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屠杀首都,这国家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同时打掉美国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基地-菲律宾
日本军队几乎控制了菲律宾群岛,于1943年10月在当地扶植傀儡政权建立菲律宾(比律宾)第二共和国。同其他日本帝国的殖民地区一样,日本人并没有善待当地人,更多通过压迫与压榨,为日军提供战备资源,实现他们心中的“大东亚共荣”。
日军进军马尼拉
(图片来自wikipedia@Japanese military)
而在日本走向穷途末路之时,当地的平民百姓们并没有逃出他们的丧心病狂之手。
战略放弃马尼拉
1944年底,日本军队节节败退,莱特岛等菲律宾东部地区已由盟军控制。
此时日本驻守菲律宾的最高长官为陆军第14方面军大将山下奉文,他将吕宋岛剩余的陆海军部队大体编为三个集团:尚武集团(北吕宋地区,兵力约15.2万人)、振武集团(南吕宋马尼拉以东地区,兵力约10.5万人)、建武集团(中吕宋克拉克以西地区,兵力约3万人),准备在此持岛固守、长久防御和消耗盟军,御敌于岛外。
山下奉文,臭名昭著的马来之虎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为了方便指挥,山下随之把司令部转移至马尼拉以北的碧瑶,该地位于吕宋岛中西部,菲律宾傀儡政府的机关也随之跟随移动。
在失去制海权制空权之后
菲律宾除吕宋岛之外的岛屿肯定是守不住了
而守住四面漏风的吕宋岛也很困难
最有价值的马尼拉湾极易被攻击
死守北部山区不失为一个最坏状况的准备
但1945年初,美第6集团军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此举打破了山下的防御部署,山下的军队动态逐渐也被盟军悉知,日军此后持续失利,克拉克(马尼拉军用机场所在地)也丢失。而为了尽快攻占马尼拉,盟军则持续向马尼拉方向增兵,日军压力极大。
吕宋岛的重点在西侧
所以美军也只能绕路
日军的有效防御事实上就是中吕宋的小范围内
此时的马尼拉去留已是一个问题。山下对于陆地作战的操作要领再熟悉不过,鉴于盟军的军力和吕宋岛的地理条件,深知美军在空中与海洋之间的绝对优势地位,以及运输和战术策略方面的压倒性优势,日军直接正面与盟军在马尼拉展开对决获胜的概率渺茫。
马尼拉两面都是水(马尼拉湾和内湖)
没有制海权制空权的日军几乎无法防守
退入山区是肯定的了
(图像来自Google map)
回想历史,1942年日军进攻马尼拉之时,菲律宾自治领总统奎松以及美军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并撤退,日军轻而易举地进入了马尼拉并占领之,似乎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山下奉文也将其设为不设防城市,并由菲律宾傀儡总统劳雷尔宣布。
当年日军进军马尼拉
(图片来自wikipedia@Japanese military)
国际法与外交辞令的把戏只是一方面,山下本人从战争角度出发,也并不想防守这座人口超过百万且拥有大量易燃木构建筑的城市。
此时的菲律宾形势已经不是山下原先所预想的那样,再加上之前莱特湾海战的阴影,他分析了马尼拉对于这场战役的整体影响,准备放弃马尼拉,把所有资源和兵力均调往之前设置的三个集团之中。
很容易被一波轰炸烧光,守不住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
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重大任务:与盟军进行拖延消耗战,来给日本建设本土决战之时所需的防御设施争取时间。在山下看来,失去菲律宾所有大城市已成定局,现在做的不过是发挥一下它的余热罢了。将部队悉数撤往山区与盟军展开游击,并伺机等待与配合日军本部的全面反攻。
作为一个热带岛屿
吕宋有着众多山地和丛林可以长期打游击
而这些也是对美军相当不利的环境
马来之虎也确实以此负隅顽抗了很长时间
(图片来自wikipedia@NASA)
山下奉文命令振武集团的陆军中将横山静雄,一旦发现有大量盟军军队逼近该城市,就摧毁马尼拉所有的桥梁和其他重要设施,之后将军队立即撤出。
作为一个沿海沿河城市
马尼拉南北之间交通离不开桥梁
(曾经的Jones Bridge)
(图片来自wikipedia@Bob Meza)
下克上多次上演
但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第31特别根据地队司令官少将岩渊三次决心要在马尼拉与盟军主力一战。其统领的海军部队名义上是振武集团的一部分,却拒绝了来自陆军山下的命令,并将自己的计划上报大本营。
其理由是马尼拉不战而弃这是帝国军队荣耀的污点,同时马尼拉还具备极高的港口价值,山区地带不具备此优势,而且海军官兵无法适应山区作战,总体而言马尼拉不可轻易放弃。
吕宋对外航运基本都在马尼拉
丢了马尼拉固守内陆肯定是不能长久了
不过日本的货船估计也到不了马尼拉了
潜艇运货都危险重重…..
