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反思」二战中日军能力被严重低估
作者:陈雪峰
二战中,日军作战力很强。但是,在参加战争的几个大国中,日军能力却往往被严重低估,认为日军远不及德军、苏军、美军或英军,这是严重错误的。
实际上,本人早期也有上述看法,认为日军能力远不如苏军或德军。为何会这样呢?这和抗日神剧之类不负责任的影视作品有关,一些国内中学历史教材的错误叙述也起到歪曲历史真相的负面作用。笔者当年读高中时,关于二战,记得历史课本中就有如此一段话,大意是:苏军宣布对日宣战,一百多万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兵分三路,不到一个月,给日本精锐部队七十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至今,在百度网站搜索“苏联进军东北”,竟然还有这样的说法!
中国抗战经历十四年,抗战期间,日军在华被消灭的也不过六十万左右。然而,高中历史课本这样的叙述,使一般学生认为,苏军确实太强了,日军太弱了。正是因为这样,学生们普遍认为苏军远强于日军,也因此对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作用严重怀疑:中国十四年抗战成果似乎还不如苏联一个月的贡献。苏军在极短时间消灭七十万关东军的说法一直出现在中国历史教材中。难道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苏军在二战的最后阶段,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出兵约一百五十万,兵分三路进入中国东北,一路上一直寻找日军主力决战,但此时关东军尽量回避和苏军对决,因为武器已经远不如苏军。苏军根本没有和日军主力部队发生长时间的正面对抗,双方是有多次交火,苏军消灭日军大约十万人,但关东军主力仍存。天皇宣布投降后,约六十万关东军被迫向苏军投降,以战果而论,苏军消灭的日本关东军只有约十万人,而非七十万人。如果说苏军歼灭关东军,也只能以十万左右计算,包括打死,打伤和战斗中俘虏的。至于停战后整个军队成建制投降,显然不能算是军队战果,用“歼灭”形容之。
不仅如此,苏军面对的是一支老弱病残的军队,其作战能力远逊于早期的日本关东军。早期关东军确实是日军的精锐,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最多时达到八十五万人之多,就是为了准备和苏军决战,后来由于事情变化,日军的“北进”策略一直没能如愿。七七事变和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精锐部队陆续调往中国关内及东南亚、太平洋各个战场,剩下的关东军就基本就是老弱病残了。日军在二战后期,也有增援兵力到东北,但主要是一些新兵,训练不足,作战能力极有限。
以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在人员、装备和补给远超日军的情况下,取得歼灭十万日军的成果,显然不值得大吹特吹的。清楚上述情况,就可明白,所谓苏军消灭七十万日本关东军,是来自历史学界、军事学界不负责任的乱说。但这种乱说的结果,却误导了不少中国民众,认为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有限,也对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产生严重怀疑。
对于日军在二战前期的作战能力,日军和苏军的冲突很能说明问题。苏德战争全面发生之前,苏军和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张鼓峰、诺门坎两场战役。实际上,这两场战役对于双方来说,真实意义是试探性的——发现对方的军队实力和战争意图。张鼓峰一战,苏军的指挥官是著名的加伦将军(布柳赫尔),尽管苏军包围了日军,伤亡仍然远大于日军。据说斯大林对于战争伤亡情况极为恼怒,甚至怀疑布柳赫尔和日本人勾结,毕竟苏军装备远超日军。战役结束不久,作为苏德战争之前苏联五大元帅之一的加伦就被斯大林处决,也有说死于酷刑。斯大林本来就对军队高层不信任,也可能是借此杀掉加伦。
再看苏军一直引以为荣的诺门坎战役。实际上,斯大林在诺门坎战役开始,就知日军是试探性进攻,故斯大林不惜血本,用了大批重型武器对付日军,而且用了著名将领朱可夫。斯大林目的是让日军知难而退。表面看,在战场态势上,朱可夫指导的苏军一直压着日军打。实际上,苏军在装备远超日军前提下,伤亡仍然不少,一般观点是,苏联超过2万人,日本约1.7万人,日军派出的还是二流师团。根据主流观点,在诺门坎战役中苏联的伤亡超过日本。
张鼓峰、诺门坎两次激烈对抗,苏军在战略上取胜,但苏军伤亡很大,充分说明战争中 日军作战能力不亚于苏军。斯大林在张鼓峰、诺门坎两次战役中都取得主动权后,见好就收,主动求和,不想激怒日军,就是十分忌惮日军的作战能力,不想扩大战争。毕竟苏联一直提防西方德军,而日军彼时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国的侵略。需要注意的是,苏联在张鼓峰、诺门坎两次战役中的真实战争伤亡情况,是到苏联解体后才真正解密作战资料。苏联在两次战役中的成果,并不是如苏联长期宣扬的如此“战果辉煌”。
