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的叛乱:淮南三叛
来源:芝兰学社official
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之后,曹操为了防备周边的敌对势力,开始实行“四征将军”制度,即以四位将军分别统领四个军区。其中征西将军率军驻扎关中、陇山以防刘备;征东将军率军驻扎淮南;征南将军率军驻扎襄阳、沔水以防孙权;征北将军率军驻扎幽州、并州以防鲜卑。
高平陵之变后,魏国朝廷的大权落入了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手中。后人总是习惯将司马懿与曹操相比,其实他们两人虽然都执掌大权,但面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东汉王朝早已分崩离析,各路诸侯混战不休,汉献帝刘协流亡辗转,最终被曹操接到自己的地盘安置。而司马懿夺权时,魏国正处于繁荣昌盛之时,因此司马懿虽然通过政变基本清除了中央的敌对势力,但在魏国的地方势力中,仍有不少亲曹分子,尤以淮南地区最为突出。
高平陵之变发生时,担任征东将军一职的是王凌。王凌家世显赫,是东汉末年名臣王允的侄子。虽然出身名门,王凌早年的经历却非常坎坷。他的叔父王允设计诛杀董卓,结果不久后被董卓部将所杀。王凌为了避祸逃到乡间隐居,后被举为孝廉,成为发干长,可是不久后又获罪服刑。服刑期间,他受到曹操赏识,这才再次步入仕途,先后担任骁骑主簿、中山太守、衮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除了担任地方官治理地方之外,王凌还多次参与对东吴的作战。由于政绩突出及战功卓著,到了239年,在权臣曹爽的主持下,魏国朝廷正式任命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担任衮州刺史。一时间,淮南地区的军政大权基本掌握在这舅甥二人之手。
两人之所以想要扶持曹彪上位,除了曹彪年长且有才华之外,应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曹彪的封地在衮州,就在令狐愚的管辖下。《三国志》等史书上关于曹彪的记载很少,因此已经难以依据史料判断曹彪与王凌、令狐愚的关系。但从王凌、令狐愚试图立曹彪为帝来看,曹彪与他们的关系应该很好。
王凌、令狐愚议定之后,很快付诸行动。先由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去联络曹彪。关于这次联络的具体情况,《三国志》中只是用“相问往来”四个字简单带过,而在《魏略》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大致如下:张式见了曹彪后,对曹彪说:“使君(令狐愚)谢王,天下事不可知,愿王自爱。”曹彪明白了张式话中隐含的意思,回答说:“谢使君,知厚意也。”等于是给了王凌、令狐愚肯定的答复。
从王广的这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当时的形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不认同父亲的决定。不过王凌没有被儿子的话打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依旧决定将自己的计划执行下去。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49年十一月,令狐愚病逝,让王凌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
两军很快在项城东南的丘头相遇,王凌眼见司马懿兵多将广,明白自己必败无疑,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他让手下将自己捆绑,并带上象征自己权力的印绶、节钺,乘坐小船去见司马懿。两人相见之后,王凌对司马懿说道:“我王凌如若有罪,你当折简召我,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好言抚慰道:“因为你并非是可以随意折简召唤之人的缘故啊!”(《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随即下令给王凌松绑,并将王凌的印绶、节钺交还给他,以示宽恕之意,又派600骑兵“护送”他到京城。
在前往京城的途中,王凌向负责押送的官员索要钉棺材的钉子,以此来试探司马懿的态度,结果司马懿闻报后派人将钉子交给王凌,等于是告诉他让他自尽。王凌自此明白司马懿不会放过自己,决定自行了断。
不久后,王凌一行人到达项城,见到了已故魏国名臣贾逵的祠堂。王凌高呼道:“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接着又哀叹:“行年八十,身名并灭邪!”(《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随即饮毒酒自尽。