另一种说法认为,岩渊之所以打算血战到底,还有试图洗刷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其所担任舰长指挥的雾岛高速战列舰被击沉之耻。
瓜岛战役,“雾岛”仅在7分钟间就被
美军“华盛顿”号的9枚16吋的炮弹击中
(图片来自wikipedia)
其实不光是海军,陆军内部的航空军等其他一些官兵也均表示要死守马尼拉。同时,海军内部也有部分官兵反对岩渊的血战马尼拉计划。
这是日本军事传统中非常常见的下克上事件,从战国时代一直绵延到了二战时期。下级军官常常打着效忠最高领导的名义,提出自己的慷慨陈词,拒不接受直接领导的命令。再加上海军和陆军之间素来不和,岩渊及其党羽对山下的抗拒也就不足为奇了。
下级军官的热血选择往往比成熟军官的明哲之计有感染力。岩渊等人的计划上报之后,大本营、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做出最终裁定,表示不能丢弃马尼拉。
但这次,山下也上演了一招以下克上,并没有遵从大本营的指令,而是带领陆军大部离开了马尼拉。后来的马尼拉审判之时,山下再一次表示:“守卫马尼拉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战后被俘的山下奉文
除了这么说还能怎么说…
(图片来自wikipedia@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岩渊就成了当地的实际长官。他将一些仍存在于吕宋岛地区的陆海军力集结起来,组建马尼拉海军防卫队(隶属海军陆战队),其兵源有很大比例来自雷伊泰岛战役中沉船的舰员。这支只有1万多人的陆海军部队在城内修筑防御要塞等一系列战事工程。
在战斗打响之前,岩渊对部下讲了一段话,不亚于当年秋山真之和东乡平八郎的那一句“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马尼拉夷为平地
2月3日开始,盟军肃清马尼拉周边,控制了一座未被日军摧毁的图拉汉河桥,解放马拉坎南宫,除此之外还解放了已被改建为战俘营的圣托马斯大学,其中大多来自当年巴丹死亡行军的幸存者。
美国人可是忘不了巴丹死亡行军的…
2月6日晨,麦克阿瑟宣布重夺马尼拉,真正的马尼拉战役正式开始,日军在这个时刻也派遣增援力量进入城市。
出于保护城市和平民的目的,麦克阿瑟对盟军的炮火和空中支援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是战况的发展并不允许这样,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盟军竟然不敌日军火力,无奈只得动用重武器消灭日军,许多建筑物被摧毁,平民也有大量伤亡。
1945年2月10日
马尼拉市民从日本士兵烧毁的郊区逃亡
(图片来自wikipedia)
随着盟军部队逐渐深入马尼拉市区核心地带,日军和盟军展开了巷战。但是人困马乏,并且怀疑作战目的的日军完全不是盟军的对手,只能在城市之内边打边撤,在撤退的同时也继续破坏马尼拉的建筑物和重要设施。
在核心城区展开巷战….
