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战争重心东移与德俄单独媾和的风险

历史情曝局

引言

一九一五年,协约国的作战计划和德国作战重心的东移经过一九一四年的战争,西线陷入僵持局面,交战双方不得不修订各自作战计划。英法两国虽然挫伤了德军的锐气,但要在短时间内粉碎德军是做不到的。

英国在战争开始时只有二十多万陆军常规部队,根本不能适应战争需要。军事供应方面的需要也远远地突破了战前的设想。如法国原计划每天消耗一万三千发炮弹,但在马恩河战役中,每天消耗竟达二十四万发。因此,英法两国计划一九一五年把重点放在发展军事工业和扩大武装力量上,以求比较迅速地达到兵力和军事物资上的优势。在作战方面,决定派海军前往达达尼尔海峡,进攻土耳其;而在西线则进行局部进攻,调整战线。

战争重心的东移

在东线,一九一四年的战争已暴露出沙皇俄国的种种弱点——经济落后、武器弹药不足、装备低劣、政治腐败、指挥无能。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仍不自量力,准备在一九一五年实行大规模的进攻。最高统帅部最初制订的计划是在西南战线实行战略防御;西北战线实行战略进攻,突入东普鲁士,向柏林方面推进。但在讨论时,俄国军事领导集团争吵不休。西北战线司令恩·弗·鲁日斯基(日林斯基已被撤职)和西南战线司令恩·伊·伊万诺夫都主张在自己的战线实行战略进攻,而在另一战线实行战略防御。

前者认为战争的出路是打垮德国,后者认为俄国的利益在于粉碎奥匈,通往柏林的道路不是东普鲁士,而是维也纳。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最高统帅部决定进攻东普鲁士的方案基本不变,同时也同意在西南战线进攻奥匈。这就使一九一五年的计划实际上成了两条战线的同时进攻,分散了兵力,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一九一五年,德国的作战计划也有了重大的改变。德国在西线进攻受挫,来自东线的俄国威胁日趋明显。德国受到海上封锁,军需供应紧张,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它为了尽快摆脱腹背受敌的处境,计划在一九一五年于一线重点进攻。但究竟将重心放在西线还是东线?总参谋长法尔根汉等认为俄国幅员广大,人力资源丰富,不可能全面战胜它;而英法是主要敌人和主要威胁,因此坚持西线决战。

东线军事首脑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奥匈军总参谋长孔拉德以及德国首相贝特曼则主张改变战略计划,首先在东线决战。他们认为西线已进入相持局面,难以迅速进展。由于俄国的力量比英法两国薄弱,而且战线漫长,因此在这里存在着运动战的可能,便于机动兵力,集中于一点,打开缺口。另外,俄国重兵驻扎加里西亚,跃跃欲试,如果突破战线,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奥匈势必难于支撑,也将威胁德国自身安全。再者,如果德奥在东线获胜,可以促进动摇不定的巴尔干国家靠近同盟国。在兴登堡、贝特曼等军政实权人物的压力下,德国统帅部决定一九一五年将作战重心移向东线,粉碎俄国,迫其单独媾和;然后集中德奥兵力去对付英法。

一九一五年一月底,德奥作战计划准备就绪,确定在西线采取积极防御,在东线分南北两面进攻。北面由德军从东普鲁士向布列斯特方向主攻,南面由奥德联军向莱姆堡方向主攻,最后两面合拢,将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口袋”内,加以消灭。同时在海上进行潜艇战,破坏协约国的海上补给线,以配合陆上行动。

德国的这个作战计划意味着德国完全放弃了“施里芬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仍存在分歧,重心东移计划的实行受到了很大限制。一九一五年战争开始前,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以协约国占优势,有二百三十一个师(英二十二个,法八十三个,俄一百零八个,塞十二个,比六个);同盟国有二百一十个师(德一百一十八个,奥匈五十四个,土三十八个)。德国随着东线战事的发展,不断向东线增调兵力。到九月,德国东线兵力达六十五个师,加上奥匈军队,共一百零七个师,占当时德奥总兵力一半以上。但是,就德国来说,仍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放在西线。

