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人买房二三事,古人买房困难吗?古代房价高吗?
来源: 柚子聊历史
房子承载了中国人一辈子的寄托,老一辈人常说:“有房才有家,不管家里条件多穷,都得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租房是不齿的。”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古人会不会为房子发愁?古人能买得起房子吗?
其实,古人在土地紧张的年代,同样为买房发愁,面对高昂的房价无能为力,他们同样习惯于租房。
古代的房屋买卖和租赁是怎么样呢?古人又是如何看待房子呢?
古代土地紧张
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出现,房子成为个人财产之一。西周时期人口稀少,房价很低。
汉代的房屋价格同样低廉,小城市一两年工钱能够买一套房了。只因人口相对少,人少地旷,房子足够居住。并且汉代实行授田制,百姓能够免费获得朝廷分配的田地和宅基地。
但自从唐代开始,房价一路水涨船高,宋代的房价跟现在差不多。京城一间屋子的价格都要上千贯银子,相当于如今上百万。
从五代十国到宋初,两广一带居民的住房非常紧张的。陶谷的《清异录》记载:“四邻局塞,半空架板,叠垛箱笼,分寝儿女。”
住宅基本上是由能塞就塞,孩子都和父母挤在一起睡,小到连地方睡的地方都没有,又没有钱扩建,只能憋屈的住在“笼屋 ”。
在房价比较高的年代,古人买不起房子,他们会租房子住,租房自古以来就有,古代租房被称为“赁屋”。
大多数租房的原因,都是因为本地没有房子,也没有亲戚可以投靠。随着城市繁荣发展,吸引农户大量迁入,城市化进程加快,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国商人。
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为了考科举,从县城到城市、京城一路赴考,大多都会选择提前到考场附近居住,短期租房是最好选择。
此外,京城官员也需要租房。在唐朝以前,皇帝会给官员分配住宅和宅基地,但是唐朝以后取消了授田制,不再分配宅基地。
官员要么买房,要么租房,要是手头紧张,只能选个地段偏僻的院落,早上5、6点上朝匆匆忙忙。
在宋朝时期,租房情况更普遍,因为宋朝的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多,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宋朝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官员豪强地主手里,农民无法在农村拥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到城市来寻找谋生。
在宋朝的大都市里,百姓几乎都是租房的。《水浒传》里卖炊饼的武大郎都得租房,宋江和鲁达也在租房。
就连南宋朱熹都写道:“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宰相都是在租房住,可见土地紧张。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最紧张的时期,正是在和平年代。西汉时期,全国人口有6000万人,后来经历战争,人口减至3000多万。
经过东汉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总算是回到6000万的人口。唐代时期,人口飙升至一亿六千万,创造了纪录。
经历唐末战争战争,人口衰减,北宋初年只剩2700万,后来繁衍生息不断扩充,重新破亿。
宋徽宗时期,他想给名下的皇子皇孙盖房,但是一看图纸,不由得感慨:“居者栉比,无地可容。”
在皇城脚下都找不到一块宅基地,皇帝都尚且为地皮发愁,更别提普通人了。宰相租房居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宅基地大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苏轼当官的时候都为了营房用地到处跑,最后只能无奈租房。白居易为官10年,终究还是买不起长安的房子,北宋的房价居高不下。
虽然北宋经济繁荣,但是富裕的生活水平并不代表百姓生活幸福。收入增多,相对应带来物价不断飙升。
古人租房有讲究
租房的手续跟现今差不多,首先要找靠谱的牙人打听房源,走街串巷看租房赁帖,贴在准备出租的房屋墙上。
租房的高峰期在科举考试之前,备考的学子纷纷涌入城中,赁屋一房难求。必须要提前预订,否则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在宋代,租房肯定绕不过中介牙人。因为宋朝政府规定,租赁房屋必须由中介做保,契约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也减少双方的纠纷。
租客订下房子,签完契约之后,支付租金就可以搬家了。宋朝的房租称为“掠房钱”,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来支付。
宋朝租房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租客搬进新房之后,必须要从第6日才能算租金。前五日都不能收租,用来给租客搬家,打扫和宴请宾客之用。
宋朝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比如不能私自转租,不能因为卖房而中途停租,租房子要对损坏的房屋进行负责修缮。跟现在的租房规定大差不差,租房市场比较成熟。
租房是无可奈何,并不是因为租房划算。宋朝的房租非常高,当时一名下级军官的房租租金大约是五贯,折合人民币的购买力大概是5000元左右。
在此之上的房屋豪宅租金,更加难以想象,靠近皇宫的房子更是天价。普通官员日子过得抠抠搜搜,期待着有一天能买房。
针对低收入的普通贫苦百姓,宋朝政府还有设立廉租房出租。公租房来源于皇帝手上的公有屋子,将其修缮之后租赁给民众。
宋朝政府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为“店宅务”,相当于是房屋管理局。宋真宗时期汴京的店宅务,掌握了两万多间房屋,每间房屋的月租金大概是500文。
比起之前军官每个月5贯的房租,500文算是非常少了。且官府不能随意涨租,更有保障。每逢重大节庆时期,皇帝还会下令减免租金。
宋朝的发展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宋朝的民生保障并不输于现代。
古代的拆迁户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宅基地,会有拆迁的意外。
北宋时期,宋太宗改建楚王府宋真宗建造凯旋亭,宋神宗建造神殿,在这些地块上,都有百姓居住,就不得不拆迁民宅,甚至要占用耕地。
古代拆迁真的能暴富吗?拆迁如何补偿?
