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斯文:九如巷“张家四姐妹”,自办家庭刊物《水》,一办92年
九如巷3号,朴素的平房民居,对老苏州人来说家喻户晓。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户主——极有名气的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张家四姐妹,曾经创办过一份写自家之事、给自家人看的手工杂志。今年8月份,这份名为《水》的杂志迎来了它90岁生日。一口古井,一份家庭刊物,90年生生不息,合肥张氏家族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书香家风,什么是“流动的斯文”。
文|李育山
张家十儿女皆是人中龙凤
合肥张氏祖居江西,后移居安徽合肥西乡。先祖张树声官至两广总督,是淮军初创时期的召集人,英勇善战,为官清廉,青史留名。
张冀牖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1913年,他携全家百十口人南迁,先到上海,再到苏州,最终落户九如巷3号。1921年,他变卖部分家产创办私立乐益女中。定名“乐益”,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强调自己的办学是“以适应社会之需要,而为求高等教育之阶梯”。
张冀牖 与(左)与蔡元培
张冀牖思想开明,崇尚民主自由,张闻天、侯绍裘、叶天底、匡亚明等中共活动家都曾在乐益女中任教,中共苏州第一个独立支部即建在该校。他是位拥有万亩资产的“四不”士绅,这个“四不”是不喝酒、不抽烟、不打麻将、不纳妾。
他有四个女儿,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元、允、兆、充这四个字很有意思,都长了两条腿,寓意女子须自立,要走自己的路。张家四姐妹是最早一批中国公学预科女生,其知名度不亚于宋氏三姐妹。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个个擅长诗词曲画,才貌学养出众。故而,在乐益女中教书的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叶圣陶所言并非吹捧,张家四姐妹确实实现了事业、爱情双丰收。
张元和毕生钻研昆曲,夫君顾传玠是昆曲界的“一介之玉”。
张允和亦是昆曲名票友,继俞平伯之后,主持北京昆曲社十几年;老伴是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语言学家周有光。
张兆和是著名文学编辑,丈夫则是文学大家沈从文。
张充和是书法家、昆曲家,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与昆曲;其夫君是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耶鲁大学东方语言所所长。
自从2007年华裔历史学者金安平《合肥四姐妹》出版,十多年来,张家四姐妹多次被学者研究,被作家、写手描摹。“最后的闺秀”“流动的斯文”成了合肥张家的文化标签。合肥张家的如水家风和四姐妹的爱情传奇,几乎形成了堪比张爱玲的另一个“张迷”群体。
1947年张家姐弟十人在上海
除了四个女儿,张冀牖还有六个儿子,虽然没有姐姐、姐夫们名气大,但也绝非等闲之辈。文学家张宗和、诗人张寅和、作曲家张定和、植物学家张宇和、音乐家张宁和等在各自领域皆有不凡的建树,都有著述传世。
张家的文化是向前流动的,每一次迁徙、每一次流动都是非常大的进步,每一次都自觉地进行换血。比如张冀牖,他是个追求进步的人物,自己买了照相机和摄像机,到乡下去给老头老太太播放宣传片和卓别林的默片;他还办校刊,并允许学生随便写文章发表在校刊上。张家的文化本来就不是守旧的,而是一代代在向前流动的,所以今天人们把它定义成“流动的斯文”。
以水井为灵感 办起家庭刊物
张氏家族里,只有九弟张寰和留守在苏州张家的宅子,被称为“最后的守井人”。
“守井人”守的是九如巷3号的张家老井,一口样式再普通不过的水井。然而对张氏家族来说,这口水井有着特殊的意义,传奇的家庭刊物《水》便因此井而命名。
20世纪30年代,张家四姐妹与父亲张冀牖在苏州九如巷家中合影。
少年时代的张家四姐妹十分喜好水,又都爱好文学,便成立了家庭内部的文学社团“水社”。“水社”成立时,社员除了四位小姐,还有大弟和二弟,其余弟弟因为年纪太小,被姐姐们拒之门外。但弟弟们并不服气,竟然自立山头,结了“九如社”,与“水社”对抗。当时“小五哥”张寰和因为年纪不够,哥哥们也不带他,他便趁姐姐哥哥们开会时,朝窗户扔起了砖头。
虽有两社,仍是一家。“水社”“九如社”还进行过友好的足球比赛。张定和回忆,四姐张充和像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去接球,最后还是被连人带球射进了球门……“水社”还开苏州城内风气之先,社员们一同出去野餐、骑车、游泳。
1929年8月,张家姐妹创办“水社”社刊《水》,用于发表自己稚嫩的作品。后来,张家六兄弟也加入其中。在平时,父母基本是不管事的,任由孩子们去完成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工作,还会借出乐益女中的印刷工具给他们用。
2000年复刊第14期《水》封面,封面照片为苏州九如巷张家小院的老井。
张家三女婿沈从文很欣赏刊名:“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侵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无坚不摧。”
《水》创刊之时,全靠手抄。张宗和日记里有不少关于《水》的记载:“1930年11月17日,我最近做好一篇《星期六的下午》,预备这一期《水》的稿子。抄了12张才抄完,抄得我手都酸了。”“1931年2月15日,第十八期《水》,是特大号,共有111张,222页。”“1931年7月2日,上午拼命写蜡纸,一共印了19张。照这样下去,不到一星期,我们的《水》的选文就可以产生了。”
