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那一场孤城保卫战

公元 757 年秋,王昌龄在亳州被杀害。

这场悲剧的细节,史书草蛇灰线,一直成迷。我们已无从知道临死之前他内心的所思所想。

千年之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绝唱,还挂在唐诗殿堂的中央。但这位 “七绝圣手” 的愿望终究要落空了。

他死去那天,安史之乱的硝烟已经弥漫了两年,胡马不仅度过了阴山,还踏过了黄河,闯入中原腹地。

王昌龄没有迎来他的 “飞将军”,却遇到一个阴毒的官僚。让我们记住这个凶手,当时的亳州刺史,闾丘晓。

时代翻滚,巨浪滔天。一个诗人的非正常死亡,在大历史面前原本不算什么。但我们的故事,却要从这里开始。

就在王昌龄亡命之时,大唐最悲壮的一段故事也在上演。梳理始末,会发现所有牵连其中的人,似乎早被命运选中,彼此互成因果。

只是,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

01

时间倒回一年前。

公元 756 年十月,天空出现日全食,似乎暗示着大唐暗淡的命运。

从 756 年冬到 757 年冬,这一年时间内,唐军与叛军的激战进入白热化。北方战区,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回纥军团,正在跟史思明血战,胜负未分。

长安、洛阳,帝国的心脏已被安禄山占据。在长安西北方,一个叫陈陶的小地方,四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杜甫在《悲陈陶》里写道: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 孟冬:农历十月

大意是:这个十月,从秦中各郡征来的四万大唐男儿,都死在陈陶了。胡人凯旋,进入长安,弓箭上还滴着血,在都市中寻欢作乐。

老百姓只能向北方回望,乞求官军赶快到来。

此刻的杜甫同样不会想到,就在他写这首诗的同时,远在河南商丘的战场,一场更加悲壮的战斗即将开始。

主角,是一个叫张巡的小县令。

02

彼时,战火已烧到商丘地区,很多地方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宋州太守就是其中一位。

他不仅自己降,还命令下属的鹿邑县令张巡一起投降,张巡不干,带着一千多人,开始了平乱生涯。

可是叛军压境,这支小分队实在太弱,张巡选择北上,在另一个降城杞县安顿下来。

叛军很快兵临城下,在他们看来,张巡不过一个小县令,又缺乏作战经验,拿下他易如反掌。

可惜他们想错了。

张巡简直是作战的天才,不怕死,极度理性,还是个谋略大师,在他的带领下,每次都能以少胜多,打得叛军怀疑人生。

比如有一天,叛军围城四十多天,张巡城中的箭早已用完,他就命士兵扎了一千多个稻草人,穿上黑衣,夜里吊到城下。

城外叛军以为他们搞偷袭,箭如雨下,就这一招,轻松借了十万支箭。

是不是想到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了,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小说,张巡的草人借箭是真事。

更绝的还在后面。

过了几天,又是夜里,五百个黑衣人影又从城墙缓缓吊下,城外叛军哈哈大笑,又来向老子借箭,没门。

城内的张巡也微微一笑,这次老子不借箭了,借人头。这五百人不是稻草人,是他召集的五百名敢死队。

这次戏剧性的偷袭,打了个叛军措手不及,愣是把五百人发挥出五千人的威力。

杞县的这场攻守战,一直持续半年,叛军急了,既然打不死你,那就把你饿死吧。

于是,在杞县的北面,叛军干脆又建起一座城,意图切断所有的运粮通道。同时,又派来一个叫杨朝宗的大将,带领两万骑兵,准备继续攻城。

张巡认为,是时候转移了。

他带着这一千多人,又到了相邻的宁陵县,继续跟叛军打游击。

在宁陵,一个叫许远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睢阳(今商丘)的太守。

这是二人第一次会面,这次会面,彻底改变了二人的命运。

03

公元 757 年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下达命令,派大将尹子奇,率领 13 万大军进攻睢阳。

在许远的请求下,张巡紧急挺进睢阳,二人并肩守城。

他们的兵力是多少呢?咳咳,都不好意思说出来,共计 6800 人。

你没有看错,这是《资治通鉴》的记载。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攻守战。当时几乎所有人,包括叛军和唐军都一致认为,睢阳城将会像一根朽木,不堪一击。

