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真会玩!这些史上房地产趣闻之最,你绝对想不到

从古至今,买房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古代,白居易、苏东坡等历史名人都曾为房子奋斗过,在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中,人们能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白居易——做官十八年在长安买房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可谓一路官运亨通,28岁考中举人,29岁考中进士,32岁做“校书郎”,级别是正九品,每月工资16000钱,收入不算低,却仍买不起房。京城寸土寸金,房价贵得吓人。大约京城官舍又紧张,白居易级别低,连官舍都没有资格租住,只好在长安东郊长乐里租了四间茅屋。

白居易后来攒了一些钱,在陕西渭南县,也就是长安远郊,买下一处宅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房子。同样是大作家,北宋的苏轼更惨,在京师开封为官多年,级别也不低,愣是买不起房子,儿子要结婚,只好借一位好友的房子办喜事。苏轼的弟弟苏辙,做官多年也买不起房。说起房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比现在的房奴还不如。为了一圆房子梦,苏辙倾其毕生积蓄,买地盖房,老朽一枚才成为有房一族,真是太不容易。

海瑞——为官清廉辞官回老家买房

明朝崇祯年间,房子非常便宜,只需要花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一幢独栋小楼或者一处小型四合院。但由于海瑞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再加上有一大家子人需要靠他一个人养活,所以到辞去官职时都没有买上一套自己的房子。

后来海瑞辞官回到海南老家,才买了一套房子,而当时与海瑞同朝为官的其他人都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了,由此可见海瑞为官多么清廉。

历史上房地产之最

最早的学区房——孟母三迁

孟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迁。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最后,定居在“学宫”之旁,让孟轲得到了良好的礼节教育。而孟母买的房子成为史上最早的学区房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暴力”拆迁队——项羽火烧阿房宫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秦时阿房宫的盛景无不见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然而,这一宏伟建筑愣是让项羽带领的拆迁队一把火给烧了,堪称史上最“暴力”拆迁队啊有木有!

最悲情拆迁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既然谈到拆迁队,那就少不了拆迁户。史上最悲情的拆迁户就属诗圣杜甫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好吧,这是“天灾”,认了。但偏偏还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偏偏这支拆迁队还是一帮小孩子,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悲情。

最任性租客——李白

诗仙李白,绝对是“诗和远方”的第一人。究其一生,除了创作和饮酒外,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去旅行的路上。那么,问题来了,李白不置房产,那他住在哪呢?“租住”在各个达官贵人的豪宅里,好“任性”的租客!

最成功的房地产商——窦乂

窦乂,这位鼻祖级别的房地产大亨的发家事迹老神奇了。从卖鞋到长安首富,房地产绝对是头等功臣。他以三万文钱(折合人民币6000元)买下“十余亩坳下潜污之地”,填平盖了20多间店铺,再招商引资,形成自己的房地产品牌“窦家店”,火得一铺难求,连波斯人都来租他的铺子做生意。窦乂日进几千钱,自然成为了古代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了。

最早的不动产交易——矩伯、裘卫

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在战国时就有房屋买卖。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份,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一百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条带花的围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最早“央企”开发商——修完京城所

北宋时期,中央政府下面机构叫做“修完京城所”。主要职能是修筑城墙和宫殿,随着城墙和宫殿的修缮,这个机构就开始转型,开始给中央财政搞创收。怎么搞创收呢?修完京城所向朝廷请示,划拨给他们大片土地,并在上面盖住宅和店铺,有的卖给老百姓,有的租赁给老百姓,给国库添了一大笔额外的银两。

看看现代房地产的现状,是不是有上述这些趣闻的影子呢?从古代开始就有房奴的概念了,位高权重的官员一辈子到老才买得起房子,那今天的我们怕什么呢,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奋斗,加快迈向理想生活的脚步。