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战略失误,德国终于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著 :J.F.C.富勒

译 :胡毅秉

截至1942年7月12日,霍特已经拿下沃罗涅日—罗斯托夫铁路线上的罗索希(Rossosh)和坎捷米罗夫卡(Kantemirovka)车站,次日冯·克莱斯特的第1 装甲集团军又夺取了米列洛沃(Millerovo)。德军又包抄伏罗希洛夫格勒(Voroshilovgrad)并于20 日进入该城,而冯·曼斯坦因的部队直扑罗斯托夫, 迫使苏军在27 日从该城疏散。

“整条苏联战线摇摇欲坠……德国军队从宽广的正面渡过了顿河。苏联宣传机构的语气变得沉重,苏联电台的广播也透出越来越重的焦虑……在苏联国内,出现了要求开辟第二战线的强烈呼声。”

由于这几路德军向着斯大林格勒快速推进,再加上苏军在沃罗涅日的抵抗意外地顽强,似乎对希特勒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促使他决定用魏克斯的几个集团军掩护沃罗涅日方向,并指示在正东方的霍特集群与冯·曼斯坦因配合攻打斯大林格勒,等到攻克斯大林格勒之后,再继续朝萨拉托夫推进。

从战略角度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因为德军没有作破坏莫斯科铁路枢纽的任何尝试,这就使沃罗涅日以北的苏联军队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因为占领高加索是德军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确保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该地区北面建立一道纵深防御屏障(按照原计划,应该占领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萨拉托夫—沃罗涅日四边形区域),这是实现纵深防御和获得机动空间的必要前提。把这个四边形区域缩减为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罗斯托夫三角形区域,等于是用一个突出部取代了它,那么它的北方侧翼(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一线)就很容易被从沃罗涅日—萨拉托夫一线南下的苏军攻破。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战术上的作战路线,为最终的灾难敞开了大门。

按照这个计划变更,魏克斯的部队在沃罗涅日城下转入防御,几个匈牙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师被调到前线,保护霍特在顿河西岸的战略侧翼。与此同时,冯·曼斯坦因的集群从罗斯托夫挺进,在齐姆良斯卡亚(Tsimlyanskaya)渡过下顿河,而冯·克莱斯特则南下横扫北高加索的草原。

在7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和8 月的第一个星期,霍特向着顿河下游快速推进,在斯大林格勒西面顿河向南弯曲的地方,双方为争夺克列茨卡亚(Kletskaya) 和卡拉奇(Kalach)的桥头堡展开了激战。8 月15日,德军在卡拉奇夺取了一个渡口,但是直到25 日才在克列茨卡亚渡河成功。与此同时,在顿河以南推进的德军在科捷利尼科沃(Kotelnikovo)被阻止,直到霍特过河后他们才得以继续前进。9 月9 日,斯大林格勒—鲍里索格列布斯克铁路被切断。当天斯大林格勒遭到猛烈轰炸,在德军看来,攻克这座城市的日子似乎近在眼前。

在这些作战进行的同时,冯·克莱斯特的集群渡过下顿河,然后展开队形, 高速席卷北高加索平原。8 月4 日,他们拿下了伏罗希洛夫斯克(Voroshilovsk);8 日,苏军破坏并放弃了迈科普油田;20 日,克拉斯诺达尔(Krasnodar)陷落;25 日,德军到达位于捷列克(Terek)河中游、距里海100 英里的莫兹多克(Mozdok),苏军撤向格罗兹尼(Grozny)。最后, 9 月10 日,德军占领黑海的海军基地新罗西斯克(Novorossisk),此后由于地形、苏军的抵抗、交通线过长和缺少汽油等困难,高加索会战被迫终结。德军把一切力量都集中起来用于占领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旧名察里津(Tzaritsin)②,是一座狭长而分散的工业城市, 拥有居民约50 万人,坐落于伏尔加河急弯处以北数英里外的右岸。在德军的进攻面前,这座城市的天然防御力量来自于它背靠的伏尔加河。当地河面宽2 ~ 2.5 英里,因此很难架桥,而若不能成功架桥,就无法将这座城市完全包围。