王凌死后,群臣为了向司马懿表忠心,纷纷建议将王凌、令狐愚剖棺暴尸。司马懿顺水推舟,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并将王凌、令狐愚以及其他参与此事的重要人员均“夷三族”。楚王曹彪亦被赐死,其他曹氏皇族成员则被安置到邺城软禁起来。
其实,王凌起兵虽然失败,但他对曹魏的忠诚是不应该被否定的。很多人忽视了一个细节,即起兵时王凌的年龄。王凌出生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正值汉灵帝时期,到起兵时他已经快80岁了。古人的生命线普遍不长,“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已经如此大岁数的老人,如果是为了个人的野心而起兵,那么即便他成功登上皇位,又能过几天皇帝瘾呢?而且作为一个与司马懿同朝为官数十年的老官僚,王凌对司马懿的才干与狠辣不可能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深知挑战司马懿风险极高,一旦失败,不仅自己没命,还会殃及亲属。不过,对曹魏的忠心还是让他举起了反对司马懿的大旗,就古代的道德标准而言,是十分可敬的。而王凌后来又选择向司马懿投降,应该是出于对亲属、部下和百姓安危的考虑:既然局势已经无法挽回,顽抗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如就此罢手,避免刀兵之祸。
王凌的行为虽然是出于对曹魏的忠诚,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有不少失误之处,以至于迅速失败。如果说王凌没有向吴国求援,是因为与吴国血战多年积怨很深,那么他谋立楚王曹彪,则是政治上的一大失算。曹彪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兄弟,属于当时魏国皇帝曹芳爷爷辈的人了。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而“以爷代孙”显然严重违背了宗法制度,所以王凌打出拥立曹彪的旗号,很难获得其他亲曹势力的认同,缺乏号召力。除了这一大失误之外,王凌与令狐愚行事不密、所托非人,结果两次出现泄密的情况,让司马懿有了防备。政治牌没打好,又丧失了先机,起事自然难以成功了。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承权柄。魏国皇帝曹芳不甘心当傀儡,一直想夺回权力。254年二月,曹芳皇后张氏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推翻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结果事情败露,张缉、李丰、夏侯玄等人均被司马师诛杀三族,张皇后亦被废。同年秋,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统领大军对付蜀军,在平乐观举行阅兵式,曹芳亲自观兵。中领军许允劝曹芳趁司马昭辞行之际将其杀掉,接管大军讨伐司马师,但曹芳胆小不敢下令执行。不久后,许允被司马师扣上罪名流放,在流放途中死去(估计是遭了黑手)。
经此两事后,司马师觉得曹芳“不老实”,以郭太后的名义废掉曹芳的帝位,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的专横跋扈引起了不少魏国官员的不满,其中就有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毋丘俭是魏国晚期重臣,曾两征公孙渊、两征高句丽,并击退吴国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252年,毋丘俭就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毋丘俭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曾担任羽林监,是曹叡的亲信,而且与李丰、夏侯玄等人关系很不错。李丰、夏侯玄等人被诛杀后,他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会步其后尘。而之后司马师废立皇帝的举动,更是深深刺痛了他忠于曹魏的内心。为了大魏江山,也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毋丘俭开始在暗中积极准备,等待时机讨伐司马师。文钦是曹操部将文稷之子,历任牙门将、庐江太守、前将军、扬州刺史等职,是曹爽的同乡好友。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自然引起文钦不满。加之文钦有虚报战功邀功请赏的恶习,而司马师掌权后常不认可他虚报的战功,这更加深了文钦对司马师的恶感。对此,毋丘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厚待文钦,让文钦对自己感恩戴德,两人很快形成了反对司马氏的统一战线。
