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圭夏:从天而降的总统大任

作者:马浩宇

随着1979年10月26日的几声枪响,朴正熙总统不幸遇难。在国防部的地下室里,匆匆召集起来的内阁成员手忙脚乱的商讨着对策。根据宪法规定,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存在感很低的崔圭夏总理被推举为代理总统。作为夹在朴正熙与全斗焕之间的过渡角色,这位外交官出身的总统,在朴正熙逝世后的混乱局势中有着怎么样的表现呢?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为青瓦台中身不由己的傀儡的呢?
从助理教授到国务总理
1919年7月16日,比朴正熙小两岁的崔圭夏出生了。崔圭夏一家住在朝鲜半岛江原道的原州市,是一个相当传统的家庭。尽管此时韩国已经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半岛各地都是日本人开办的学校,但崔圭夏还是从小在家中接受传统的教育,还学习了四书五经,朝鲜和中国的经典名著成为了他的启蒙读物。在10岁时,崔圭夏进入了原州师范学校学习,但在家中时他还是继续学习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就这样,儒家的“中庸”思想逐渐在他脑海内扎根。
四年后,崔圭夏初中毕业,离开家乡,来到汉城,就读于京城第一公立高等普通学校。在高中毕业后,崔圭夏成绩优异,成功考入了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但此时崔圭夏并没有跟随潮流,学习经济、日语等热门学科,而是出人意料的选择了英语专业。要知道,此时的日本的社会氛围逐渐极端化,“打倒米英鬼畜”的呼声日渐高涨,崔圭夏选择学习英语这门“敌人的语言”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不过,这项选择也铺平了他日后的仕途。
大学毕业后,崔圭夏来到了“伪满洲国”的大同学院继续进修,学习政治管理课程。在他毕业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得正旺,日本也在太平洋战场上初显颓势。不过,身处后方的崔圭夏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在毕业后来到了汉城的京城师范学校英语系担任助理教授,他在那里迎来了战争的终结,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伪满洲国大同学院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美国与苏联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但美国军政厅当局很快便遇到了一个难题:美国官员普遍不懂韩语,但懂英语的韩国专业人才同样屈指可数。就这样,英语十分娴熟的崔圭夏脱颖而出,被直接任命为美国军政厅食品管理局的部门负责人,同时还负责管理农业和林业。1948年8月,大韩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崔圭夏也随之成为了新生韩国的农林部官员。不过,由于崔圭夏并没有太多行政经验,在那里表现并不出众。但“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久之后他代表韩国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会议,结果凭借着出色的英语水平受到了外交部的青睐。于是,崔圭夏便被外交部挖走,从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一直在外交领域努力。
1952年,韩国和日本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同样熟练掌握日语的崔圭夏作为代表出席。可是,李承晚总统对韩日建交并不热衷,在会谈期间还大肆攻击日本,煽动仇日情绪。加上双方对于赔偿金额与“李承晚线”问题的争议太大,这次会谈最终以失败告终。六年后,韩日又举行了第四次会谈,崔圭夏再次作为韩方代表进行谈判,但同样无果而终。回国后不久,39岁的崔圭夏升任外交部副部长。
可就在崔圭夏顺风顺水的一路升迁时,轰轰烈烈的“四一九运动”爆发了,李承晚总统逃亡海外。尽管崔圭夏作为外交官员,并没有参与到李承晚对学生和民众的残酷镇压之中,但他身为政府官员,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被迫辞去了职务,赋闲回家。但就在崔圭夏郁郁不得志时,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了短命的第二共和国,成立了军政府。金钟泌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组建政党。崔圭夏早早的就加入到创党工作之中,成为了民主共和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崔圭夏先是和金钟泌前往日本进行韩日会谈,然后升任了韩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在1967年,崔圭夏成功当上了外交部长,成为政坛上的重要人物。
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崔圭夏一改韩国此前的“战狼外交”风格,推崇“安静外交”,以平实而务实的风格改善外交关系和国际形象。崔圭夏的“安静外交”效果显著,加上韩国军队在越南战场的一系列胜利,韩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不过,崔圭夏平静而建树颇多的外交岁月很快就要迎来终结,他今后的命运也将迎来巨大的转变。
1972年10月,朴正熙发动“十月维新”,从此彻底大权独揽,将国家的三权全部包揽到一人手中。此时的国务总理是他的侄女婿金钟泌,尽管国务总理已经沦为虚衔,但朴正熙还是固执的认为,能力出众的金钟泌即使只是拥有这个虚衔也是对自己莫大的威胁。于是,“十月维新”后,朴正熙就开始物色下一任总理。此时的崔圭夏已经升任朴正熙的外交事务特别助理,出访了不少国家。在朴正熙看来,崔圭夏“沉默而缺乏政治技巧”,绝对不会给自己的统治造成麻烦,自然成为了总理的合适人选。就这样,1975年12月,金钟泌的总理任期刚满,就被朴正熙赶下了台,并软禁起来,56岁的崔圭夏则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国务总理。

