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神龙车队》背后:志愿军汽车兵与美国空军的较量
来源: 迪尔说史
我国80年代以后公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屈指可数,拍摄于1992年的老电影《神龙车队》可以算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部,仅在笔者的记忆中,该片就多次在CCTV6频道播出。该片并未描写正面战场上我志愿军与美韩军的浴血较量,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在后方公路运输线上驰骋的志愿军汽车兵。
在美军空军的不断袭击下,志愿军汽车兵为将物资平安送上前线,而与敌斗智斗勇,一路上还要面对韩国特工、邪恶地形等的多重考验,是一部非常扣人心弦的公路惊险动作片。笔者顺便也来谈谈影片背后,历史上真实的志愿军汽车兵与美国空军之间的较量。
《神龙车队》电影海报
一、空中绞杀战
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美军远东空军轰炸机部队就针对人民军后方的道路运输、交通枢纽和工业设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轰炸,人民军由于防空力量有限,在美军的轰炸下后方大部分城市都被夷为平地,不仅对前线的弹药和物资补给降到了最低限度,还牵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前线战局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1951年上半年,在经过志愿军的五次大规模战役后,战局进入僵持阶段,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空中轰炸自然成为美韩军向中朝方面施加压力的最有利筹码。由于此时的半岛形式在崎岖地形和交通线分布上都与1944年的亚平宁半岛极为相似,美军于是决定像对付当年意大利北部的德军一样,集中力量摧毁中朝战线后方的交通运输,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美军称其为空中攻势(airstrikes),我军则形容其为“空中绞杀战”。
美远东空军在战争之初,在作战区域就拥有十个联队又四个大队,再加上海军航空兵的四个大队,共计各型号飞机1100多架。到1951年,又陆续增加了五个联队又一个大队,及韩国空军的一个团,飞机数量上升到1680架。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很多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拥有上千个小时的飞行经验,虽然体态发福,但钻进战斗机里飞起来却极其灵活,在对地攻击时能贴着山沟超低空飞行。
二、志愿军后勤受损
志愿军入朝初期,为躲避轰炸,向前线运输物资只能在夜间突击进行。虽然很多志愿军汽车司机参加过解放战争,但哪经历过这阵势,很多人缺乏夜间闭灯行驶技术。加上半岛北部道路狭窄、路面遭破坏严重、冬季雪深路滑等因素,翻车、撞车、挨炸时有发生,仅在入朝的头七个月里,志愿军就损失汽车3000余台,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也受到很大影响。
美军空中绞杀战刚发起时,正值半岛北部遭遇4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洪水的破坏下,战线后方的志愿军物资储存地三登附近变成一片汪洋,大量库存物质被冲走,后方几乎所有路面被冲坏,205座公路桥梁全部毁坏。美军趁机出动70%以上的战机,每日以32至64架次的大编队规模,不分昼夜得轰炸志愿军后方道路、车辆和仓库。
《神龙车队》中志愿军某部向领导告急亟需补给
受大洪水和空中绞杀战的影响,大量粮食等物资无法运上前线,此时正值美军发起夏季攻势,在东线作战的志愿军第20兵团几乎到了快断粮的地步。最后志愿军采取向当地老乡借粮、用木船、橡皮艇向前线分散运粮,和晒干被浸湿的粮食,才勉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这件事只有志愿军少数几个领导知道,事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责成后勤司令洪学智,一定要把公路运输的问题解决好。
三、针锋相对减少损失
洪学智组织志愿军二线部队11个军、9个工兵团,在人民军和当地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分区包办的办法,基本解决了道路的修复问题。鉴于志愿军防空力量不足,他要求各后勤部队集思广益,用多种土办法来来隐蔽、疏散和伪装物资,躲避联军的空袭。
由于半岛北部多山和山洞,志愿军战士将公路沿线的各种矿洞、山洞、隧洞改造成掩体,这样一来志愿军的汽车在白天也能行驶了,一听到美军飞机的引擎声就直接开进隐蔽点,待飞机一走再继续前进。为了转移敌人注意力,志愿军战士还经常把苇席、草袋子、破汽车等放在明显的地方,美军战机一看到就会过来来回得炸,这样无形之中消耗了美军的弹药,又间接保护了其他真目标。
半岛北部河流多,河流上公路桥是美军的主要轰炸目标,通常是今天志愿军工兵刚修完,第二天又被美军炸毁。针对这一情况,志愿军想出了水下便桥的方法,通常是在河底修筑一条距水面半米左右的堤坝,这样汽车既能在上面行驶,又淹不到排气管。有时为了掩护水下便桥,有时志愿军还会在旁边装模作样得修一座简易公路桥,吸引美军来炸。
有时,美军会使用500、1000磅的重型炸弹,把路面炸一个大坑,志愿军通常要动员百十个人力,花费一个晚上的时间才能把坑填平,效率非常低。志愿军工兵为了帮助汽车快速通过弹坑,想出了在弹坑里架桥的方式,即在弹坑中架起只能让汽车轮子通过的简易轨道桥,这样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四、绞杀战的失败
为了反击空中绞杀战,志愿军从苏联引进装备,在后方共组建了3个高炮师、4个高炮团、23个高炮营和1个探照灯团,这些部队组成三个作战集群,对美军重点轰炸的地段进行重点防御。新生的志愿军空军在苏联航空志愿队的带领下也加入战斗,在半岛北部上空建立起一条令人生畏的米格走廊,迫使美军将肆无忌惮的全面轰炸改为对战线以北地段的重点轰炸。
为了配合绞杀战,美韩军曾利用空降和海上偷渡的方式,派遣大量韩国特工潜入北方,为空中轰炸指引目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盘踞在大小和岛上的白马部队。在电影《神龙车队》中,就出现了几名袭击志愿军汽车的韩国特工。为了对付这些特工,志愿军联合人民军采取分区包干制,同时组建若干精干小分队,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将这些特工一一肃清。
从1951年7月到1952年6月间,美空军实施了近一年的空中绞杀战,消耗了无数弹药,在任务中损失了近千架战机,但仍未有效摧毁志愿军的后方运输。在志愿军后勤各兵种和防空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志愿军的后方运输不仅没有中断,反而超额完成了原定的运输任务,甚至出现了志愿军士兵比美韩军先穿上冬衣的情况,让参与停战谈判的美方代表都直呼不可思议。
1952年5月31日,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弗里特将军在汉城记者会招待会上说:“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敌人的供应,然而他们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美远东空军在事后所做的总结报告中也承认:“由于敌人后勤系统的灵活……空中攻势未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