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总是基于正确的事实基础而得出错误结论?

文: 俞天任  来源:《大家》

虽然可以从日本传媒获取数据或者事实等信息,因为比较准确,但切记莫要对日本人的结论囫囵吞枣,谁采用了日本人的观点谁倒霉,还不如站在相反的立场上更加安全一些。

日本电视网(NNS)曾经有过一个叫“东西料理军”(どっちの料理ショー)的料理节目,两位主持人分别带领两个厨师团队就两道不同的菜式来较量厨艺,7位来宾采用多数表决来评判,赢了的来宾可以吃到这次的料理,输了就只能在一边看。输方的厨师要自己当众吃完自己做的菜,称为“败战的晚餐”。

有一次是日本料理对决意大利菜式,日本料理在用料上非常考究,在介绍材料时得到了来宾们一阵阵的绝赞,但是在最后选边时大家都往意大利这边靠,最后意大利菜式却以悬殊比分获得了绝对胜利。

日语在厨艺上有“料理”和“调理”两个汉字词汇,“调理”的意思基本上就相当中文的“烹调”,“料理”就范围更广了,除了表示“烹调”之外,还可以表示烹调的结果,也就是“菜式”。

但在说日式饮食的时候,除了炊具用“调理道具”这个字之外,一般不用“调理”这个字,也就是说日语里的“料理”其实只是“材料的整理”。现在日式料理很受人欢迎,但是日料除了比较适合现代人类的健康志向之外,也就是吃一种时髦,要说能满足多少口舌之欲倒也谈不上。日料菜式里生的东西都不错,过了火的还能有好评除了油炸的天妇罗之外就是诸如鳗鱼饭之类那些还是靠材料上板的种类了,日式料理中没有中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料理中的“调理”,蒸蛋羹可能是例外,这大概就是日式料理在日本国内的电视节目中居然会输给意大利料理的原因吧?

笔者有位在日韩国人同事,我俩有这样的共识:东亚中日韩三国的传媒中算日本传媒所表述的事实最可信,在各种文字的传媒信息互有冲突的时候应该以日本媒体报道的为准,但是在分析和预测上,日本传媒出彩的时候并不多,或者不如说几乎没有。

回想起来,原来的大日本帝国陆海军也是这样,有第一流的情报收集能力,发生着的一切他都知道,但在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就是屡屡判断失误。

这种守着准确的信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和日式料理用考究的材料却做不出美味的菜式道理似乎一样,表示日本人似乎缺少一种将材料整合起来的能力,把这个概念再扩大一点就能够发现在最近几年,原来那么不可一世的日本家电企业制造的整机都卖不出去,只能做做零配件了。

其实日本人似乎一直就缺乏整合的才能,也就是常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请看下面这首作于1917年,可以称作“山海关抒怀”的七言诗诗:

关头榆柳战秋风,
长堑如龙劈碧穹,
回首中原无管仲,
山河形势为谁雄。

作者可不是哪位中国的忧国忧民之士,而是一个叫德富苏峰的日本人。这人是日本的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明治维新之前是尊皇攘夷、维新之后是自由民权、而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则成了“国民膨胀”,后来几乎所有的日本的皇国主义或者军国主义思想不是他亲自发明的就是他亲自推崇的。所以在东京审判的时候他被指名为甲级战犯嫌疑犯,只不过因为高龄和身体虚弱而没有抓到巢鸭监狱里去,只是软禁了起来,到最后受审的28名甲级战犯中也没有他,但是和他同时被指名的畑俊六、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星野直树、大川周明和佐藤贤了都被押上了审判台,其中广田弘毅还上了绞刑架。

这首诗出自他1918年出版的《中国漫游记》,德富苏峰1917年9月到12月间在中国游览了86天,回国之后出版了这本游记,这本书分成“禹域鸿爪录”和“游支偶录”两部分,前一部分记录了他86天漫游的日程,到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物,后一部分则是他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观点。

这本书有2008年中华书局的中文译本,但翻译的不太好,还有几处错误,比如这首诗的第二句居然印成了“长堑如龙劈碧湾”,连韵都押不上去了,如果能读日文的话,建议去阅览,因为根据日本法律,作者逝世五十年之后的书就不受版权保护了。

▲《中国漫游记》,作者:德富苏峰[日],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现在可以知道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百多年前有过一个日本人站在山海关上在嘲笑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说中国人不配有这么美好的河山。

这本书在当时日本的影响非常大,不少日本陆军军官都读过这本书,后来被称为“昭和军阀”的那个陆军大学校毕业生组成的小集团从一开始的方针就是因为日本无法避免和美苏的战争,所以就必须争取和控制满洲以及中国大陆的资源以准备进行战争,这个方针的最初形成是在1921年,应该说这种思想的出现和这本出版于1918年的书很有关系。