两人起兵后,胁迫淮南各地的将士、官吏和百姓进入寿春城,并在城西铸坛,歃血称兵为盟。紧接着,毋丘俭、文钦留下老弱残兵守城,亲自率领五六万军队渡淮河至项城。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由毋丘俭率领在项城一带坚守,一路由文钦率领在外机动。除此之外,毋丘俭还派自己的儿子到吴国为人质,向吴国求援。
毋丘俭、文钦知道自己根基不稳,急欲速战速决,而司马师的做法无疑让他们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困境中——进难以速胜,退又恐寿春被袭。毋丘俭、文钦手下的将士们,家属大多在北方,时间一长,军心动摇,纷纷向司马师的大军投降,只有淮南新归附的农民继续在叛军中效力。司马师见时机成熟,又派衮州刺史邓艾率1万多兵马至乐嘉,故意示弱诱文钦来攻。
司马师眼角原本长有一个瘤子,让大夫切除,不久后,毋丘俭、文钦即起兵,司马师不顾术后伤口尚未痊愈,毅然带伤出征。此时文鸯率军冲阵,让司马师在大营中受惊,伤口恶化。为了稳定军心,司马师用被子盖住自己,痛得连被子都咬破了。
文鸯在率军浴血奋战的同时,还下令击鼓让父亲率军来接应。然而文钦不知是因为兵少还是恐惧,文鸯连发三通战鼓,文钦都没有带兵去接应儿子。老爸不给力,文鸯的攻势难以持久。到了第二天天明,苦战不支的文鸯眼见敌军还很强盛,只得率军撤退。
司马师闻报后说:“文钦要逃了。”随即下令出击。诸将纷纷说道:“文钦是老将,文鸯年少而勇猛,现在作战并没有大的失利,是不会逃的。”司马师回答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鸯三次击鼓,文钦都不响应,其势已屈,不逃还能干什么?”(《晋书·帝纪第二》)
司马师身边有一个叫尹大目的侍从,以前是曹家的家奴,一直心怀旧主。此时见司马师眼球突出,知道司马师命不久矣,于是对司马师说道:“文钦原本是您的心腹,又是天子的同乡,现在造反是为人所误。我尹大目昔日为文钦所信赖,愿意前去劝降,让文钦与您重归于好。”司马师于是让尹大目去招降文钦。尹大目骑马追上文钦后说:“你何苦不再忍耐数日呢?”其实尹大目心里还是向着曹氏的,只是碍于身份不方便明说而已,他的言下之意是司马师已经快死了,希望文钦能率军多等几日,战局很可能会有转机。但文钦对司马师的情况并不了解,自然没明白尹大目话中隐含的意思,反而厉声大骂道:“你是先帝的家里人,不念报恩,反而与司马师一起作逆。你这样不顾上天之意,上天不会保佑你。”接着,文钦不容尹大目再开口,就张弓引箭欲射尹大目。尹大目流着泪说道:“世事已经败了,我们各自努力吧。”(《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随即离去。
司马师眼见尹大目招降失败,于是派左长史司马班率精锐骑兵8000余人追击,又让将军乐林率步兵跟进。接下来的战况,不同的史书记载有所出入。《三国志》记载:“大将军纵骁骑追击,大破之,钦遁走。”《晋书》的记载更为详细:“比至沙阳,频陷钦阵,弩矢雨下,钦蒙盾而驰。大破其军。众皆投戈而降,钦父子与麾下走保项。”从这两段史料来看,文钦在司马师派兵追击之下遭遇了惨败。《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却有所不同:“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按照这段史料的记载,文鸯的战斗力真是堪比项羽,单枪匹马闯入敌军数千骑兵中,杀伤百余人,还反复冲杀六七次,让追击的敌军不敢再追,笔者觉得是不太可信的。
当然不管文鸯是否有这么生猛,总体战局已经难以挽回。文钦带着儿子及残兵一路逃遁,不久后在吴军的接应下逃入吴国。
毋丘俭听闻文钦惨败的消息后,心中恐惧,在夜里逃走,手下将士四散而去。由于此时寿春已被诸葛诞率军攻占,老窝被端的毋丘俭只得往慎县逃去。当他逃到慎县时,左右亲兵也都离他而去,只得与弟弟毋丘秀、部将孙重藏在水边的草丛中。结果不久后被安风津都尉辖下一个叫张属的平民发现,毋丘俭被张属射杀,毋丘秀、孙重逃入吴国。
吴国接到毋丘俭求援的消息后,由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出兵赶往寿春。然而还在途中时就传来了毋丘俭、文钦失败,寿春已被诸葛诞攻占的消息。孙峻于是在接应了败逃的文钦后下令撤退,避免与魏军交锋。留赞此时已是73岁的老将,在进军寿春途中发病,故孙峻让留赞率少量兵马先行返回养病。结果留赞在归途中被魏将蒋班率步骑4000追击,兵败身死。