崔圭夏被朴正熙任命为国务总理

实际上,在成为国务总理后,崔圭夏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多变化,仍然主要负责外交事务。韩国和美国举办的历次会议上,崔圭夏都凭借娴熟的英语水平,促进双方尽快达成协议。在他的努力下,因“韩国门事件”与卡特撤军急剧恶化的韩美关系也趋于缓和。根据周围人的评价,崔圭夏一直过着平静而廉洁的生活,存在感很低。不过,他的这种平静的生活即将被惊动世界的几声枪响所打破。
天降大任
在讲述崔圭夏突然面临的天降大任前,首先让我们回到1979年10月26日。在接连发生一系列震动全国的重大事件后,韩国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对朴正熙总统的怨气越来越大。此时凑巧青瓦台警卫室长车智澈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在中央情报部秘密设施宫井洞准备晚宴,金载圭便动了杀心。于是,金载圭给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打了电话,邀请他来宫井洞吃饭,以便在刺杀朴正熙后,第一时间控制住军队。此外,金载圭还找到自己的好友、总统秘书室长金桂元。金载圭想当然的认为,金桂元肯定会帮助自己善后,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胆小如鼠的金桂元立刻被吓破了胆,丝毫不敢声张,只是唯唯诺诺。

总统秘书室长金桂元

晚宴开始不久,金载圭突然掏出手枪,击毙了朴正熙和车智澈。随后,他拉着郑升和,开车开往陆军本部。而留在现场的金桂元把朴正熙送到了医院抢救,可是早已无力回天。当时,崔圭夏正在总理府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了金桂元打来的电话:“这里是总统秘书室,总统阁下出现了紧急状况,请立刻来青瓦台。”崔圭夏感到不妙,赶忙跑到青瓦台。

