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巴尔干:一位外军眼中的“联军作战行动”

来源: 燃烧的岛群

按:本文编译自2009年3月份发表在外军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今年(2024年)3月24日恰逢北约空袭南联盟二十五周年,故编译本文供读者参考,但并不表示赞同原作者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所配图片有改动。

“十年前的三月份,在欧洲地区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完全是凭借空中力量来打的,而且——这场战争最终打赢了。”


图1.美国空军一架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Aviano AB)起飞,准备执行一次“联军作战”行动任务,照片拍摄于1999年3月份。“联军作战”行动由美国空中力量主导,但完全依赖欧洲盟国的后勤支援

十年前的3月,塞尔维亚“强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sevic)终止了和平谈判,对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发起了大规模武装进攻。这是对北约的直接挑战,北约方面针锋相对地开展了“联军作战”行动(Operation Allied Force,OAF),这是一场空中战役,旨在迫使贝尔格莱德方面停止其武装行。

“联军作战”行动在筹划方面较为糟糕,这场空中战役是在假想能取得迅速胜利、并受到人为的政治限制的情况下发起的,战争针对的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铁腕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他决心死死扛住空中打击,并凭借其强硬的态度打破西方的联盟。简而言之,这场军事行动看上去似乎注定会失败。


图2.深色部分表示位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境内的空袭目标,它们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和美国肯塔基州差不多大小的战争地域

尽管如此,北约联军最终还是取得了显而易见的胜利。经过78天的轰炸,且在没有动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通过空中战役迫使塞尔维亚投降,并从科索沃撤军。此前曾是一位苛刻的空中力量评论家的军事历史学家约翰·基根(John Keega)写道:“米洛舍维奇总统的服软证明,单凭空中力量可以赢得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米洛舍维奇不愿意与在科索沃占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和平谈判。在朗布依埃宫会谈(Rambouillet talks)试图复制《代顿和平协议》(此协议是在“显示力量行动”之后提出的,并解决了米洛舍维奇此前与波斯尼亚的冲突)之后,塞尔维亚的正规军部队开进科索沃并发起了一场流血的武装冲突。

北约方面很早就声称其会抵制塞尔维亚方面的这种行动。1999年3月24日,以一系列空袭和巡航导弹打击为先导,“联军作战”行动开始了。战争伊始,行动规模是非常有限的:在3月24日当天,投入行动的飞机只有400架,其中只有120架飞机是用来发动空袭的。


图3.在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来自南卡罗来纳州肖空军基地(Shaw AFB)的地勤人员正在往挂弹车上装载AIM-120空空导弹,背景中的几架F-16战斗机正在等待执行下一次任务

“我不认为这是一场长期的行动”,时任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K. Albright)轻蔑地说道。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则表示,他希望战争在4月23日,即北约成立五十周年首脑峰会召开前即告结束。

此外,北约的政治官员们提前宣布了联军的军事意图。克林顿总统本人立即排除了动用地面部队的想法,他在战争打响的那一天宣称:“我不打算投入我们的(地面)部队在科索沃打一场(地面)战争。”

因此,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只有空中力量参加的行动,米洛舍维奇也深知这一点。最近,曾领导了“显示力量行动”(Operation Deliberate Force)的退役海军上将雷德森·史密斯(Leighton W. Smith)表示,告诉敌人你认为哪些军事选项不被允许是“你能够做出的绝对最愚蠢的事情”。

目标限制

随着炸弹开始往下扔,米洛舍维奇也加速了他筹划的这场针对科索沃的战争的进程。他分散部署了塞尔维亚的军队,并暂时将他们“潜藏”了起来,试图安静而耐心地等待这场并不意外的“惩罚性战争”结束。


图4.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2002年被引渡到荷兰海牙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受审,2006年3月11日在海牙监狱中去世。2015年2月3日,海牙国际法院裁定米洛舍维奇在波黑战争中“未对克罗地亚犯下种族屠杀罪行”

北约联军方面也面临着其他严重问题。“必需保证所有19个北约成员国都在一条船上”这一点拖慢了决策速度,并由此导致空袭列表中的目标非常有限,还迫使北约联军只能采取最审慎的交战规则。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都可以提出不能攻击某一目标,而且这场战争在有些北约成员国中是非常不受欢迎的。正如当时还是一名美国空军少将的罗纳德·凯斯(Ronald E. Keys)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炸了之后就可以赢得战争的目标,但却有许多炸了之后就有可能会输掉战争的目标。

