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一个军阀仅用一招就让人贩子彻底消失

引言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从古至今不论是等级如何、权势如何的官员,最为重要的就是有治理的能力以及一个廉洁的心。如果一个官员空有治理的能力而没有高尚的品德、廉洁的心,那么到了最后也只会因为贪得无厌变成一个贪官污吏;一个官员空有高尚的心却没有治理能力,那么在看到百姓的困境后也无法解决。曾经民国时期有一名军阀,就兼具智慧和道德,这个人就是周西成。

虽然周西成是一个军阀,但他却不是一个剥削百姓、暴戾无度的军阀,与之相反他有着治民方面的能力,对于贪污腐败的现象十分痛恨。在他的治理下,贵州地区的社会风气、军队风气好了许多,就连曾经猖狂的拐卖幼童现象也消失不见,贵州从穷山恶水变为了青山绿水,百姓都十分喜爱这个军阀。

在周西成治理贵州的初期,贵州因为不够发达、山地众多等综合原因,整个地区都比较混乱,鸡鸣狗盗之事更是层出不穷。即使有这么多为非作歹的恶人,当地政府也并没有进行严肃处理。就拿拐卖幼童这件事来说,那时的官员都没有打算进行根本的治理,如果有富人家庭的幼童被拐卖,富裕的父母就会给官员提供很客观的金钱,收了钱之后官员就会认真查询,帮助找到幼童;但如果是普通人家或是贫苦人家的幼童被拐卖,没能够提供足够钱财给官员,官员就会对这个案件置之不理。

正是长期以来政府这样的行为,让贵州当时拐卖幼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周西成知晓后,颁布了十分严厉的规定。周西成知道官员们不负责的态度,就表示一旦发生了诱拐幼童的情况,那么当地的官员就要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对相关事件负责、对相关家庭负责。不论是富家子弟还是贫寒子弟,只要被歹徒拐卖了,那么这个地区的官员就难逃其责。只有这样的惩罚制度,才能够让政府官员意识到大众都是平等的。这样的高效率奇招在很大程度上起了警示作用,令人贩子“消失”,以防止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

农民出身的周西成虽然从小的生活都比较艰苦,但他却是一个十分有气节的人,对于名利不屑一顾,自小就有成为一代伟人的理想,而后通过参军的方式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伟大抱负。成为军阀后的周西成,不仅自身作风正直,对于手下的各个官员同样有着严格要求,在贪污受贿这方面丝毫不能够容忍。

周西成要求下面的各个官员都书写一份保证书,保证在职期间不会有贪污受贿的情况发生,并且要求他们将相关的惩罚写在保证书上。不少官员都认为这个保证书只是走个形式,所以在写的时候都写了十分毒辣的惩罚。

然而保证书上交后,周西成都仔细地阅读并保存下了这些证明,当官员被查出贪污情况后,他就会按照相关保证上面的惩罚对这些官员进行严惩。几个典型的官员被惩罚后,其他的官员也明白了周西成是一个说一不二的狠人,也就不敢违规。逐渐的,官吏贪污的情况越来越少,就算这些官员想要受贿,也惧怕周西成严厉的惩罚,只能拒绝各种贿赂,敢怒不敢言。

除了这两个重要的治理手段,周西成还在剿匪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治理。下决心要剿匪成功的周西成选择了软硬皆施的办法,周西成知道如果只有强硬的手段,那么这些土匪很有可能就会豁出一条命和政府对着干,因此他选择了多条道路。

如果土匪自己到官府自首,那么不仅不会被处罚还能够被安置回家,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如果民众发现了土匪的线索上报给政府,政府会对这些举报的民众进行严格的保密措施,并给他们奖励。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还是有土匪为非作歹,那么就格杀勿论。这几条规定一出,贵州的剿匪行动大获成功,土匪几乎都不再出现。

结语

一段时间的治理后,周西成完全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民众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就像那句诗一样,“非瑜背诺,天不假年”,在一次作战中,身为军阀的周西成带领着士兵冲锋陷阵,最后倒在了战场上无法再站起来。周西成在百姓中的口碑甚佳,当百姓在知道周西成逝去后都十分心痛,自发地为他建立起了雕像,一起悼念这个优秀的军阀。

参考资料:《周郎》《拒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