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母亲何雪媛

作者:李传玺  来源: 纵横杂志

1935年9月7日,林徽因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说:“这三天来,我自己的母亲简直把我逼进了人间地狱”“早年的家庭争战,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创伤”。金岳霖也曾说:“她(何雪媛)属于完全不同的一代人”“她自己因为非常非常寂寞,迫切需要与人交谈,她唯一能够与之交流的人就是徽因。但徽因由于全然不了解她的一般观念和感受,几乎不能和她交流”。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一个怎样的人?林徽因又是怎样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的?请看下面的讲述。

01

林徽因小时候是所有人宠爱的“小公主”,而其母亲的境遇却并不好
 
何雪媛同林长民结婚八年后才生下林徽因。那年林长民28岁,何雪媛22岁。
林长民与何雪媛
梁再冰曾说:“我的外婆何雪媛,浙江嘉兴人,是一名当地富商最小的女儿。她有江南水乡少女的美,但没有多少文化;由于是家中幼女,从小颇受母亲娇惯,所以也不擅长家务,又比较任性急躁。因此,在嫁入林家后,不为公婆和大姑小姑所喜爱。特别不幸的是,外公对她也没有多少感情,他们之间的婚姻是典型的封建婚姻所造成的悲剧。”
何雪媛与林长民结婚时只有14岁,一个14岁的女孩,还未成年,再加上如此出身,有性格不足也可以理解。
林徽因出生后不久,林长民即去日本留学,直到林徽因5岁时才回国。之后,他和何雪媛又生了一女一儿。女孩叫麟趾,据见过此女孩的所有人回忆,她长得比林徽因还好看,取麟趾这个名字是希望下一胎带来男孩的意思。果然,继之而来的是男孩,但男孩生下来不久即夭折。1916年,麟趾也夭折。这对林家夫妇乃至整个林家来说不啻为一种重大打击。何雪媛可能因两个孩子特别是男孩的夭折,性格上产生了变化。
林徽因8岁时,林长民在上海再娶了程桂林,此时林长民正在上海《申报》馆任职。这次再娶后,果然“形势大变”,程桂林接连为林长民生下一女四男。程桂林是上海人,见多识广,也会管家,很快就赢得了林长民乃至林家其他人的欢心。林徽因堂弟林宣先生(林长民之弟林天民之子,小时候曾和林徽因生活在一起,林徽因还曾教过他识字片——作者注)晚年回忆程桂林说:“(她)很精明,见钱就捞。”林长民不仅让程桂林掌管了大家庭的全部事务,而且将自己的书室改名为“桂林一枝室”。
1912年林长民迎娶程桂林后,1913年,何雪媛携麟趾前往北京与林长民同住,但此时她们只能住西院后宅也就是偏房了。1914年,林徽因陪同祖父北上,一家团聚,她也只能随母亲住偏房。林徽因虽然自小受到祖父母甚至一大家人的宠爱,但此时待遇上却面临着巨大落差。林宣说:“何雪媛和林徽因,还有一个保姆,三个人住在旁边一个院子,很冷落。全家由程桂林理财。程桂林生的儿子林暄就有两个保姆,与林徽因的一个不一样。”程桂林对何雪媛比较欺负,让何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丧子失女,遭夫冷落,被三房欺负,此时已经30多岁的何雪媛有情绪、叹“命苦”是很自然的。有了情绪,对唯一的女儿倾诉或者发脾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20世纪30年代,林家的这些儿女偶尔在长姐林徽因家相聚,何雪媛看到这些三房的儿女后常有情绪、闹别扭,给欢乐的气氛带来不和谐,这让林徽因常常很烦心。上文中提到林徽因对费慰梅发牢骚,原因应该正在于此。
但林徽因没有被这些负面经历和感受击垮,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学识以及长姐的地位风范,完成了逆袭。
由于是长孙女,祖父林孝恂和祖母游氏对林徽因非常喜欢和看重。林孝恂为她从《诗经》中取名“徽音”(《诗经·大雅·思齐》篇:“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1935年初,林徽音因担心新出现的一位男性作家林微音与自己名字形音相近而遭读者误解,故改名“徽因”,以后便以此名行世)。祖母更是视她为珍宝,林徽因一出生即由祖母抱到自己的卧室里亲自照料。祖母识字,在林徽因牙牙学语时即开始教她识字,几位出嫁后仍常被祖母留在家里的姑姑对这位侄女也非常喜爱。特别是大姑林泽民,不仅对她视若己出,更对她进行了发蒙教育。由此,6岁的林徽因开始学着给父亲写信,林长民则高兴地回信说:“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1910年)
林徽因7岁那年,一直疼爱她的祖母病逝,从此林徽因承担起杭州家庭与在外父亲的通信事宜。之后,她又逐渐承担起服侍病中祖父的责任。1917年,程桂林生病,林徽因按林长民吩咐,既要随时写信报告程桂林的病情,又要分担照顾几位弟妹的责任。
林徽因曾记:“时天苦热,恒病新愈,燕玉(程桂林生女儿)及恒则啼哭无常,曾至夜阑独不得睡。一夜月明,恒哭久,吾不忍听,起抱之徘徊廊外,一时许恒始睡熟。”那一年她才13岁。也由此,她与林恒的感情极深。这也是林恒在迎击日机时牺牲后她写出那首感人至深的《哭三弟恒》的情感源头。
林长民多次写信夸赞林徽因“大是好儿子,我极爱汝”(1913年)“我不在家,汝能为我照应一切,我甚喜也”(1917年)。14岁那年,林徽因开始自觉帮助父亲编字画目录。从此开始,林徽因对林长民来说不仅是女儿,也是一个可以分享工作、生活感受的小“朋友”了。林长民说:“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如此有天才的女儿,不能把她困在家中,他要着意培养这位聪颖至极的女儿。
1920年,林长民准备赴欧洲考察,他决定带上女儿林徽因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至此,林徽因凭自己的聪颖与努力,摆脱了家庭阴影和烦琐事务的笼罩,开始步入学习与生活的广阔天地中。
02