因此,北约联军领导人最初对所有类别的目标都进行了限制,包括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任何目标,因为害怕造成平民伤亡。同时,多数执行作战任务的北约飞机飞行高度被要求超过15000英尺(约合4572米),旨在减少被塞尔维亚致命的地空导弹火力网击落的风险。此举虽然保护了北约空勤人员,却也使他们更难通过目视识别在巴尔干崎岖地形上微小的机动目标。

北约不会发起地面攻势威胁意味着米洛舍维奇的部队不必集中在防御阵地上:倘若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就会成为北约空中力量的活靶子。他们可以自由地分散在单独的某辆卡车或坦克中,或隐藏在树下,并在整个南联盟城市社区中分散开来。


图5.塞尔维亚的苏制雷达和导弹等防空武器装备

一开始,至少空中力量是最有效的战略力量。“开始时只是作为强硬的北约组织的一个策略,旨在迫使米洛舍维奇赶快投降,结果却迅速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和意志坚决的南斯拉夫领导人之间一场公开的意志力较量”,兰德公司分析师本杰明·兰贝斯(Benjamin S. Lambeth)这样写道。

这远非理想的情况。“如果让我来干的话,我在第一个晚上就会去打蛇的脑袋”,美国空军中将迈克尔·肖特(Michael C. Short)这样说道。肖特中将指挥了北约的这场空中战役行动。“我会立刻让贝尔格莱德的灯全都熄灭”,他说。

对此,美国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莱恩(Michael E. Ryan)上将补充说:“空中力量无法直接阻止挨家挨户的……战争罪行和流血屠杀。”要想获胜的话,打击贝尔格莱德市内的关键枢纽目标是“唯一一个你应当采取的方法”。不幸的是,这需要得到北约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这一点使得“打击贝尔格莱德市内的关键枢纽目标”迟迟无法开展,直到这场战争爆发数个星期后,北约联军才开始空袭贝尔格莱德。


图6.北约轰炸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后留下的满地废墟

许多观察员和战争参与者认为,谨慎比成功更重要,但在其他情况下,需要“做些事情”意味着有限的目标会被反复攻击。

“在我们开始轰炸的第一夜,我们的目标是表明北约的‘决心’”,肖特中将说道。“很难告诉在阿维亚诺基地准备出击的飞行员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仅仅是为了‘表明决心’。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军事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正在努力完成什么。”

战争是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开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集中攻击塞尔维亚的防空和固定军事目标,而塞尔维亚一方则尽力隐蔽,然后袭扰和反击北约一方。在开战的头三天里,北约战斗机就击落了5架塞尔维亚的米格-29战斗机,而且北约方面还相对迅速地炸毁了大部分塞尔维亚机场。

图7.这架米格-29残骸属于北约战斗机在战役初期击落的5架塞尔维亚米格-29战斗机之一。塞族武装的地对空导弹被证明是更难猎杀的目标

压制塞尔维亚的一体化综合防空系统要困难得多。尽管北约方面尽了最大努力去打垮塞尔维亚的防空力量,但塞族的导弹和雷达始终对北约联军飞机构成威胁,而且几乎把联军逼到了痛苦的尽头。

在掌握了伊拉克军队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经验之后,塞尔维亚防空部队几乎在所有的时间都“关闭”了雷达,只有在迅速齐射数枚防空导弹攻击北约飞机时才短暂地打开雷达,而且只开机这么短时间。由于塞尔维亚的许多此类防空导弹系统是小型化和可机动的,因此它们极难被北约方面发现并摧毁。事实上,在战争早期,朝北约联军飞机发射的地对空导弹数量一周接一周地始终在增加。

在空袭行动开始后的第四天晚上,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架以前被认为是无法发现的F-117隐身攻击机被击落,飞行员在经过了一个令人惊恐不安的夜晚后,于第二天通过一次救援任务而在被塞尔维亚部队抓获之前被成功救出。不久,又有一架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被击落,飞行员同样被安全地救回。


图8.在科索沃战争中被击落的那架F-16战斗机的残骸

一切指望“杰达姆”

脆弱的政治局势、早期的战争损失和北约在空袭目标方面的模糊不清原本可能会导致北约联盟在没有真正完成任何任务的情况下就宣布胜利并班师回朝。然而,米洛舍维奇却“迫使”北约方面下重手了。

随着所谓的塞尔维亚军队“战争暴行”大范围、成规模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很多事情变得清楚了:塞族部队在科索沃各地都出现了“劫掠行为”,如果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者无法在当年冬天回家,就会发生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人们没有理由相信这场在科索沃的冲突很快就会结束,米洛舍维奇直接挑战了北约和美国的信誉。