(图片来自wikipedia)
日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处境每况愈下,时刻面临被俘或死亡的威胁。这些日军将怒火发泄在马尼拉平民身上,对平民进行大规模残害与屠杀,而屠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学校、修道院和教堂之中。屠杀手段也极为残忍,日军命令屠杀之时尽量集中,以便节省弹药和人力,尸体则应在预定的地点烧掉或直接在建筑物炸毁或丢弃河中。圣保罗大学、巴石河南岸的马尼拉大教堂、埃米尔塔区的湾景酒店都是重灾区。
战前与战后的大教堂
(图片来自wikipedia@Mepurina)
除了马尼拉平民,杀红了眼的日军也并没有放过第三国家的平民,纳粹德国、维希法国、委内瑞拉、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友好国家的外交官或平民也均亡于日军暴行之手。
这时的日军基本损失了所有的重武器,但他们初期并不打算撤退离开马尼拉,而是准备血战到最后一卒。后来岩渊接到命令,集中兵力准备突围,但是突围失败。
在马尼拉被日本军队杀害的菲律宾妇女和孩子
(图片来自wikipedia)
突围失败的日军全部转入马尼拉王城区,而王城区一直就是菲律宾政府的所在地,除了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外,四周也有高大的城墙,比如因特拉穆罗斯城堡,这一次日军利用它们修建了新的防御设施。
被炸毁的立法大楼
(图片来自wikipedia)
战事的最后阶段,日军继续在王城区中屠杀平民,盟军强攻王城区,以盟军胜利结束。这一次海军并没有重现当年日俄海战之时的荣光,岩渊的部队被盟军悉数消灭,他本人也于指挥所自杀,后被追授为海军中将。
盟军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重返马尼拉,实现了当初撤退时的承诺。
老迈终于实现自己的解放者之梦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场战役中,整个马尼拉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地平民伤亡人数统计为10~24万人之多。而在战后成为菲律宾总统的季里诺,他的妻子与五个儿女中的三个均在本次屠杀中遇害。
马尼拉成为一片废墟
(图片来自wikipedia)
日本丢失马尼拉之后,并不代表菲律宾彻底光复,山下及其余部仍在菲律宾山区等地继续与盟军作战,直到昭和天皇正式宣读《终战诏书》后,他们才正式投降,成为战俘。
山下将军和他的工作人员于1945年9月2日投降
(图片来自wikipedia)
山下被认定为乙级战犯,因“纵兵进行马尼拉大屠杀”的罪名遭马尼拉军事法庭判处绞刑。有证据表明,马尼拉大屠杀发生之时,山下本人毫不知情,但其本人并不打算对此做任何辩护,甚至主动担责。
基于此,山下的辩护律师美军法务上校克拉克并不同意判决结果,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终止死刑并保护山下,但被6:2的票数驳回上诉,1946年山下在马尼拉被绞死。
其实山下被绞死并不冤。山下虽然没有下令屠杀菲律宾平民,但其在中国与八路军聂荣臻部作战之时确有下令屠杀华北平民、马来亚战役下令虐杀英军战俘等罪行,绞死已经是对他的仁慈。颇为遗憾的是,山下在菲律宾以外地区所制造的罪行,在历史中也并没有于法律及纸面文件上被清算。
山下在听取死亡判决
(图片来自wikipedia)
二战之后的数十年间,菲律宾与日本政经关系密切,对这场不亚于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惨剧几乎三缄其口,竟成为了一段“忘却的记忆”。
虽然在这几十年间,有幸存者民间团体大声疾呼过,政府与民间也建立了一些相关的纪念建筑。但囿于大形势所迫,菲律宾经济仍然高度依赖日本,这段历史的记忆恢复至今没有多大的改观。而随着亲历者们逐渐去世,又有谁能为这个民族记住这段国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