所以,德军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伏尔加河左岸立足。只要到了左岸,一支规模相对较小的部队就能阻止所有过河的交通,从而将斯大林格勒的守军活活困死。

在一切战前渡河行动中,决定因素都不是河流的宽度—虽然这个因素也很重要—而是进攻方的临河战线的长度。如果临河战线很长,要渡河的一方就可以通过在多地佯动的战术引开对手,或迟或早,总可以在某个无人防守或者防守力量薄弱的地点架设起跨河桥梁,并在对岸建立桥头堡。因为在伏尔加河这样宽阔的河面上架桥的时间比在狭窄河流上更长,所以战术佯动的距离也必须更长。因此,德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施这一战术。然而他们却选择了直接攻城—试图靠快速的连续突击拿下这座城市。

攻城行动始于9 月15 日。在此后的整整一个月里,德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攻击,但是在崔可夫将军(eneral Chuykov)指挥的守军的顽强防守面前,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局部或暂时的优势。在德军发现无法快速拿下这座城市以后,他们本应该立即认识到这种进攻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因为虽然城市本身并不是要塞,但只要守军保持顽强斗志,而且其后勤补给线保持通畅,那么把城市炸成瓦砾就是把它变成比有史以来任何要塞更为强大的堡垒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些毫无意义的突击中,德军蒙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以至于在10 月15 日以后, 霍特将军奉命暂停进攻,先通过炮击和轰炸将这座城市全面夷为平地。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唯一可能的答案是,为了维护希特勒的威望;因为这座城市已经成了一片瓦砾场,它的工业已经被摧毁,伏尔加河的上下游航运也已被阻断。这意味着巴库和莫斯科之间像脐带一样输送石油的通道已经停止了运转。因此,此时德军需要做的仅仅是维持对伏尔加河的封锁而已,这座城市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战术价值。

就这样,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正当德军在北非的力量越来越衰弱之时, 他们在苏联的主动权也流失殆尽。虽然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主动权的维持,但基本的一条是行动自由;反之,夺取主动权的根本在于限制敌人的行动。在北非和斯大林格勒—事实上是在整个苏联—我们都可以发现一条共同的规律,那就是,随着德军交通线的过度延伸,维系它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隆美尔的交通线从埃及向西延伸1200 英里才到达的黎波里,然后还要经过1300 英里的直线距离才能到达德国的工业中心—它的物资来源。霍特的交通线要从斯大林格勒向西延伸1000 英里穿过苏联,然后再延伸600 英里才到达德国中部。在前一场战事,只要英军牢牢控制马耳他,他们就能袭扰隆美尔的交通线;在后一场战事,只要苏军牢牢控制莫斯科,他们就能保持针对霍特实施机动的自由,同时他们的游击队不断袭扰德军,导致其野战部队失去了数十万作战人员。

尽管如此,在1942 年秋季,苏联的经济形势还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依靠源源不断运抵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英美物资,虽然希特勒的排兵布阵给对手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苏军能否将这一机会化作胜势还是很值得怀疑的。

自1941 年6 月以来,德军的占领使苏联政府治下的人口从18400 万减至12600 万—减少了30% 以上。不仅如此,苏联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其粮食产量减少了38%,煤炭产量和发电量减少50%,钢铁产量减少60%,锰和铝的产量减少50%,化工产业减少33%。

因此,希特勒的战略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即打击敌军的经济实力, 从而削弱其军事实力的基础。只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他连连犯错,其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是:由于苏联辽阔的国土阻碍了他想要与之决战的意图,他未能意识到,必须先削弱苏军的机动能力,然后才能进攻其作战要害地区。如果他占领了莫斯科——机动的枢纽,就能做到这一点。然而他却像查理十二世一样(或者说更像拿破仑),失去了主动权。

这就是希特勒在他的战略中忽视的苏联伟力的奥秘。对付这种伟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削弱苏联军队的机动性,因为那样一来,广大的空间将从他们的盟友变为可怕的敌人。

本文摘自战争艺术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略与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略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