北约方面不得不设法迫使塞尔维亚部队离开科索沃,以便允许流离失所的平民安全地返回家园。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飞机去攻击更多的目标,而且空袭编队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

包括巡航导弹在内的精确制导弹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武器供应量的增长非常缓慢,事实上,正如空袭作战指挥部的头头理查德·霍利(Richard E. Hawley)上将回忆性评论的那样,那是“真正的处境极度危险,我们都不确定是否在下次投放前我们就会耗光我们的‘杰达姆’(JDAM)炸弹。”

图9.美军的F-16战斗机投掷“杰达姆”精确制导炸弹

巴尔干半岛上空的恶劣天气意味着美军由卫星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即所谓的“杰达姆”精确制导炸弹往往是唯一可以指望击中目标的武器。当时,只有B-2轰炸机可以挂载全新的“杰达姆”炸弹。战争爆发时,美国空军只装备有19架B-2隐身轰炸机,其中许多都是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Whiteman AFB)起飞执行打击多个目标的往返任务。肖特中将表示,他很快就开始期望B-2轰炸机每次起飞执行任务都能打击16个不同的目标。有一次,一架B-2轰炸机在一次任务中摧毁了两处敌军机场。

与“沙漠风暴行动”中多国部队在最初12个小时中打击的目标数相比,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联军足足花了12天才轰炸了相同数目的目标。出于达成共识的需要导致这场战争演变成了一次谨慎的、渐进的行动,这令人不安地回忆起了在越南的“滚雷”空中战役。对地面机动目标的攻击直到4月的第二个星期才开始,而且贝尔格莱德仍然是空袭的禁区。

空袭的逐渐升级使得米洛舍维奇和塞尔维亚人能够不断调整、适应,并导致他们产生了一种“可以经得住北约最大限度的空袭”的期望。虽然这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的,但越来越多的北约作战力量被投入到这片和肯塔基州差不多大小的区域中,而且打击的目标也在逐渐增多。

4月6日,米洛舍维奇宣布单方面停火,意在打破北约联盟。他的目的很明显,即在那些渴望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的人和那些准备放弃这场战争的人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事实证明,北约在那个时候决心坚持把轰炸继续下去,并视其为通往胜利之路。

图10.被击落的F-117隐身战斗机驾驶舱盖,现保存于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

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William S. Cohen)表示,在北约内部,除了要求逐渐升级空中战役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会破坏整场行动,而且虽然美国提供了北约盟军中数量最多的飞机,但它完全依赖欧洲盟国的后勤保障,以及飞越盟国领空的权限,外加在战争结束时获得的47个盟国基地的使用权。

北约盟军方面唯一的伤亡发生在5月5日——当时,两名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飞行员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一次飞行训练中因座机坠毁而死亡,这是“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在两个星期内发生的第二起坠毁事故,并给美国陆军原本打算部署“鹰特遣队”(Task Force Hawk)的计划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悲剧性的惊叹号!

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美国陆军上将韦斯利·克拉克(Wesley K. Clark)在战争初期要求部署24架“阿帕奇”以提供低空火力支援,因为当时大多数战斗机在执行任务时飞行高度都在15000英尺(约合4572米)以上。最终,“鹰特遣队”的部署以失败而告终。

美国陆军在1999年并没有配置或开展远征任务训练,这次行动要求部署7745名官兵,也就是说平均每部署一架“阿帕奇”就要部署337名官兵——因为最终派出的“阿帕奇”直升机只有23架。要完成这些部署工作,需要269个C-130运输机飞行架次和接近500个C-17运输机飞行架次。基地位于德国境内的“阿帕奇”部队花了17天的时间才抵达阿尔巴尼亚,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次短距离飞行而已。饶是如此,满足了极为巨大的后勤保障需求之后,“阿帕奇”却连一次单独的战斗任务都没有起飞执行过。

虽然“鹰特遣队”的表现令人失望,但随着战争的推移,大多数条件都得到了改善。飞机和武器的数量稳步增加,打击目标列表和交战规则缓慢但却是稳定地在逐渐升级,空勤人员逐渐对作战区域熟悉了起来,对米洛舍维奇的外交压力也日渐增加;天气变得晴朗起来,而且塞尔维亚的防空力量受到了无情的攻击。

图11.准备参加“鹰特遣队”的一架AH-64A“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外部观察员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体验到战争升级导致的结果,因为官方声明中几乎没有任何能激发起人们对这场战争的信心的消息。许多人很快判断北约联军已经失败了,还有更多的人说,如果没有陆军参加战斗,胜利将是不可能的。