张巡不这么看。

每次战斗,他都亲自参战,冲在前头,有勇有谋,最多时双方一天交战二十次。激战半个月后,唐军损失很小,而叛军死亡两万多人。

原本是东道主、又官高三级的许远,对张巡刮目相看,说:

“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公请为远战。”

我胆小,不懂打仗,还是你厉害。来,大印给你,你做主将,我给你打下手。

张巡不负所托。

叛军一次次进攻,唐军一次次死守,几乎每场战斗,都能以少胜多。有几次,只用区区 500 人,就能斩杀叛军 5000 人。

尹子奇彻底恼了,13 万还干不掉你?那再来 5 万。整个睢阳保卫战,叛军前后两次兵力,将近 18 万。

此时的双方已经杀红了眼,不拼到最后誓不罢休。尹子奇把十几万大军,分布在睢阳城的四面八方,切断粮道,堵死退路。

打不死你,耗也得耗死你。

任何一座孤城,都经不起时间的消磨。几个月后,睢阳城中的唐军,只剩 1600 人。而比士兵消耗更快的,是粮食。

睢阳城中,饥饿横行。唐军粮食已经吃光,士兵们开始吃茶树叶,吃纸,吃树皮。

同一时期,在大唐的另一座孤城南阳,也是粮食耗尽,《资治通鉴》记载:“城中食尽,一鼠值钱数百,饿死者相枕藉”。睢阳城的情况,比南阳更惨。

没有吃的,还怎么打仗呀。看来,必须寻找援军了。

04

张巡派出一名叫南霁云的大将,带领一支 30 人的求救小分队,冲出包围圈,直奔 200 多公里外的江苏泗洪县。

这是贺兰进明的地盘。

安史之乱初期,贺兰进明也算立过不大不小的战功,但随着政治局势逐渐不明朗,开始打起小算盘 —— 我的兵打光了,在朝廷还有什么政治资本?

当然,作为大唐正式任命的节度使,贺兰进明不会直接说出心里话,而是找各种托词,南将军啊,你来的这几天里,睢阳城可能已经沦陷,我派援兵也没意义了 —— 正宗的官僚味儿。

南霁云也是猛人一个。贺兰进明给他准备的好酒好菜,他一口不吃:“睢阳之人不食月余矣!霁云虽欲独食,且不下咽。” 大家都挨饿一个月了,我怎么能咽的下去呢。

然后拿出刀,剁掉自己一根手指,说,我没有完成张巡交给的任务,留下这根手指,证明我来过,我尽力了。

与此同时,河南战区一把手张镐,也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呼救,但没有一兵一卒前来。

当然,也包括开头提到的亳州刺史,闾丘晓。

南霁云无功而返,只在睢阳附近,带回一千多救兵。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既然大家目标一致,都是抗击安史叛军,为什么不去救援睢阳呢?

因素特别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李唐朝廷,早已没有了凝聚力。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官员与子民的自信心是爆棚的,不可能对外夷俯首称臣,看盛唐的诗歌就知道了,那种自信和凝聚力绝无仅有。

唐玄宗后期,政治开始腐败,罪魁祸首是唐玄宗,帮手是李林甫、杨国忠。“野无遗贤” 的傲慢背后,其实是寒门士族上升渠道的堵死,为朝廷卖力的人越来越少。

张巡这样又有才能又忠诚的人,也只能屈身小小的县令。

为什么安史之乱刚一打响,就势如破竹,很多地方不战而降?为什么御林军在马嵬坡非要逼杀杨家兄妹?