这本书用写实的笔触描写了满洲、华北和山西的“无尽的资源”以及中国混乱的政治、落后的经济、弱小的军事以及愚昧的国民,得出了中国除了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之外没有其他出路的结论,这本书还指出了不少日本人在和中国人交往中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以便实现“日中亲善”,确保日本的资源和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德富苏峰在书中确实是在写实,并没有什么恶意捏造和污蔑,也没有很明显的种族歧视,要知道如果这些文字仅仅是捏造和污蔑的话就肯定不会被那些要制定实际的作战计划的精英参谋们所重视了,更令人汗颜的是,那些德富苏峰所描写的中国人的毛病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依然存在。

也不能说德富苏峰不公正,因为德富苏峰在书中也指出了日本政府和日本商社对华政策方针中的问题,批判了一些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和态度上的问题,起码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德富苏峰真的是在想“日中亲善”。

但是最后的结论当然完全错了,要不然德富苏峰就不会是“甲级战犯嫌疑犯”了,但是为什么会错呢?为什么会在正确观察事实之上得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呢?为什么这种传统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呢?

其实正确的观测和结论的正确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用了好材料并不一定就能做出好吃的菜式一样,还要有好厨艺才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出了问题。日本并没有自己的“国学”,一直是外来的意识形态在统治着日本的思想界,无论是孔孟之道、阳明学说、明治维新之后的脱亚入欧思潮所带来的来自德国的普鲁士威权主义和浪漫民族主义还是战败之后来自美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全是外来的思潮,就是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反思理论基础还是来自美国的经济理论,自古以来日本学者们所热衷着的就是以当时流行的外来思想来解释和回答现实问题。

这样日本人就只能认为自己所奉行的理论是绝对真理,因为否则也就没有了路远迢迢去引进的必要,再加上日本人中的“耻文化”,和别人持不同意见是一种受忌讳的行为。这样日本人在很多时候会表现得特别“原教旨”。

日本人常常表现出一种“因为是日本人信奉的就应该是正确的”的来路不明的自信,德富苏峰也是这样,他在这本书中的最大硬伤是认为中国没有过中央集权制也不会出现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是日本的传统,只有日本能做到,所以中国就应该永永远远地继续四分五裂下去。

德富苏峰的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现在日本在实行中央集权制,所以中央集权制就应该是最好的,因为中央集权制是最好的,所以就只能是日本人才能实行的,中国这么落后的国家怎么可能存在中央集权制呢?

实际上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之前是一种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不存在什么中央集权制,一直到现在日本的地方政府还有很大的自治权,这一点从冲绳美军基地问题上冲绳县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对立上就可以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学习普鲁士搞中央集权制,德富苏峰也不知道是无知还是装傻,把所谓“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度和中国皇朝经常更新换代的概念给偷换成了“日本一直中央集权制,中国从来就没有过中央集权制”的命题,再辅以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现实,这些文字确实能忽悠那些对中国和日本历史都不甚了了的少壮派军人。

不能说德富苏峰不了解中国人,他知道不少中国人的毛病,也知道那些毛病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很不好意思地补一句,即使经过了九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不少毛病到现在还很顽固地存在),但他也知道不能一言以尽“中国人”,自己就举了不少看起来互相矛盾的个性能在中国人身上同存的例子,然而在得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的时候就只管取自己所需要的那些部分了。

这本书里面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德富苏峰完全理解“胡人是中国人的恩人”这个道理,知道每次外族的入侵中原所带来的异种文化的撞击反而会使得中国文化发生凤凰涅槃式的重生,而且敬服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很认真地在担心在华的日本人会不会让中国人给同化了,然而他在断言中国只能成为日本附庸的时候,就完全忘记了日本对于中国来说也就是一个“胡人”而已。

这个矛盾的背景是因为当时在日本流行的是脱亚入欧,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日本人错误地理解了“欧洲”,误把已经要过时了的殖民主义当作了万岁万万岁的绝对真理而没有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变化,以为世界上除了宗主国就是殖民地了。日本维新成功了当然就天生应该是宗主国,而中国还在内乱也就只有做殖民地的命运了,德富苏峰的结论其实仅仅出于这个前提,和他一直在叨叨的中国人的毛病无关,因为中国人的这些毛病一直就有,而中国一直也是一个大国,而且这个中国还一直在不断膨胀的。在德富苏峰的时代,中国停止了膨胀,但是熟知中国历史的德富苏峰其实还应该知道中国在历史曾经有过很多次停止膨胀甚至收缩的时候的。

虽然被中国人成天说成“小日本”,但实际上日本是一个经济世界第三,人口世界第十的大国,但日本的传媒从来没有过相应的影响力,原因就在现在的日本传媒的思维方式基本上还是和德富苏峰一样,只不过现在的日本传媒不是从殖民主义出发,而是简单地给所有的事物贴上“民主”或者“专制”的标签,然后在“民主一定胜利,专制一定失败”这个坚定信念的指导下,结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和开始引用的数据或者事实等信息根本就没有关系。

所以,虽然可以从日本传媒获取数据或者事实等信息,因为比较准确,但切记莫要对日本人的结论囫囵吞枣,谁采用了日本人的观点谁倒霉,还不如站在相反的立场上更加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