然而,事实上塞尔维亚人的意志和抵抗能力正在被一步步削弱。对于北约联军而言,整场战争中并没有一起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日”那样的转折性事件。最接近转折点的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军事方面的——那是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北约成立五十周年首脑峰会。4月23日召开的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北约的“金婚纪念”, 但它实际上开成了北约盟军部队的一次战略会议。各盟国重申了它们对胜利的承诺,并同意各自将投身于这场长期的战争。

压垮对手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在5月7日凸显了出来:当时,美国空军的B-2隐身轰炸机扔下的卫星制导炸弹摧毁了贝尔格莱德市内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是一次“完美”的打击,但却是一场情报灾难:大使馆从来都是被严禁列入打击目标的。北约方面认为,这片区域是南联盟“军用物资补给总部”的所在地。一系列情报部门的失误导致美军未能在这一特殊地点标记出新建的中国大使馆。

这次空袭导致三位中国公民不幸罹难,并导致北约方面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停止了三个星期,旨在对地图和临时数据库进行双重核查,但这件事并未破坏联盟。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还发生了其他一些被广泛宣传的意外导致平民伤亡的“误炸事件”,但就算发生过不少这样的事件,也没有导致联盟破裂。


图12.遭北约野蛮轰炸的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北约和美国处理了不少此后已经变得很普遍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塞尔维亚军队藏匿在平民地区,并使用“人体盾牌”来阻挡空袭。另一个问题是24小时的新闻循环播报的挑战:新闻媒体会把每一次轰炸事故都变成一个即时的全球性新闻。

尽管如此,双方都无法声称自己赢得了“公关”方面的战争:世界也充分意识到了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的战争行为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5月27日这一天,联合国法庭以“战争罪”的指控罪名起诉了米洛舍维奇。

事情现在已经变得很清楚了,这场战争正在进入最后阶段。然而,几乎没有任何外在迹象表明塞尔维亚武装力量的抵抗即将崩溃。5月下旬,北约再次扩大了空袭目标清单,并开始把战火蔓延到会影响塞尔维亚平民生存的目标上。工厂、通信系统和电网被破坏或炸毁了,此举使塞尔维亚人民承受的压力超过了会动摇军心士气的“临界点”。“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空袭行动是奏效的”,克拉克上将在5月30日这样说道。

具体细节是痛苦的,难以一一道来,因为它们贯穿在整场战役之中。然而,到6月3日,北约方面已经在“联军作战”行动中投入了从47个基地起飞的约1045架飞机,相当于战役之初投入飞机数量的两倍半还多。在某些日子里,北约盟军会安排400多次空袭任务。

北约方面不断累积的战争努力慢慢地、但却是毫无疑问地打击了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境内各地的公路和铁路都被炸毁了。联军的炸弹甚至还落在贝尔格莱德市内那些横跨多瑙河两岸的桥梁上:在塞尔维亚全国各地,70%的道路和50%的横跨多瑙河的铁路桥被炸毁。

塞尔维亚的经济活动开始停滞,一旦北约方面同意空袭民用目标之后,塞尔维亚的关键产业都受到了严重打击。被炸毁的一座车辆和弹药制造厂导致一万五千名塞尔维亚人失业,并影响了其他四万名分包商。贝尔格莱德市内的电力系统被打掉了,大约30%的塞尔维亚无线电通信中继网络遭到破坏。


图13.随着北约方面对空袭行动的日益重视,专用于盟军轰炸的飞机数量稳步增加。图中,绿色部分表示除美国外北约联军投入的飞机总数,棕黄色部分表示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投入的飞机总数,蓝色部分表示美国空军投入的飞机总数

此外,还出现了另外一种趋势:正如瑞贝卡·格兰特(Rebecca Grant,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美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独立研究所总裁)在1999年指出的那样:“好天气和漫长的夏天意味着米洛舍维奇统治的这个国家和他的军队将遭受更多的杀伤。”

在科索沃,随着天气的改善和北约飞行员对这片土地逐渐熟悉起来,军事目标变得更加“脆弱”了。坦克、火炮和装甲运兵车遭受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塞尔维亚遭受的损失不断增多。北约在战后进行的评估认为,大约有600件重武器装备被击中——约为塞尔维亚所拥有重武器总数的四分之一。塞尔维亚境内的永久固定军事设施也遭到猛烈轰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塞尔维亚军队发动战争的能力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摧毁。

到这场战争结束时,塞尔维亚的石油炼制设施100%被摧毁,弹药生产能力的65%被摧毁或破坏,航空维修能力下降了70%,坦克装甲车辆的维修能力有40%被摧毁或破坏。塞尔维亚的经济产出减少了一半以上,对米洛舍维奇、他的军队和塞尔维亚人民而言,其所承受的压力很快就变得难以忍受。