这都不是偶然,而是各个阶层、各种集团矛盾长期积压的结果。

以贺兰进明为代表的围观派,也是政治恶化的产物。其中当然有贪生怕死的成分,但很难说不是对朝廷的失望。乱世当头,未来不明,自保才是关键。

从他身上,已经隐隐看出未来藩镇割据的苗头。

张巡死守的睢阳城,悲壮之余,还有一层悲凉。

05

援军已无可能,睢阳城弥漫着绝望气息。

此时,张巡与许远的士兵,已经不足 600 人,还有数万百姓。

全城没有一粒粮食,茶树叶和纸张吃完了,就杀战马。马吃完了,就捕杀鸟雀,吃老鼠。

等这些全吃光,历史上最惊骇的一幕出现了。

张巡杀掉自己的爱妾,许远杀掉自己的家奴,把肉分给士兵吃。

吃完怎么办?

杀城里的百姓。先杀不能打仗的女人,再杀老弱的男人。

这种杀人顺序,透出张巡可怕的冷静与理智,一切为了打赢这场保卫战。

可怜这些百姓,闭城不出原本是为了躲避叛军屠杀,此刻却成了唐军的军粮。

被吃掉的人,史书记载有两个数据,新旧《唐书》上是 “所食人口二三万”;《张中丞传》(中丞,张巡后来的名誉官阶)里说,“损数百人”。

我个人更相信后者。

张巡守睢阳,刚好一年,城中士兵前后不过一万,断粮是在战斗后期,彼时活着的兵力不足一千,不大可能吃掉 “二三万人”。

况且即便吃人,也是先吃战死、饿死的人。

尽管代价很大,但终究寡不敌众。

757 年十月,睢阳城破,尹子奇的数万大军攻入城中,活捉了张巡、许远。

尹子奇问,听说你每次出战,眼角瞪裂,牙齿咬碎,这是要干嘛呀?

张巡挣扎一下身上的绳索,说:那是老子想生吃了你。

尹子奇用刀撬开张巡的嘴,果然只剩三四颗牙齿。对这个大唐第一门将,罕见的硬骨头,尹子奇没有采用一贯的策反策略,而是直接杀掉。

临死前,张巡 “颜色不乱,扬扬如常”,与 36 位部下一同赴死,包括那个自断手指的南霁云。

许远被押送到洛阳,最后也被杀害。

1 万守军,对抗 18 万叛军,坚守一年,杀死叛军 12 万人。

这个战绩,哪怕放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上,都是奇迹般的存在。

06

聊完睢阳城内,再把目光看向城外。

彼时,张巡的求助并非无人理会,新上任的河南战区一把手张镐,见无人解围,亲率大军星夜兼程,向睢阳赶来。

只是不巧,等他兵临城下,刚好是睢阳沦陷的第三天。

张镐文韬武略,刚被唐肃宗拜相,是朝廷钦点的江淮平叛大都督。

在这片战场上,他手握生杀大权。

很快,那个见死不救的亳州刺史闾丘晓,被押到张镐幕下,以抗命畏战之罪杀掉了。

行刑之前,闾丘晓求饶:放过我吧,我家有老母要赡养。张镐的责问意味深长:

“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这是闾丘晓的现世报,于公于私,合该一死。

其实,就在睢阳城盼望援军之际,张镐的麾下还有一支军队,也驻扎在江淮地区,负责人是淮南节度使,名叫高适。

不过,高适并不能回身救援。一是他远在长江北岸的扬州,二是他还有一个更十万火急的任务,阻击永王李璘。

李璘帐下也有个大诗人,叫李白。

这段故事之前写过,感兴趣的点文末链接。

行文至此,不禁有一个疑问:

当时兵荒马乱,闾丘晓杀掉王昌龄,张镐是怎么知道的?畏战自保的不止闾丘晓一个,难道非杀不可吗?贺兰进明不就活得好好的么。

要知道,非常时期,若不是叛变这样的重罪,朝廷不会随便杀地方将领的,何况闾丘晓还是个刺史。

还有王昌龄见闾丘晓的地点、时间,怎会如此之巧?