林母的贡献:在丈夫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坚持让女儿在美完成学业再回国
1925年12月,郭松龄举兵反对张作霖,林徽因之父林长民突然赴沈阳加入郭松龄队伍。24日,郭松龄失败,林长民在乱军中被流弹打死。
林长民一死,林家一下乱了套。首先是生计问题。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这样描述林家此时的情形:“现在林家只有现钱三百余元……字画一时不能脱手,亲友赙奠数恐亦甚微。目前家境亦难维持,此后儿女教育费更不知从何说起。”(1926年1月5日)在与张国淦商谈为林长民遗属募捐信中说:“宗孟惨变,凡属亲知,莫不失声哀悼。彼身后不名一钱,孀稚满堂,膳粥且无以给,非借赈金稍微接济,势且立濒冻馁。”(1926年1月18日)少了生活来源,林家只好卖了北京的房子,举家南迁。
早在1924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同前往美国留学,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一听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林徽因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第一念头就是回国吊丧,安慰母亲,帮助处理家事。而此时,何雪媛最担心的就是林徽因的情绪以及她因此冲动回国。她不停地对梁家去看望她的人说,请他们特别是梁启超在给留学美国的孩子们写信时传她的话,劝阻林徽因回国。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说及此事时说:“前两天徽音有电来,请求彼家属留京(或彼立归国云云),得电后王姨(指王桂荃)亲往见其母,其母说回闽属既定之事实,日内便行(大约三五日便动身),彼回来亦不能料理家事,切嘱安心求学”“她还是令她自己学问告一段落为是”(1926年2月27日)。又说:“徽音的娘,除自己悲痛外,最挂念的是徽音要急杀。我告诉她,我已经有很长的信给你们了。徽音好孩子,谅来还能信我的话。我问她还有什么(特别)话要我转告徽音没有,她说:‘没有,只有盼望徽音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1926年1月5日)
梁启超一方面不停写信劝慰,同时根据林家的情况,预感到林徽因的学费即将存在问题,于是从告知林长民事的第一封信开始,就通过梁思成要林徽因宽心,说学费问题将由梁家解决。“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徽音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是了,你们更不必因此着急”(1925年12月27日),“你们现在着急也无益,只有努力把自己学问学够了回来,创造世界才是”(1926年1月5日)。
虽然有梁家的帮助,但林徽因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学费问题,同时也想分担梁家的压力。待此事稍稍平息后,1926年底,林徽因又产生了回国的念头,一来回去看看母亲和家里情形,二来想从头再考清华官费,以实现留学经费的独立。对此,何雪媛屡次致信梁启超,请他再劝林徽因不要回国。
梁启超1927年正月初二在致梁思成的信中说:“思成信上说徽音二月间回国的事,我一月前已经有信提过这事,想已收到。徽音回家看她娘娘一趟,原是极应该的,我也不忍阻止,但以现在情形而论,福州附近很混乱,交通极不便……最近三几个月中,总怕恢复原状的希望很少,若回来还是蹲在北京或上海,岂不更伤心吗?况且她的娘娘屡次劝她不必回来,我想还是暂时不回来的好。至于清华官费,若回来考,我想没有考不上的。过两天我也把招考章程叫他们寄去,但若打定主意不回来,则亦用不着了。”
1922 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及母亲摄于北京景山后街雪池胡同家中
一方面是母亲的断然阻止,一方面是梁启超的劝慰帮助,林徽因打消了回国的念头,和梁思成一起完成了学业,并在美国举行了结婚仪式、一起游历欧洲后才回国。
试想,如果此时何雪媛不阻止,而是像一般母亲那样要求林徽因回国奔丧,她可能真的会回来。其学业可能会延续,也可能会中断或横生波折,肯定不会像她一直待在美国那样顺利。
突遭变故的关键时刻,何雪媛还是有着一定的清醒和理智的,并且用这般清醒和理智对女儿的人生贡献了一次关键的帮助。
03