金载圭复原当时的情景

金桂元告诉崔圭夏和其他政府要员:“金载圭和车智澈在酒席上发生了枪战,金载圭不慎击中了总统阁下。我们必须宣布戒严。”听到这令人震惊的消息后,要员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恰在这时,金载圭打来电话,让金桂元赶快把内阁成员带到陆军本部。此时,崔圭夏已经对金载圭起了疑心。不过,由于还没有完全厘清局势,他还是带着内阁成员前往陆军本部,和军队高层会合。不料,他的这项决定却在日后成为了全斗焕得以要挟他的把柄。
在陆军本部,金载圭要求秘不发丧,并立刻宣布戒严令。他的如意算盘是,只要发布了戒严令,自己就能蒙混过关,并最终夺取政权。可是,军政要员并没有同意金载圭的意见,而是要求他说出“发布戒严令的具体事由”。双方争执不下,崔圭夏便提出,马上去国防部的地下室里召开国务会议,在那里决定要不要发布戒严令。
紧急召开的国务会议并没有达成共识。在崔圭夏的带领下,大家赶往医院。面对朴正熙总统的遗体,崔圭夏和其他内阁成员不禁黯然落泪。他们这时才真正明白,一个时代结束了。随后,在国防部地下室里,崔圭夏再次召开了国务会议,商讨该如何填补这段权力真空区。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国务总理崔圭夏正式代理韩国总统的职务。就这样,在1979年10月27日凌晨,崔圭夏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到达了权力的顶点。
不过,正式当上代理总统后,崔圭夏面临的第一项重大决定就是:要不要宣布戒严?实际上,这个选择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在他看来,如果不宣布戒严,朴正熙去世的消息很可能会在全国引发混乱,学生和市民的游行示威、反对党在国会中的抗议活动肯定会接踵而至。这样的话,三八线北方的朝鲜肯定会伺机而动,甚至可能大举入侵。但是,如果宣布戒严的话,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肯定要担任戒严司令官一职。这样的话,戒严期间全国的军政大权实际上都落在了郑升和一人身上。而崔圭夏刚刚上任,现在又只是代理总统,完全控制不了军队,郑升和如果真的存在异心,想推翻他无疑是易如反掌。

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

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崔圭夏还是认为,如果不实行戒严,就很难收拾局势。于是,当日凌晨4点,这位临时总统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并任命郑升和为戒严司令官。随着金载圭和其党羽被悉数逮捕,混乱无比的“10.26事件”最终结束了,但朴正熙去世后的一出出闹剧却刚刚开始。

朴正熙的国葬
1979年11月3日,崔圭夏政府正式为朴正熙总统举行了国葬。随着朴正熙的灵车缓缓驶过汉城街头,无数身处现场或电视机、收音机旁的韩国国民泣不成声。然而,与这些悼念格格不入的是,许多国民却在暗自庆祝这个暴君的死讯。在那些支持者们看来,朴正熙统治的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时代:在他统治的十八年里,韩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型,实现了“大韩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反对者们看来,这又无疑是最坏的时代:韩国被他改造为一个专制国家,一切民主都荡然无存,知识分子在情报系统的压迫下瑟瑟发抖,工人们在血汗工厂里苟且偷生。
而身为韩理总统的崔圭夏,此时无疑面临着无比艰难的选择:是继续沿袭“维新体制”,延续朴正熙时代的高压统治?还是选择拥抱民主化,探索一条韩国此前从未走通过的路线?崔圭夏明白,尽管民主化是大势所趋,但韩国大部分国民还是比较怀念朴正熙,政府内部也倾向于延续“维新体制”。但在同时,崔圭夏自己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贸然选择哪一条路线都肯定会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崔圭夏最终还是选择在朴正熙总统的国葬上,宣布新政府将继承朴正熙的遗志,推行“没有朴正熙的维新体制”。同时,他也计划逐步终结之前的高压统治,创造一套更人道、更可持续的维新体制。
既然崔圭夏计划要继承朴正熙的遗志,延续“维新体制”的话,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便是:要不要当正式总统?实际上,由于崔圭夏是外交人员出身,此前一直默默无闻,韩国上下对他都并不看好,认为他肯定只会是过渡性的人物。崔圭夏也清楚,自己立足未稳,要想成功当上正式总统,一定要得到政府内外的支持。
当时,群龙无首的韩国政府高层组建了“时局对策会议”,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其中就包括临时总统崔圭夏、戒严司令官郑升和以及其他内阁成员。幸运的是,“时局对策会议”对崔圭夏十分看好,认为他是总统的最佳人选。就这样,政府和军队高层早早的就将崔圭夏内定为了总统。此外,崔圭夏也积极利用了朴正熙留下的政治遗产:维新政友会。“维新宪法”规定,国会中三分之一的议员由总统直接指定,这些特殊议员被称为“维新政友会”。因为这些人的任免完全由总统说了算,因此他们忠心耿耿。在成功取得了政府和国会的支持后,11月10日,在朴正熙逝世半个月后,崔圭夏发表特别演讲,宣布:“维新宪法规定选举总统的期限截止到1980年1月25日,在此之前,我们要在统一主体国民会议上选出第10届总统,新总统将不必弥补朴总统未满的五年执政时间,我们将尽可能在短期内修改宪法,并依照新宪法实行选举。”
可是,仅仅两天后,执政的民主共和党举行了总裁选举,由声望最高的金钟泌担任新总裁。实际上,这次总裁选举就是在为金钟泌参选总统铺平道路。在民主共和党看来,崔圭夏不过是一个不谙政事的外交人员,应该把总统的位子让给朴正熙政权公认的继承人金钟泌。尽管崔圭夏本人对此并未发表评论,但“时局对策会议”却认为,这会让本就动荡不安的政局陷入彻底的混乱之中,因此言辞激烈的反对金钟泌参选总统。好在金钟泌最终还是退让了一步,在民主共和党把自己选为总统候选人后,主动宣布退选。可崔圭夏的总统之路并不会就此一帆风顺。