《水》的文章不限题材,散文、小说、诗歌、杂文都可以刊登,当张家的孩子陆续到外地上高中、大学时,《水》仍没有停刊。张家的孩子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张元和是上海大夏大学的校花,被称为“皇后”;张允和是当时上海光华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张兆和是当时中国公学篮球队队长,曾经带队出征获得过名次;张充和的书法、昆曲、国学都很好,曾经以数学零分考入北大而出名。
有一年,因为江浙战争,张家全家搬迁到上海避难,但《水》仍旧照常出版。张家内部有约定:一、收到刊物的人须将其近作附在里面;二、刊物到后,一星期以内请寄予某人。以此,便也传递了亲情。
哪怕是抗战初期,这个刊物仍在张家传递着。戏曲研究家赵景深曾回忆:“抗战期间,他们姐妹兄弟流转各地,但仍编订抄本刊物,轮流邮寄。我曾在立煌省立安徽学院与宗和同事一年半,看到他们的家庭刊物《水》。”
随着战事紧迫,家国动荡,《水》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张家人忙于复建乐益女中和照顾各自家庭,《水》也没有继续办下去。先前那些出版的《水》也因为战争下落不明。
八旬老人当主编 重拾家族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定居北京的张允和有了将《水》复刊的念头,那时,她已经年过八旬。1996年2月,《水》正式复刊,并延续至今。如果从《水》创刊之日算起,这本内部流通的家庭刊物已经有90年历史,让人们感受到张氏家族的文化力量。
1997年复刊的第5期《水》封面,画面为沈从文孙女沈红少时绘画的张家楼房,沈从文还在画下写了短跋。
复刊的准备工作始于1995年秋。当时,张家人分散各地,虽然联系不断,但在那个信息技术还不太发达的时段,复刊仍困难重重。张允和向海内外亲人广致倡议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亲人们一致响应。此后,张允和自任主编,张兆和任副主编,开始组稿工作。
复刊的这期小杂志制作仍很原始,集打印稿、刻印稿、复印稿、照相稿于一册,装订参差不齐,犹如“毛边本”。该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父亲张冀牖和《水》的事,第二部分是用原件复印张冀牖等人的信和诗词。这期刊物只印了25份,仅在家族内部传阅,极少外流。
漫画家丁聪得见此刊,称其为“世界之最”:最小的刊物,最老的主编。张允和感觉良好,说自己是“三自”,即自鸣得意、自得其乐、自命不凡。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是张家老友,获赠一册后,惊呼这是二十世纪出版界一大奇迹。不说别的,87岁老太太当主编,编一本仅发行25份的家庭杂志,可谓世界之最了。范用坚持自费订阅,丁聪也作了幅漫画《范用买“水”》刊于报端。之后,叶至善也撰文推荐,使得公众获知世间竟有这样一本值得称奇的小杂志。
此后的《水》内容越发丰富,有家族列传、年代札记、秋灯夜雨、乐益百年、昆曲之叶等栏目。初期,健在的“和”字辈是主笔,亦有七八岁的稚童上阵。文体有诗词、随笔、小品、书札、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和歌曲,文字有中文、英文和法文,兼容并包,温情脉脉。
《水》所记录的人事时间跨度长达150年之久,既有对19世纪50年代先辈张树声、张华奎等历史事迹的追述,又有对20世纪初张家姐弟沧桑世事的回忆;既有当代小字辈们生存现状的描摹,又有21世纪重孙辈稚童趣事的报告……享五世同堂天伦之乐。所刊文字不仅文学色彩浓,艺术性强,还有不少叙述具有史料价值。滴“水”映辉,国族的衰盛、社会的万象、人情的冷暖,异闻雅趣尽囊其中。
2002年8月14日,当《水》出版到第19期时,张允和与世长辞。第20期的《水》是纪念她的专刊。封面写着:
你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却为了家庭、亲友和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大家以悲痛、真挚的情意,写下了纪念你的文章,为你送行。亲爱的二姐,大家怀念你,九如巷怀念你。老井庭树依旧在,魂兮归来!
2013年,“最后的守井人”张寰和先生与夫人周孝华在九如巷家中。
此后,《水》一度由时年90岁的张寰和任主编,在苏州出版。张寰和与时俱进,《水》除了出纸质版,还出电子版,让全世界网民可以自由阅读这本家庭小杂志。
再后来,张寰和将《水》的主编任务交接到了沈从文、张兆和的长子沈龙朱手里。沈龙朱文图兼具,他的文字简洁富有韵味,具有一种明亮的色调,而他的绘画更是风格夺人,鲜明、质朴、隽永。《水》到了沈龙朱手里,版面越发雅致、明快。
张家的《水》最初手稿本复印25份,到张允和去世时已经发行300份,进入互联网时代,已经无法统计读者的具体人数。张家和字辈的人用它来维系亲情,互通声气,回忆当年张家生活、人事以及自己的经历,而下一代则是借此感受父母辈时代的气韵,回忆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本很小的刊物,却有着很丰富的内容,从民国到当代,从富有到朴素,观微言而知大义。旧时代有许多大家族,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而张家这一家,则传承了前代文人的气脉,又汇入了新思想的进步,用文字表达心声,感怀故交,检点往事,留与后人。
从这家人的相处方式上,也许我们会对民国时代的生活、斯文人家的品行多一些未曾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