林徽因的孝心: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始终将母亲带在身边
如果读梁启超给子女们的信会发觉,他不仅视野开阔、心胸宽广,而且思虑极为周到。自林长民死后,在给梁思成、林徽因谋划未来职业时,他把他们需要照顾何雪媛、需要带着她一起生活这个因素都考虑在内。“现在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音之母,立刻便需自立门户”(1926年2月27日),“以徽音现在的境遇,该迎养她的娘娘才是正办,若你们未得职业上独立,这一点很感困难”。
 1928年8月下旬,梁思成、林徽因在美结婚游历欧洲回国后,林徽因先回福州祭祖,看望母亲。一个月后,林徽因接母亲北上,并和梁思成一起去沈阳东北大学就职。自此,林徽因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没有让母亲离开过半步。
梁思成、林徽因和何雪媛
女儿梁再冰1929年8月21日出生,他们一家照了张合影,梁思成微弯着腰站在后面,林徽因和母亲坐在前面,她俩合手将梁再冰捧托在中间,一家人何等和美甜蜜。
1930 年,林徽因一家三口与母亲合影
林徽因16岁时生过肺病,去东北后,因气候寒冷等原因,1931年初再度复发,3月初移居香山疗养。医生警告,孩子、丈夫、朋友、书,一切隔绝,但林徽因还是带上了母亲。林宣回忆说:“林徽因在香山疗养,不是如有人说的住双清别墅,而是在别墅外面附近的几间平房。林徽因住第一间,老太太住第二间,孩子住第三间,第四间是厨房。”还说:“在我们大家庭里,祖母最喜欢林徽因和我。”有了这层关系,林宣也去了东北大学读书。林徽因生病后,他回来看望。“徐志摩去西山,住在甘露旅馆”,他在山上大约住了两个星期,去“看林徽因,一般在下午三四点钟或五六点钟”“一般我都陪着”“他们主要谈文学,有时我也在旁边听听”。(以上林宣回忆出自陈学勇著《林徽因寻真》)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梁、林还在山西五台山考察古建,一直到7月12日走到代县才知道北平的情形,于是立即往回赶。
此时北平已经失陷,梁思成一回来,日军立即盯上了他,因为他是梁启超长子,小时曾和父亲在日本生活过,现在更是中国古建专家。日军试图拉拢他,于9月初以“东亚共荣协会”名义送来请柬,要他出头组织“中日友好协会”。
必须立即出走!虽然此时梁、林的家中挤满了从清华园出来的周培源、钱端升、叶公超等大家朋友,林徽因又开始发烧,还有这个小家经过几年经营也一切是那么温馨,但他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割舍,离开北平。
他们到达天津稍事停留,主要是把这些年考察的资料整理后存入天津麦加利银行保险箱,然后再次踏上漫漫旅途前往大后方。当时局面混乱艰难,即便如此,林徽因也没有把母亲丢下。
10月14日到达长沙后,林徽因在给沈从文的信中说:“由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我们把中国所有的铁路都走了一段,带着行李、小孩,奉着老母,由天津到长沙,共计上下舟车十六次,进出旅馆十二次。”到达昆明后,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说:“这是一段漫长艰苦的旅程,沿线经历过多次空袭,在六次换乘后,我们安全抵达长沙。”(1938年3月)带着两个小孩、一位小脚老太太,还有行李,如此情形下何等艰难可以想见。
在长沙,他们还经历了一次近在咫尺的炸弹空袭。他们一家租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座两层小楼的楼上,共两间,一间他们夫妇带两个孩子住,一间给老太太住。1937年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大批日机再次前来空袭。由于没有警报,梁思成起初以为是中国空军,还站在阳台上看,直到第一批炸弹落下,才跑回房间带着一家人逃避。梁再冰回忆:“爹爹一进房间就把我抱起来,妈妈也立即把弟弟抱起来,他们一边抱着小孩,一边搀扶着外婆往楼下跑”“妈妈被震倒,直接被掀下几个梯级,滚落到院中,落地时弟弟还被她抱在怀中”“等我们冲出大门跑到街上时,飞机再次俯冲,炸弹第三次呼啸而来。那时我们毫无经验,竟不知道卧倒,一家人都呆站在那里,以为在劫难逃了,但这批炸弹最后竟没有爆炸”,“当晚,我们无家可归了”“爹爹妈妈把外婆和我们姐弟送到了张奚若伯伯家”。