朴正熙和他的侄女婿金钟泌

在此时的韩国政局上,活跃着“三金”:金钟泌、金泳三和金大中。朴正熙去世后,他们是政治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现在“三金”中代表保守势力的金钟泌消停了下来,但另外两金代表的民主势力却开始活跃起来。在“10.26事件”发生后,韩国的民主人士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他们相信“维新体制”只有朴正熙驾驭的了,在崔圭夏手上肯定会很快土崩瓦解,因此只需要隔岸观火就好。可现在“维新体制”不仅没有崩溃,崔圭夏还有正式当选总统的意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主义者秘密聚集了起来,讨论该如何组织起来阻止崔圭夏的总统大选。由于此前已经颁布了戒严令,集会属于非法行为,不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苦思冥想之下,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组织一场假婚礼。11月24日,汉城的基督教女青年会(简称YWCA)教堂里,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听众席上坐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民主人士、学生与知识分子,其中还有前总统尹潽善,教堂里摩肩接踵。在轮到“新娘”上场时,主持人突然退场,“新郎”也大声宣读起了“国民宣言”,要求崔圭夏停止参选总统、立刻制订民主宪法,并解散维新体制。台下立刻掌声雷动,喝彩连连。可就在此时,军队和警察冲了进来,把参会人员全部抓走。这就是“YWCA假婚礼”事件。
在警察局里,被捕的民主人士十分不解,不断质问警察:“朴正熙都去世了,为什么还要抓我们?”警察和警察局长同样不清楚情况,只得安慰他们:“我们也是服从命令,请大家忍忍吧,应该过一会儿就会把你们释放了。”可是,到了这天晚上,全斗焕的保安司令部突然派出士兵,把被捕的许多民主人士强行拉走,带到了保安司令部的秘密据点“西冰库分室”。实际上,在“YWCA假婚礼事件”前夕,保安司令部就听到风声,派人去秘密监视他们的动向,抓人的警察与军队都是在它的指令下行事的。西冰库里,在全斗焕的授意下,保安司令部对这些民主人士严刑拷打了数个昼夜,打算给他们加上内乱阴谋罪和违反国家保安法的罪名。
这场扑朔迷离的“YWCA事件”,令韩国民众和政府高层都嗅到了一分危险的味道:保安司令部的本职工作是军队中的保密与反间谍工作,现在为什么开始大肆逮捕民间的民主人士了呢?尤其考虑到此前保安司令部、中央情报部、青瓦台警卫室这三者互相制衡的关系,在“10.26事件”后已经完全崩坏。保安司令部不仅一家独大,现在还完全缺乏监督。如果放任它这样干下去,谁也无法预测韩国的未来会怎么发展。不过,崔圭夏对军队完全缺乏掌控,他只能默默期望戒严结束后,全斗焕的保安司令部能够回归正常。

