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第一次鸦片战争

来源:珠穆看天下

编者按:

从当事人角度来说,这场战争并不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相反却是维持千年霸权的艰苦开始。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然而就其影响而言,第二次鸦片才彻底让大清统治阶层看清“已不如人”的现状,以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为标志,古老的中国正式进入西方世界体系!

中日甲午战争让清政府彻底放弃自己在传统东亚霸主地位,普通民众层面开始图强救国,直至国内反清运动高涨,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西方正式开始,以清末新政为标志。然而,事以至此、积重难返,民众与统治阶级信任已荡然无存,历经二百多年的大清政府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鸦片战争失败,多数人的印象是当时的清政府腐败,好像康熙皇帝在世,这次战争就能胜利一样;也有一些人从结果分析认为清政府应该及早妥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结束,当然这都是马后炮。

本文从当事者的角度,给大家呈现为什么这一战非打不可,为什么此后二十年期间清政府拒绝反思求变,二十年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必须打!

一、世界大势

古语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势造就英雄。战争之前,满清政府已发展到帝王集权的巅峰状态,而英国则早已成为东北亚地区外最为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满清政府不懂西洋人的世界观,英国人不懂中国的天下观。两个代表各自区域内最高文明的国家殊死搏斗不可避免。

帝国主人对战争的态度决然不同,满清政府认为这是其传统天下观内的局部事件,如当年对付倭寇和海盗一样,力图维持固有的天下体系;大英帝国认为这是打开东北亚市场的绝佳机会,只是对待领土兴趣绝不如同时期的沙俄政府和对待美洲、印度和澳洲那样强烈,毕竟他缺乏的是巨大消费市场。

战争的结果如同世界发展趋势一样,代表更高生产力的欧洲新兴工业文明淘汰了中华古老的农耕文明,因为人类欲望的潘多拉魔盒已被工业化和知识产权产生的惊人暴利所敲开!

二、帝国对比

满清政府在1840年之前,拥有世界第二的固有领土,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四万万,如果再加隶属于中国文明圈内的其他属国,实际会更多,从军事上来说八旗和绿营兵战斗力非往日可比,但仍有百万之众,虽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但也堪称巨无霸国家。

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十岁时随皇爷爷乾隆皇帝打猎,因亲自射杀一鹿,收到黄马褂赏赐,三十三岁时,亲自带领皇宫卫队打退进攻紫禁城的天理教教徒,并射杀两名匪徒,忠勇兼备,深受嘉庆皇帝赏识。由此可见,道光皇帝并非无能之辈。更为精彩的是他在位期间彻底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并将匪首张格尔带至北京,广诏群臣,于午门审问叛首,处以极刑,一时风光无限!生活上他厉行节俭,在当时看来他无疑是帝国中期最合格的统治者。

大英帝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工业殖民地国家,除去人员相对少外,在军事、经济和工农业对中国都是碾压。因此对中国、美洲、印度和澳洲的侵略战争,无一不是一次降维打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林则徐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犹如排枪,连声不断…..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满清政府的外交只有朝贡体系,具体就是剿抚或者亡国,一山不容二虎。若外族没有领土要求,基本上就是和亲、赔款,例如汉、宋两朝。纵观中华大地上的历代王朝,与北方外敌斗争非常之多,匈奴、契丹、女真、蒙古、准格尔等而且一般经验比较丰富,而且还利用长城进行经济和科技的封锁,因此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也只有蒙古和满清成功易主。而对待沿海入侵,除去大明期间与东南沿海的倭寇和海盗进行过战争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威胁,也无可借鉴的经验可谈,由此造成陆权思维一直占据着中国整个阶层,因此中国没有海军,只有在内湖游荡的水师。

三、战争的原因

这场战争中国人习惯叫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叫通商战争,从名字即可反映出两国看待事情的角度。一位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说:鸦片战争之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大清帝国要保持其宗主大国的霸权地位,维护华夏千年文明,因此不承认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

