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之后,晚清的国防战略如何转型?

来源: 大话说史

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致使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隔绝的自然单元状态,创造了一个始终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的内陆文明。地大物博的生存空间,足够使中华民族在陆地上繁衍生息而不必走向海洋,而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让历代王朝形成了华夷之辩的秩序观,使得封建政府在军事国防上采取重陆轻海、防内重于防外的传统政策。古代中国对于海洋文明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因和外在刺激,到清朝最终演化为闭关锁国、重西北而轻东南的陆地防御体系。

鸦片战争的炮声,最终震碎了封建王朝重陆轻海的传统安全体系。面对敌人从海上来的现状,清政府高呼“三千年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艰难的国防近代化之旅。在西方的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国防意识开始觉醒,清政府之中的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御敌之策,自强之法”,冲击了传统、保守、落后的国防观念。本文将以甲午战争为切入点,探讨甲午战后晚清国防战略的转型,并带来自己的总结和反思。

冲击与反应:晚清以海防为重点的国防战略

当清政府还沉迷在“康乾盛世”的落日余晖时,西方国家便通过技术革命,开始了近代化的国防建设之路。通过不断的海上争霸战争,西方国家逐渐认识到以强大的海上力量为后盾,控制航道,发展海洋贸易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海军的实力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成为他们殖民世界的核心力量。反观当时的清朝,在工业化浪潮的背景下并不革新之意和危机意识,认为封船禁海便可保海疆太平,在禁海政策下,中国的海洋防御形同虚设。

(1)传统国防战略受到冲击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不得不吞下重陆轻海的苦果,天朝上国的迷梦随之破碎。一些开明知识分子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的驱使下,开始去探求外面的世界,学习新的知识。他们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看到了清政府国防的危机四伏,开始突破原有落后的国防观念,探究抵御西方的良策,近代海防思想逐渐兴起。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起源于林则徐和魏源,他们俩是最早对西方的历史、地理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开展系统研究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能够防止外夷的渗透,但也失去了从外部获取信息的可能,正如魏源所说:“以通市二百年之国,竟莫知方向,莫悉其离合。”经过不断地了解,魏源对海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清政府国防近代化的观点。

“西方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练兵养兵之法。自守之策有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听之”

伴随着开明士大夫对于海防认识的逐步深入,清政府近代海防的建设也开始启动。1861年1月11日,奕䜣等人上奏《统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指出由于对外事务日趋复杂,如果“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迟,未能悉协机宜。”随后清政府成立了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它的成立使得晚清的海防事务开始集中统一办理,为日后专门海军机构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边疆危机与近代国防体系的构建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在多个方向受到外来势力的蚕食鲸吞,在“倭逼于东南,俄环于西北的”的困局下,国防战略是应该以海防为主还是以塞防为主,引起了清政府内部的大讨论。“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实质是在有限的财力下,如何进行资源的分配,在这场海防大筹议中,各省督抚积极讨论相关事宜,最终使得讨论突破了海防的局限,上升到了晚清的国防战略。在各派的争论中,清政府痛下决心,决定实行海防塞防并重的双战略中心的决策。

在双战略重心的指导下,晚清政府在西北收复了新疆,在东北加大驻军防守,淮军也南北进行分区布防,在东南海疆也筑起了一道自北向南的屏障。正当清廷以为海塞防初具成果时,法国却挑起事端不宣而战,海疆再度面临危局。1884年8月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暴露出了清政府在海军建设方面的众多问题,清廷不得不再次调整自己的国防战略。于是光绪十一年五月初九日清廷发布谕令:

“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船厂应如何增拓,炮台应如何安设,枪械应如何精造,均须破除常格,实力讲求。至于遴选将才,筹画经费,尤应谋之于豫,庶临事确有把握。”

在清政府的推动下,第二次海防筹议确定了以海防为主的国防战略,优先建设北洋水师,以黄海渤海的防御为优先重点。1888年随着《北洋水师章程》的正式颁布,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在“重海”国防战略的指导下,北洋海军先后建成“出可截剿敌船,退可扼险自守”的旅顺、威海卫海军基地,与大沽口基地一起构成了一个拱卫京畿的渤海湾三角防御体系,横扼了渤海湾的咽喉,这对于抵御外来侵略,守卫京畿均具有重要意义。