国军保安司令官全斗焕
如果说保安司令部的威胁尚不确切的话,戒严司令官郑升和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番话可的确是捅了篓子。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询问金大中的软禁何时才能解除。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郑升和给了十分莫名其妙的答复,甚至指控金大中是共产主义者。由于戒严状态下,郑升和拥有者绝对的权威,他这样的答复自然引起了韩国内外的一致批评。美国对此还专门表态,称金大中是“值得信赖的民主主义者”,表达了对他的公开支持。看到局势不妙,郑升和赶紧闭嘴,这才没有引发更大的危机。
1979年12月6日,在民主人士的反对声中,崔圭夏最终还是举行了总统选举。就像朴正熙时代一样,这场选举是在“统一主体国民会议”中进行的,而崔圭夏是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不出所料,崔圭夏很快就以2465票赞成的高票,成功当选韩国第十届总统。有意思的是,这次总统选举中共有84张无效票,还有11票弃权。尽管崔圭夏还是以96.5%的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但仍低于朴正熙的99.9%,韩国内部对崔圭夏的争议可见一斑。

“统一主体国民会议”举行的总统选举

在成功当选总统后,崔圭夏深刻的感受到了韩国国民对于民主化的渴望。于是,他不仅承诺在任期内修改宪法,实现民主选举与和平的政权交接,而且在第二天就开始推行“解冻政策”,正式解除了“总统紧急措施”九号令。这项“总统紧急措施”九号令是朴正熙在1975年5月颁布的,到此时已有四年六个月之久。期间,朴正熙依靠这项专断的紧急措施大肆逮捕学生与民主人士,让韩国上下人人自危。在结束“总统紧急措施”九号令的同时,崔圭夏还释放了长期被软禁在家的金大中。接下来,崔圭夏总统计划在12月13日组建申铉碻为总理的新内阁,并在21日正式就职总统。这些“解冻政策”尽管距离真正的民主化还很遥远,但崔圭夏政府无疑已经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只不过,这时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危险正在悄然逼近,这些民主化措施只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青瓦台已经沦为一座监狱”
1979年12月12日夜,保安司令部以戒严司令官郑升和涉嫌参与“朴正熙刺杀案”为由,突然包围了他的住所,试图将他强行逮捕。不料,在逮捕过程中全斗焕的部队与郑升和的警卫发生了交火,密集的枪声惊动了整个汉城。实际上,此前全斗焕在军队中组建了自己的秘密组织“一心会”,随着政府军不断调集军力试图解救郑升和,“一心会”的成员也派出部队阻挠政府军,“12.12军事政变”开始了。
事实上,保安司令官全斗焕是郑升和的下属,因此逮捕行动完完全全属于违法行为,只有获得总统的批准,才能获得合法性。所以,在保安司令部的士兵冲进郑升和家中的同时,全斗焕来到了总理府,要求崔圭夏同意逮捕郑升和。此时崔圭夏还没有正式宣誓就任总统,因此还没有进驻青瓦台。尽管没有听到枪声,也没有联络到军队,但崔圭夏还是本能的感到全斗焕的来头不对,因此百般否决全斗焕的要求,还告诉他只有国防部长批准后,自己才会批准这份逮捕令。在僵持了近一个小时后,全斗焕自知没戏,只得悻悻而返。
本以为这场闹剧已经就此打住,可崔圭夏没想到的是,疯狂的全斗焕在没有得到总统批准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着他的军事政变,还派出军队秘密包围了总理府,切断了崔圭夏与外界的联系。晚上九点半,全斗焕又带着好几名心腹军官,再次前往总理府。全斗焕希望凭借自己的人数优势,崔圭夏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乖乖就范。然而,崔圭夏此时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坚决不批准逮捕令,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凌晨时分。
崔圭夏自己的抗争最终还是不幸落空了。随着全斗焕不断调集越来越多的部队前往汉城,反政变的力量最终被压垮了。第二天凌晨,全斗焕挟持着国防部长又踏入了总理府。在看到国防部长已经签字后,崔圭夏感到无力回天,崔最终不得不在逮捕令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不过,他认为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违法行为,因此特意的写下了签字时间“1979年12月13日4:30”,以表示这是事后追认。
随着朝阳的再次升起,韩国国民忐忑不安的揣测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天夜里似乎一切都改变了,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很快,国防部的一通简短的通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戒严司令官郑升和因涉嫌朴正熙刺杀案,现在已被解除职务接受审查。”与此同时,韩军内部也经历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大批反对政变的军官被逮捕,由全斗焕领导的“一心会”的成员取而代之。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这肯定和昨晚的异动有关。

