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反对和平解放北平”?

关于“平津战役”及“北平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本已有大量史料记载。
最近看了网上转载的一些所谓“林彪与聂荣臻的X次争执”之类的文章,再结合《聂荣臻回忆录》关于“和平解放北平”一节,发现有些结论是简单脸谱化的,与史实不符。
聂荣臻回忆录》第558页:
我这个想法萌生在新保安、张家口歼灭战之后………我知道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已经有用军政两手解决北平问题的打算……..我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时机越来越成熟了。
我先同罗荣桓同志谈了这个想法。我说……..罗荣桓同志听了以后,表示同意我的意见,在不放弃战争解决问题的同时,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林彪是不是同意这样做呢?又一次,我们三人在作战室,研究完如何攻打天津之后,我谈了争取和平解决北平的想法。我说,只要我军能够打下天津,傅作义的逃跑道路就被完全切断,这样就有可能迫使傅作义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林彪听了我的意见,脸上毫无表情。他说我的想法很好,但只是幻想,不可能实现,还是要靠打来解决问题。我又说了很多,林彪还是摇头,表示他有不同看法。但由于我和罗荣桓同志意见一致,林彪也没有再说什么。我觉得,林彪听不进去意见,我和他再争执下去,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向毛泽东发了电报,提出建议:在打下天津以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毛泽东同志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看了我发去的电报以后,回电表示完全同意。

林彪看了这个回电,没有再表示反对。但是,他把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问题,推给了我和罗荣桓同志处理,很少主动过问

书中表述的大概意思是:林彪反对和谈,是聂的“想法”促使中央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 。

第一、我军与傅作义的和谈早就开始了

第一、我军与傅作义的和谈并不是聂荣臻说的(49年1月14日)“单独向毛泽东发电报”后才开始的。其实,傅作义与我军的接触和谈判早在辽沈战役后不久,12月8-9日就开始了。一共持续了三个阶段。而且并不止谈北平,而是将傅所辖平、津、张等一揽子谈。

第一次,12月14日,傅是派崔载之、李炳泉在易县与“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谈。

第二次,46年1月6日,傅主动去电,要求派张东逊、周北峰去蓟县与“平津前线司令部”重新谈判,我方回电同意:“平津前线司令表示欢迎”。这次林、罗、聂均出面。

林彪明确指出:“我们的意见是:所有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区化。”

第三次,1月14日(天津战役开始当日),傅再派邓包珊、周北峰去通县谈。林彪明确指出“此次谈判已不包括天津了

前后持续一个半月,共三个阶段的谈判都是毛泽东亲自定调,由“平津前线司令部”林、罗主要执行的。聂荣臻后期也有参与,但实在没有在和谈中有什么特殊作用,只是与林、罗一起执行毛泽东的部署而已。

几次和谈都是傅主动提出的,中共从来就没拒绝过与傅和谈,但也从未将希望寄托于和谈!

第二、“林彪和平解决北平”?

恰好相反,正是林、罗早于12月14日期间就先向毛泽东提出“争取傅作义放下武器”的建议,毛泽东在12月16日致电林、罗,不仅同意将“你们提出的争取敌人放下武器”的建议作为与傅谈判的“第一项原则”,还提出在“你们提出的争取敌人放下武器这一原则范围内,我们应试图利用傅作义及其集团内大批干部对自己生命财产危险的恐惧,可以考虑允许减轻对傅作义及其干部的惩处和允许他们保存其私人财产为条件,而以傅作义下令全军放下武器为交换条件。”当时,聂还没到前线。而我军与傅之间的谈判又何止聂所说的“通过谈判,和平解放北平”,连天津也是谈的。

第三、以战迫和!