战争与阵痛:甲午战后沿海防卫体系的衰败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立了海防为主的国防战略,并将北洋海防作为重点中的重点,集中一切资源进行建设,以护卫京畿。1874年以后,在沿海危机的压力下,清政府不断向外国购置舰艇,北洋海军成军时,已经有大小舰艇45艘,其中主力铁甲舰两艘。清政府每年给予北洋海军400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经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但是随着北洋海军的成军,清政府逐步停止了向外购置舰艇的举措,北洋海军的建设渐次停止下来。与此相反,清政府的邻国日本却是满怀野心,在明治维新后蓄谋对中国侵略,确定了海军优先发展的战略。1886年日本举国发行海军公债用以建造军舰,第二年日本又制定《清国征讨方案》“其中讨论了中日开战的时间,主张要在中国实现军代改革和欧美各国拥有远征东亚的实力之前,即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在日本海军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北洋海军逐步落伍。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落下风,撤回威海卫基地并采取海口防御方针,但在陆地后路无保障的情况下,最终不免走向失败。1895年2月17日,威海卫陷落,辉煌一时的北洋海军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北洋海军的覆灭,清政府费劲心力建设的沿海防卫体系也灰飞烟灭,实力弱小的南洋、福建、广东水师无法担负起保卫中国海疆域的重任,中国的海防体系也彻底衰败。

调整与转型:确保政治中心安全战略的形成

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海防体系也随之瓦解。北洋海军的失败并不仅仅意味着败给了日本,它更是从侧面暴露了清政府的外强中干,给列强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清政府实力不堪,有利可图。在三国干涉还辽后,胶州湾和旅顺被俄、德两国强占,其他列强纷纷仿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陷入门户开放的窘境,海防全线崩溃。

20世纪初,马汉的“海权论”传入中国,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自己的看法,海权意识为知识分子所接受。1903年梁启超在马汉“海权论”观点的影响下发表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在文中他指出:

“太平洋海权问题遂为世界史最大之问题,今日之世界生计竞争之世界也。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

梁启超关于海权为国家兴亡基石的论断迅速传回国内,引起了国内有识之士的注意,重建海军,维护中国的海权成为当时的一个热点。在知识分子的影响下,清政府逐步接受马汉“海权论”的观点,重新筹划中国的国防建设。

(1)以点代线的海防战略

北洋海军覆没后,面对中国海防形同虚设的困境,清政府开始了海军的重建。1895年,张之洞向清政府上奏称“今日御敌大端,惟以海军为第一要务。今日无论如何艰难,总宜复设海军。”次年,总理衙门下令重新整顿福州船政局,同年王文韶上奏请求“整顿布置”北洋的海防事务,此时的清政府虽然无法下定重整海防的决心,但是重设海军、恢复海防已经成为朝野的共识。

八国联军侵华后,迫于困顿的时局以及自身的实力,清政府开始实行清末新政。1907年清政府下旨成立在陆军部成立海军处,标志着复兴海军的火花已经点燃。1909年2月清政府下旨:

“方今整顿海军,实为经国要图,按照所陈各节妥慎筹画,先立海军基础;并著庆亲王奕励随时总核稽察,以昭慎重。”

晚清的海军复兴由此正式开始,同年7月,清政府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开始了海军重建的规划。但是由于当时重要的军事港口已经被西方强占,再加上财力有限,清政府只能对一些沿海港口进行修整。在帝国暮年之下,清政府的海洋防御只能有由原来的北方沿海变为大沽、上海、福建、塘沽四处,海防战略转为以“点”代“线”,不得不说是中国国防的悲哀。

(2)“拱卫京师”的陆防战略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接连战败,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清政府原本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清政府再也无力去筹划整体的国防战略。八国联军对于京师的占领,再加上《辛丑条约》对于山海关至大沽口,天津—京师一线非军事化的规定,京师就暴露在列强的刺刀下,让清政府对于京师的安全更加担忧,开始重视京师的布防。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引为臂膀的淮军在与日军作战中节节败退,使得清政府认清了淮军的软弱无力,开始对陆军进行改制,加大在京师的兵力分配并在京师附近编练新军。光绪二十四年,此时清廷训练的新军已经渐有成效,荣禄于同年建立北洋武卫五军:

“以武毅军驻声台为前军,甘军驻蓟州为后军,毅军驻山海关为左军,新建军驻小站为右军,别练万人驻南苑为中军,令江南机器局揆解新式快枪三千支,快炮七尊,原有之淮军一万二千人,防、练军一万九千人,归并训练。”

清政府在加强编练新军的同时,为了集中力量筹划京师防务,在军费分配上也加大了京师的军费比重。1902年清廷“以京师为天下根本,畿辅为京师屏障,关系尤重”下令各省每年向京畿协饷三百一十八万两”。此时的清政府再无精力和财力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能集中力量重建陆军并加强京畿防卫,保护腹心的安全,实行御敌于国土之内的国防战略。

(3)传统陆军向新式陆军的转型

国土之内,湘军、淮军等地方军队在与日本现代陆军的作战中,节节败退,引发了清政府对于陆军的改革意向。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上奏奏请效法法国和德国以训练新军。同年十一月醇亲王、庆亲王与军机大臣会商改革陆军军制的相关情况,认为:

“各国专以兵事为重。逐年整顿,精益求精,水师素为其所长,陆军亦以骑勇闻然中国。襄自剿平粤匪、捻匪以后,旧习渐深,百弊丛生,多难得力。”

指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旧有的军制,在廷臣们改革军制编练新军的奏议下,清廷也逐步的认识到改革陆军军制已是大势所趋。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下令裁并绿营、练勇等旧有军队,幵始编练新式陆军,清廷的陆军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型。

1903年清廷设置练兵处以主持全国的练兵事务,在中央开始有专门筹划编练陆军事宜的专门机构。此外,为了使陆军的训练更为集中,提高新式军队的训练效率,清政府在1906年将兵部改为陆军部,至此筹建新式陆军有了专门的近代化性质的机构,逐步的走向正规化。

晚清国防战略转型的作用与警示

国防战略是一个国家的安全防卫体系,它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西方侵略地加深,清政府开始逐步向近代的国防战略转变,虽然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防安全,但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一是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作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坚持重陆轻海的国防体系,但是随着西方坚船利炮带来的震撼,清政府的国防建设开始转型。第一次海防筹议达成的双战略中心的决策,“海塞防并重”的指导方针,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的国防安全。第二次海防筹议达成的建设北洋海军的决策,对于震慑日本的侵略企图,延缓日本的侵略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二是对于中国国防近代化的作用。在西方列强的环伺之下,清政府不得不做出变革,无论是大力发展海军,还是创建新式陆军,虽然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地,但是都推动了我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此外,国防战略理念与思想的转型推动了近代化观念与思想的形成,在国防战略转型的基础上,培养了大批的新式人才,推动了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青年的风气为之一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国防战略的转型,并不是自身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在西方侵略进程下的无奈之举,本质是为了维护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在国防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清政府精神懈怠,精神确缺失,只是照搬外国来推动近代海军的筹建,忽视了国防战略下的思想支撑。此外,清政府国防战略的转型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北洋海军建成之后便认为大事无虞,最终导致日本后来者居上,埋葬了强盛一时的北洋海军。

结语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厚爱,中国同时拥有陆地和大洋两个舞台,但是却长期在陆地上演一出出跌宕起伏的历史剧,而荒废了海洋这个更为广阔的舞台,直到近代遭受了列强入侵的百年国耻,才开始了改变传统重陆轻海的国防战略,开始艰辛而又缓慢的转型过程。在转型的过程中,清政府逐步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开始加强海防建设并筹划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的成军为御敌于国门之外提供了可能。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近海的制海权已经丧失,不得不转向陆军的建设以维护自身的周全。在陆军建设的过程中,新军的编练,装备的革新使得晚清陆军日益发挥强大的影响力,并最终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国防战略的制定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支撑,但是晚清国防战略建立在被动防御的理念上,清政府上下思想落伍,行动迟缓,使得晚清国防并未发挥出保家卫国的作用。晚清国防战略转变过程中暴露出的深刻问题,使得我们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对国防安全保持高度警惕,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