政变成功后,“一心会”的合影
不过,除了军队内的人事变动外,国家的其他方面似乎仍在正常运作:12月14日,以申铉碻为总理的新内阁完成组阁;21日,崔圭夏按照原定计划,正式宣誓就职总统。随后,崔圭夏的“解冻政策”继续推行了下去。1980年2月29日,几百名政治犯被特赦出狱,被强行开除的学生和教授也返回学校。外国媒体因此把这段时间称作“汉城之春”。但让许多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全斗焕发动政变,掌握了大权,那为什么不像朴正熙那样宣布进行“革命”,反而放任崔圭夏推行民主化呢?本就混乱不堪的政治局势现在仿佛处于迷雾之中,没人能够看清到底是什么情况。

12月21日,崔圭夏正式宣誓就职总统

当然,身处迷局之中的崔圭夏清楚的知道,现在“一心会”已经完全掌握了军权,而自古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全斗焕已经是事实上的国家领导人。在“一心会”的干扰下,尽管早就完成了组阁,但国务会议却迟迟无法召开。据说,崔圭夏在青瓦台里召开的唯一一场会议,竟然是讨论“环球小姐选美比赛”,因为他认为这“关系到国家形象,十分重要”。内阁成员听到之后,不由得啼笑皆非。可是,崔圭夏已经被完全架空,可笑的“环球小姐选美比赛对策会议”已经是他唯一可以公开进行的活动了。在全斗焕的干扰下,青瓦台中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在“汉城之春”背后,涌动着“一心会”的暗流。为了让自己能够堂而皇之的接过最高权力,全斗焕精心策划了“K工作计划”。在这项歹毒的计划里,全斗焕通过秘密控制媒体界“助长混乱”,把政坛搅得更加乌烟瘴气。与此同时,全斗焕也给崔圭夏提了各种要求:先是随意晋升自己和属下的军衔,然后更是要求获得韩国中央情报部长的职务。崔圭夏完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满足他的要求。可是,全斗焕对此仍不满意。据当时的青瓦台秘书回忆,“一心会”成员权正达有一次就跑进青瓦台,大喊道:“去叫崔圭夏下台,如果不下台,就把他抓起来。”此时的青瓦台从韩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沦为了一座监狱。
没过多久,全斗焕自感时机成熟,彻底图穷匕见。5月17日,全斗焕强迫崔圭夏召开国务会议,商讨“扩大紧急戒严令”。此时,全斗焕已经调集军队包围了青瓦台,大有不同意就要直接开火的架势。就这样,崔圭夏及内阁成员被迫同意扩大戒严令,解散国会并禁止一切政治活动。与此同时,“三金”和其他民主人士要么直接逮捕,要么强行软禁起来。“汉城之春”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5.17紧急戒严”