6月5日,克拉克上将强调要特别注意“精确制导武器的准确性,避免损失,以及加大对塞尔维亚部队的毁伤”。 四天后,北约方面和遭受打击的塞尔维亚方面商定了塞族军队从科索沃撤军的条件。轰炸于6月10日停止。


图14.南联盟遭空袭后的惨状

战争获得了胜利,而且北约联军方面只动用空军就完成了这项工作。然而,尽管如此,早在很久以前一群倡导“陆军士兵的军靴必须踏上敌人领土”的人就开始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改写”历史了,有些说法甚至让人感到很奇葩。例如,陆军中将约翰·亨德里克斯(John W. Hendrix)表示,贝尔格莱德是因面临着遭受地面入侵的威胁而投降的。“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最终投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在阿尔巴尼亚的存在”,他这样解释道。

其他一些人发表的声明则是在故意歪曲现实,在这一类人中,突出的代表之一是《新闻周刊》,该媒体声称,北约盟军空军在整场78天的空中战役中只摧毁了14辆敌军坦克。不幸的是,这个说法被世界各地的精品新闻网站纷纷采信。

“不可或缺的条件”

根据美国空军准将约翰·科利(John D. W. Corley,此人后来担任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领导的一项综合性空中力量研究的记录,北约联军的空中力量在科索沃战争中总共成功摧毁了93辆塞尔维亚军队的坦克。不过,就算北约联军连一辆坦克也没摧毁也毫无关系,因为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塞尔维亚人在北约方面没有动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被打败了,并撤出了科索沃。

北约联军最高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在战争结束几个月后告诉参议院说:“我认为,对所有其他因素而言,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空中战役本身的成功。”后来,克拉克在2001年年初又宣称:“美国空军拯救了我,也拯救了北约。”

不过,克拉克在这场战争打完之后却有了一种奇怪的“人生发生了彻底转变”的感觉。他明显地把目光投入到了一片新的现实之中,同时还出版了著作《发动现代化战争》(Waging Modern War)。在这本书中,克拉克声称他担心“空中战役如果坚持其目前的路线就会遇到严重麻烦”,而且“规划和筹备地面干预行动的活动正在准备之中”。即使没有客观证据支持克拉克的主张,而且倘若北约要发起地面攻势需要好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克拉克依然坚持他的观点。他说:“我特别深信的是,正是这一点才推动了米洛舍维奇的让步和投降。”

退役的海军陆战队中将伯纳德·特雷纳(Bernard E. Trainor)也对空中力量的有效性恶意满满,甚至包括所有的方面;他居然还认为这“好事过头反成坏事”了。“另一个令人不安的方面是所谓的‘完美无暇’的空中战役”,特雷纳写道,“这样一种能力居然可以让进行空中轰炸的一方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就迫使敌人屈膝投降。”是的,在这里特雷纳所谓的“不流血”指的就是那些参加战斗的美国飞行员。很明显,在他看来,飞行员们的“不流血”居然是应当被反对的!


图15.塞尔维亚军队装备的苏制T-72主战坦克

对那些并非在商业或政治方面别有用心的人而言,他们倾向于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场战争。他们看到的是一场为期11周的、针对一个能干而又有决心的敌人的战斗,战斗的结果是取得了军事胜利,科索沃的流离失所者安全地返回了家园,总共只有2名联军士兵死亡,堪称“零战斗死亡”,以及前所未有的战斗安全性和精确度。

“联军作战”行动最大的缺陷是花费了太长的时间来集中兵力,这给了米洛舍维奇以充足的时间在科索沃进行军事行动。然而,尽管有上述缺陷,北约联军方面还是起飞了3.8万多架次,扔下了2.8万枚炸弹。尽管贝尔格莱德市区遭到了多次攻击,却只有不到500名非战斗人员死亡。考虑到正常的“战争谜雾”和战争中的重重阻力,这一结果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

空袭结束后,以北约为首的维和人员迅速进入战区以保护科索沃,此举终于给了地面力量倡导者们一直以来在苦苦追求的“存在感”。几个月后,米洛舍维奇在2000年的南斯拉夫全国大选中下台,他后来被南斯拉夫的新政府逮捕,并在海牙国际法庭因“战争罪”和“种族灭绝罪”的罪名受到审判。在审判结束前,米洛舍维奇已于2006年3月死在监狱牢房中。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此后,两百万科索沃人生活在了现在是欧洲最新宣布成立的国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