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总裁死后尸体被火车辗成数段,69年真相未明

来源: 悬疑志

垄罩日本的黑雾,会有散去的一天吗?

众人抬着下山定则的遗体离开轨道,下山事件现场的残肢代表美军接管战败日本的麦克阿瑟将军垄罩日本的黑雾,会有散去的一天吗?

消失的总裁

对日本国铁总裁下山定则而言,1949年7月5日是命运之日。

他这些日子来一直非常苦恼,身为总裁,理应背负着许多人的生计,却夹在如火如荼的罢工活动与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GHQ)的裁员指令动弹不得,多次的斡旋耗费了他所有的心力。

就在7月5日上午8点10分,下山从自宅离开后,告诉自己的随行司机大西先生,想要到三越百货买点东西,途中经过了千代田银行总行。

千代田银行就是三菱东京UFJ银行,由于战后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GHQ)占领日本时期实施财阀解体,故当时被视为侵略战争经济基础的财阀面临崩解的命运,因此三菱财阀旗下的企业体被迫改名。

下山在银行逗留了二十分钟左右,9点37分到达三越百货的南门。

下山下了车,身影没入百货公司里面。这一去,就是永远的离别,那是大西司机最后一次见到下山总裁。世人下一次见到下山时,已经是残缺不全的冰冷尸体。轰动全日本的国铁三大悬案,在此揭开序幕。

警方一无所获,疑点重重

隔天7月6日凌晨,上野车站开往松户的火车,经过东武线高架桥的十字路口时,驾驶发现了四分五裂的男性尸体,雨越下越大,现场所有人都傻了,由于死状过于凄惨,工作人员惊魂未定的报了警。

警察匆匆而至,从口袋拿出死者的车票夹,上面写着下山的名字,接着陆续在车道附近发现头部、右腕、及缺了左脚的躯干,散落的尸块。

凌晨四点,上野车站的旅客系长(曾任下山的秘书)前来确认尸体长相。虽然现场可以采集的血液非常稀少,由于下山的血型是希有的AMQ血型,得以确认为下山本人。

透过法医的解剖,下山的尸体有着诸多疑点:

1.尸体下是乾的,没有任何血迹。

2.找不到下山总裁平日配戴的眼镜。

3.死因不明,无法确认死后时间,但大致是七月五日晚间死亡。

4.外出血少。

5.尸体断面没有生命反应。

6.右肩衬衫有一大片灰黑色黏渍和五颜六色的残渣。

综上所述,法医认为尸体是死后才遭碾断,因此铁轨极有可能不是第一现场,尸体当然不会凭空移动,而是死后被运送到铁轨上,货车经过后导致尸体的破坏。

铁道附近有一条绫濑川,但当日未有船只通勤,水运的可能性被扼杀了。据现场人员判断,男尸是被稍早的货运列车所辗斃,货车的乘务员,隶属于东京铁道局水户机关区。

下山从9点37分进入三越百货的大门,到成为铁路迷尸,整整消失了900分钟,在这段空白期间内,日本国铁总裁究竟去哪了?

想要解开总裁消失之谜,我们必须抽丝剥茧,才能抵达深层的真相。但下山事件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努力厘清,真相却越是淹没在巨大的时代谜团中。

怪事连发,令人摸不着边际的死亡预告

所有的悬案,都有一些离奇的征兆,七月五日上午十一点,下山总裁预计与GHQ高层主管协商国铁裁员一事,九点起就在国铁本厅恭候的秘书,却迟迟等不到总裁,另一方面,大西司机一直到五点以后,才从车上的收音机得知总裁失踪。

当时下山总裁生死未卜,但东铁的工会支部却收到一通奇怪的电话,说下山总裁在一场汽车事故丧生了,这通死亡电话的来源无人知晓,只能确定来源是田端站车库事务所,负责人在五日下午六点锁上办公室大门,六日凌晨发现门锁遭到破坏,有破门而入的痕迹。

发死亡预告电话的人有可能是凶手吗?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

在下山总裁死亡前几日,出现了威胁下山的恐吓海报,上头写着泄愤般的标语,诸如“去死吧”、“让下山见不了明日的太阳”等等。

另外,像是要消灭凶手的存在般,七月一日到五日国铁夜班的值日记录簿竟然被人撕去,无从找起。

我们回到下山本人的状况,上述法医验尸时所发现的疑点六:衬衫的黏渍和残渣,化验后确认为焦煤染料,但焦油只出现在内衣,上衣却没有。

这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为焦油是从内往外渗透,二为当时下山死亡时只身着内衣,而上衣是事后才套上去的。脚底则是染上了叶绿色的染料,附着物的出处有助于厘清案发地点的所在。

令人玩味的是,在事发三四天后,有人在现场看到美军派军事警察,把铁轨枕木的血迹消除。

这一点,警方透过鲁米诺反应证实了血迹的存在,自上野车站到现场,铁轨一直断断续续有血迹,中间断了一百公尺后,接近现场后血迹又出现了,这可以推论,某人把尸体透过铁路运到现场,然后等待下一班列车来碾碎下山的尸体。

下山总裁在弯道陈尸处,是往绫濑车站方向距离陆桥五百公尺处,而之后国铁三大悬案之一的松川事件,竟也一样发生在弯道附近,这难道是巧合吗?