在被迫扩大戒严令后,崔圭夏再也忍受不了全斗焕施加的巨大压力,出访中东各国,干起了外交的老本行。然而,就在他前脚刚走,光州地区渴望民主化的民众就不顾戒严令,展开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著名的“光州民主化运动”开始了。崔圭夏得知情况后,赶忙放弃了中东之行返回国内,试图缓解光州的紧张局势。
可是,全斗焕进行了严格的新闻封锁,崔圭夏根本无从得知光州的真实情况。并且,崔圭夏多次请求前往光州与市民们对话,全斗焕也都武断的拒绝了。最终,全斗焕允许崔圭夏前往光州,但只让他到了附近的军营转了一圈。在那里,崔圭夏发表了演讲,恳请市民们放下武器回到家里。可是,崔圭夏不知道的是,光州的事态根本不是市民们放下武器就能缓解的,他的演讲在信息封锁下也根本传不到民众中去。最终,全斗焕还是派出军队,屠杀了抗争的市民们。“光州事件”后,内阁颜面尽失,向总统递交了辞呈。崔圭夏就这样彻底成为了光杆总统。

“光州民主化运动”,可是渴望民主化的市民们最后还是被全斗焕屠杀了

崔圭夏的这种有名无实的总统生涯最终还是迎来了终结。1980年8月16日,崔圭夏发表演讲,正式辞去了总统职务。仅仅不到两周后,全斗焕接任总统职务,黑暗的“第五共和国”时代开始了。

1980年8月16日,崔圭夏宣布辞职
在崔圭夏辞职后,由于他毕竟是前总统,蕴含着比较大的政治能量,全斗焕对他进行了密切的监视,还强迫他加入有名无实的“国家元老咨询会议”,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他的一举一动。不过,黑暗的全斗焕时代在七年后就迎来了终结。新任总统卢泰愚进行了民主化改革,韩国大地上再度出现了民主的曙光。
反对党便借此机会,在国会中举行了“12.12军事政变”的调查活动。由于崔圭夏是这场军事政变的亲历者,反对党自然希望他能够现身说法。让人费解的是,崔圭夏拒绝出席作证。后来到了金泳三时代,法院仍多次希望崔圭夏出席作证,可他最终都拒绝了。如果说卢泰愚时期,他不敢出席作证是因为惧怕全斗焕势力报复的话,金泳三时期仍然拒绝就不可理解了。因此,当时的漫画讽刺他是用手“遮住了嘴,遮住了耳朵,遮住了眼睛”。此外,全斗焕时期的受害者还把他告上法庭,认为他负有间接责任,不过最终起诉还是被法院驳回了。
2006年10月22日,87岁的崔圭夏溘然长辞。由于他的总统生涯有名无实,也没有避免全斗焕篡夺政权,因此他的葬礼也仅有两千人参加。根据他的遗嘱,他葬在了家乡的国家公墓里。
不过,在崔圭夏去世后,随着报纸对他的发掘逐渐深入,人们对这位短命总统的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崔圭夏生前一直过着极其清廉简朴的生活:他从未凭借自己的职务,给自己牟取不义之财,这在腐败的韩国政界无疑难得可贵;他在搬进总理府之前,竟然像普通百姓一样烧煤取暖;他平时穿的鞋是他自己手工做的,鞋底用的是废旧的轮胎;他的眼镜是去日本留学期间配的,坏了就自己小修小补,一直戴到了去世时。这些报道逐渐给后人们还原了崔圭夏的人生,人们对他的评价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元起来。
不得不说,在“10.26事件”后,韩国微妙的政治局势中,尽管身为总统,但崔圭夏手上根本没有选择:野心家全斗焕是保安司令官,掌握了韩国的情报系统,还负责调查朴正熙刺杀案。只要他的“一心会”势力没有被捣毁,无论崔圭夏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稳定局势、推动改革,最终肯定无济于事,全斗焕还会发动政变,夺取最高权力。而在政变后,尽管还是名义上的总统,但“一心会”已经在事实上控制了韩国,崔圭夏再怎么抵抗也于事无补。本来身为称职的外交家,崔圭夏却在种种机缘巧合下当上了总统,还被迫在这个无解的局面中做出选择,最终成为了青瓦台中身不由己的傀儡。我想,这大概是崔圭夏一生最大的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