自古以来,先礼后兵不分东西方,因此从乾隆、嘉庆,英国政府先后派出马嘎尔尼使团、阿美士德使团面见大清帝国的统治者,结果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礼不成,只有兵戎相见了。如果当初这爷俩开明些,能够像沙俄的彼得大帝或者日本君主一样虚心学习、不断图强,道光和咸丰爷俩基本不用整日提心吊胆了,可问题是沙俄历史上只是莫斯科小公国,日本也是满清失败后,痛心改变。

当初一个不经意的忽视,开启了屈辱的历程,至今不绝!

第一次鸦片战争,导火索是清政府对在华的鸦片商人开展禁烟运动,这原本无可厚非,只不过这一事件被英国在华的商业监督义律成功地升级为满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的矛盾。义律可以说非同凡人,他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双方准备和战争爆发

从1832年开始,满清政府和大英帝国之间的零星冲突就不断,只是事态没有扩大化,但是这些报告让道光皇帝认为:英夷并没有领土要求,不会影响帝国现实生存危机,并将其定义为局部地方事件。只是下令沿海督抚修缮工事,加强军备。

作战方案也一贯体现了中原王朝对待外敌的方略:即根据敌人战与和的意愿来确定己方是剿还是抚,即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

后人批评道光皇帝没有决战之心导致前线官员一直畏首畏尾,恰恰相反,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审时度势,一意孤行,看看雄才的隋炀帝就知道下场会有多惨!道光皇帝的种种决策依据都来自为他办事的士大夫阶层,而非大英帝国的意图。只是这些他既相信也提防的士大夫阶层因为个人利益和名誉,善于阿谀谄媚,绝不肯显露丝毫不同意见,也许这就是集权统治的一个不足吧!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基本如下:

1839年第一任钦差大臣林则徐顶着道光皇帝的无限信任,踌躇满志奔赴上任,只是刚到广州就被英国的商业监督义律摆了一道:他没有收到商人们的鸦片,相反他没收了被义律临时“统购” 了的大英帝国的2376254斤鸦片,并将其焚毁,是为“虎门销烟”,首战告捷,龙颜大悦!

1840年7月,闽浙总督邓延祯向道光皇帝报告:用弓箭杀死夷人一名,矛刺死一名,中炮跌入船舱和大海无数,夷人狼狈逃窜。

1840年8月,舟山和定海相继陷落后,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以下几道奏折:《英船居定海拟用民众杀敌片》告诉皇帝,地方战备不行是失败的原因,夷人不善陆战;《密探定海情形并拟计划袭取片》;《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道光皇帝也不傻,多种渠道消息说明:你林则徐天天说广东打胜仗,舟山、定海却失陷,摆明就在说谎,因此将他革职!

1840年8月6日,英军北上进入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特意询问直隶总督琦善防备情况,得知不咋地后,做了英明决策: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骜情形,不必遽行开枪开炮,若有投递文书,无论夷文汉字,原件上奏!可见天朝皇帝并非愚钝之徒。琦善也将英军舰队实情上奏,只是可惜在这千年未有之变局下,道光皇帝把大英帝国国书当成申诉冤屈、控告林则徐的奏文,同意另派钦差,到广州谈判!

1840年12月4日,琦善作为钦差大臣与英国人开始谈判,只不过英国人的要求与道光皇帝的理解出现很大偏差。赔款、割地、通商与惩治林则徐代价大不相同。虽然前后多次商谈,但皇帝认为夷人反复无常,不守信用,看来还得剿!

