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抢了多尔衮的皇位?阿巴亥殉葬,是努尔哈赤最后的安排

来源:靳说历史趣谈

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失败抑郁而逝。大妃阿巴亥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清太宗皇太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大清王朝。

对于皇太极能够继承后金汗位,很多人会表示质疑。论年龄、资历、威望、战功等等,皇太极都不占优势。而且就当时的势力和实力分析来看,皇太极是最势单力薄的那个。可偏偏最后皇太极被推上了后金的大汗之位。这不得不让一部分人怀疑其中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认为皇太极的大汗之位来源不正,或者说并不光彩。而原本最有希望继承后金汗位的多尔衮,不仅与汗位失之交臂,在其父努尔哈赤死后,其母阿巴亥也被逼殉葬。可以说,多尔衮是这场后金汗位争夺战中最大的输家。

那么,皇太极的汗位真的是从多尔衮手上夺来的吗?多尔衮真的是努尔哈赤最钟意的汗位继承人吗?

参照多尔衮对大清入关定鼎中原立下的功勋和重要作用,以及多尔衮自身杰出的军事才能,有这样的疑问无可厚非。但是,努尔哈赤不是神,不能预知未来,他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多尔衮能够达到比肩皇帝的高度。因此,用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代替当时年仅15岁的多尔衮,跟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四大贝勒来竞争后金汗位,显然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按照努尔哈赤临终前的后金局势,当时15岁的多尔衮根本没有竞争后金汗位的资格和实力。而真正有实力争夺后金汗位的人其实只有皇太极一人。

努尔哈赤三次立储失败,创立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制度

作为统一建州女真部落的英雄人物,建立后金政权的领袖,努尔哈赤自然也会考虑未来接班人的问题。甚至,对于这个继承人的人选考虑,努尔哈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然而,努尔哈赤还是被辜负了,他三次立储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因为对于蒙古科尔沁部落联盟还是用兵,产生了政治分歧,最终舒尔哈齐被幽禁迫害而死;第二次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因为其专横霸道,不懂笼络人心,甚至威逼利诱兄弟臣属,被众人集体告发,最终不但继承人身份被剥夺,更是连命都没保住;第三次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因为被告发与阿巴亥存在暧昧关系,而那些不满代善当继承人的臣子以及觊觎继承人位子的贝勒集体发难,最终代善也被废除。努尔哈赤“心灰意冷”之下便创立了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汗位的传承制度。

努尔哈赤为啥要搞出这么一个制度来?表面上来看,三次立储的失败让努尔哈赤深知:谁被立为继承人,谁就会成为公敌!毕竟人无完人,总有缺点会被抓住,然后被放大,再集中火力将这个继承人“消灭”。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就相当于是公选,好处就是大家都有机会,比拼的是个人能力、实力和声望等等。说到底就是:谁的实力最强、拳头最大,谁就当大汗。

那么,这个制度的产生是否意味着努尔哈赤真的放弃了继承人的选择?我认为,这恰恰是努尔哈赤最高明的地方。

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简单来说就是八旗旗主贝勒内部投票推举。也就是说,竞争汗位继承人的基础条件就是,首先要是八旗旗主贝勒之一。

而当时的八旗旗主分别为:

正黄旗旗主(45牛录):努尔哈赤

镶黄旗旗主(20牛录):努尔哈赤

正红旗旗主(25牛录):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镶红旗旗主(26牛录):岳托(代善长子)

镶蓝旗旗主(33牛录):阿敏(努尔哈赤侄子)

正蓝旗旗主(21牛录):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

正白旗旗主(25牛录):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

镶白旗旗主(15牛录):杜度(褚英长子)

除去努尔哈赤亲掌的两黄旗,符合竞争后金汗位的只有六人。而这六人中,镶红旗旗主岳托和镶白旗旗主杜度都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辈,不论是辈分、资历、战功、威望、影响力等各方面都不足以跟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相提并论。剩下的四位就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

其中大贝勒代善虽然实力最为雄厚,自己掌管正红旗,儿子掌管镶红旗,手握共计51牛录的兵力,但因为之前的“桃色事件”,要再被推举为后金大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二贝勒阿敏,虽然手握镶蓝旗33个牛录,但是毕竟他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加上受其父舒尔哈齐的影响,想要被推举为大汗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三贝勒莽古尔泰,亲手杀死生母富察氏,如此冷血无情、狠辣残忍之人,试问谁会支持他当大汗?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中年龄最小,资历相对最浅,身后也没有母族势力支持,相对实力最弱。但是,在四大贝勒中,皇太极恰恰是最有希望成为大汗之人。因为其他三大贝勒都有“致命缺陷”,即便皇太极实力再弱,他也会是新大汗的最好人选,因为根本就没有其他选择!况且,就个人能力而言,皇太极的出色也是毋庸置疑的。

多尔衮参与竞选汗位继承人优势大?