“淮南二叛”就此平定,司马氏又一次削平了反对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魏国的权势。由于这场叛乱在一月之内即被平定,时间太短,吴国出师除了接应文钦之外,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损兵折将,可是说是徒劳无功。不过,命运还是垂青吴国的,很快又给了它一个更大的机会。
司马师平定“淮南二叛”后随即死去。魏国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手中。诸葛诞由于在平定“淮南二叛”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坐镇淮南。然而仅仅两年之后,诸葛诞就起兵反对司马昭,掀起了淮南地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叛乱。
诸葛诞与蜀国丞相诸葛亮、吴国太傅诸葛恪是同族,诸葛家族作为一个大型士族门阀,其家族成员在魏蜀吴三国均担任要职,十分罕见。诸葛诞早年在魏国历任荥阳令、吏部郎等职。在担任御史中丞尚书时,他与邓飏、夏侯玄成了好朋友。而邓飏、夏侯玄都是曹爽的亲信,夏侯玄更是曹爽的表弟,这就等于拉近了诸葛诞与曹爽的关系。魏明帝曹叡时期,诸葛诞由于被皇帝厌恶而遭革职。曹爽掌权后,诸葛诞被再次任命为御史中丞尚书,并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可谓时来运转、官运亨通。而诸葛诞之所以能被重新起用,很可能是借助了邓飏、夏侯玄的关系。高平陵之变后,魏国政局突变,曹爽、邓飏很快被司马懿诛杀。之后,夏侯玄也因为卷入了反对司马师的图谋而被处死。面对这一切,诸葛诞的内心不可能没有不满,只是由于司马家族的势力太过强大,他不敢反抗罢了。成为淮南地区的一把手之后,诸葛诞的权势进一步增强,而王凌、毋丘俭这两位前任的遭遇让他如坐针毡,使他有了反叛的想法。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与财富操练军队、蓄养死士,为起兵做准备。
256年正月,朝廷加司马昭大都督,允许其“奏事不名”,但司马昭“固辞不受”。六月,又进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剑履上殿。八月,加假黄钺,增封三县。司马昭虽然对殊荣“固辞不受”,但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虚伪的政治把戏而已。到了司马昭执政时期,司马氏取代曹氏已基本成为定局。窥视皇位的司马昭已经开始指示手下官员制造“禅让”的舆论,为篡夺皇位提供舆论依据。
贾充见了诸葛诞后,两人聊起时政。贾充试探着问道:“洛中的诸位贤臣都希望实施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回答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家世代受到曹魏的恩惠,岂可想着将江山社稷输送给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三国志·魏书二十八》)贾充沉默不语。
贾充是前文提到过的魏国名臣贾逵之子,而贾逵曾经担任豫州刺史,故有“贾豫州”之称。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这点诸葛诞应该是知道的,而他这样直言不讳地反对“禅让”,等于是向司马昭发出了挑战,警告他不要试图篡位。
贾充回到京城后,告诉司马昭:“诸葛诞在扬州,有威名,民望所归。现在如果征召他,他必然不会来,但是祸小事浅;如果不征招他,则会事迟祸大。”(《三国志·魏书二十八》)司马昭听从了贾充的建议,准备找机会将诸葛诞召入京城削其兵权。
诸葛诞起兵后,向魏国朝廷上表说:“臣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扬州刺史乐綝专诈,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无状日久。臣奉国命,以死自立,终无异端。忿綝不忠,辄将步骑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讨綝,即日斩首,函头驿马传送。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不胜发愤有日,谨拜表陈愚,悲感泣血,哽咽断绝,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诚。”(《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从这份奏表的内容来看,诸葛诞与王凌、毋丘俭不同,他起兵虽然也有出于对曹魏忠心的因素,但已经不那么纯诚,不仅夹杂着官场斗争与个人野心,甚至在起兵之初就有了投靠吴国的打算。而这次淮南反叛,吴国也确实积极行动,有着较深的介入。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吴国的情况。