日军根据张鼓峰战役对于双方的战力进行评估,日军认为,在当时日本、苏联的装备不可更改的前提下,七十个日本兵约等同于一百个苏军的作战能力。而按照这样的假设,日本需要准备大约一百万兵力到苏联前线才能同苏军进行决战,后来日本关东军断续增加到八十五万人,就是为这种决战作准备,日本陆军一直视苏联为最大敌人。但由于后来日军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反而减少,精锐分配各地,同苏联全面作战的可能更小了。
正是因为日、苏两军彼此忌惮对方,不想全面对抗。苏军、日军长时间保持“和平”。二战中出现奇怪现象,尽管日、苏分属敌对战争阵营,两个国家之间的军队对抗长期平静。苏德战争发生之后,打得热火朝天,日军却长时间没有进入苏联,这种情况对于中国、德国是极不利的。希特勒对日军拒不出兵苏联愤怒,而蒋介石也对斯大林不出兵中国东北十分失望。如果日军愿意在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最艰苦阶段进入苏联,苏德战争态势说不定产生大扭转,二战结果不可预测。而日、苏长时间没有战争,大大增加了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抗战的难度。从二战实战经历看,德国和日本似乎都选错了盟友,双方没有一场真正战役合作,这在战略上是十分错误的。
二战中,英国人一开始对日军也是瞧不起的,因为在中国战场,中国军队一般是失败的,丢城弃地,伤亡代价远远大于日军。包括丘吉尔在内的不少英国人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但日军经历多年征服不了中国,英国人产生日军同样很弱的想法。到太平洋战争发生,英国的海军、陆军在东南亚、太平洋战场被日军到处吊打,英国远东舰队一下子全军覆灭,丘吉尔不服,重建新英国远东舰队,仍然一下子全军覆灭。证明作为传统海军强国的英国海上对抗不如日本。陆军方面,英国曾有一支精锐部队在新加坡,人数和装备远超日军,却向冒险进攻的日军山下奉文投降,类似情况也出现在缅甸战场。根据上述情况推断,英军在二战中战斗力是不及日本的。
二战中,日军的科技水平也被很多人严重低估。实际上,二战期间,日本是最早提议进行原子弹研制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核反应的威力已经不是秘密。二战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三个国家的科学家,几乎同时向政府提出研制原子弹计划。日本科学家仁科芳雄带领一百余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开始了研究核武器的“仁计划”,但制约该计划的是铀矿的缺乏。至一九四三年年底,日本向德国求助,德国派潜艇秘密给日本运送1吨铀矿,不料被盟军发现,并在马六甲海峡将其击沉。当第一颗原子弹投放广岛后,日本军部找到仁科,问他多久能研制出来原子弹。军部问是否能在半年内研究出来,因为日军最多坚持半年。仁科苦笑,不要说六个月,就是六年都没有办法,当时已经是战争结束前后,日本的电力、物资均严重不足。日本在研制原子弹方面落后一大步,究其原因,一是军部对于复杂物理知识不懂,二是原子弹研究需要浪费大量电力、铜和铀矿,如果日本在战争之初就大力支持仁科进行研究,二战结果可能又不一样。按二战中日本人的科技能力和作战意志,他们在战争中是可以做到研制出原子弹的。
二战中,日本还进行电磁波武器的研制,这可能就是后来的激光武器了。激光武器的研究,可能日本人是最早的。日本人还打算研制出水下航母,就是可停放飞机的大型潜水舰,目的是针对美国本土进行袭击。等潜水舰到了美国洋面,再用飞机携带武器轰炸美国。总而言之,二战中日本科技已经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诸如喷气式飞机、专门打飞机的地对空导弹,日本人在二战中都研制出来了。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原来是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给中国军队和盟军大量杀伤,只是在二战后期,这种战机的技术性能才被盟军的新型飞机超过。
总之,二战前期,日军的作战能力、科技能力是极强的。日本的不足之处,在于获得战争资源不易,这是日军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日军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低估,同样会降低对中国军队能力的评估,从而对抗战艰难、中国战争作用产生不负责任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