这时候,有人或许会提出质疑:多尔衮呢?努尔哈赤应该是有意将汗位传给多尔衮!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依据!

首先,多尔衮的身份有资格成为汗位竞争人。四大贝勒中,除了二贝勒阿敏以外,其他三位贝勒的生母都曾是努尔哈赤的大妃。而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受到努尔哈赤20多年的宠爱,当了20多年的大妃。多尔衮在出身条件上是可以与皇太极等人媲美的

其次,努尔哈赤在他晚年时期,对其掌控的两黄旗做了调整分配。努尔哈赤的两黄旗共拥有65个牛录的兵力,他自己保留了20个牛录作为亲兵,剩下的45个牛录平均分配给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三人各领15个牛录。努尔哈赤生前将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让多尔衮统帅镶白旗,这样一来,多尔衮不但是镶白旗旗主,更是手握30牛录兵力,在实力上不逊色于四大贝勒。并且,多尔衮身后还有阿济格和多铎两位亲兄弟支持,俨然成为八旗旗主贝勒中最强大的势力。

努尔哈赤对于阿巴亥的宠爱毋庸置疑,连带着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也被爱屋及乌,受到了努尔哈赤格外的疼爱。尤其是多尔衮和多铎,因为年龄最小,更是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

按照以上分析,努尔哈赤钟意的汗位继承人应该是多尔衮。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阿巴亥殉葬暴露努尔哈赤真正钟意的继承人绝非多尔衮

努尔哈赤死后,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一说是皇太极为了牵制代善,控制多尔衮三兄弟,假借“帝遗言”,逼迫阿巴亥殉葬。二说,让阿巴亥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意思,在其生前早已留下遗言。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那么,阿巴亥殉葬究竟是皇太极的阴谋还是努尔哈赤的意思呢?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首先,如果逼迫阿巴亥殉葬是皇太极的阴谋,已经成年的阿济格以及十四五岁的多尔衮和多铎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必然会全力阻止。即便没有阻止成功,也必然会对皇太极怀恨在心。然而在皇太极继位之后,大胆任用多尔衮以及多铎,给予兄弟俩充分的锻炼机会以及积累战功的机会。而多尔衮兄弟也是尽心尽力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果他们之间真有杀母之仇,多尔衮兄弟会如此听话?从多尔衮兄弟的表现来看,阿巴亥殉葬并非出自皇太极的阴谋。

其次,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作为大妃基本就相当于“皇太后”的身份,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本身不容小觑,再加上一个关系暧昧的代善,可以说阿巴亥的势力将占据后金大半的力量。但是,这样的局面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隐患,很容易造成内部矛盾。更何况,后宫干政历来是一个大忌,加上当时的后金还只是一个盘踞关外的地方政权,关内还是隔壁老朱家的天下,想要入关根本就经不起内部消耗。努尔哈赤一生鲜有败绩却断送在宁远城之下,逐鹿中原的目标还未达成,怎么可能因为儿女私情断送整个后金的未来?阿巴亥的存在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只会引发内部矛盾。因此,有理由相信,阿巴亥殉葬是出自努尔哈赤的意思。

第三,15岁的多尔衮比34岁的皇太极更优秀?更有可能攻下宁远城,带领后金逐鹿中原?

宁远之战的失败是努尔哈赤一生的痛。从宁远之战的失败到努尔哈赤抑郁而终有着半年多的时间,努尔哈赤必然有着报仇之心。而继位的大汗必然是那个带领后金大军攻破宁远城之人。15岁的多尔衮初出茅庐,拿什么去攻破宁远城?34岁的皇太极不香吗?就是冲着这一点,在努尔哈赤心目中,皇太极远比年幼的多尔衮更加合适当大汗,也更有希望替自己达成心愿。那么,选择皇太极当大汗,阿巴亥就必须得死。不然,皇太极的汗位根本坐不稳。

事实证明,皇太极的确是后金汗位的最佳人选。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是将后金汗位交给多尔衮,那么后金极有可能等不到入关,便在内部斗争中消亡。成年后的多尔衮的确是骁勇善战,但他的成就离不开皇太极对他的培养。没有皇太极就不会有后来的摄政王多尔衮!至于后金汗位,多尔衮真的没有资格跟皇太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