俄军在东线的败北

一九一五年初,在东普鲁士一线,俄德双方兵力大量集结,剑拔弩张,伺机进攻。德国首先选择了俄国设防薄弱的马祖尔湖东一带,并在不利于开战的冬季发起进攻。马祖尔湖地区,是湖沼水网地带,人口稀少,交通非常不便,加上冬季寒风凛冽,降雪常至一米厚,行、军困难。二月初,德国第八、十两个集团军分南、北两路向马祖尔湖以东挺进。时正降雪,寒冷异常,士兵在深雪中行进困难,车辆行动更加艰难,联络和指挥相当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急袭俄军的计划几乎成了泡影。

然而,德军指挥部门并不改变计划,督令部队昼夜兼程前进。俄军麻痹松懈,不知在平静的雪野中有大军将至。二月八日,德军向俄国第十集团军两翼发起猛攻,俄军仓促应战,一退再退。德军连续追击,每到村庄城镇都要发生激烈巷战。俄军两翼溃不成军,右翼向东,左翼向格罗德诺,仓皇逃遁。俄军遗弃的辎重车辆、枪枝弹药、砂糖、面包沿途到处都是。德军急行追击,携带粮草很少,然而俄军溃逃时丢弃的物资却补充了德军的给养。二月十五日,德军将俄军中路部队包围于奥古斯托夫森林中,二十一日全歼该部。俄国残兵败将退守格罗德诺和鲍勃尔河一线。这次战役称为奥古斯托夫战役。

二月中旬,德、俄双方的部队在华沙以北、东普鲁士南部边境的普夏斯尼希展开争夺战,德军在俄军优势兵力压迫下退守边境。在加里西亚战线上,俄奥双方从一月份进入战斗。俄军试图打通喀尔巴阡山重要隘口,进入匈牙利平原;奥匈军队试图解除俄军对普热米什尔的包围,进而迂回包围俄军。一月到四月初,喀尔巴阡山战火连绵,但无论哪一方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三月二十二日,被围六个月的普热米什尔的奥匈守军投降。俄国俘虏奥匈军十二万人,缴获大炮九百门及其他大量战利品。

经过年初的战斗,俄军虽然受挫,但也获得了一些胜利,仍有强大兵力。德军在格罗德诺一线受阻,在中部波兰也未能推进。这时奥匈军在喀尔巴阡山受到连续进攻,告急求援。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决定部分改变东线的作战计划,集中兵力于俄军防卫较弱的西部加里西亚地区,发动一次猛烈的突破战,企图以此引开喀尔巴阡山进攻的俄军,援助奥匈,并牵制俄国整个战线。从军事观点来看,这个地区北有维斯瓦河的天然屏障,便于防御俄军侧面袭击;在南边,喀尔巴阡山虽然离这里不远,但地形复杂,俄军回旋困难。德军如果在这里突破成功,不但可以迅速扩大战果,而且有助于改善德国外交的困难处境,使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暂时不会加入协约国,也能为处境不利的土耳其壮胆。

德国对这次突破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它从西线调来四个军的精锐部队,连同奥匈两个军,组成了新的强大的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委任德将麦根逊统一指挥。整个战役的准备更加保密。为了迷惑俄国间谍,德军先开到德国北部,然后才转赴加里西亚,一般官兵直到跳下火车才知道到了哪里。各部队直到临战前才进入阵地。在军队集结地,邮局实行严格控制,空中侦察按常规进行。为了转移俄国统帅部的视线,四月下旬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了佯攻。