这恐怕不是偶然,而是刻意为之,凶手有利用弯道的习惯,但要能在弯道处丢弃尸体,必须要能精确计算行车时间与地点,当时没有目击者,两边的房子也都背对着铁路,是很好的犯案地点,以上不可能是孤身犯案,绑架、运送、以及放置于铁轨上,至少有两组人马,在背后运作整件事情。甚至利用电话,作出了下山的死亡预告。

但即使如此,警方对于侦案方向却有截然不同的结论:搜查一课代表的自杀说与二课的他杀说,在意见相左的情况下,警视厅最后采认了自杀的说法。

两个截然不同的办案方向,最后集结成两种版本的“下山国铁总裁事件搜查报告”并由《文艺春秋》和《改造》杂志个别发表。

自杀说被许多人认为破绽百出,特别是社会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张,特地在其著作《日本的黑雾》撰写此事的来龙去脉,下山身上沾到的油量之大,在战后缺油的时刻,显得格外诡异,而最后调查油料最为热心的搜查二课系长吉武警部补,在中途就被调离。

下山事件被官方刻意导向为自杀,而想要厘清真相的搜查二课在调查过程受到重重阻碍。

这桩阴谋,与下山总裁处理裁员罢工的焦虑,有何关联?

国铁疑案的背景

表面上看起来是卧轨自杀的日本国铁总裁下山定则,他的死亡充满诸多疑点,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有人动了手脚。如果真是如此,幕后黑手会是谁呢?

回到1949年的时代背景,当时日本共产党在国会赢得三十五个席次,二月后,亲美色彩浓厚的吉田内阁(第三次)在五月公布了《行政机关职员定员法》,裁员28万5千人。

国铁在这波裁员风暴里首当其冲,定员法的用意在于透过企业合理化的方式,解雇大企业的员工,在这波裁员潮流中,陆续的发生了“下山事件”、“三鹰事件”、“松川事件”,成为共产党员与工会激进份子与日本当局斗争的引火线。

战后的国铁,吸收了自军队退伍的军人与从国外撤回的日侨,人数从二十万人一路暴增至六十三万人,这对国铁来说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负担,为了解决劳工过剩的问题,国铁必须忍痛资遣掉近十万人,裁员计划分阶段进行,当时在日本共产党员的指挥下,对国铁展开了激烈的抵制运动。

成为牺牲品的下山总裁

在下山事件一个月前,下山定则刚就任国铁总裁,他一上任,等着他的就是工会这块烫手山芋,但裁员一事势在必行,即使夹在基层员工与GHQ之间的下山总裁手心已经被这颗山芋灼伤,还是得硬着头皮铁了心裁员下去。

由于七月四日是美国国庆,因此决定在七月五日宣布本厅人员裁员公告。

七月一日与七月二日,国铁与工会进行两次谈判,但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裁员计划延宕不前,在幕后指使的GHQ非常不满,希望能提早在七月三日宣布,美国民间铁道管理局执行官夏格诺中校甚至大摇大摆地闯进下山的宅邸臭骂了下山一顿。

为什么GHQ的行径可以如此嚣张呢?这就要说明日美在战后的政治关系。

日本于二战败后无条件投降,GHQ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二战后占领日本,而日本在美军的牵制下,无法以自身立场制定法令,名义上,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事务是由战时与日本相关的国家共同负责,实际上均由美国主导。

在这段时间内,日本政府仍然正常运作,但受美国驻日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掌控。为消除战前军事独裁余烬,美军意图对日本实施变革,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制定新宪法,希望日本能转型为自由民主制国家,并放弃维持军队与宣战权。

麦克阿瑟自登陆日本的那一刻起,就致力把日本的旧军阀,右翼财团的势力全部破坏殆尽,然后再用美国的方式统治日本。

GHQ的左右矛盾

GHQ在接管战后日本的同时,其过程产生巨大的前后矛盾,对GHQ而言,加速铲除旧有的军国势力为第一要务,因此并无刻意打压日本国内的共产势力;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日共的全胜时期,当时的日本共产党被视为非法集团,但日共却依旧能在1949年的国会取得三十五个席次,可能就是源自于此。

为了弱化财团影响,日本赤化的势力急速扩张是GHQ必须付出的代价,但这非GHQ所乐见的。一旦与苏联开战,GHQ必须确保后勤的运输计划不能间断,否则远东战线将濒临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国铁第一任总裁的任务,就是要应付当时日本第一大工会——国铁工会,并且在GHQ的眼皮子底下,着手进行大规模裁员计划,这个人选必须是个不沾锅,与任何势力都无关联。技术人员出身的下山定则,便脱颖而出,成为GHQ心目中国铁总裁的最佳人选。

当时GHQ急于铲除共产势力,并没有对裁员名单上的人做完整的身家调查,许多人轻易的被打上赤化的标签。等于是看到黑影就开枪。

下山基于对基层员工的怜悯,对裁员政策有着诸多意见,这个新科总裁不按表操课的性格,是GHQ始料未及的。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裁员是经营合理化的考察,但对于GHQ来说,则是美军的考察,裁员计划意味着GHQ把手伸进国营事业的操作空间,并进一步控制日本的经济命脉,因此,不服从的下山,很可能被GHQ与日本政府视为弃子而遇害。

或者,是共产党员想在裁员名单公布前夕先下手为强,总裁压力山大,只能说棒打出头鸟,两面都插刀。

在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前夕,东亚紧绷的局势一触即发,GHQ对日本共产党的矛盾政策,在此时偏向彻底铲除路线,因而导致国铁工会遭殃。

连带的,想要寻求其他解决方案的下山总裁也成了这场风暴中的牺牲品。美军究竟是不是下山事件的幕后黑手?

由于证据不足,加上时间的流逝,已经无从得知了,也许有一天,黑雾会散去,但真相却被永远碾碎在铁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