这其中,肯定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真相。

答案很可能是这样的:

在睢阳城悲壮呼救的日子里,高适是想响应张镐号召的。由于他无法前往,于是找到当时同在扬州附近的好友王昌龄。

他们是多年老友,曾与王之涣三人一起旗亭画壁,情深意笃。

有了这层信任和便利,高适委托王昌龄,前去说服闾丘晓。

当时半个大唐都在激战,北方主战场难以筹备军粮,全靠富裕而安定的江淮地区输血。

而睢阳,是中原通往江淮的门户。

张巡死守睢阳,叛军死攻睢阳,原因就在这里。

而亳州就在睢阳下方,是危巢之下暂时的完卵,张镐,张巡,高适,每个人都认为,闾丘晓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

王昌龄当然也会这么想。

所以见到闾丘晓,王昌龄拼命劝说,让他出兵,但闾丘晓不为所动。

王昌龄的性格是 “不护细行”,也就是不拘小节,不像传统的文人形象,而更像一个愤青。

说服过程中,二人从讲道理,发展到激烈争吵,最后,王昌龄很可能在愤怒中说了一些过激的话,比如 “你不出兵,我将上报张镐宰相” 之类,导致闾丘晓动了杀机。

顺便多说一句张镐。

在帮王昌龄报仇之前,张镐刚在朝廷也救了杜甫一回,那场 “四万义军同日死” 的陈陶之战,负责人是杜甫的好友房琯。

事后问责房琯,杜甫以拾遗身份出言相救,牵连其中,朝廷派颜真卿审杜甫一案,张镐以宰相身份出手相救。

紧接着,永王李璘兵败,李白牵连入狱,拯救李白的人当中,也有张镐。

也就是说,杜甫、高适、王昌龄和李白,都得到过张镐的善意对待。

第二年,长安洛阳收复。杜甫在《洗兵马》里,把张镐比作张良再生: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杜甫并不算夸张。风云际会,张镐扶大厦之将倾。不久,安史叛军二号头目史思明声称要归降,唐肃宗很高兴,张镐强烈反对,给唐肃宗写秘信,说史思明是假降,还会再反。

后来果然被他言中。

整场安史之乱,张镐算得上少数的明白人。

07

重新回到张巡。

还有个疑惑,杀百姓吃人肉的英雄,还算英雄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我不想直接下我的结论,只把当时的主流观点录下来,供大家思考。

张巡宁死不屈的事迹传到朝廷,引发过一场大讨论。基本分为两派。

道德派认为,张巡弹尽粮绝,应该自杀殉国,再不济投降也可以,就是不能吃人,这是道德底线。

理性派认为,张巡死守睢阳,打到一兵一卒,牵制叛军南下,保卫了江淮大后方,对大唐打赢整场战争至关重要。吃人行为,是极端情况下的迫不得已。

两方都有道理。

最后朝廷盖棺定论,张巡是英雄,是大英雄,与许远一起,供奉于凌烟阁。(唐朝版的英雄纪念碑)

南宋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在监狱中写过一篇《正气歌》,其中两句是: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前半句,是说张巡咬碎牙齿,死守睢阳;后半句是说常山太守颜杲卿,被割了舌头,仍大骂叛军,宁死不屈。

这两位,是安史之乱中最悲壮的两个人物。

睢阳城沦为人间地狱的时刻,有一个叫于嵩的年轻士兵,也坚守到了最后。因抗敌有功,事后朝廷封他做了一个县尉小官,又给了一块田。

但于嵩显然不适应官场的复杂,很快丢了官,农田也被人霸占。于嵩没有后人,六十多岁在孤独中去世。

若不是他将死之年,遇到十六岁的诗人张籍,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历史的故纸堆里。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的结尾,给这个平凡的小人物也捎带了一笔。至今读来,唏嘘不已。

在乱世面前,道德经常会显得单薄而廉价,深刻的只有命运。

最后,想起阿城写在《炊烟》里的一个故事:

老张年轻时,学的是地质,到云南山里找矿。时逢 1960 年,大饥荒,饿死很多人。

老张…… 当时应该是小张,在山中迷路,饿了数天,快要饿死时,看到远处一缕炊烟。

有炊烟就说明有人做饭,小张拼命爬过去,趴在那家门口乞食。

一个 “眼睛亮得吓人” 的人靠在灶台,摇头不给。

小张说:

“我不管了,伸手就把锅盖揭了。水汽散开,我看见了,锅里煮着一个小孩儿的手。”

来源:少年怒马 微信号:numa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