在长沙仅待了两个多月,他们再次踏上旅程,前往昆明。梁再冰说:“爹爹是北方来的这批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去昆明的。”那是怎样的一段旅程啊!“当时我们坐着破旧的长途汽车走山路。湘黔一带都是高山峻岭,汽车盘旋而上,颠簸得很厉害,外婆、妈妈、我和弟弟都在晕车。特别是外婆,她上车就吐,如患重病。”晚上,汽车一到小县城或集镇,梁思成、林徽因就飞奔着去找小客店。“他们要我和弟弟扶着晕车的外婆坐在行李卷上,看守着我们的行李”。到了旅馆如果发现床铺不够,他们就把自带的行军床支起来睡,而把床铺让给小孩和老人。
到达昆明后,梁、林一家先后在巡津街“芷园”和9号住过。后来搬到麦地村“兴国庵”,住在同大殿成直角的一间半房中,梁思成、林徽因带着两个孩子住稍大的一间,另半间有八九平米,隔成两半,后半部给老太太住,前半部是一家人的起居室。
看到这隔出来的半间房屋显得拥挤零乱,林徽因在住于此处的泰基建筑公司一些熟练木工的帮助下,对起居室和老太太的卧室作了精心的改善。梁再冰回忆:“给外婆房间铺了粗木地板,妈妈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漂亮的‘正规’的门,来代替原来的木板加铁扣的门,将阻碍采光的窗台从高处下降到很低,装上了玻璃”“我记得装修完工的时候正好是圣诞节,妈妈还自制了一个花环挂在门上,当时我立刻感觉这间小屋焕然一新,非常温馨漂亮”。(梁再冰《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
由于“兴国庵”人太多,住得太挤,随后他们在不远处的龙头村租地,自盖了三间坐北朝南的夯土房。中间一间是梁、林和两个孩子的卧室,西面一间是起居室,东面一间沿中柱一分为二,南间作为母亲何雪媛的卧室,北间作为一家的小饭厅。三间房屋均铺设了厚厚的木地板。在主房的后面,另建了三间小房,从西向东依次为佣人房、厨房和柴草房。林徽因对房间结构及各间房连接、走向等进行了精心设计,一是可以让母亲房间阳光充足且非常温暖;二是可以让母亲穿行无碍、行动自由;三是可以让房间南北通透、空气畅通;四是可以方便自己和孩子们看望老太太,对她进行照顾和多交流。
在此住了仅仅半年,随着战事日紧,林徽因又带着两个孩子和母亲(梁思成因脚趾受伤,暂时留在龙头村家里)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将家搬迁到了四川宜宾李庄,住在离镇上约一公里的上坝村月亮田。
他们和营造学社租了前后两排长房,南北走向,每排足有20开间。前面长排是营造学社的宿舍,屋前栽有芭蕉;后面长排是营造学社的图画室,面向一个安静狭长的院落。梁、林家住在北边连接前后两排长房的“侧翼”,东西向,最西边一间是老太太的卧室,中间是两个孩子的,最东边是梁、林夫妇的,林徽因生病躺在床上的那张照片即在此屋照的。
四川李庄时病床上的林徽因
如今去看老太太卧室的原样布置,床靠北山墙放着,床头放着一把官帽式的木圈藤座椅,靠门这边是一个宽大的对开门木衣柜,红漆柜门上嵌有白色贝壳镶排的吉祥图案,至今看去仍熠熠生辉。对面是梳妆台,台上竖着玻璃镜,呈三折内凹屏风状。梳妆台靠着窗户,阳光满满地洒在房间,地面同样为了防潮铺了厚厚的木地板。这一切,同样是林徽因对母亲房间的精心布置,有一种长期生活的打算,也非常切合母亲的需要。
老太太对他们一家离开北平颠沛流离不理解,但在全面抗战期间,她一次次忍着严重的晕车随女儿女婿踏上了颠沛流离之旅,这对老人来说确实特别不易。老太太在这期间对女儿女婿也竭尽所能进行帮助。在龙头村盖房时没钱买房料,老太太就把随身的首饰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在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印出后只能采用中国最传统的笨办法手工针线装订,老太太有女红的基本功,也拿起针线加入了装订的行列。
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孝心。尽管母亲有时也惹林徽因生气,尽管他们一家在进行艰苦的长途跋涉,尽管林徽因后来自己也患上了重病、生活有时几近绝境,但她始终对母亲悉心加以照料,给母亲最好的陪伴和呵护。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后,梁思成仍把何雪媛当作母亲奉养在身边。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同年,何雪媛病逝,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