根据历史记载,雍熙二年,宋太宗改建楚王府的时候,共迁出办事处3和居民6户。
没有给一分钱的安置费和拆迁款,基本上都是指一块空地,让搬迁户自己去盖房,减免部分税收。
耕地被占用的农户,从可以从官田里面得到等量的耕地耕种,同时减免农业税若干年。
靠着拆迁发家是非常少有的事,北宋元丰六年,开封府推官祖无颇逐坡起草了第一部拆迁补偿条例,宋神宗还签字批准了。
拆迁户可以选择实物安置或者货币补偿,跟如今的拆迁条款如出一辙。
选择实物安置是选了房子,由京城兵马司测量房屋住宅大小,户部拨款修建,作监在别处建造同等面积的住所,供拆迁户居住。
如果是选择货币补偿,则由提举京城所对住宅面积进行估计,折中采取补偿措施。
这一年,开封府拆迁有120多家获得补偿26000缗,每户平均能够领170多贯,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购买力100多万。
羡慕房东不羡仙
古代房价高,房子价值不菲,有房子出租的房东就成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存在。
五代十国末年,有一位著名的房东郑建中,他是在湖北安陆一带的富商员外,他个人名下的房产有2000多处,县城里面上万名百姓都是他的租客。
每次到月底收租的时候,郑府门口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租客赶着来交房租。
全集市和大街小巷全部都空荡荡的,人都跑到郑府去交房租了,手里拿着铜钱,哗啦啦的响,仿佛不要钱一样。
郑建中悠闲的让手下人收好房租,维持好秩序。他知道自己房子多、招人恨,平时行事颇为仁义,房租不会定得太高。
往往都是别的房东都涨价了,他依然没涨价,碰上天灾人祸,洪水地震,房客揭不开锅,地里也没有收成,他还会免除一部分的租金。
郑建中虽然房子多,但是收上来的房租真的没有意想中那么多,不像其他黑心房东一样。
房东真的是一个悠闲的职业,郑建中名下坐拥上千处房产,每个月都有进账,保证了他们一家的富裕生活。
从商太惹眼是会惹祸,所以郑建中鼓励儿子和孙子去考科举。父子俩同时考上了,同为官场官员,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郑建中自然安然当起了房东,还继续在湖北安陆买房放租。在河南开封建起了住宅,专门租赁给赶考的文人学士,结交善缘。
宁愿羡慕房东,不羡慕仙人,房东才是切切实实的富裕汉,四季都发财。
不用靠着辛苦工作都能过上很好的生活,子孙后代都享福
包工头:太监监工
宫廷内建造房屋和建筑,大多都是由太监来监工的。
比如,故宫博物院里的乾清宫在万历年间的时候,门窗撞坏了。几位负责日常维修的太监先做预算,预算报到工部,工部拨款修建。
单一扇窗的修缮就要5000两,工部的官员吓了一跳。但是在皇帝的宫殿里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用翡翠、玛瑙、夜明珠等珍贵材料,价格自然不菲。
大多数情况之下,太监们都是多报少花,已经成了惯例。他们从国库里面吃回扣,每个项目都要捞一把。
所以在《万历野获编》里说道:“天家营建,比民间加数百倍。”
在民间普通修缮窗户,花不了几百文,精美的窗可能只需要几两银子。但是到了宫里就要翻百倍,变成5000两。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刚继位时年龄很小。每天上朝走在紫禁城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老摔跤,太后看了十分心疼,让太监把地面平整修缮一下。
原本是指定太监王子元负责,他报上工部建造的预算高达160万两,但实际花费在工程上面的只有60万,剩下的100都装进了他的口袋里面。
虽然朝廷有工部,宫里也有营造库,这两个机关都有权对于宫内的花销进行监管。
但大多数情况之下,为了不得罪宫内的太监,大多数官员都选择隐而不发,甚至太监贪污的款项当中,1/3要分给工部和营造司的。
他们上行下效,共同隐瞒这件事情,造成了腐败。太监的地位还是很特殊的,大多都是皇帝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