五月二日,德军以优势兵力,用强大的炮火开路,在西部加里西亚的果尔利策镇西发起了楔形突破攻击。俄军平静的阵地上,突然炮火纷飞,硝烟弥漫,堑壕和掩蔽部大部被擢毁。德军尾随炮轰,发起冲锋,当天即突破俄军战线。俄军指挥部门根本没有料到这样强大的突袭,匆忙应战,军队的指挥、调动和军需供应等一片混乱。弹药严重缺乏,出现了“炮弹荒”。受到正面攻击的第三集团军每门炮每天只能摊到一两发炮弹。前线部队不断要求“紧急供应”,但得到的答复是:“最大限度的节约”。尽管如此,俄国政府担心失败将对争取中立国的斗争产生不良影响,硬是逼迫部队进行无益的血战,不许退却。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虽然也匆忙组织了阻截与增援,但俱被击溃,士气沮丧。而德军则乘胜猛攻。五月十四日,德军进抵桑河,与俄军大战。十七日,德军拿下雅罗斯瓦夫,大举渡河东进。二十三日,意大利向奥匈宣战,迫奥匈分兵拒敌;德奥联军进攻势头暂时削弱。六月十五日,德奥恢复进攻,二十二日拿下莱姆堡,占领加里西亚大部地区。

入夏,战斗达到高潮,战线从波罗的海沿岸沿涅曼河、维斯瓦河、德涅斯特河一直延伸到罗马尼亚边境。俄国投入了十一个集团军,德奥投入了十二个集团军。俄国西北战线和西南战线以散多梅希为界,分别由姆·弗·阿列克谢耶夫和恩·伊·伊万诺夫指挥。德奥将战线分成东部战线和加里西亚战线。前者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指挥;后者形式上由奥匈的弗里德里希大公和孔拉德指挥,实际受德国所控制。

六月下旬,德奥在加里西亚战线和东部战线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以南北的钳形攻势包围波兰地区的俄军。七月一日,加里西亚一线的德奥联军拿下克腊西尼克。七月中旬至八月初,东普鲁士南部边境的德军以第十二集团军为主力,向东南方向进攻,在那累夫河畔击败俄军,朝华沙以东进逼。

与那累夫河战役同时,德军北翼,波罗的海沿岸新建的涅曼集团军共十二万人向里加和维尔诺(今维尔纽斯)方面同时大举进攻。八月下旬,德军占领西德维纳河以西大片土地,前锋抵达维尔诺城西,对俄军的侧翼造成严重威胁。在德奥南北两面大规模的进击下,俄国在波兰地区的军队渐渐处于被包围的态势。为保存实力,八月四日俄军撤离华沙,并让出了维斯瓦河两岸。

八月中旬,俄国为了应付前线复杂而艰巨的局面,将西北战线分为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分别担任护卫通往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道路。这期间,俄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推卸战争失败的责任,宫廷内部互相倾轧。结果,恩·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于八月二十三日被撤销最高统帅的职务。九月五日,毫无军事才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姆·弗·阿历克谢耶夫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掌握实际军权。

一九一五年春、夏,德奥在东线取得了大幅度的进展。但它们看到,要彻底击溃俄军则不可能。于是,又渐渐把注意力转向西线。可是,德国仍然抓住了俄国统帅部变动和战线调整的时机,于九月中、下旬,向俄国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的接合部发动了一次突击,占领了维尔诺。这时,德奥和俄国战线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基本上形成一条直线,趋于稳定。

一九一五年,德奥把战略重心放在东线,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展开了全面的进攻,相继占领了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诺夫乔治耶夫斯克、布列斯特、格罗德诺和维尔诺。俄军节节败退,望风而逃,先后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战线大幅度东移,俄军伤亡、被俘等达一百七十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大败仗。

亚洲的土耳其战场

在高加索战线,俄军由于一九一四年底至一九一五年初萨勒卡默什战役的胜利,处于有利地位。二月,英法联合舰队开始达达尼尔战役,土耳其忙于应付海峡危机,不得不在高加索战线完全转入防御。俄军乘机加强攻势,右翼部队逐渐占领巴统地区。同时,俄国肆意破坏波斯的中立,令其左翼部队继续向波斯境内推进,到六月,占领了凡湖与乌姆尼亚湖之间的地带。俄国又借口迂回包围土耳其的需要,组织了另一支由巴拉托夫率领的骑兵远征军,于十月三十日在里海南岸波斯的埃泽尔港登陆。这支部队迅速向波斯城市哈马丹前进,其中一部抵达波斯首都德黑兰以南。俄国趁与土耳其交战之机,入侵波斯,占领大片领土,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