1841年1月,道光皇帝几番调兵遣将后,战争正式打响,结果是600多名守军中战死277人,伤亡大概460人,英军受伤38人;反过头来,皇帝得到的八百里加急是歼敌二三百人。

1841年1月20日,钦差大臣琦善发觉是真不过,因此与英军初步协定了《穿鼻草约》:

1、割让香港岛;

2、赔偿军费600万元;

3、两国以平等地位交往;

4、开放广州海口贸易;

可怜的琦善大人,明知这已经大大超过了道光皇帝的底线,却依然“执迷不悟”,被道光皇帝革职、抄家!其他的士大夫基本上仍然处于自编自导状态,与皇帝打太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直等纸包不住火,让皇帝自己认怂!

可怜的道光皇帝,在一封封“捷报”和官员们拍胸脯的保证中,一步步走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1841年2月24日-27日虎门之战,提督关天培、祥福及以下900人阵亡,林则徐苦心经营的乌涌阵地丧失,40余艘水师船逃亡上游,他的家人也一并转移了!

1841年3月5日,道光皇帝最信任的果勇侯—杨芳到广州指挥战斗。这大哥一到立即邀功,说“乌涌之战”杀敌约500人!令道光皇帝龙颜大悦赞赏他:客兵不满三千,危城力保无虞,莫非朕之参赞大臣果勇侯杨芳,其孰能之。大有“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气势,只不过都是虚幻而已!到5月26日,负责守备广州的奕山—道光皇帝侄儿就投降了,最为不要脸的是他向道光皇帝说:夷人大败,落荒而逃!真是不要脸了。

1841年8月,厦门之战失败,道光皇帝感觉有些异样!

1841年9月至10月,舟山、定海、镇海失陷,主战的钦差大臣裕谦自杀,三大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还有部下数百人阵亡。

1841年10月12日,宁波陷落!

仗打到这个份上了,既然互有胜败,也许就是最后五分钟战斗。道光皇帝急了,任命扬威将军—奕经(乾隆皇帝重孙)带领六省6万余人部队驰援浙江战事!终于1842年3月份,部队集结完毕,一场反攻,最终还是大败。此后,上海、镇江相继丢失。

事实说明一切,虽然道光皇帝接到的捷报多于失败的报告,但丢失的土地一天比一天多,下边大臣也见了世面,基本上不打了,毕竟动员大约20万军队,并牺牲了那么多将领,局面还是一如既往的槽糕。这个时候体现天朝特色的事情出现了,皇帝和士大夫阶层开始就战败的罪责拉大锯。道光皇帝需要体面的“认输”,士大夫需要免去“罪责”。

相反英国,通过传教士和各种商人对中国各种情报刺探而胸有成竹,虽然投票结果是271票对262票通过对中国军队预算,显示并不是所有英国人士对中国了解。但他们的自始至终都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兴奋、甚至有些加码。

相对满清政府,大英帝国仅仅动用了16艘海军战舰,4艘东印度公司的武装汽船、运兵船1艘,运输船27艘,3个陆军团,大约6000人。

四、战争的结果和反思

战争的结果众所周知,从战争后订的《南京条约》,总结主要是以下几点:

1、赔偿2100万两;2、割让香港岛;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4、双方协定关税;5、治外法权;6、中英官员平等往来。

与琦善大人开始商定的条约相比,确实多了不少,这也是后来他仍然被启用当驻藏大臣的原因。

但是作为帝国的统治者相对于这些不合理的条约,能够停止这无休无止、而且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或许才是最急迫解决的事情。虽然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让帝国统治者在紫禁城徘徊不定,但毕竟没有涉及帝国统治的根基,夷人走后,满清政府依然可以守着自己的天下观。

中国历代君主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对手,打完胜仗,就是为了多开几个通商口岸,商人在重农抑商的统治者眼中都是低贱的,唯利是图的。一切又恢复到之前的平静,这场战争犹如一声巨雷闪现在夜空,便随即消失在古老的王朝天空!

如果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为《南京条约》的条款,那么这场战争还会持续,之后的二十年,大清帝国将是另外一个光景!

只是历史不容假设,上天给了大清帝国一个二十年认识和学习列强的机会,却匆匆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