人去了哪儿,还得从东线找,这才合乎情理。
结语
其实,有关二战及其战俘的回忆录极多,如弗里茨的《鱼从头臭起》、卡尔邓尼茨的《十年和二十天》、鲍里斯的《穿过旋祸》,另有《五年四个前线》、《离自由还有十一个月》等等,无一提到”莱茵大营”惨案。
当然,也有几篇有关”莱茵大营”恶劣环境的回忆录,如施畔纳的《眼泪、死亡和无尽痛苦》,格利斯海默的《战国战俘营的地俘》,但涉及的只是个别营地的个别情况。当然,这些体验无疑是真实的。这其实与紧张的后勤保障关系甚大,不能以偏概全。
Bacque的《其他减损》,无疑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但因为漏洞百出,自从美国历史学家阿瑟丶史密斯出版《艾森豪威尔与德国战俘:事实对虚构》一书后,《其他减损》就无人问津。
史密斯的厉害之处就是逐一寻找Bacque的漏洞,并逼使Bacque在电视采访中承认了几个关键错误,使《其他减损》一书失去最基本的史实根基。从此,Bacque再也没有在媒体露面。
但这个黑色”段子”却在中文世界流传开来,辅以莱茵大营环境恶劣的图片,并得到不少大V的传播。而传播这个段子的《其他减损》,竟被所有传播”莱茵大营惨案”的大V引用。这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既然Bacque都承认自己文中引用的关键数据有误,那么传播这个”段子”又有何意义?
那么,《其他减损》这本书提供的数据,这些年为什么会在中文网络受到公众接受呢?其实,这与这些年我们流行的”政治正确”密切相关。
既然骂美国成了政治正确,那么,任何有关”莱茵大营惨案”的流言,必然会引来大量流量。反过来,也加速了”莱茵大营惨案”这个流言的传播。
立场比事实重要,这个问题是需要大家好好思考的。为什么会这样?
参考资料:
阿瑟丶史密斯(美):《艾森豪威尔与德国战俘:事实对虚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