何止林彪,毛泽东也从来没把希望寄托于谈判,打的行动一点没停。

12月29日,中央复电林彪、刘亚楼“集中五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正确的。”

12月31日,中央致电林彪:“请你复电北平地下党,转告傅作义派有地位的能负责的代表和张东逊一道出城来你们那里谈判。”

49年1月7日,中央复林彪电:“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只要傅能让我们和平接收平、津,允许傅部编为一个军,他本人可赦免战犯罪,保存私人财产,允许住在北平或出外面由他自定。他的部属的私人财产不予侵犯。除此之外,不能再允许给他任何东西,亦不能称为起义。”同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准备向北平城内机场发炮攻击,促使城内敌军分化。”

关于傅的动摇和拖延,及张东逊转达傅的四点意见,毛泽东极为恼怒,指出“企图叫我们迁就他所设的范围(迫我就范),而拒绝我们迫傅就范的方针……傅方既不愿意执行我方的意见,如果又不执行他们提出的离城改编,那就是他反复无常,势将丧失信用。”

1月12日,毛泽东已决定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向傅发出“最后通牒”了:“围城已近一个月,谈判如此之久,始终不着边际,自己提出离城改编,现又借词推托,企图拖延时间,实则另有阴谋………傅如有诚意,应令天津守军于十三日全部开出城,听候处理……..否则我军将于14日攻击天津。”

同时指出:“估计天津守军十三日必不会按我们所说的时间、条件开出城,你们应准备于14日攻击天津。”

1月14日10点,四野对天津发起总攻。

1月15日15点,仅29小时结束战斗。

同日,毛泽东亲笔以“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名义起草“措辞严厉”的致傅作义的公函。公函中明确限定“此项规定(离城改编)由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上午一时起,至一月二十日下午十二时止。如贵将军及贵属竟然悍然不顾本军的提议,欲以文化古城及两百万市民财产为牺牲,坚持顽抗到底,则本军将为挽救古城免受贵将军及贵属毁灭起见,将实施攻城。”

不能把林彪说成“反对和谈”,但林却是做足打的准备,其实,这也是毛泽东的态度。【比林彪强硬得多】

的确,岂止林彪对傅的态度有警惕,甚至就在天津解放后,1月15日20时,毛泽东给林、罗、聂的电报仍指出“在傅作义没有事实表现以前,我方对傅氏答应的话仍取怀疑态度”。

1月16日18时,毛泽东以军委名义电令林罗聂:“(二)积极准备攻城。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的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

第四、能战方能和!

1月14日,东野对天津发起总攻时,傅作义还抱有幻想。傅指示陈长捷:“守住就会有办法。”

1月15日,东野仅用了29小时就攻占天津。

林彪告诉邓宝珊:“你们现在只剩下离城整编一条路了”。傅作义彻底抛弃了幻想,并立即于16日与我平津前线司令部签署“离城整编协议”。

第五、关于聂荣臻所讲的“电报”

聂荣臻所讲的内容有多处经不起推敲:

首先、聂荣臻说:林彪反对和平解决北平,但罗荣桓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而事实上,罗荣桓并未与聂荣臻联署签名发报,而是与林联署向中央发报的。

其次、聂荣臻说:中央接到他的电报后,“回电表示完全同意”。事实上,毛泽东接到聂荣臻单独发来的电报后根本没有单独给聂荣臻回电。只是给林、罗、聂发的电报。

另外、林彪并不是向聂荣臻所讲的:林彪“反对和平解决北平”,而且聂荣臻的电报内容与之前林、罗按照中央指示在做的没什么不同:

聂荣臻:“如能够攻下天津,有迫使傅就范争取北平不战解决的可能”。

林彪、罗荣桓:“傅与我谈判的欺骗性甚为明显。但天津攻下后,可增强其动摇的程度。”

而聂电也承认:“在邓谈话中,取圆滑态度,主要二点:一、过渡期间,军队改变用人民和平军名义;二、傅拟将华北担子全交邓负责出头。”

因此看出,两电均研判“傅(邓)谈判有欺骗性(圆滑)”,均认同北平和谈须以“攻下天津”为前提。甚至,如果将两电合并,根本就是一句完整的话:

“傅与我谈判的欺骗性甚为明显。但天津攻下后,可增强其动摇的程度,有迫使傅就范争取北平不战解决的可能。”可见,“林彪反对和平解决北平”的结论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