一九一四年,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之后,英国为了阻挠德国势力的扩张,牵制土耳其兵力,以保卫它在中东的殖民利益,派遣少量部队在海湾北岸登陆。一九一五年,俄军在波斯的迅速进军引起了英国的不安。英国担心俄国继续南进危及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持它在盛产石油的波斯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的势力范围,又派遣了远征军两万余人在海湾北岸登陆。十一月,英军分东西两路分别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向巴格达推进。土耳其急忙调兵迎击。十二月七日,土耳其的伊拉克集团军的六个师将英军东路包围于库特。

英国派遣两个师前去增援,但恰值雨期,河川泛滥,长期耽搁,不得已又请求俄军进攻牵制土军。俄国乘机提出和英国共同进攻巴格达,经摩苏尔进入土耳其本土的建议。英国害怕俄国借此向它的势力范围渗透而拒绝了这个建议。英军长期被围,至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残部一万三千人投降。

在叙利亚-巴勒斯坦战线,英国陆军和海军于一九一五年二月打退了企图强渡苏伊士运河的土耳其远征军两万人的进攻,并陆续充实在这个地区的兵力。土耳其在非洲掀起“圣战”的企图落空了。

一九一五年的西线战况

一九一五年,西线德军处于战略防御,部署了二百万军队。法英联军方面有三百万大军,仍以法军为主。德军战线的努瓦荣突出部离巴黎不到一百公里,严重威胁着法国的首都。联军企图削平这个突出部,逼迫德军撤退。一九一五年春,法英军队先后在香槟和阿杜瓦地区发动进攻,死伤很多,收效甚小。

德军为了反击法英军队的进攻,并掩护军队向东线调动,于四月二十二日发动了第二次伊普尔战役。这是德国在西线实施积极防御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德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使用毒气,即所谓的毒气罐进攻。德国选择了伊普尔以北英法军队的接合部。这里地形平坦,常刮西北风。德军在夜间于六公里长的战线上筑造一百五十个毒气罐台,安放了六千个毒气罐。四月二十二日,德军释放了五分钟氯气,放出毒气达十八万公斤。一人来高的黄绿色雾团,趁着风势,滚滚压向英军阵地。德军头上裹着防毒纱罩跟着前进。英军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一万五千人中毒,其中五千人死亡。十公里长的防线无人守备,被德军趁势占领。英法迅速用卡车运来援军,才堵住缺口。伊普尔战役后,双方开始较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但都没有取得多大成效。此后,军队便使用防毒面具。

一九一五年下半年,俄国的处境越来越坏。德国试图同俄国进行单独媾和谈判,俄国单独退出战争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使英法十分不安。英法为了牵制德国兵力东调,稳住俄国,再次选择在阿杜瓦和香槟发动进攻。

香槟的进攻由法军第四、二两个集团军共三十七个师担任主攻,配备有两千多门炮;第三集团军在马恩河右岸扎营。九月二十一二十五日,法军连续炮轰六天,向德军阵地倾泻三百万发左右的炮弹。二十五日,步兵发起突击。头两天,占领德军第一道防线,俘虏两万五千人,但以后连续进攻被阻,伤亡达十五万人,被迫于十一月六日停止进攻。

阿杜瓦的进攻方式与香槟的进攻方式一样。英法军队连续炮轰六天后,九月二十五日,法军第十集团军共十九个师,英军第一集团军共十八个师,在法国将领福煦统一指挥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进攻时,英军释放了毒气和烟雾。但英法军队几次冲锋仅推进二-四公里,损失达十万人左右,被迫停止进攻。德军在香槟和阿杜瓦战役中损失也达十四万人。从十一月开始,西线战场逐渐沉寂下来,双方依旧凭阵地对峙。

结语

一九一五年,由于联军多次无效的进攻,徒使军队损失达一百五十七万人。德军也损失了六十一万人。十二月,英国远征军司令弗朗奇被调回国,由原第一集团军司令道格拉斯·海格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