因此在诸葛诞起兵时,吴国正值孙綝执政时期。面对诸葛诞的求援,孙綝很是积极。他派唐咨、全端、全怿、王祚、文钦等人率3万军队支援诸葛诞,并以吴国朝廷的名义授予诸葛诞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吴军临近寿春时,魏国镇南将军王基已经奉司马昭之命率军开始包围寿春。吴军趁魏军的包围圈还未完全形成,从寿春城东北突入寿春。
257年六月,司马昭亲率26万大军南下镇压叛乱。他本人坐镇丘头,命令镇南将军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等人构筑沟堑壁垒,建立严密的封锁线,将寿春团团围住,又派监军石苞、兗州刺史州泰等人率领精兵在外围防备吴国援军。文钦多次率军出击,试图打破魏军包围,但均被严阵以待的魏军击退。
吴国朝廷为了救援寿春,授予大将朱异假节、大都督,命其出击。朱异率军从虎林出发奔袭夏口,逐走了与孙綝有矛盾的吴国宗室将领孙壹,在夏口休整后率军3万到达安丰,随即遭遇州泰率领的魏军外围部队,两军展开大战。一番激战后,朱异落败,损失2000多人。到了七月,孙綝亲自率领大军救援寿春,抵达镬里,任命朱异为前都督,与老将丁奉等人一起率军5万解寿春之围,将粮草辎重囤放在都陆。
就在朱异率军与魏军交战期间,吴国出现了内乱:会稽南部有百姓造反,杀掉了吴国在当地的都尉,鄱阳、新都也都出现了百姓作乱的情况。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孙綝在处死朱异后已经无心再与魏军交战,只是象征性地派弟弟孙恩继续救援寿春,自己则率军回吴国首都建业去了。
寿春城内的军民听说吴军已退,人心惶惶,不断有人出城投降。面对危局,诸葛诞手下的谋士蒋班、焦彝认为吴军援兵不会再来,向诸葛诞建议出城拼死一战,猛攻魏军包围圈的一面。然而文钦对吴国还抱有幻想,认为吴军还会来支援,劝诸葛诞继续坚守。诸葛诞听从了文钦的建议,决定继续坚守下去。蒋班、焦彝眼见诸葛诞不听劝,觉得再跟着诸葛诞混没前途,于是溜出城向魏军投降。
司马昭为了麻痹诸葛诞,故意派一些老弱残兵到淮北地区就地取食,只发给每个士兵3升大豆,并将瘦弱的士兵派到寿春城外让城内的士兵看见,还派出不少间谍谎称吴国援兵很快会到。诸葛诞、文钦果然中计,误以为魏军缺粮而吴军很快会来解救自己,于是放宽了城内的粮食供应标准,结果不久后城内粮食开始短缺。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昭认为诸葛诞实力雄厚,自己如果强攻必然损兵折将,更担心吴国援兵还会到来,于是对寿春实施围而不打的策略。这样既可以伺机歼灭外部援兵,又能用长期围困的方式将寿春城内的敌军困死。因此司马昭除了用计加速城内的粮食消耗外,还利用吴国的内部矛盾招降寿春城内的吴军将领,以此来削弱敌人的实力。在被派去协助诸葛诞的吴军将领中,有全瑞、全怿、全静等全氏家族的5人。其中全怿的母亲是孙权的女儿,在吴国获罪,同年(257年)十一月,全端的侄子全祎、全仪为了避祸,护送全怿的母亲投奔魏国。司马昭用钟会的计谋,以全祎、全仪的名义写信劝全静等人投降。最终,全瑞、全怿、全静等5人都率领部下向魏军投降,让城中军民大为恐慌。
到了258年正月,寿春城内已经严重缺粮。诸葛诞、文钦、唐咨组织军民制造了大量进攻用的器械,指挥军队猛攻魏军南面的壁垒,一连攻了五六个昼夜,试图打开突破口。围城魏军依托壁垒,居高临下用投石车和火箭迎击叛军,箭石如雨而下,叛军大量器械被毁,死伤者遍地,鲜血流满沟堑。诸葛诞眼见难以突围,只得又率军退回城中。
由于城内粮食快要耗尽,很快又有数万人出城投降。文钦认为应该将城内的北方人放走,留吴军守城,以此来节省粮食。诸葛诞不同意,与文钦产生矛盾。随着局势的日益恶化,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最终诸葛诞发怒,将文钦杀掉。
此时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正在附近小城中领兵。听闻父亲被杀的消息后,他们原本带兵杀向诸葛诞,但由于手下不听使唤而战败,于是转而逃走向魏军投降。司马昭手下诸将纷纷建议杀了他们,但司马昭很有政治头脑,对大家说道:“文钦罪不容诛,他的儿子固然也应当被处死,然而文鸯、文虎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来归顺我,现在寿春城还未攻下,如果杀了他们,那无异于坚定城中军民死守的决心。”司马昭下令赦免文鸯、文虎,并让他们率领百余名骑兵绕着寿春城向城内喊话:“文钦的儿子投降后都没有被杀,其他人还怕什么呢?”(《三国志·魏书二十八》)司马昭为了进一步收揽人心,还向魏国朝廷上表,任命文鸯、文虎为将军,各赐爵关内侯。城中的军民听说之后,人心瓦解,又有不少人出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